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百家爭鳴……(求訂閱)
字數:12942 加入書籤
A+A-
“陳凡老師,下一期節目要講東漢了嗎?”
“是的。”
“東漢有些不好講啊。”
“我覺得挺好講的。”
休息了幾天,陳凡與東方電視台朱台長溝通了一下接下去節目的安排。
其實也沒啥安排。
陳凡的節目向來不要主持人,也不要彩排,更不要表演……完全一個人就可以了。
而且還是直播。
“陳凡老師,東漢比之西漢弱了不少,不知道觀眾這方麵是否會受太大的影響。”
“這就是大家對於東漢的誤解了。”
陳凡說道“東漢其實一點也不比西漢弱,甚至,在某些地方還強上不少。”
“啊,東漢比西漢還強?”
“如果說強可能不少人有意見,但應該是不遜於西漢。”
“不遜於西漢?”
朱台長感覺陳凡這句話有些超出了他的認知。
對於此。
陳凡也知道。
不說在這個世界。
其實對於前世來說,很多人下意識也會認為東漢大幅度的弱於西漢。
至於原因。
那就是西漢的名君名臣名將實在是太多了,可東漢除了劉秀之外,其他一些君王都不太知名。
反倒是東漢末年的漢獻帝還比東漢此前一係列帝皇知名。
但這隻是很大的一個誤解。
漢朝與其他的朝代有一些不一樣。
其他朝代很多時候是被外族,或者是國內實力嚴重衰退之後,進而滅亡的。
但漢朝不是。
不管是西漢還是東漢,他都是內部發生的問題。
甚至就是東漢末年,他們的國力也很強大。
東漢末年時期,隨便一個諸侯,打起外族來也是輕輕鬆鬆。
像曹操動不動就打外族。
劉備也一樣。
公孫瓚也沒事打打外族。
是的。
三國時期也是屬於東漢。
此外。
西漢滅亡之後,他又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了東漢。所以整個西漢的國力並沒有得到太大的衰退,反倒是東漢在西漢的基礎之上,有不少地方還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此外,東漢在科技,經濟……等等這一塊,也都比西漢強上不少。
當然,這也是曆史發展的必然產物。
不過。
要完整的說明東漢不遜於西漢,也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得通的。
既然連朱台長都有這樣的誤解,想必對於普通人來說,恐怕也是如此。
這麽來看,反倒是講解東漢,還是一大看點。
“陳凡老師,內容這一塊我肯定不如您。那我就不想這些了,接下來的節目就交給您了。”
雖然還是有一些不清楚,不過朱台長也沒有多想。
隻要陳凡老師在做節目,他什麽時候讓大家失望過?
不過,他今天來是有另一個目地,想了想,朱台長說道“陳凡老師,之前我們做的節目大都是以直播的方式進行,我們要不要再換一個方式?”
“朱台長,你覺得這樣的方式不好?”
“不不不,我覺得,我們其實可以創新一下。”
“行吧,那就再加張桌子。”
“呃……”
朱台長哭笑不得。
這創新也太簡單了吧。
隻是不等朱台長再說,陳凡卻又說道“朱台長,我覺得這樣的創新挺好的。你看,加上一張桌子,就相當於課堂,相當於我在講課,這也比之前更為高雅一些。”
畢竟是上電視。
之前一直用直播的方式雖然也行,但多少也得高雅一些。
陳凡想了想便有了這個模式。
“陳凡老師,高雅是高雅了一些,但是不是太簡單了?”
“也確實是比較簡單。”
陳凡倒是點頭,但不知道朱台長是什麽意思,接著再問“朱台長,你這邊是什麽意思?”
“其實呢,陳凡老師,您也明白我們地方電視台的問題。央視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老大哥,我們之前不管是在收視,還是在節目製作上,都不如央視。但,現在市場放得很開,我們地方電視台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權。所以,我們就想將我們的節目打造的更為高大上一些。”
“想與央視拚一拚啊。”
“拚倒是沒這個實力,但怎麽說也得向他們看齊吧。”
“朱台長,有誌氣。”
陳凡點頭。
但這也沒有什麽難處,接著,陳凡便說道“那就在這張桌子上麵寫上幾個字。”
“什麽字?”
