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怎麽又講起了“王安石”和“司馬光”?

字數:7345   加入書籤

A+A-


    

    “凡哥,凡哥,您是不是講錯了?”

    “講錯了?”

    “是啊,我們怎麽感覺蘇軾就是一坑逼,你真要將這位人物帶到杭大?”

    “是的。”

    “凡哥,我覺得您應該好好考慮。畢竟,快抖上直播吹吹牛,&bsp&bsp瞎扯一下也沒啥。可是,您要跑到大學課堂上講這樣的一位坑逼,那不得壞了你的名聲嘛。”

    “也沒這麽嚴重。”

    陳凡搖頭“其實蘇軾沒這麽坑,隻不過他是真性情而已。”

    “是啊,坑逼都是真性情。”

    “呃……”

    陳凡無奈“那行,我再講幾個人。歐陽修,王安石,&bsp&bsp司馬光。”

    “他們是……”

    眾人沒有說話。

    他們知道。

    這一問出來,陳凡直接又來一句,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

    陳凡忍住笑,說道“不懂就問啊,你們不問我怎麽知道你們不懂呢。”

    “好吧,凡哥,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他們又是誰?”

    “他們啊……我一個一個說得來,先說年紀最大的歐陽修。”

    要說對於蘇軾影響最大的。

    第一個是他的弟弟,蘇轍。

    第二個是他老爹。

    第三個則是歐陽修了。

    “歐陽修自小就是學霸,在國子學廣文館試,與在國學解試當中都中了第一名。後來,又在禮部省試當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bsp&bsp連中三元。最後一場殿試,&bsp&bsp歐陽修覺得也很有可能拿第一,成為狀元。於是他就給自己做了一套新衣服,恰好他有一個叫王拱振的同學,他才歲,&bsp&bsp看到歐陽修做得新衣服。拿起來就穿在身上,然後說到,我要中狀元了。結果,殿試結束,歲的王拱辰中了狀元,而歐陽修得了名。後來歐陽修才了解到,原本他是可以中狀元的,但朝廷覺得歐陽修鋒芒太露了,就想敲打敲打他,別讓他得意忘形。”

    “當然,這隻是一個小插曲。後來的歐陽修一路做官,做到了和蘇轍差不多的副丞相。不過雖然是副丞相,但歐陽修在文章方麵卻寫得非常好。其中他有一篇叫做《醉翁亭記》的,寫得生動自然,淡雅婉轉。”

    說罷。

    陳凡便念道“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bsp&bsp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好的文章不但朗朗順口,而且還像詩一樣的那麽賦有韻味。

    此前眾人聽過陳凡所講範仲淹的《嶽陽樓記》,當真是每念一次都感覺無比的享受。

    這一篇《醉翁亭記》同樣也是。

    特別是最後這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可謂是即充滿哲理,又有著極大的文學藝術。

    對此。

    當聽到陳凡所念的《醉翁亭記》,一眾粉絲亦是紛紛說道

    “哇噻,我去,這個人物才應該重點講啊。”

    “就是,我覺得不要講蘇軾了,多講講歐陽修。”

    不少人對於陳凡之前介紹的坑弟狂魔蘇軾仍然感覺不爽,一時憤憤的說道。

    但陳凡隻是交待背景,並不會重點講歐陽修。

    緊接著,陳凡就說道“歐陽修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他還是一個非常好的伯樂。在他執政期間,我先後推薦了多位知名的文人。像曾鞏,蘇轍……都經過他的推薦。另外,他還推薦了王安石。”

    “王安石是?”

    “王安石同樣是一位非常有文采,也是一位執政能力非常強的文官。其歲中進士第四名,後來調任地方治理,有著非常豐富的地方治理經驗。在他的治理當中,他發現北宋看起來一片繁華,但其實各個方麵都是千瘡百孔。不管是經濟,還是社會風氣,更或是軍事……這一些,北宋當時都非常的危險。他向朝廷提出了變法的建議,但仁宗並沒有采納王安石的意見。”

    “陳凡老師,為什麽宋仁宗沒有采納王安石的建議,這個建議不是挺好的嗎?”

    陳凡搖了搖頭“因為在此之前,範仲淹有一次變法,結果這個變法一年就被廢除了。王安石的變法其實與範仲淹的差不多,或者說是升級版,宋仁宗並沒有這麽大的魄力再進行變法。”

    “原來如此。”

    眾人一下子被陳凡所講的王安石給吸引住了。

    這個吸引住他們的,不是王安石的詩篇,也不是他有什麽詞作,而是他的政事治理才能。

    “年,宋神宗繼位,這是一位很年輕的皇帝,他也是一個有著極大抱負的皇帝。而王安石的變法,正切合他的理想。年,朝廷召王安石進京,任王安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式成為宰相,並主持變法。”

    “變法剛開始還好,並沒有遭受到太多的阻力。但後來,為了推行變法,王安石采用比較嚴厲的賞罰製定。而這個製定卻被別人用心的官吏利用,最後造成變法各個方麵卻是對平民的剝削。隨著變法的時間變長,更是遭受到了保守派的攻擊。司馬光,就是保守派的領袖。”

    通過歐陽修,串起了王安石。

    又通過了王安石,引出了司馬光。

    眾人越聽越感覺有意思……這一些人物都是他們未曾聽說的。

    但是,他們的人生經曆卻是如此的精彩。

    雖然他們知道,他們這般樣子估計又會被陳凡嘲笑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

    接著,陳凡開始講司馬光

    “司馬光與王安石一樣,也是很年輕就中了進士,然後步入仕途。因其為人良善,做事用功,又很刻苦,此外還非常有才華,司馬光一路青雲直上,很快就到了京城做官。並且,因為司馬光個人的品性實在是太好太好,好到其他人都幾乎做不到。所以,司馬光在當時成為了文壇領袖,有非常大的號召力。”

    這時,有網友問道“凡哥,司馬光的品性好到什麽程度?”

