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勇冠三軍,霍去病……(此時不訂,更待何時)

字數:12625   加入書籤

A+A-


    一戰十幾個將軍被封侯。

    你就能明白,這一戰的功勞有多大。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這一戰之後,衛青再也沒有人敢說他是靠著衛子夫的關係才上位。

    反而。

    因為衛青的戰功實在是太大太大了,衛子夫的地位還更為得到了鞏固。

    漢武帝因為衛子夫有這麽一位出色的弟弟,對於衛子夫也更為的恩寵。

    甚至。

    直到後來衛青去世的十幾年裏,衛子夫的地位也非常崇高。

    “尼瑪,衛青這功績,估計無人可比了吧。”

    “如果拿大漢朝來說,應該無人能比。”

    “別說大漢朝了,就是漢朝之前,漢朝之後,也沒有哪位大將比得上。”

    想對於李廣的遺憾。

    這時的衛青,簡直就是戰神級別的存在。

    這也讓無數的粉絲有一些揚眉吐氣的感覺。

    畢竟。

    常年被匈奴追著打,實在是太窩心了。

    看看漢朝初年。

    高祖,文帝,景帝麵對著匈奴也沒有任何辦法,隻能防守。

    此時出現一位這樣的大將,那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不過,衛青雖然帶兵有方,但也不是一直這麽牛逼。高闕奇襲之後的定襄北之戰,衛青這一次表現就比較一般。雖然衛青在這一戰當中斬首一萬多人,但自身傷亡也很大。這一戰不隻損失了不少兵馬,部下趙信還投降了匈奴。但這隻不過隻是衛青的小小失誤,而在隨後的漠北之戰當中,衛青再一次大放異彩。”

    “凡哥,漠北之戰,就是衛青帶著李廣去的那一戰嗎?”

    “是的。”

    陳凡點頭:“這一戰雖然李廣迷路了,但衛青在碰到匈奴大部隊後,仍然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斬敵匈奴1萬9千餘人。這還不隻,這一戰差一些將匈奴王單於給活捉。但單於眼看不敵,於是提前逃跑。衛青派部下追了200多裏,沒有追到,最後決定回城。而在回城的時候,才碰到迷路了的李廣。”

    “呃”

    說到這裏的時候,眾人有一些哭笑不得。

    不過這一戰講的是衛青,對於李廣陳凡也隻是稍稍一提。

    “這一戰漢軍深入漠北,將匈奴打得退了又退,最後隻好往西北方向逃竄。也正因為這一次漠北之戰將匈奴打得實在是太慘了,所以基本上匈奴再也不敢南下入侵漢朝。至此,漠南再無王庭。”

    關於衛青。

    基本上講完了。

    最後一句陳凡所說的,漠南再無王庭,又一次讓一眾粉絲打了雞血。

    “大漢威武。”

    “聽得熱血沸騰啊,啊啊啊,我沒想到我們大漢朝竟然這麽牛逼。”

    “太強了,簡直是太強了,這是戰神啊。”

    “台長,台長,我們的收視又創了新高。”

    “陳凡老師這實力。”

    “很多觀眾打電話過來,希望我們能夠做好這一期節目,就像此前陳凡老師所做唐詩何止三百首一樣。”

    “唐詩何止三百首,觀眾將我們的大漢雄風媲美央視的唐詩何止三百首嗎?”

    “是的,不少人還說比唐詩何止三百首更好看。”

    “太好了,太好了。”

    東方電視台也沒有想到。

    與陳凡這一次合作的節目,竟然掀起了這麽大的影響。

    事實上。

    還真是。

    大漢雄風雖然逼格看起來沒有唐詩何止三百首高,而且也不是在央視播放。

    但大漢卻是一個很多人熟悉的朝代。

    哪怕就是不熟悉,至少知道。

    與之同時。

    此前唐詩何止三百首講的更多的是詩歌。

    雖然詩歌非常的有意境,但其實也不見得所有人都對詩歌有研究。

    特別是一些普通老百姓。

    很多時候,他們未必能感受到這一些詩歌的魅力。

    一些比較簡單的詩歌還好,多少能懂一些。

    但一些比較難懂的詩歌,那就真的頭痛了。

    像杜甫三吏三別裏麵的長詩,李白仙人撫我頂的長詩等等。

    哪怕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也不見得就有很多老百姓能懂得。

    可現在陳凡講的大漢,卻是瞬間開闊了無數民眾的視野。

    這讓他們了解到原來大漢竟然如此牛逼。

    這讓他們知道,大漢有一位戰神,衛青。

    從理解度來說,大漢雄風反倒是比之唐詩何止三百首更為簡單的多。

    是以。

    當這一期節目播放結束。

    無數的觀眾卻是紛紛在各大互聯網平台,發表自己的看法:

    “今天看了陳凡老師的大漢雄風。剛開始其實不是很喜歡看他的節目,畢竟這家夥就在那裏講故事,而且有的時候還在開車,有的時候還跑去沙漠裏。整個節目來說,一個是鏡頭一般,另一個音效也一般,甚至沒啥音效,看起來是一個不是特別用心製作的節目,感覺就像看網紅直播。可是,隨著陳凡不斷講解。在李廣,在衛青的出現之後我已經被大漢給俘虜。”

    “我對於曆史不是特別了解,隻在中學的時候學過曆史。看了陳凡老師的節目,一下子讓我激動的熱血沸騰。我想問一下大家,曆史當中像衛青這樣的大將有多少人,衛青在中華曆史一係列大將當中能排第幾?”

    很快。

    就有其他一些人進行回複,也給出了自己的評價:“能排第幾不知道,因為這個比較有爭議,隻要是排名,不管排第幾都有人說。但要說曆史當中有多少像衛青這樣的人,我隻能說,實在是太少太少了。真要多幾個像衛青這樣的人,大漢別說是將匈奴打得遠遁西北,多幾個這樣的大將,大漢得征服全球啊。”

    是的。

    不說衛青在這個史學比較缺失的世界。

    哪怕就是放在前世,問到中華一係列知名武將,衛青也是排在前例。

    而單說與匈奴作戰,並且達到如此功績的,衛青基本上應該排在第一。

    至於你說春秋戰國時期一係列大將難道不如衛青?

    這倒不是不如衛青。

    主要是當時的環境不一樣。

    春秋戰國當時還沒有統一,大家都是在中華這一塊範圍內不斷的在打。

    他們也很少打到西域,也不想打到那裏去。

    漢朝統一之後,漢武帝才將目光放到西域,放到匈奴那一邊。

    至於衛青的外甥。

    理性探討的話,從功績上來說,也是稍稍不如衛青的。

    當然。

    這個不如隻是從功績上來說。

    但如果從影響力來說,衛青的這位外甥,那估計是武將史上第一人了。

    當然。

    這得後麵來講了。

    “陳凡老師,您在哪呢?”

    “在疆省旅遊呢。”

    “還旅遊,別忽悠我了,您都與東方電視台合作了。別這樣啊,陳凡老師,您是對我有意見嗎?有意見我改行不行,你不知道,最近我都被我們台長給罵了。”

    這是央視許量給陳凡打的電話。

    聽著許量委屈的樣子,陳凡說道:“許量,別來這一套。原本我確實是想旅遊,不過人家東方電視台覺得我隨便瞎逛的旅遊視頻也可以拿去做節目。而且,他們又給我一大筆錢,你看,我能怎麽辦。”

    “陳凡老師,東方電視台給你多少,我給你雙倍。”

    “不是十倍嗎?”

    “陳凡老師,您就別逗我了,您身價這麽高,我們出十倍得吐血啊。”

    “和你開玩笑的。”

    陳凡笑笑,沒有在意。

    “對了,陳凡老師,你與東方電視台簽了多久的協議?”

    “暫時沒有時間限製。”

    “那能透露一點嗎?”

    “也不是不可以。”

    這也不算是什麽需要保密的,陳凡說道:“具體還是看我,什麽時候做完了,那什麽時候結束。”

    “那估計快了,後麵沒有啥好講的了。”

    “誰說快了。”

    陳凡搖頭說道:“大漢雄風我這才剛剛開始呢。”

    “兄弟們,新的一天直播又開始了。”

    西域實在是太美了。

    在陳凡遊玩西域之後,陳凡來到了河西走廊附近。

    “凡哥,您在哪?”