朱台長一愣“大漢雄風?”
“呃……”
陳凡搖頭,然後說道“百家講壇”。
是的。
要說高大上。
有多少節目可以和前世百家講壇這個節目相比?
雖然這個節目非常的簡單,隻是一張桌子,然後請一些觀眾,學子,上麵寫上百家講壇這幾個字。
但是。
就是因為百家講壇這幾個字。
瞬間。
他的逼格卻是漲到了天際。
且不管前世百家講壇最終因為收視不怎麽樣,最後也關閉了。
但當時推出百家講壇的時候,確確實實的,那可是火得不能再火。
當然。
或許你會說,這樣的百家講壇太過於高大上,是不是不接地氣了,沒有收視率?
事實上並沒有。
百家講壇雖然格局很高,但卻一點兒也不嚴肅。
畢竟這不是真正的學術課,這相當於科譜節目,所講內容都是深入淺出,讓所有人都聽得懂。前世易中天講的三國,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不得不說,他的三國就接地氣來說,真不是一般的講師能夠相比的。
所以。
陳凡這才說出了前世百家講壇這個節目。
不用說。
當朱台長聽到百家講壇這幾個字後,亦是激動的站了起來“百家講壇。”
“百家講壇。”
嘴角裏,朱台長不斷的念著這幾個字,然後大聲的說道“陳凡老師,太好了,我們的這個節目,就叫百家講壇。”
……
“各位,過幾天東方電視台就要繼續大漢的節目了,有沒有要去現場聽課的?”
“啊,凡哥,您不直播了?”
“直播還是直播,不過,增加了一個設置,到時候我將采用講課的方式向大家進行講解。”
“哦哦,還能這樣啊,哈哈哈,這個好,我就想到現場聽凡哥講課,但一直沒有機會。凡哥,我報名。”
“刷個飛機我就讓你報名。”
“噗嗤……”
眾人淚流滿麵。
這丫的,老毛病又犯了。
當然。
這是開玩笑,陳凡說道“跟大家開玩笑的,不要刷禮物。不過,隻有10個名額,大家搶吧。”
說著。
陳凡發出了一個0元的報名連接。
隻是瞬間。
10個名額就沒有了。
至於其他的名額哪去了?
畢竟是做節目,陳凡也不能全給粉絲。
東方電視台那邊需要一些名額。
還有,後麵陳凡也與東震大學進行了合作,他們也會派一些學生前來上課。
……
時間眨眼即過。
三天之後,不少現場前來上課的學子,嘉賓,以及其他學者紛紛來到東方電視台。
當然。
對於陳凡的節目,一眾媒體也是十分的重視。
節目還沒開始,他們便開始了現場采訪。
“這位同學,你是來上陳凡老師的課嗎?”
“是的。”
“請問一下,你是如何評價陳凡老師的。”
“我就是來學習的,還沒資格評價陳凡老師。”
“聽說這一次節目與之前有一些變化,你覺得怎麽樣?”
“據電視台說是這一次將采用現場授課的方式,這一點我還是挺激動的。畢竟,以前都是在手機或者是在電視上看陳凡老師講課。這一次能來到現場,我想現場的感受肯定與此前不一樣。”
“有沒有想過向陳凡老師提問。”
“有想過,但我怕提出的問題質量不夠高,所以有些不敢。”
不隻是他們。
一些沒有能夠來到現場的,他們亦是第一時間拿起手機,或者是來到電視機前。
“快開始了嗎?”
