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一見誤終生

字數:8846   加入書籤

A+A-


    無論是從濃霧中現身,還是突然從車頂出現,在李韜這裏都屬於“魔術”的範疇。
    實現它們的難度甚至不如用舌頭穿針引線,無非是提前設置點機關罷了。
    說實話,他現在精通機關和奇門遁甲之術,又對煙霧毒氣等很有研究,如果他想要裝神弄鬼的話,這世間沒有人會是他的對手。
    這次不惜請左慈和於吉現身相助,讓徐月嫻正式成為大唐聖女,平定楚地之亂倒還是其次,主要是先對大明打心理戰。
    經過兩人先前的暗中宣傳,他是真武大帝轉世之說已在大明深入人心。
    大明百姓信奉真武大帝的居多。
    朱允炆在位時,大明發生民亂,左慈和於吉功不可沒。
    如今通過他們現身,再結合徐氏的聲望,相當於在幫他強化“真武大帝轉世”的說法之餘,讓“天下一統於唐”這樣的說法烙印在天下人的腦海裏。
    三人成虎。
    這三人又都是世人眼裏的仙人。
    他們所言也並非信口開河的謠言。
    在大唐連滅魏蜀楚、掌東吳、亂大隋的餘威下,百姓很容易會相信。
    而這會對大唐接下來攻打大明,造就極為有利的心理攻勢。
    相信以朱棣之智,他能看出其中的套路。
    事實上,為了杜絕大唐再拿真武大帝做文章,朱棣登基後一直在想方設法地弱化真武大帝在大明民間的影響。
    但他登基的時間太短了。
    李韜推出刪改版的《西遊記》,讓元始天尊和真武大帝成為挽救三界的幕後真神後,又進一步強化了真武大帝在民間的地位。
    朱棣即使把《西遊記》列為大明禁書,可這本書還是對大明造成了衝擊。
    可以說,左慈和於吉為他打造的這張牌,非常好用。
    在大明被滅之前,他可以反複打,變著花樣地打,想怎麽打就怎麽打!
    朱棣除了幹著急外,恐怕沒有什麽好辦法。
    畢竟信仰這種東西,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從百姓意識裏抹除的。
    哪怕他身為大明天子,獨斷一切,也不行。
    如果用藥過猛的話,還極有可能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早在率軍於大宋千裏奔襲,連破三道獵殺線,然後聽聞自己被兩個老道說成是真武大帝轉世時,李韜就在到處尋找這兩個世外高人。
    禍亂大明時,他得知他們是左慈和於吉,也是有種既頗為詫異,也意料之中的感覺。
    這兩人都是青史有名的高人。
    在曆史上以獨特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如今他們能夠幫助自己,李韜自然很高興。
    抵達大楚王宮後,李韜設宴款待於吉、左慈和徐月嫻。
    席間,他饒有興致地詢問道:“兩位道長,朕向來快人快語。朕很想知道你們在朕率軍於大宋千裏奔襲時,為何會說朕是真武大帝轉世,隨後又到大明暗中助朕?”
    左慈捋了捋及胸的長須道:“陛下乃真武大帝轉世,並非因為我們說是便是,說不是便不是。”
    於吉也來了一句:“我們助陛下,也是以天下蒼生為己念。”
    得,在這樣的人麵前,果然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不過必須得說,他也是得到這種說法的啟發,然後才順水推舟在這方麵做文章的。
    李韜抿了一口酒後,又問起了另外一件事:“朕當初在宋地應對天花時,曾經遇到一位名為公孫如意的姑娘,她似乎和二位有些淵源。”
    兩人相互看了一眼,放聲大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她是我們的徒弟。”
    “你們是師徒?”
    李韜頗為錯愕道:“這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自家人了。不知她現在在何處?”
    左慈笑道:“在皂山閉關修行。臨行前,我們曾問她是否願意和我們一起助你一臂之力,她沒有回答。”
    “想來,她會來,隻是不知在何時。”
    徐月嫻連忙道:“月嫻覺得公孫姑娘也許比我更適合當這大唐聖女。”
    李韜微微一笑道:“還是你適合。”
    公孫如意的性子太過清冷了。
    而且在民間的聲望也遠沒有她高。
    左慈直言不諱道:“聖女雖高不可攀,但也要沾染人間煙火。我那徒兒性情孤傲,不願沾染是非。”
    “陛下,楚地之亂不難平定,大明民心在朱棣登基後雖看似安穩了下來,實則一直暗潮湧動,不知你下一步有何謀劃?”