    “我在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哪裏?”

    “河西走廊在黃河的西邊,也就是甘省祁連山以北。”

    “好像不怎麽知名啊。”

    眾人對於河西走廊並沒有太多的記憶。

    不過。

    要說這一條河西走廊,這實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

    當然。

    陳凡倒也不急,他卻是不緊不慢,向大家講解著河西走廊。

    “可能現在我們交通比較方便了,擁有了各方麵的交通工具。火車,汽車,飛機,輪船現代我們中國人想去哪裏,隻要有錢,哪裏都可以去。不但可以去,而且很快就能到過。但在古代,那可不一樣。大家可以看我們中華的地圖,雖然看起來很大,但其實是相對隔絕的。”

    “相對隔絕?”

    “是的。”

    陳凡點頭,然後拿出了一張中華地形圖。

    中華地形圖與普通的中華地圖有一些不一樣。

    普通的中華地圖是平麵的,他看不到每個地區的地型,也看不到整個地區的海拔。

    但地形圖卻不一樣。

    從地形圖上,我們可以更為簡明的知道中國地形的情況。

    “我們來看一看,我們中華雖然地大物博,但東邊臨海,南邊也臨海。所以,在古代那種情況之下,出海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漢人不可能大規模出海,同樣,其他一些海外國家的人也很難來到我們中華。那麽,中華要溝通世界的話,應該走哪裏?”

    順著陳凡的話,眾人盯著地圖。

    很快,不少人直接就往青藏高原那邊看去,或者往雲省那邊看雲。

    陳凡也知道他們會這麽看。

    因為這是現代人的思維。

    可古代人,卻不這樣想。

    陳凡繼續說道:“看來大家都比較聰明啊,知道往西南。那麽,我們往西南看一看,西南方是青藏高原。大家想一想,古代的時候,我們能過得去嗎?可能單獨幾個人或許能過去,但大規模絕對不可能從這一邊行走。所以當時唐朝的唐玄奘,他並不會往西南,往雲省那邊。再加上,古代那時不管是西南還是南邊發展的都不好,漢人很難在這樣的環境當中生存下來。”

    是的。

    雖然現在南方富庶,但在古代,那可真不怎麽樣。

    古代整個經濟文化與人口的重心,都是在中原一帶,以及北方的黃河附近。

    哪怕就是在宋朝,南方也沒怎麽發展。

    比如當時朝廷將蘇軾貶到廣省。

    現在想想廣省那麽發達,可在宋朝時期的廣省,卻是不毛之地。

    當然,不毛之地還有海南。這個地方,一般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所以基本上,不管是西南,更或是南方我們中華都無法與世界接觸。

    此外。

    從三國時期也能明白。

    為什麽魏晉能打敗蜀國,打敗吳國?

    那是魏國在北方,北方有著眾多的人口與資源。

    可蜀國有什麽,除了成市平原之外,啥也沒有。

    至於東吳,長江以南也沒有特別的發展,人口並不多。

    多打幾仗,蜀國與吳國的國力都受不了。

    那麽。

    既然南邊,東邊,西南不可以,眾人又往北邊看雲。

    “凡哥,不是還有個北方嗎?”

    “北方啊,我們再來看。”

    陳凡指了指地圖:“北方看起來可以,但北方的蒙古高原也不低,海拔都在1000多米以上。所以,他同樣是被一座大山阻檔著。另外,你別想去北方了。過了黃河,那就是人家匈奴人的地盤。人家匈奴人不來打你算好的,你還想去北方?。”

    “那怎麽辦?”