“嗯,快開始了。”
“學生已經上場了。”
“還真是上課啊。”
看著鏡頭裏麵已經差不多布置好的節目現場,不少粉絲有些激動。
而更為激動的,卻是現場來參觀聽課的一眾學子。
“咦,王誌,你也來上課了。”
“必需的,前幾天學校說陳凡老師將在現場上課,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
“還好,還好,我也是,我宿舍幾個晚了一步,那就沒名額了。”
“哈哈,太喜歡陳凡老師了。”
兩人正聊著。
隻是。
在他們走進節目現場時,那位叫王誌的同學卻是一下子愣住了。
“怎麽了,王誌?”
“你看。”
“看什麽。”
“前麵講台那幾個字。”
尋聲看去。
果然。
在節目間裏,那一張講台正中寫了四個字百家講壇。
……
是的。
節目還沒有開始。
這四個字一出,他卻是瞬間刺激了眾人一把。
當然,這也刺激了那些沒有來到現場的觀眾。
“百家講壇,我了個去,這四個字大氣。”
“感覺這個節目完全可以和央視相比。”
“哈哈哈,百家講壇,百家當中,陳凡老師絕對算一位大家。”
“什麽算,那就是。”
如果其他的一些人站在這裏,或許大家還會有一些質疑。
可是。
當聯想到百家講壇是陳凡在開講時,那麽,百家講壇則太符合陳凡的身份了。
或者對於他們來說。
隻有陳凡才配得上百家講壇的身份。
至於其他人,多少都差一些。
……
“陳凡老師,時間到了。”
後台。
朱台長也是有些激動。
百家講壇這名字一打出去,不需要怎麽宣傳介紹,收視就又蹭蹭漲了一波。
陳凡倒是比較輕鬆,點了點頭,不急不慢來到了節目現場。
“拍拍拍……”
而當陳凡站於講台之上時。
所有學子,學者,嘉賓……全都不約自主的站了起來,向陳凡行了一個禮。
掌聲紛湧而至。
“同學們,大家好。”
陳凡也朝大家鞠了一躬。
大家尊重陳凡,陳凡也同樣尊重一眾前來聽課的學子。
陳凡並未覺得自己就高於他們一等。
何況,他隻是將他所知道的一些東西,講給大家聽罷了。
哪怕就算是有自己的一些小研究,陳凡也覺得,如果沒有聽眾,台下沒有學子……那自己的這一些研究,這一些知道的知識又有什麽用呢?
中華文化不在於其有多麽的燦爛,而在於他的傳承。
隻要有傳承,那麽,任何文化在幾千年來,都能發展到一個你想象不到的高度。
如果沒有傳承。
哪怕當時發展的再燦爛,幾千年來,也都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所以對於陳凡來說,一眾學子,一眾聽眾,甚至包括直播間的一眾粉絲,都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可能大家會奇怪,我們的節目怎麽改了,怎麽改成了百家講壇?”
“其實呢,百家講壇,這個名字是我想出來的。想出這個名字,不是想給自己貼金,主要的目的還是拋磚引玉。百家講壇我是第一位,未來,我也希望有其他的大家能夠站在這裏……”
掌聲又是襲來。
“這個吊。”
“凡哥無敵。”
直播間又是一陣沸騰。
為此,陳凡則繼續說道“說到百家講壇,我想先與大家說說百家講壇的來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經濟水平,以及各個諸侯國之間的發展,整個社會出現了一種文化極為繁榮的現象。各國為了在諸侯爭霸當中崛起,所以此時先後誕生了一係列使國家富強的思想。也因為各個諸侯對於這一些思想的重視性,所以這也更為這樣的一些思想創造了極為寬鬆的學術條件。”
“當時齊國有一個官辦的學院,他的名字叫做稷下學宮,這也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官辦的學府。他們海納百川,兼學各個學派的思想。與之同時,在其中的講師以及學子,也不管其身在何國,也不管其是什麽身份,隻要在稷下學宮,都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學術。”
“而在稷下學宮的帶領之下,春秋戰國時期其他各個諸侯國也出現了一係列的官辦或者是私辦的學院。並先後出現了儒家,法家,道家,陰陽家,農家,墨家,兵家,縱橫家,方技家……等等代表人物,一時百家爭鳴。”
還沒有開講。
陳凡隻是引了一個例子,一下子整個節目再一次無比的拔高。
“儒家,法家,道家,陰陽家……百家爭鳴,感覺好龐大。”
“不隻龐大,感覺太輝煌了,這樣的思想碰撞絕對有著巨大的價值。”
“嗯,聽陳凡老師繼續說下去。”
雖然眾人沒有提問。
但是。
陳凡也知道,大家一定會繼續尋問百家爭鳴。
當然。
要詳細的講百家爭鳴,那就又是一個大課題。
在這裏,陳凡決定先簡單講一下。
未來講春秋戰國的時候,再詳細解釋。
“可能大家會有疑惑,這樣的百家爭鳴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眾諸侯有什麽好處?其實也很簡單,春秋戰國之前是西周,西周雖然是一個聯邦製的國家,但也算是比較統一了。各個諸侯國之間相對之間沒有太多的問題,而且西周天子實力比較大,就算是有問題,也能平息。但到了東周,東周天子勢衰。各個諸侯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便想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實力?”
