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求訂閱)

字數:5768   加入書籤

A+A-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這句話很好理解。

    他說的是慶曆四年的事,與陳凡之前講的故事一樣。

    這一年滕子京被貶到了巴陵,嶽陽古稱嶽州,也稱巴陵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bsp&bsp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製,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這說的是嶽陽樓記的背景。

    意思是說,滕子京在嶽州百廢懼興之即,想重修嶽陽樓。並刻上唐賢今人的詩放在上麵,並且寫下文章記下來。於是,也就邀請了範仲淹寫這一篇嶽陽樓記。

    《嶽陽樓記》不是詩,&bsp&bsp而是散文。

    《洞庭嶽陽》也是散文。

    這與現代的作文,散文……差不多。

    一篇好的散文,讀之不但讓人心曠神怡,還能令人受益非淺,甚至流傳天下。

    此前的《洞庭嶽陽》就是一篇經典的散文,很多人也能背誦。

    “看起來寫得還不錯。”

    “讀起來朗朗順口,還是蠻有感覺的。”

    “到底還是比不上《洞庭嶽陽》。”

    “那是,畢竟《洞庭嶽陽》可是流傳千古的文章,《嶽陽樓記》怎麽可能比得上。”

    到底是先入為主,不少人亦是紛紛評價。

    不過陳凡沒有管他們,而是繼續念下去“予觀夫巴陵勝狀,&bsp&bsp在洞庭一湖。銜遠山,&bsp&bsp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bsp&bsp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

    如果說剛開始大家對於《洞庭嶽陽》有先入為主的概念。

    那麽,&bsp&bsp當陳凡念到這裏之時,&bsp&bsp一眾看客,網友這會兒多少有一些些不淡定了。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這是什麽句子。”

    “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這筆力……應該不比《洞庭嶽陽》差吧。”

    “應該,是吧……”

    現場不少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眼睛當中看到了無比的不可思議。

    是的。

    哪怕就是他們有先入為主的概念,但當碰到這樣的文章,他們仍然被震驚到了。

    不過。

    到底他們自小就學習《洞庭嶽陽》,內心裏,他們仍是不敢相信。

    但陳凡則繼續念道“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前麵“銜遠山,吞長江……”介紹的是嶽陽樓的大致景觀。

    這一句說的是,雖然很多前人都描寫過嶽陽樓的景觀,但這裏北麵通向巫峽,南麵直到瀟水、湘江,很多吟詩作賦的詩人大多在這裏聚會,觀賞這裏的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也會有不同的感慨。

    這其實已經說的不是景了。

    但雖然如此。

    這篇嶽陽樓記僅僅隻是剛開始一小段,一眾人等內心又是此起彼伏。

    “好像,真的可以和《洞庭嶽陽》pk啊。”

    “雖然這篇是散文,但讀起來簡直就像詩一樣,而且無比的大氣。”

    “如果從這方麵來看,洞庭嶽陽……似乎稍稍有些不如。”

    眾人這會兒已經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

    因為。

    從小到大,他們接受到的就是《洞庭嶽陽》。

    在他們內心,他們覺得,寫嶽陽樓最好的文章,那就是《洞庭嶽陽》。

    可現在。

    陳凡《嶽陽樓記》一出,卻是如日夜之星光,無比之輝煌燦爛。

    哪怕現在大家無法斷定,這篇文章就能pk《嶽陽樓記》,但他們已然知道,這同樣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經典。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

    對於陳凡來說。

    其實前麵這一小段,隻不過是嶽陽樓的開胃菜。

    或者說,這隻是他的一個小小的鋪墊。

    正如範仲淹所說的,前人已經對嶽陽樓的美景說了很多了,他就不想再多說。

    但就算是不想再多說,隨便幾句“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就已經超過了無數的前人。

    什麽叫做文采,這便是了。

    人家範仲淹不但當官當得好,寫文章也是一把好手。

    但《嶽陽樓記》之妙,可不僅僅隻是在這。

    接著,陳凡繼續念下去“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裏,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這兩段是兩個排比段,一悲又喜,一暗一明,表現出兩種截然不一樣的人生情境。

    第一段以“若夫”開頭,意味悠長。

    借天氣惡劣,講述文人騷客“去國懷鄉”“憂讒畏譏”……之情。

    但感情一悲一喜。

    有悲則有喜。

    下一段,則借陽光明媚之景,說的是心情娛樂,心曠神怡……特別是其中一句“登斯樓也”。

    那份喜悅之情簡直不由言表。

    當然。

    也並不是所有人一下子就能理解這一段。

    但不理解沒關係。

    單單就是從字麵意思,你就能感受到這篇文章的不凡。

    正如現在。

    公頻上麵,已經瘋狂的打出“牛逼,牛逼,牛逼。”

    “我草,我草,我草……”

    “,,……”

    沒辦法。

    大家水平就這樣,也隻能說這一些詞了。

    不過。

    這對於有一些比較有欣賞水平的人來說,他們卻隱隱感覺這兩段對偶段,似乎並不像表麵那麽簡單。

    好像。

    作者看似寫景,其實寫的是情。

    看似寫情,其實寫的是人。

    不過。

    到底是第一次聽,他們還不能完整的體會這篇《嶽陽樓記》的概要。

    不過不要緊。

    上麵這一些內容,大家可以回去慢慢體會。

    還有最後一段。

    深呼吸三口氣,陳凡念道“嗟夫!予嚐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嗟夫是語氣助詞,沒有太多的意思,可以理解來,啊……

    說完這句,下麵就是作者的自己體會

    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這是什麽緣故呢?

    這就是因為,他們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

    而更進一步,則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這個時候或許你會說,那麽,你做官的時候很憂愁,不做官的時候也很憂愁。

    那麽,你什麽時候能感到快樂呢?

    於是。

    這就有了流傳千古的絕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一篇文章陳凡念完。

    在這一刻。

    整個廣場,所有網友,一眾遊客……腦海裏再也沒有了什麽《洞庭嶽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