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鬼神莫測霸王之殤
字數:4953 加入書籤
唐楚邊境。
麵對項羽所率領的百萬大軍,徐世勣並沒有自亂陣腳,而是有條不紊地進行戰術撤離。
項羽則是攜百萬大軍之威,一路猛追,希望一口氣滅了這十萬徐家軍。
其實在這之前,他采用了分兵包抄的策略。
隻要徐世勣有所猶豫或者稍加抵擋,那麽便會全軍覆沒。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徐世勣起營拔寨,扭頭就跑,極為幹脆利索。
包抄沒成,隻能追擊。
一路追擊到距離天啟城不到百裏的地方,李靖所率領的李家軍和徐庶所率領的天啟守城軍和徐家軍完成了會合。
徐世勣也就沒有再撤。
項羽沒有任何猶豫,以龍且為先鋒,率領三十萬大軍猛衝。
隨後又分別以丘福和馬超為左右軍統帥,從兩翼夾擊。
他則是坐鎮後方,隨時準備策應。
丘福乃朱棣的心腹大將。
早在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他便是燕王副將了。
領兵作戰的能力毋庸置疑。
馬超則是劉備麾下大將。
項羽早有耳聞。
如今能親自統率,也是十分信任。
隨軍的軍師是範增和姚廣孝。
無論是明楚蜀三國百萬大軍奇襲天啟,還是請曹操誘敵深入,都是出自他們和賈詡之手。
按照原計劃,賈詡也是要隨百萬大軍同行,出謀劃策的。
但曹操覺得說服秦漢隋同時攻打大唐,同樣重要,所以就派他出使三大帝國去了。
項羽現在的目標很明確。
即使不能滅了大唐這幾支精銳,也要重挫他們,然後讓天啟變成一座孤城,再分兵進攻大唐腹地。
這一次他充分吸取了天啟大戰的教訓,不再急於以奪城為目的了。
以百萬大軍禍亂大唐,讓李韜首尾難顧乃是他當前最主要的目標。
他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
哪怕楚國沒了,他這次也會把整個計劃堅定地執行下去。
毋庸置疑,百萬大軍就是他最大的底氣。
擁有他們,他攻到哪裏都足以驚天地,泣鬼神!
姚廣孝此番也是胸有成竹。
他沉聲道:“據探子所報,當前依然不見盛唐軍的蹤影,他們想來還在十萬大山之中。以大唐目前這點兵力,我們必然可以一戰定乾坤!”
範增捋著白須道:“如果僅從當前這局勢來看,我們必勝無疑。徐家軍、李家軍等也更像是退無可退,明知寡不敵眾,也不得不應戰。”
“隻是徐世勣、李靖之流皆是沙場宿將,不容小覷,我們不能大意!”
“亞父!”
項羽一邊擦拭著自己的霸王槍,一邊道:“你這次真的是多慮了!孤有百萬大軍,別說徐世勣、李靖了,就是那李韜親自來了,也隻有引頸受戮的命!”
他話音剛落,一道異常高亢的聲音從帳外傳來:“報……啟稟大王,先鋒軍已攻破唐軍防線!”.
“亞父,聽到了嗎?”
項羽放下霸王槍,慢悠悠地品了一口茶道:“在差若雲泥的兵力懸殊麵前,一切都不值一提!”
“接下來徐世勣、李靖,還有那徐庶,要麽躲回天啟,堅壁不出,要麽且戰且退,等待援軍。無論他們作何選擇,孤都可遊刃有餘。”
“也許,早在李韜孤軍深入,攻打魏國時便注定這一戰,孤會贏得易如反掌!”
三個時辰後,又一斥候滿臉興奮地跑來道:“報……啟稟大王,在左右大軍的夾擊之下,李家軍、徐家軍等根本抵擋不住,已經開始往天啟方向撤離。”
範增連忙道:“對方傷亡如何?”
斥候笑道:“丟盔棄甲,損失慘重!不過那李家軍和徐家軍著實勇猛,抵擋住了我們數輪攻擊,要不是我們的兵馬占據絕對優勢,恐怕很難在這麽短的時間逼他們不得不撤離。”
聽到這話,範增總算鬆了一口氣:“大局已定!”
並非他不自信。
而是被李韜給反擊怕了!
李韜太過狡詐。
又甚是愛惜麾下精銳。
如今連李家軍和徐家軍這樣的精銳都損失慘重,那麽便足以說明李韜即使料到他們有可能偷襲天啟,但也沒有想到他們會以百萬大軍偷襲。
姚廣孝也很高興:“咱們可以動身前往天啟了。”
“來人呢,傳本王令,兵發天啟!”
項羽顯得比他們倆還激動。
天啟畢竟是他曾經折戟的地方。
他做夢都想著再次殺來。
如今得償所願,他不僅要將天啟變成自己的囊中之物,而且還要讓整個大唐的百姓都屈服在他的腳下,瑟瑟發抖。
“噠噠噠!”
“噠噠噠!”
“噠噠噠!”
……
不過,他剛走出帥帳,腳下似乎突然晃動了起來,緊接著聽到了悶如雷鳴的馬蹄聲。
常年的沙場經驗告訴他,有敵襲!
而且數量之眾,難以估量!
關鍵對方是從他們的背後疾馳而來。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被反向包抄了。
可李韜正在一路攻向許昌。
徐家軍又在撤向天啟城。
他們後方哪裏還有大唐兵馬?
對了,還有呂家軍、黑山軍和趙雲、侯君集等人的兵馬。
但他們眼下都被掣肘。
而且距離此地很遠,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他們的後方。
範增和姚廣孝也是麵麵相覷,一頭霧水。
都說屋漏偏逢連夜雨。
就在這時,一隊人馬快速馳來道:“大王,不好了,許昌陷落,曹操投降,大魏亡了,而且高順率軍奇襲了彭城,薑維帶人燒了我們的糧草!”
“什麽???”
剛才還意氣風發的項羽瞬時如遭雷劈。
大魏亡了?
彭城被襲?
他們這是在假傳情報吧?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大魏雖被三分,但帶甲之士依然有幾十萬。
鎮守許昌的更是精銳。
曹操麾下也不乏像曹彰、典韋、許褚這樣的猛將。
怎麽可能這麽快就被攻破?
這才多長時間?
他這邊才剛開始大戰好嘛!
而且以他對曹操的了解,此人孤傲異常,又豈會這麽輕易投降?
尤其是知道他們奇襲天啟,十拿九穩的前提下!
他剛要問些細節,來襲兵馬的旌旗已經顯露了出來,分別為“盛唐”和“巾幗”。
來的是盛唐軍和巾幗軍。
隻是看他們這陣勢,兵馬總數明顯超過了二十萬,應該有三四十萬。
這是哪來的這麽多的兵馬?
巾幗軍不是一直鎮守在長安嗎?
盛唐軍又是何時從十萬大山之中轉移到他們後方的?
真是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