“那麽,如何提升國家的實力呢?各個諸侯國雖然看上去是國家,但他們隻是治理自己的一些地方。當時在西周時期大家還比較安穩,可到了東周之後,你不但要治理自己的國家,還得防禦外來的侵略。於是,在這樣的局麵之下,你就會想到,通過如何的方式才能讓自己的國家得到富強?”
這一問也確實。
大家都是諸侯國,也沒啥經驗啊。
那麽這個時候怎麽辦,隻能找一些看起來說得有道理的人幫忙。
“在這個時候,便有道家學派的出現,道家認為,君王應該無為而治,不應該太過於要求百姓。但顯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可道家。儒家提出用儒家的思想包裝國家,讓民眾遵守禮節,明白君臣大義。儒家的思想雖然可以,但在那個時候未必就是最合適的。於是法家這個時候也出現了。他們認為,治理國家與大家講道理,隻是遵守傳統的道德,禮節……這一些都沒用。如果有人不遵守了怎麽辦,難道還是再去跟他講道理?這是不可能的。正如現代我們一樣,如果道歉講道理有用,那要警察做什麽?所以,法家學派認為,應該設立嚴格的法製,在嚴格的法製之下,民眾才能遵守秩序,國家才能強大。”
“但有這一些還不夠,這個時候出現了縱橫家。縱橫家是一群獨特的謀士群體,也可以稱之為外交家。他們通過自己的外交手段,或合縱,或連橫……讓各個國家在一眾諸侯國之間的戰鬥當中獲得利益。至於這一些思想為什麽能夠產生,這就在於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其實都沒有絕對的朋友,你的任何朋友都可能因為利益對你進行背叛。所以,這就需要這一係列縱橫家施出各種外交手段,得以保護自己的國家。”
“但這也還不夠,有縱橫家自然也要兵家。保護國家靠什麽,一要靠國家的實力,二也得靠能夠帶兵打仗的大將。而大將又靠什麽守護自己的國家,或者說是開疆擴土?那就得有兵家了,兵家就是教大家怎麽進行打仗的,在春秋戰國時期,一位極強的大將,他有的時候可以保護一個國家幾十年……”
對著眾人,陳凡將春秋戰國時期一些主要的學派簡單了說了一些。
但陳凡就是這麽簡單的一說。
台下一眾學子,學者,嘉賓……他們已經完全的目瞪口呆。
“啊啊啊,我草,這逼格,實在是太高太高了。”
“百家爭鳴,百家講壇,凡哥,我對你真是服得五體投地。”
“膜拜吧……”
“嗯,隻能膜拜了。”
不隻如此。
在陳凡將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稍稍一解釋,東方電視台又是來了一波收視暴漲。
而對於央視節目部主任許量來說。聽著陳凡說到的“百家爭鳴”,他卻是一個顫抖“陳凡老師,您別這麽用力啊,您再這麽用力,我們央視也有些頂不住啊!!!”
