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陳凡道友,您與我們道門有緣……(求訂閱)

字數:12844   加入書籤

A+A-


    “我說,劉老頭,你說送我一本書,結果是送我一本4a打印好的文檔。”

    “嗬嗬,王大財主,這自然是書。隻不過這本書剛剛發表出來,出版社還沒有這麽快印刷。我這不是看你最近碰到了麻煩,所以送你一本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算了吧,我這麻煩要是能被一部書兩部書劃解開,那我這麻煩就不是麻煩了。”

    “這個誰也說不準。但我跟你說,我看了這本書卻是受益非淺。”

    “哪方麵受益了。”

    “你看我現在活得多清鬆,多自在,一點煩惱也沒有。”

    “得了吧,你之前一直也是這樣。”

    “不不不,之前我隻是表麵上是這樣的,但內心我一直很焦慮,可我現在內心與身體都感覺到很放鬆。”

    “我看你這是被洗腦了。”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又沒有你現在的麻煩。哈哈哈,走啦……”

    友人攤了攤手,大笑的離開。

    王洪誠無奈的搖搖頭,也沒管剛才友人送過來的書籍。

    他現在哪裏有時間去看這些亂七八糟的書。

    他現在最想做的,那就是找到解決公司麻煩的方法。

    但可惜。

    這個麻煩不是一天兩天出現的。

    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出現的。

    而是最近一年,甚至是最近十年都一直有這個問題。

    隻不過之前一直隱藏起來了,現在突然暴發了而已。

    “頭痛。”

    摸了摸頭,王洪誠已經不是一天頭痛了。

    他感覺不能再想下去了。

    再想下去。

    他知道,公司問題可能沒有解決,他倒是要被解決了。

    摸了摸額頭,王洪誠躺在沙發上休息一會。

    “道德經?”

    半咪著眼,看著剛才友人送給他的那本書籍。

    “嗬,這家夥都指望著求神問道了?”

    笑了笑,王洪誠沒有管他。

    不過後麵感覺這會兒也沒什麽事,也就順手將這部道德經給拿了起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什麽道可道,神神叨叨的?”

    一邊看,王洪誠一邊吐槽的說道。

    別看王洪誠是一大商人,而且還是世界500強的掌門人。

    但王洪誠年輕的時候文學功底也很好。

    道德經根本不需要他人翻譯,他都能明白。

    不過雖然明白,但王洪誠也並沒有覺得德道經這部書籍怎麽樣。

    反而感覺這部書籍寫得太過於神秘,就是在故弄玄虛。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一路吐槽下來。

    當看到這裏之時,王洪誠咦的一聲,他突然感覺這部書籍好像確實說得有一些道理。

    正如這一句。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因為它不自貪自益其生,所以能長生。同理,聖人把自己置於最後,他反而在前。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長存。這不正是由於他無私,反而成全了他的私嗎?

    商人為利,一切都是自私的。

    這句話看起來與商人有矛盾。

    可是。

    當你達到商人的最高境界時,似乎與天地是共通的。

    我不貪,我不為私利,反而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繼續看下去: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當看到這裏之時。

    王洪誠激動的拍案而起。

    “好,好,好。”

    “這部道德經,簡直就是神作啊。”

    “我明白,我明白了……”

    一瞬間。

    王洪誠卻是將公司碰到的困境完全的梳理了開來。

    他腦海裏麵有了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

    隨即。

    他拿起筆,將剛才那份領悟記錄了下來。

    隨即。

    王洪誠興奮的給友人打了一個電話:“劉老頭,回來,回來。”

    “什麽情況,王大財主,我回來又沒啥好處。”

    “隻要你回來,大大的有好處。”

    “我去,王大財主,你這是抽風了?”

    “抽什麽風,我問你,道德經是哪位先生作的?”

    “咦,你看了?”

    “剛才看了了一下。”

    “怎麽樣?”

    “你說呢,你看我這麽激動的給你打電話,你就知道了。”

    “哈哈哈,我就說這部書一定能幫助到你吧。不過,我還有事,就不去你公司了。”

    “那你告訴我這部書籍是哪位先生作的,我一定要好好的感謝他。”

    “這人估計你也聽說過,就是陳凡老師。”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又是新的一天。

    陳凡按列還是更新了幾章道德經。

    更新完之後。

    陳凡也稍稍對某一些篇段進行了注解。

    不過這個注解不是陳凡單獨注解。

    也不是陳凡按著自己的想法來注解。

    陳凡在注解的同時,都會加入曆代先賢哲人對於道德經的看法。

    是的。

    因為道德經實在是太出名了。

    至他問世之後,2000多年來不知道有幾百上千甚至上萬位先賢哲人研究過道德經。

    這一些人的研究,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看法。

    這也不能說某一個人的對,某一個人的錯。

    可是這一些人的研究,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以及我們可能無法領悟到的東西。

    陳凡便挑選了其中比較知名一些先賢的注釋。

    比如王弼,蘇軾……等人。

    是的。

    蘇軾也對道德經進行過注釋。

    陳凡對於蘇軾注釋版的道德經比較喜歡。

    一方麵是陳凡喜歡蘇軾這個人。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蘇軾人生經曆豐富,即當過高官,也被數次外放。

    同時。

    蘇軾琴棋書畫無一不通。

    甚至不隻通道學,他還懂佛學。

    如此對於萬千道理便能一通百通。

    加上他文采了得,所注解的內容也更為有內涵,有意境。

    “陳凡老師,我能申請連下麥嗎?”

    陳凡講解結束。

    這時。

    一位叫做王洪誠的網友突然在公頻上說道。

    陳凡點點頭:“可以。”

    隻是。

    王洪誠連麥之時,直播間一眾粉絲都是嘩的一聲,沸騰了起來。

    “我去,王洪誠?”

