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字數:5289   加入書籤

A+A-


    這番話讓李韜很受用。
    因為從推出《水滸傳》,到讓梁山泊好漢在大宋大顯神威,再到讓左慈、於吉和徐氏在大明傳道,強化真武大帝轉世之說,都是他籠絡大明這些賊寇的手段。
    尤其是朱允炆在位時,大明發生大規模民亂,賊寇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他利用賊寇在大明腹地捅個大窟窿的想法,也就更加強烈了。
    出奇製勝,出奇製勝。
    關鍵在於一個“奇”字。
    但這種“奇”可不會憑空冒出來,需要提前進行布局。
    別看他曾經讓大明二十萬大軍在大唐全軍覆沒,又讓趙雲、侯君集等從西南方向蠶食了大明五州。
    他對大明的兵力一直都有十分清醒的認識。
    不會因為曾經讓大明吃了幾次敗仗,就輕視了大明的動員能力和各路兵馬的戰力。
    再加上在他一統天下的謀劃中,從未把秦、漢、隋、明這四大強盛的帝國割裂開來對待。
    這也就決定了若是先滅大明,那肯定要速戰速決。
    消耗戰,他是打不起的。
    一旦四國將戰爭潛力完全發揮出來,他麵對的將是數百萬大軍。
    縱使大唐最終能夠吞並他們,那也要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
    這有違他的初衷。
    戰爭是要死人。
    可諸事也在人為。
    以相對較小的傷亡來實現天下一統,是可能的。
    先用三路大軍將大明兵馬全都拉到邊境,然後再親自率輕騎直奔腹地,聚攏賊寇將大明腹地給攪得天翻地覆,正是他為了速戰速決和減少傷亡而祭出的奇策。
    朱棣肯定早就看出來大唐外強中幹,腹地守備空虛。
    嬴政、劉徹、楊廣等人必然也看出來了。
    曾經大唐數次麵臨風雲飄搖的險境,也是因為這一點。
    不過跟大明當前的情況不同的是,他那是有意為之。
    就是引誘他們往大唐腹地打,隨後再出其不意地將其滅殺。
    所以在麵對幾次敵國的奇襲時,他總能化險為夷。
    朱棣可能不會想到,他現在反過來把這一招用在大明身上了。
    為此,他連殺帶策反,收拾了一批大明斥候。.
    又讓天啟守城軍頻繁出入操練,迷惑他們。
    現在即將有五股實力相當不錯的賊寇將效忠於他,而他麾下兵馬將從一萬多飆升多六七萬人,這足夠朱棣喝一壺的了!
    當然,這依然不是他的撒手鐧。
    他掃向眾賊寇道:“從即日起,你們便是唐軍的一部分,朕將一視同仁,並將親自帶領你們大殺四方,建功立業!”
    “萬歲!”
    “萬歲!”
    “萬歲!”
    ……
    賊寇們麵對李韜,如畏神明,頂禮膜拜的同時,山呼萬歲。
    李韜任由他們喊了一會兒,然後大聲道:“時不我待,隨朕出發!”
    “喏。”
    賊寇們拿著兵器,跟著李韜一路急行軍,聚攏了其他四處的賊寇,開始占據梧州。
    讓他們盡皆瞠目的是,梧州百姓如迎王師般送糧送食物。
    整得像朱棣才是入侵大明的賊帝一般。
    民心如此。
    他們也隻用了不到六天的時候便拿下了整個梧州。
    梧州號稱“大明之心”,乃大明腹地中的腹地。
    東可劍指應天府,西可聯通楚地,北抵朱棣大軍,南達趙雲大軍。
    拿下此戰略要地,意味著什麽,不言而喻。
    事實上,連李韜都沒想到會這麽順利。
    這簡直跟整個梧州舉州而降沒有什麽兩樣。
    他看向左慈、於吉和徐氏道:“朕雖知你們入明後,傳道的重點區域一直在這梧州一帶,但真沒想到你們已經將民心聚攏到了這種程度。”
    左慈捋須而笑道:“凡事皆有因果。梧州在大明諸州中雖小,但百姓頗多,也是信奉真武大帝人數最多的州。”
    “早在貧道潛伏大明時就發現,這裏很多人家都供奉著真武大帝之神像。所以當聽說陛下準備親自率兵奇襲梧州時,貧道很支持。”
    “你乃真武大帝轉世之說已深入人心,如今你又似從天而降,他們怎麽可能不伏拜而降?”