7017k
“是的。”
“東漢有些不好講啊。”
“我覺得挺好講的。”
休息了幾天,陳凡與東方電視台朱台長溝通了一下接下去節目的安排。
其實也沒啥安排。
陳凡的節目向來不要主持人,也不要彩排,更不要表演……完全一個人就可以了。
而且還是直播。
“陳凡老師,東漢比之西漢弱了不少,不知道觀眾這方麵是否會受太大的影響。”
“這就是大家對於東漢的誤解了。”
陳凡說道“東漢其實一點也不比西漢弱,甚至,在某些地方還強上不少。”
“啊,東漢比西漢還強?”
“如果說強可能不少人有意見,但應該是不遜於西漢。”
“不遜於西漢?”
朱台長感覺陳凡這句話有些超出了他的認知。
對於此。
陳凡也知道。
不說在這個世界。
其實對於前世來說,很多人下意識也會認為東漢大幅度的弱於西漢。
至於原因。
那就是西漢的名君名臣名將實在是太多了,可東漢除了劉秀之外,其他一些君王都不太知名。
反倒是東漢末年的漢獻帝還比東漢此前一係列帝皇知名。
但這隻是很大的一個誤解。
漢朝與其他的朝代有一些不一樣。
其他朝代很多時候是被外族,或者是國內實力嚴重衰退之後,進而滅亡的。
但漢朝不是。
不管是西漢還是東漢,他都是內部發生的問題。
甚至就是東漢末年,他們的國力也很強大。
東漢末年時期,隨便一個諸侯,打起外族來也是輕輕鬆鬆。
像曹操動不動就打外族。
劉備也一樣。
公孫瓚也沒事打打外族。
是的。
三國時期也是屬於東漢。
此外。
西漢滅亡之後,他又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了東漢。所以整個西漢的國力並沒有得到太大的衰退,反倒是東漢在西漢的基礎之上,有不少地方還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此外,東漢在科技,經濟……等等這一塊,也都比西漢強上不少。
當然,這也是曆史發展的必然產物。
不過。
要完整的說明東漢不遜於西漢,也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得通的。
既然連朱台長都有這樣的誤解,想必對於普通人來說,恐怕也是如此。
這麽來看,反倒是講解東漢,還是一大看點。
“陳凡老師,內容這一塊我肯定不如您。那我就不想這些了,接下來的節目就交給您了。”
雖然還是有一些不清楚,不過朱台長也沒有多想。
隻要陳凡老師在做節目,他什麽時候讓大家失望過?
不過,他今天來是有另一個目地,想了想,朱台長說道“陳凡老師,之前我們做的節目大都是以直播的方式進行,我們要不要再換一個方式?”
“朱台長,你覺得這樣的方式不好?”
“不不不,我覺得,我們其實可以創新一下。”
“行吧,那就再加張桌子。”
“呃……”
朱台長哭笑不得。
這創新也太簡單了吧。
隻是不等朱台長再說,陳凡卻又說道“朱台長,我覺得這樣的創新挺好的。你看,加上一張桌子,就相當於課堂,相當於我在講課,這也比之前更為高雅一些。”
畢竟是上電視。
之前一直用直播的方式雖然也行,但多少也得高雅一些。
陳凡想了想便有了這個模式。
“陳凡老師,高雅是高雅了一些,但是不是太簡單了?”
“也確實是比較簡單。”
陳凡倒是點頭,但不知道朱台長是什麽意思,接著再問“朱台長,你這邊是什麽意思?”
“其實呢,陳凡老師,您也明白我們地方電視台的問題。央視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老大哥,我們之前不管是在收視,還是在節目製作上,都不如央視。但,現在市場放得很開,我們地方電視台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權。所以,我們就想將我們的節目打造的更為高大上一些。”
“想與央視拚一拚啊。”
“拚倒是沒這個實力,但怎麽說也得向他們看齊吧。”
“朱台長,有誌氣。”
陳凡點頭。
但這也沒有什麽難處,接著,陳凡便說道“那就在這張桌子上麵寫上幾個字。”
“什麽字?”