    “我也想跟大家說一說這件事。”

    關於司馬光,前世不知道有多少人熟悉。

    或者說。

    自小大家都是讀司馬光長大的。

    陳凡說道“司馬光不隻是當時品性好,他小的時候品性也非常好,有一次司馬光的朋友來他家玩,不小心掉到了一個大缸裏。因為大缸太深,水很快就浸到了小朋友的頭上。其他小朋友都非常的驚慌,但司馬光卻不急不燥,他拿起邊上的石頭,狠狠的朝著大缸一砸。一瞬間,大缸破了,缸裏麵的水也從大洞裏麵流了出來,剛才那位掉到缸裏的小朋友也順利得救。”

    這就是小時候大家學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雖然從曆史角度考證,這個故事可能是一個虛構的,但這個故事卻流傳了出來。

    “還有一個故事,司馬光妻子因為不能生育,很多人都讓他再娶一位小妾。但司馬光卻堅決反對,並表示這沒有什麽。可司馬光不急,他的妻子反倒急了。於是他妻子就找了一位很漂亮的美女半夜送到了司馬光臥室,結果司馬光直接就將她給趕走了。還有一次,她的夫人將一位漂亮的丫環也送了過來,司馬光大怒,又將她給趕走了。哪怕直到去世,司馬光也沒有納妾,隻收養了一位義子。”

    這可能放在現代沒有什麽。

    現代一夫一妻嘛。

    但這放在古代,放在宋代,那可當真是太具有模範作用了。

    要知道。

    當時在宋朝能當大官的,每人至少都會納妾,甚至是納好幾房妾。

    包括蘇轍,蘇軾……也不例外。

    “當時王安石推動新法,司馬光初開始並沒有發表意見。因為他還不知道這個變法有什麽作用,是否有什麽弊病。但後來隨著一係列毛病出現之後,司馬光開始反對王安石變法。他認為王安石的變法太過激,要想提升國家的收入,應該通過節流的方式。但王安石卻反對,節流還不如開源來得重要。你節再多,還不如多賺一些……”

    說到這裏,陳凡停了一下“大家應該看出來吧,也就是說,王安石為代表的就是新黨,而司馬光為代表的則是舊黨。”

    這一說,陳凡不由得嘴角一彎。

    他知道,一個有趣的事情將要發生了。

    是的。

    正如陳凡猜測的一樣,當陳凡將王安石與司馬光介紹完了之後,直播間內眾人有些斯巴達了。

    “王安石,司馬光,我應該支持誰?”

    “王安石主張開源,司馬光主張節流……其實兩個想法都挺好的。”

    “嗯,不能說王安石的不對,也不能說司馬光的不對。”

    眾人一下子頭痛起來了。

    他們似乎一下子回到了學生時代。

    當年他們學曆史,學詩詞……的時候,都覺得凡是打壓主角的,都是貪官汙吏。

    現在好了。

    一個是王安石,一個是司馬光,兩人走在了對立麵。

    你支持王安石呢,還是支持司馬光?

    而這兩位大佬,打壓的人物實在是太多了。

    “我支持王安石,我覺得變法有用。”

    “我支持司馬光,司馬光還是比較老道,看出了變法雖好,但執行不怎麽樣也沒用。”

    “我誰也不支持,兩人打一架吧。”

    事實上還真打起來了。

    為了推動新法,王安石將一係列反對他的人兒,全都貶到了外地,包括蘇軾蘇轍。

    司馬光也知道在王安石執政的時候,他對付不了,向朝廷申請回老家修史書去了。

    可是,年後,神宗去世,年僅歲的哲宗繼位。

    皇太皇將司馬光再渡請了回來,司馬光一上任,直接就將王安石變法全部否訣。

    並且。

    他也學王安石一樣,將此前打壓他們的新黨,個個全都貶了出去。

    與之同時,也將此前被新黨貶出去的,全都提了回來。

    講到這裏,陳凡停了下來。

    隻是。

    眾人卻似乎沉醉於王安石與司馬光的鬥法當中。

    “凡哥,這場變法當真是太刺激了。”

    “不隻刺激,內容場麵也很寵大,就像看了一部史詩級級別的電影一樣。”

    “不過,凡哥,繼續啊,我還想聽他們的故事。”

    隻是這時陳凡卻搖頭說道“不講了,我本意又不是想講他們。”

    “凡哥,那您想講誰?”

    “剛不是說了嗎?”

    “誰啊?”

    陳凡笑道“蘇軾啊。”

    “……”

    眾人瞬間好像被電擊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