    徐氏嫣然一笑道:“這也和梧州守備太過空虛有關。明帝可能是覺得梧州乃大明之心,陛下再怎麽奇襲,也不可能打到梧州來,駐守在梧州的大部分兵馬都被他給調到北境去了。”
    於吉頗為冷靜道:“如此輕易地拿下梧州,陛下的籌謀也就成功了一半。隻是聽聞湯和率著五萬大軍直奔而來,這裏又是腹地,明軍聽說你在此地後,必然會從四麵八方湧來,接下來陛下恐怕孤立無援,處於險境之中呐!”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他以帝王之尊奪下此地,肯定會引來大明兵馬反撲。
    而他對於整個大唐而言,又太過重要了,容不得半點閃失。
    真正的考驗恐怕才剛剛開始。
    李韜又何嚐不知道自己此舉乃是一把雙刃劍?
    但他玩的就是刺激!
    他這次隻帶了一萬多精銳。
    那些賊寇的戰力跟大唐精銳也沒法比。
    不過隻要沉著應對,湯和根本不可能把他怎麽樣。
    隨他一同前來的樊梨花道:“陛下,末將願先率一路兵馬去探一探湯和的虛實。”
    李韜搖了搖頭道:“朕既然選擇了以身犯險,那便不能猶豫,不能退縮,要拿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魄來,正麵和湯和大戰,並且還要戰而勝之,不然咱們的處境才是真的危險!”
    說到這,他朗聲道:“樊城王,你和雨化田各率一路兵馬進攻湯和的側翼,打亂其進攻,朕親率兵馬去殺湯和!”
    雨化田連忙道:“陛下,還是讓臣去吧?”
    李韜抽了下鼻子道:“湯和在大明威望甚隆,若想收攬更多民心,讓更多人相信朕便是真武大帝轉世,天下將一統於唐,那麽斬殺湯和之事非朕莫屬!”
    樊梨花低聲道:“那你一定要小心。”
    李韜微微一笑道:“放心。朕曾於大宋千裏奔襲,在大明腹地斬殺一將不是什麽難事。”
    三日後。
    兩軍對壘。
    湯和看著身穿明黃戰甲,手提方天畫戟的李韜,怒火衝天道:“你這卑鄙無恥的賊帝,不敢正麵與陛下交鋒,竟幹這種偷雞摸狗的勾當,今日本將必取你狗命!”
    李韜冷笑道:“湯和,世人都道你為人謹慎,機敏多智,你何時變得如同潑婦一般了?”
    “你!臨時聚攏些賊寇也想在我大明腹地呼風喚雨?拿命來!”
    “朕等著你來拿!”
    李韜不屑一笑,隨後向樊梨花和雨化田使了個臉色。
    兩人各率一路兵馬從左右殺出。
    湯和針鋒相對,然後親自率著中路的三萬多大軍直奔李韜。
    李韜豹眼怒睜,緩緩地舉起方天畫戟道:“殺啊!”
    無論是天啟守城軍,還是他招攬的賊寇,此時皆是如狼似虎,揮舞著兵器猛衝。
    雙方剛觸碰,便是天昏地暗,血肉橫飛。
    李韜於萬軍之中就像是一條巨龍,所到之處人仰馬翻,血流成河。
    可能是湯和的事先部署,明軍如落湯的餃子一般源源不斷地滾向李韜。
    沒有間歇。
    沒有遲疑。
    不計生死。
    而且弓箭暗器悉數用上,甚至還用了大明仿製的炸藥。
    這樣做的目的無疑隻有一個,殺了李韜!
    奈何李韜這鍋水滾燙如油,別說沾到了,就是靠近都能給烤熟了。
    足足一個多時辰。
    死傷的兵馬不計其數。
    李韜卻依然生龍活虎,橫掃八方。
    湯和看得心下亂跳道:“天下怎會有如此神勇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