朱台長一愣“大漢雄風?”
“呃……”
陳凡搖頭,然後說道“百家講壇”。
是的。
要說高大上。
有多少節目可以和前世百家講壇這個節目相比?
雖然這個節目非常的簡單,隻是一張桌子,然後請一些觀眾,學子,上麵寫上百家講壇這幾個字。
但是。
就是因為百家講壇這幾個字。
瞬間。
他的逼格卻是漲到了天際。
且不管前世百家講壇最終因為收視不怎麽樣,最後也關閉了。
但當時推出百家講壇的時候,確確實實的,那可是火得不能再火。
當然。
或許你會說,這樣的百家講壇太過於高大上,是不是不接地氣了,沒有收視率?
事實上並沒有。
百家講壇雖然格局很高,但卻一點兒也不嚴肅。
畢竟這不是真正的學術課,這相當於科譜節目,所講內容都是深入淺出,讓所有人都聽得懂。前世易中天講的三國,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不得不說,他的三國就接地氣來說,真不是一般的講師能夠相比的。
所以。
陳凡這才說出了前世百家講壇這個節目。
不用說。
當朱台長聽到百家講壇這幾個字後,亦是激動的站了起來“百家講壇。”
“百家講壇。”
嘴角裏,朱台長不斷的念著這幾個字,然後大聲的說道“陳凡老師,太好了,我們的這個節目,就叫百家講壇。”
……
“各位,過幾天東方電視台就要繼續大漢的節目了,有沒有要去現場聽課的?”
“啊,凡哥,您不直播了?”
“直播還是直播,不過,增加了一個設置,到時候我將采用講課的方式向大家進行講解。”
“哦哦,還能這樣啊,哈哈哈,這個好,我就想到現場聽凡哥講課,但一直沒有機會。凡哥,我報名。”
“刷個飛機我就讓你報名。”
“噗嗤……”
眾人淚流滿麵。
這丫的,老毛病又犯了。
當然。
這是開玩笑,陳凡說道“跟大家開玩笑的,不要刷禮物。不過,隻有10個名額,大家搶吧。”
說著。
陳凡發出了一個0元的報名連接。
隻是瞬間。
10個名額就沒有了。
至於其他的名額哪去了?
畢竟是做節目,陳凡也不能全給粉絲。
東方電視台那邊需要一些名額。
還有,後麵陳凡也與東震大學進行了合作,他們也會派一些學生前來上課。
……
時間眨眼即過。
三天之後,不少現場前來上課的學子,嘉賓,以及其他學者紛紛來到東方電視台。
當然。
對於陳凡的節目,一眾媒體也是十分的重視。
節目還沒開始,他們便開始了現場采訪。
“這位同學,你是來上陳凡老師的課嗎?”
“是的。”
“請問一下,你是如何評價陳凡老師的。”
“我就是來學習的,還沒資格評價陳凡老師。”
“聽說這一次節目與之前有一些變化,你覺得怎麽樣?”
“據電視台說是這一次將采用現場授課的方式,這一點我還是挺激動的。畢竟,以前都是在手機或者是在電視上看陳凡老師講課。這一次能來到現場,我想現場的感受肯定與此前不一樣。”
“有沒有想過向陳凡老師提問。”
“有想過,但我怕提出的問題質量不夠高,所以有些不敢。”
不隻是他們。
一些沒有能夠來到現場的,他們亦是第一時間拿起手機,或者是來到電視機前。
“快開始了嗎?”
