第391章 天子亦可強留
字數:6589 加入書籤
眼見陸遜被雨化田帶走,孫權感覺自己卑微得像個亡國之君。
他不知道這樣下去自己還能撐多久。
魯肅是他的底線。
唐帝這明顯已經動了再留魯肅,讓他一個人孤零零回東吳的想法了。
倘若他真的強留了,他必與他反目。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
他可是人皇啊!
怎能被另一人皇踩著臉欺淩?
“來,喝酒!”
李韜拿起酒杯,和他們喝了幾杯,然後道:“朕聽聞魏、蜀、吳、楚境內皆發生了瘟疫?”
聽到這話,孫權立即把內心的憋屈統統甩到一旁道:“實不相瞞,如今瘟疫在四國肆虐,有的地方已是十室九空,慘不忍睹。”
“吾在途經天啟的時候,聽說天啟城內已經有人染疫了,其擴散之快恐怕還甚於天花,不知陛下可有良策應對?”
這是他此行的另外一個目的。
若是李韜兌現承諾,讓韓當和太史慈歸吳的話,他會直接求助。
但現在他真怕李韜獅子大開口。
所以巧妙地以天啟也被殃及了為突破口,向他問策。
他可以對魏、蜀、吳等國瘟疫置之不理。
絕不可能坐視瘟疫攻破天啟,繼而席卷整個大唐。
如今天下名醫都在他的帳下。
他在宋隋境內天花爆發之時,琢磨出牛痘接種之法,成功扼製天花之事,早已傳遍天下,被不少百姓稱為“醫皇”!
如果說天底下誰最有法子應對這等凶猛疫情的話,那一定非他莫屬。
“果然,瘟疫也是你此行的目的。”
李韜晃了晃酒杯,暗中嘀咕道:“朕主動拋出來,一方麵是消除你內心的怨念;另外一方麵也是引你上鉤。”
他在前些天已經接到徐庶和柳永的密報,知道天啟也有瘟疫了。
為了不引起恐慌,他封鎖了消息。
不過暗中已經讓張仲景率領眾名醫,日夜兼程趕往天啟。
說來也巧,張仲景這兩年在重點研究瘟疫,特別是傷寒之疫,並在撰寫一本名為《傷寒雜病論》的醫書。
而在曆史上,張仲景就是這方麵的行家。
他曾在《傷寒雜病論》中提及,“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元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這種烈度極高的大規模流行疫情,讓他的宗親都被殃及。
曹植在《說疫氣》中也有提及,“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嚎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無論是張仲景也好,還是曹植也罷,他們提及的建安年間的這場大疫,和這個時代正在魏、蜀、吳、楚四國發生的瘟疫差不多。
它是由動物馬牛羊等)作為病毒宿主傳播,具有強烈的傳染性。
發病急猛,死亡率很高。
患者往往會高熱致喘,氣絕而死。
有些患者有血斑瘀塊。
曆史上曹操所寫的《蒿裏行》其實更能描述這種疫情發生時的慘狀。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在李韜看來,如果任由這場瘟疫發展下去,以今冬之冷,四國所麵臨的處境將會比這更淒慘。
大唐也難以獨善其身。
他穩如老郎中,沉聲道:“此瘟疫乃流行性出血熱,也可稱為傷寒。與天花不同,難有疫苗防治,當以救治疫區已經染疫的百姓為主。”
孫權苦聲道:“可禦醫和郎中都沒有太好的救治之法,此瘟疫又蔓延太快……”
“張仲景張神醫擅長救治此病,朕已讓他帶人前往天啟。朕在天啟時曾向徐庶和柳永傳授應對此類疫情之法。”
“他們在上稟時就已經采取了行動,染疫範圍應該不會擴大。張神醫到達後,天啟的瘟疫估計很快就能被撲滅!”..
天啟現如今可是一座人口達到七八百萬的巨城。
最怕這些流行疾病。
李韜在成功應對天花後,便想到一定要在天啟、長安這樣的地方防範於未然。
他一方麵讓徐庶和柳永製定了給天啟百姓接種牛痘的計劃。
另外一方麵就是親自帶著他們對此類疫情預案和推演。
其實訣竅很簡單,就是早發現,早隔斷,早治療。
但知易行難。
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很容易一傳十,十傳百。
孫權趁機道:“張神醫之名,吾早就如雷貫耳。他既已親自出馬,天啟瘟疫可控。吾懇求陛下能夠派他帶著一眾名醫前往吳國,救百姓於危難,吾和吳國百姓必然感恩戴德,永記於心。”
“咱們是一家人,唐吳亦是一體,你何必跟朕這麽生分?”
李韜轉頭看向曹正淳道:“宣張居正!”