    “當然有辦法。”

    陳凡用手一指:“比如西北這一邊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於祁連山與蒙古高原之間,這裏地勢平坦,水草密集,幾千年來有許多的遊牧民族在這裏生存。通過這裏,漢人就能進入西域。通過西域,中華便能與世界溝通。但是,別看現在河西走廊是在我們版圖之內,但在漢朝之前,河西走廊一直掌握在西域各個部落手裏。在秦朝時期,這裏是被烏孫與月氏人占領,而後月氏又將烏孫打敗,接著,月氏又被匈奴打敗。最終,河西走廊基本上落入到了匈奴人手裏了。”

    “所以,總體上來說,我們中華的勢力範圍在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很大。在那個時候,世界上各個國家不知道中華,中華同樣不知道其他一些世界的情況。直到,張騫出使西域,讓漢武帝看到了,原來在西域竟然有這麽多國家。原來在西域,匈奴也不是一家獨大,他同樣也有對手,也有威脅。”

    “為了對抗匈奴,漢武帝就改變了原來的防禦策略,他開始主動進攻匈奴。在進攻匈奴當中,首當其中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河套地區,一個是河西走廊。收複河套地區,那就解除了匈奴對於長安的威脅。奪取河西走廊,那麽匈奴就沒有立足之地。當然,從戰略地位來看,河西走廊比之河套地區還要重要。因為,一但打通河西走廊,中華便能徹底溝通西域,與世界相連。”

    這麽一解釋,眾人對於河西走廊便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

    “所以河西走廊,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並且,在這一條走廊當中,先後誕生了極其燦爛的文化。像在這一條走廊裏誕生的莫高窟,還有月牙泉,當然還有玉門關,jyg等等。”

    為此。

    陳凡還真個自駕遊來到了河西走廊的莫高窟,月牙泉,玉門關這一些地方。

    不過與之古代不一樣。

    古代這一些地方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不過現在。

    這一些地方,都成為了旅遊聖地。

    比如像月牙泉。

    以前這裏是絲綢之路一眾商人在這裏歇腳補給的地方。

    但現在。

    月牙泉裏的泉水已經沒有了。

    至於裏麵的水哪裏來的,這是當地旅遊部門專門給它從其他地方調過來的水資源。

    “凡哥,按您的意思,奪取了河西走廊,那就意味著中華開始與世界溝通。”

    “是的。”

    “不僅如此,奪取了河西走廊,我們還能將西域納入自己的版圖。”

    “沒錯。”

    陳凡點頭:“要想將西域納入自己版圖,第一步,那就必需奪取河西走廊。如果連河西走廊都不在自己手裏,那漢朝根本不可能控製得住西域這麽一大片地方。”

    “明白了,明白了。”

    一眾粉絲不時的點頭。

    雖然他們不是什麽曆史專家,甚至有一些都算不上曆史愛好者。

    但通過陳凡深入淺出的講解,特別是還帶著眾人來到現場。

    此時,他們卻是深刻的明白了河西走廊對於中華來說意味著什麽。

    不過。

    就在這時。

    他們又是激動的問道:“凡哥,這麽重要的河西走廊,又是誰打下來的呢?”

    “大家猜?”

    “衛青,一定是衛青。”

    眾人大聲的吼道。

    不得不說。

    在此前陳凡的講解當中,衛青簡直將他們刺激得不要不要的。

    在他們的腦海裏麵,隻是一想,衛青就浮現了出來。

    至於為什麽想不到別人?

    這完全不能啊。

    除了衛青,哪個人能將凶奴打得這麽慘的?

    哪個人,有本事對付得了匈奴?

    隻是。

    陳凡搖頭:“並不是衛青。”

    “不是衛青?”

    眾人一愣:“不是衛青會是誰,難道是李廣?”

    “這個,也不是李廣。”

    陳凡搖頭。

    李廣雖然是名將,但打防守戰還好,打這種攻城掠地戰,李廣壓力很大啊。

    “那是誰?”

    眾人不斷的思索。

    他們想找到一位很牛逼的大將來。

    像這樣的牛逼的地方,他們知道,一般的大將根本打不下。

    隻是想來想去。

    在他們腦海裏麵,根本找不到。

    “凡哥,我感覺除了衛青,真沒有誰有能力打下河西走廊。”

    “是啊,我也感覺,衛青無敵。”

    “一定是衛青。”

    唉。

    沒辦法。

    在另一人沒有出現之前,衛青說是無敵也是可以的。

    但這會兒。

    相對於衛青,陳凡卻更為喜歡另一位人物。

    “好吧,告訴你們吧。”

    “這個人不是衛青,也不是李廣,而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

    陳凡激動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