“嗯,快開始了。”
“學生已經上場了。”
“還真是上課啊。”
看著鏡頭裏麵已經差不多布置好的節目現場,不少粉絲有些激動。
而更為激動的,卻是現場來參觀聽課的一眾學子。
“咦,王誌,你也來上課了。”
“必需的,前幾天學校說陳凡老師將在現場上課,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
“還好,還好,我也是,我宿舍幾個晚了一步,那就沒名額了。”
“哈哈,太喜歡陳凡老師了。”
兩人正聊著。
隻是。
在他們走進節目現場時,那位叫王誌的同學卻是一下子愣住了。
“怎麽了,王誌?”
“你看。”
“看什麽。”
“前麵講台那幾個字。”
尋聲看去。
果然。
在節目間裏,那一張講台正中寫了四個字百家講壇。
……
是的。
節目還沒有開始。
這四個字一出,他卻是瞬間刺激了眾人一把。
當然,這也刺激了那些沒有來到現場的觀眾。
“百家講壇,我了個去,這四個字大氣。”
“感覺這個節目完全可以和央視相比。”
“哈哈哈,百家講壇,百家當中,陳凡老師絕對算一位大家。”
“什麽算,那就是。”
如果其他的一些人站在這裏,或許大家還會有一些質疑。
可是。
當聯想到百家講壇是陳凡在開講時,那麽,百家講壇則太符合陳凡的身份了。
或者對於他們來說。
隻有陳凡才配得上百家講壇的身份。
至於其他人,多少都差一些。
……
“陳凡老師,時間到了。”
後台。
朱台長也是有些激動。
百家講壇這名字一打出去,不需要怎麽宣傳介紹,收視就又蹭蹭漲了一波。
陳凡倒是比較輕鬆,點了點頭,不急不慢來到了節目現場。
“拍拍拍……”
而當陳凡站於講台之上時。
所有學子,學者,嘉賓……全都不約自主的站了起來,向陳凡行了一個禮。
掌聲紛湧而至。
“同學們,大家好。”
陳凡也朝大家鞠了一躬。
大家尊重陳凡,陳凡也同樣尊重一眾前來聽課的學子。
陳凡並未覺得自己就高於他們一等。
何況,他隻是將他所知道的一些東西,講給大家聽罷了。
哪怕就算是有自己的一些小研究,陳凡也覺得,如果沒有聽眾,台下沒有學子……那自己的這一些研究,這一些知道的知識又有什麽用呢?
中華文化不在於其有多麽的燦爛,而在於他的傳承。
隻要有傳承,那麽,任何文化在幾千年來,都能發展到一個你想象不到的高度。
如果沒有傳承。
哪怕當時發展的再燦爛,幾千年來,也都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所以對於陳凡來說,一眾學子,一眾聽眾,甚至包括直播間的一眾粉絲,都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可能大家會奇怪,我們的節目怎麽改了,怎麽改成了百家講壇?”
“其實呢,百家講壇,這個名字是我想出來的。想出這個名字,不是想給自己貼金,主要的目的還是拋磚引玉。百家講壇我是第一位,未來,我也希望有其他的大家能夠站在這裏……”
掌聲又是襲來。
“這個吊。”
“凡哥無敵。”
直播間又是一陣沸騰。
為此,陳凡則繼續說道“說到百家講壇,我想先與大家說說百家講壇的來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經濟水平,以及各個諸侯國之間的發展,整個社會出現了一種文化極為繁榮的現象。各國為了在諸侯爭霸當中崛起,所以此時先後誕生了一係列使國家富強的思想。也因為各個諸侯對於這一些思想的重視性,所以這也更為這樣的一些思想創造了極為寬鬆的學術條件。”
“當時齊國有一個官辦的學院,他的名字叫做稷下學宮,這也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官辦的學府。他們海納百川,兼學各個學派的思想。與之同時,在其中的講師以及學子,也不管其身在何國,也不管其是什麽身份,隻要在稷下學宮,都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學術。”
“而在稷下學宮的帶領之下,春秋戰國時期其他各個諸侯國也出現了一係列的官辦或者是私辦的學院。並先後出現了儒家,法家,道家,陰陽家,農家,墨家,兵家,縱橫家,方技家……等等代表人物,一時百家爭鳴。”
還沒有開講。
陳凡隻是引了一個例子,一下子整個節目再一次無比的拔高。
“儒家,法家,道家,陰陽家……百家爭鳴,感覺好龐大。”
“不隻龐大,感覺太輝煌了,這樣的思想碰撞絕對有著巨大的價值。”
“嗯,聽陳凡老師繼續說下去。”
雖然眾人沒有提問。
但是。
陳凡也知道,大家一定會繼續尋問百家爭鳴。
當然。
要詳細的講百家爭鳴,那就又是一個大課題。
在這裏,陳凡決定先簡單講一下。
未來講春秋戰國的時候,再詳細解釋。
“可能大家會有疑惑,這樣的百家爭鳴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眾諸侯有什麽好處?其實也很簡單,春秋戰國之前是西周,西周雖然是一個聯邦製的國家,但也算是比較統一了。各個諸侯國之間相對之間沒有太多的問題,而且西周天子實力比較大,就算是有問題,也能平息。但到了東周,東周天子勢衰。各個諸侯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便想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實力?”