“喏!”
曹正淳離開了一會兒,帶回了張居正。
就在孫權和魯肅對他此舉一頭霧水的時候,李韜指了指張居正道:“我大唐的張宰輔,你們哪怕沒見過,恐怕也聽說過。”
“治理此類大疫,需要過人的本事和雷霆萬鈞的手段,朕現在抽不開身,所以準備派張宰輔帶著眾名醫和大量藥材前往吳國,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撲滅瘟疫,盡可能多地救治吳國百姓!”
這安排讓孫權很信服。
張居正乃大唐內閣重臣。
大唐派去了那麽多名醫,需要有人統籌安排。
如果吳國再派魯肅和他聯手的話,必然事半功倍。
他剛想到這,李韜便道:“讓子敬和他一起統籌應對吧,他們皆是能臣,必不會讓我們失望。”
孫權忙不迭地點頭道:“吾也正要此意!”
“嗯。”
李韜抽了下鼻子道:“接下來幾個月,你安心待在長安即可。”
“???”
刹那間,孫權懷疑自己聽錯了。
不過看到魯肅那乍起的震驚和錯愕時,他意識到自己聽得一點都沒差!
李韜要把他強留在長安了!
他想幹什麽?
借著瘟疫竊取吳國江山?
不!
這太過簡單了!
吳國的文臣武將不會答應,百姓也不會答應。
隻是他若沒懷有這樣的目的,沒理由把一國之君給扣下啊!
他徹底慌了,急忙道:“陛下,如今吳國瘟疫肆虐,吾又怎麽可能不在國內坐鎮?”
李韜抿了一口酒道:“朕都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了,你還有什麽好擔憂的?”
說到這,他跟說一件無關緊要的事一樣,對魯肅道:“對了,你回到吳國後,立即讓周瑜來一趟長安,朕要見他!”
“……”
魯肅心下顫栗,以致口不能言。
強留吳國的兩大名將,一個後起之秀之後,又強留吳國的一國之君。
即便如此,他還沒打算罷手。
竟要吳國的大都督自投羅網!
他這不是要統禦吳國是什麽?
吳國天子和大都督雖是他敕封的,可這種敕封是遙封,是以不幹涉吳國內政為前提的。
現在不一樣了,先派出張居正這等宰輔重臣去吳國,再掏空掌握吳國權柄的君臣。
任誰也看得出來,他想要幹什麽!
“咳咳咳……”
一直沒插話的孫尚香,也被李韜的這番突如其來的騒操作給嗆到了。
這跟逼吳國與大唐反目成仇沒有分別啊!
以他之聰明與狡黠,怎麽會做這種糊塗事?
而且自十國爭霸以來,還從未有人這麽做過。
此事一旦傳出去,影響的恐怕就不僅是唐吳了,而是整個天下!
孫尚香小聲道:“陛下,這……”
“此事就這麽定了!放心,你兄長在長安,有朕護著,天塌不下來!”
李韜略作安撫後,看向孫權道:“今天就喝到這兒吧,咱們明天繼續喝。至於子敬,恐怕要辛苦一下,連夜和張宰輔一起準備啟程事宜了。不出意外的話,雨化田也會跟你們一起出發,到吳國去接國太等人,你們途中的安全,朕也一並交給他了。”
“陛下!”
孫權完全無法接受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更何況吳國正被瘟疫……”
“你不是離開吳國蠻久了嘛!”
李韜搖頭道:“不要想那麽多,你既然是朕敕封的天子,那麽朕便會一直罩著你,不會讓吳國出現任何動亂的,魏蜀楚等國也休想趁虛而入。”
說到這,他大聲道:“來人呢,吳帝喝多了,扶他下去休息,好好伺候。”
“遵旨!”
一隊全副武裝的甲士快步走到孫權麵前,齊聲道:“吳帝,請!”
張居正也是趁機對魯肅道:“魯大人,請!”
李韜跟著皮了一把,摟著孫尚香的柳腰道:“愛妃,請!”
“你!”
孫權忍無可忍,怒火衝天道:“你不能這樣對吾,對吾的臣子,對吾的百姓!吾對你何其推心置腹?不然也不會親自來長安!”
“你真是喝醉了!”
李韜勾起嘴角道:“朕若是不把你當自己人,是絕對不會把你留在長安的。”
聽到這話,孫權的下巴都差點驚掉。
這是什麽鬼邏輯?
敢情強留孤,還是為孤好了?
你知不知道,你開了一個多麽危險的先例!
吳國朝野將怎麽看你?
諸國君臣又怎麽看你?
身為大唐之主,眾多百姓眼裏的一代霸主,你怎麽比地痞無賴還無恥?還虛情假意?還麵目可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