    關於那個好徒兒,他不想多談。
    一直以來,他和於吉都覺得她在修道方麵的天賦極高。
    隻要靜心修道,將來一定能夠修成正果。
    當初讓她下山曆練,也是想讓她以入世來出世。
    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她遇到了這位大唐天子。
    回到皂山後,她雖看似收益良多,但道心已亂也是不爭的事實。
    他們臨行前主動詢問,也是想看她的態度。
    結果無疑證實了他們的猜測。
    這真是一見唐帝誤終生啊!
    那麽好的修道苗子,就這樣廢了……
    身為師父,他們還是很失望的。
    可他們又覺得修道一途本就前路漫漫,苦心求索。
    他們倆都尚未修成正果,又何必將這種事強加到一個情竇初開,如花似玉的姑娘身上?
    如果她當真割舍不掉和唐帝的這段孽緣,他們也樂見她道場失意,情場得意,最終和李韜修成正果。
    殊不知,李韜還想詢問更多。
    捫心自問,醫武雙絕又姿容絕麗的公孫如意,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和左慈、於吉的關係,又讓他多了一層親近感。
    如果身邊能夠多一位這樣的奇女子的話,他求之不得。
    隻是左慈都這麽說了,他也不好揪著不放,不然意圖太明顯了。
    他喝了一口酒道:“既然聖女已立,兩位道長也願意相助,那麽對付大明便可以不用急著出兵了。”
    說到這,他語出驚人道:“朕想請三位到大明去傳道,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這個時候堂而皇之地去大明傳道?
    那不是送死嗎?
    若是一般人,恐怕聽到這話就會被嚇得半死了。
    左慈卻是捋須而笑道:“善!”
    於吉也是仰天大笑道:“沒想到貧道都一把年紀了,有朝一日還可以以這種方式傳道,有趣,有趣啊!”
    徐月嫻看了一眼李韜,沒有任何猶豫道:“月嫻願往!”
    “多謝三位信任!”
    李韜舉起酒杯道:“朕會調動麾下的一切勢力,確保三位的安全!”
    三人皆是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迫不及待地商議了一些細節。
    待酒宴散去,李韜立即把曹正淳、雨化田、岑虎召至麵前,就三人到大明傳道之事,事無巨細地交代了一番。
    他們火速去準備。
    他們心裏都很清楚,此番不僅要保護左慈、於吉和徐月嫻,而且還要和大明的各方勢力爭鬥。
    激烈程度不會亞於戰場廝殺。
    而最終成敗將直接關係到陛下對大明的整個布局。
    他們若是敗了,那麽將成為東廠、西廠和鼠盟抹不去的汙點。
    所以他們都決定親自出馬,一定要把大明給鬧個天翻地覆。
    楚國如今的局勢在他人眼裏可能很不客觀。
    各地打著“滅唐複楚”旗號的叛軍已有幾十股之多。
    想要全部將他們剿滅,並不容易。
    不過李韜隻是派薑維一人率領兵馬前去平定。
    不屑到都懶得再派一將,或者再派一路兵馬。
    說白了,那些叛軍在他的眼裏就是些蝦兵蟹將,成不了什麽大氣候。
    此舉無疑激怒了各路叛軍。
    他們之中有不少本來是各自為戰的,但現在都選擇合兵一處,然後聯手圍攻薑維。
    然而,薑維隻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將他們的主力全部擊破。
    剩下的那些殘兵敗將,也在被他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迅速清掃。
    楚地距離安定下來,指日可待。
    消息傳到彭城時,適逢樊梨花率軍趕來。
    她盈盈一笑道:“攻心之後再出兵,當真有奇效。如果兩位道長和聖女在大明也能成功攻心的話,那麽說不定大明會先比大隋亡國。”
    李韜細細打量著眼前穿著一身銀鎧,英姿颯爽的美人兒,微微一笑道:“久在軍伍之中,你瘦了。”
    樊梨花臉色微紅道:“末將可不想長胖。陛下還是如以前一樣,春風得意,氣宇軒昂,而且身姿還更加挺拔了。”
    說到這,她竟然捂著嘴咯吱咯吱地笑了起來。
    這讓本來負著手的李韜不由地以手扶額。
    她的話通俗點來說,你又長高了!
    他都尚未加冠,身高進一步提升肯定是很正常的事。
    可從這樣一位女將的嘴裏說出來,再加上她笑得那麽燦爛,怎麽看都像是被調戲了。
    李韜往她麵前逼了一步,一語雙關道:“看來一段時間沒見,前聖女的道行比現聖女都要高深!”