“那麽,如何提升國家的實力呢?各個諸侯國雖然看上去是國家,但他們隻是治理自己的一些地方。當時在西周時期大家還比較安穩,可到了東周之後,你不但要治理自己的國家,還得防禦外來的侵略。於是,在這樣的局麵之下,你就會想到,通過如何的方式才能讓自己的國家得到富強?”
這一問也確實。
大家都是諸侯國,也沒啥經驗啊。
那麽這個時候怎麽辦,隻能找一些看起來說得有道理的人幫忙。
“在這個時候,便有道家學派的出現,道家認為,君王應該無為而治,不應該太過於要求百姓。但顯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可道家。儒家提出用儒家的思想包裝國家,讓民眾遵守禮節,明白君臣大義。儒家的思想雖然可以,但在那個時候未必就是最合適的。於是法家這個時候也出現了。他們認為,治理國家與大家講道理,隻是遵守傳統的道德,禮節……這一些都沒用。如果有人不遵守了怎麽辦,難道還是再去跟他講道理?這是不可能的。正如現代我們一樣,如果道歉講道理有用,那要警察做什麽?所以,法家學派認為,應該設立嚴格的法製,在嚴格的法製之下,民眾才能遵守秩序,國家才能強大。”
“但有這一些還不夠,這個時候出現了縱橫家。縱橫家是一群獨特的謀士群體,也可以稱之為外交家。他們通過自己的外交手段,或合縱,或連橫……讓各個國家在一眾諸侯國之間的戰鬥當中獲得利益。至於這一些思想為什麽能夠產生,這就在於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其實都沒有絕對的朋友,你的任何朋友都可能因為利益對你進行背叛。所以,這就需要這一係列縱橫家施出各種外交手段,得以保護自己的國家。”
“但這也還不夠,有縱橫家自然也要兵家。保護國家靠什麽,一要靠國家的實力,二也得靠能夠帶兵打仗的大將。而大將又靠什麽守護自己的國家,或者說是開疆擴土?那就得有兵家了,兵家就是教大家怎麽進行打仗的,在春秋戰國時期,一位極強的大將,他有的時候可以保護一個國家幾十年……”
對著眾人,陳凡將春秋戰國時期一些主要的學派簡單了說了一些。
但陳凡就是這麽簡單的一說。
台下一眾學子,學者,嘉賓……他們已經完全的目瞪口呆。
“啊啊啊,我草,這逼格,實在是太高太高了。”
“百家爭鳴,百家講壇,凡哥,我對你真是服得五體投地。”
“膜拜吧……”
“嗯,隻能膜拜了。”
不隻如此。
在陳凡將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稍稍一解釋,東方電視台又是來了一波收視暴漲。
而對於央視節目部主任許量來說。聽著陳凡說到的“百家爭鳴”,他卻是一個顫抖“陳凡老師,您別這麽用力啊,您再這麽用力,我們央視也有些頂不住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