    她曾經是白蓮教聖女。
    按理說讓她當大唐聖女也可以。
    隻是她身上的殺伐之氣太重了。
    也不像徐月嫻那樣能掐會算。
    所以最終她隻能變成前聖女了……
    樊梨花愣了一下,鳳眸明亮道:“末將覺得如果末將再不加深點道行的話,末將恐怕永遠都隻能是末將了!”
    她也是話裏有話。
    李韜又豈會聽不出來?
    事實上,在讓她前去大清擔任白蓮教的聖女之前,兩人說的那些話,他還記憶猶新呢。
    他輕輕地握住她那明顯變糙了的雙手道:“自你效忠於朕以來,屢立奇功。以你的功勞,封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我大唐已有一個任城王,你在清地鎮守之地又名為樊城,朕有意封你為‘樊城王’,你看如何?”
    女子封王,就像是讓女子入內閣一樣,這無疑又開了大唐先例。
    但以樊梨花的功勞,相信封她為王所引發的爭議要小於蔡文姬入閣。
    “樊城王?”
    樊梨花莞爾一笑,連忙搖頭道:“陛下知我心意,我並不想當什麽王爺……”
    李韜一把捂住她那不塗自紅的櫻唇道:“你難道非要在當王爺和做貴妃之間,二選一?為何不可兼得?”
    “要知道你和貞英、尚香、文姬等人一直都是天下女子的表率,你們的上限也就決定著她們的上限。”
    聽他這麽說,樊梨花趕緊躬身行禮道:“謝主隆恩!”
    李韜勾起她的香腮道:“還有呢?”
    “嗯?”
    樊梨花抿了抿嘴,欲言又止。
    李韜二話不說,攔腰將其抱起道:“你還少朕一個謝,不過此謝等忙完了,你才會情真意切地說出,不急。”
    “陛……陛下……”
    樊梨花有些慌亂。
    她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隻是這稍微有那麽點突然。
    李韜抱著她進入寢宮,將她放至榻上,然後雙手撐榻,俯身望著她的花容月貌道:“是不是覺得少了點什麽?”
    樊梨花先是點頭,隨後又急忙捂著臉搖頭。
    那嬌羞的樣子跟她在戰場上大殺四方時,判若兩人。
    李韜輕輕地摩挲著她的秀發、鵝頸和銀鎧,隨後站起身,走到案幾前拿來兩壺酒,坐於榻上道:“朕知道你軍紀嚴明,從不允許在軍中喝酒。但今日注定要酣戰,咱們肯定要先酣暢淋漓地喝一場。”
    “酣戰?”
    樊梨花接過酒壺,故意裝糊塗道:“陛下是要和末將切磋一番?在校場之上,末將也許不是陛下的對手,但是在這方寸之地,末將一定會讓陛下繳械投降!”
    李韜幹咳一聲道:“朕雖會帶兵器,但即便你贏了,恐怕也繳不走。”
    “……”
    樊梨花鬼使神差地朝他身下看了一眼,想起曾經偷聽到李貞英和孫尚香的一些對話,臉上的紅暈瞬時堆積了上萬層。
    她真的接不下去了。
    可她又向來是一個絕不認輸的女人。
    略微想了想,她十分豪爽地舉起酒壺道:“多說無益,事後見真章!”
    “不愧是朕的女將,朕就欣賞你這不服輸的精神!”
    李韜和她碰了一下酒壺,喝了幾口道:“還記得咱們第一次見麵時的情景嗎?”
    “是在北校場!”
    樊梨花笑顏如花道:“那時末將識出了陛下的身份,不過對陛下的印象還是受世俗言論的影響。真沒想到在你麾下,會成為一個能夠幫助大唐滅國的女將。”
    李韜道:“朕在第一次見到你,並得知你的名字後,便知你絕非池中之物。這一路走來,你也從未讓朕失望過,朕相信今天的這場切磋也是如此。”
    這話聽得樊梨花有點膽怯,不太敢看他了。
    她低頭連喝了數口酒,鼓起勇氣道:“不知末將今日之後能否變成臣妾?”
    “朕的樊城王,樊大將軍啊……”
    李韜哭笑不得道:“你這是因忐忑而變傻了嗎?”
    樊梨花也覺得這問題問得很不像自己,索性抬起頭,霸氣十足道:“陛下,本將要當你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