    “真的假的?”

    “洪誠集團創始人,國內首富?”

    “不可能吧,王洪誠會上快抖?”

    眾人看到這個頂著王洪誠名字無比的懷疑。

    “哈哈哈,看把你們給震得,人家就是隨便取了一個名字而已。”

    “我要是取個明星的名字,難道我也是明星?”

    “再說,你看他也沒認證啊。”

    不少人都認為是假的。

    不過陳凡對於王洪誠是真的是假的沒有太多感覺。

    他對於王洪誠不熟。

    加之來到這個世界,他對於商業之類也不是特別感興趣,也沒有怎麽關注這方麵。

    “陳凡老師,您寫的道德經真是太好了。”

    “王洪誠先生,道德經不是我寫的,是李耳寫的。”

    “呃,不管是誰寫的,總之,我得感謝您。如果沒有您將道德經推出來,我可能就無法看到如此的至理名言。這一段時間我公司出了一點問題,我請了很多的專家,經濟學教授,都沒有找到任何的方法。而我也苦思冥想了好幾個月,也一直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所在。直到,當我看了這部道德經,我一下子感覺好像頓悟了。謝謝,謝謝您陳凡老師。”

    “不用客氣。再一次表示,真不用謝我,這是先賢李耳寫的。”

    “好的。我其實沒有什麽話要說,為了表示我的感謝,小小意思,不誠敬意。”

    說完。

    王洪誠就此下線。

    隨即。

    漫天的火箭,卻是襲卷了整個屏幕。

    “我草,土豪啊。”

    “這也太多錢了吧。”

    “這刷了多少?”

    “我不知道,你數數?”

    “不用數了,看係統顯示的數字吧。”

    “總金額……1個億。”

    “尼瑪……”

    看到1個億的金額,一眾看熱鬧的粉絲目瞪口呆。

    “我了個去,該不會真是王洪誠吧?”

    “難道剛才那個是首富?”

    “不知道,但……好像……看起來有可能。要不然,誰這麽有錢?”

    “我確定,這就是王洪誠?”

    “你怎麽知道,他又沒露臉?”

    “聽聲音就知道。雖然王洪誠不怎麽在媒體上露麵,但我其實是王洪誠的粉絲。我很佩服王洪誠的商業才華,所以專門會去搜索王洪誠的一些資料。剛才他說話時,我就知道他就是王洪誠。沒想到,現在連王洪誠都成為了陳凡老師的粉絲。”

    “所以說,這部道德經該當有如何的威力。”

    “那個好像凡哥之前就說了,道德經就是一部修仙秘笈。妹的,我得再研究研究。”

    “我也得再研究研究。”

    這會兒。

    眾人的眼睛裏,已經閃現了星星。

    不過。

    今天的直播並沒有結束。

    王洪誠之後,又有一位網友選擇了連麥。

    “陳凡老師,我想邀請您到我們武當山做客,不知道可不可以?”

    “啊?”

    陳凡一愣。

    “陳凡老師,我是武當山的一位道人。您與我們道門有天大的機緣,所以,想請您到我們武當山做客。也很想向您請教一些關於道門,關於道家的學問。”

    “武當山啊。”

    陳凡倒沒有一下子拒絕。

    他現在就在楚地。

    之前在遊覽楚地的時候,他就想去武當山看看。

    不過後來還是時間有些緊,也就沒去。

    此時楚國也講完了,也正好可以去武當山看看。

    不過。

    雖然陳凡想去武當山,但也不知道這個道人的身份是真還是假。

    但很快。

    不需要陳凡去查證,一係列網友就已經在公頻上告訴了陳凡答案。

    “竟然是清揚道人,武當派長老。”

    如果說王洪誠的身份在開始之前大家無法確認。

    因為王洪誠沒有認證。

    可是清揚道人卻是注冊認證了。

    所以清揚道人的身份倒是可以直接得到確認。

    而且這位清揚道人還是一位有著500萬粉絲的大v。

    雖然他的年紀有些大了,但思想卻一點也不腐朽,反而很接地氣。

    這讓平時看起來不識人間煙火,高高在上的道士,變得讓大家可以觸摸得到,感受得到。

    這也贏得了大家對於清揚道人的喜愛。

    沒想到。

    陳凡直播的時候,竟然讓這位鼎鼎大名的清揚道人跑來了連麥。

    人家可是真正的道士。

    不隻是真正的道士,而且在國內大名鼎鼎。

    不隻在國內大名鼎鼎,在國內道門這一塊,也是有著極高的身份。

    據說。

    他出席某些道門儀式的時候,直接穿的就是紅色道袍。

    是的。

    道門當中道袍的顏色可以判定道士的級別。

    一般的道士,要麽是黑色道袍,要麽是青色道袍。

    當然,還有比較厲害的,那就是黃色道袍了。

    比如前世九叔,他穿的就是黃色的道袍。

    但比黃色還要厲害的,那就是紅色了。

    至於有沒有比紅色道袍厲害的。

    有。

    但。

    一般來說,基本上在這個世界很難見到。

    隻是雖然確定了清揚道人的身份。

    但陳凡也沒有一下子就答應。

    這倒不是說陳凡不想去武當山。

    主要是。

    他聽到清揚道人一句自己與道門有緣,下意識菊花就一緊。

    他不由得想起前世看洪荒流小說西方教接引與準提說的一樣,你與我們西方教有緣。

    結果。

    這兩個家夥,一下子就渡走了一係列的金仙,仙人,給他們西方教開枝散葉。

    正在猶豫之間。

    一眾粉絲卻是明白陳凡的想法,然後說道:

    “那個啥,清揚道長,您不會叫我們凡哥出家吧?”

    “這可不行,我們家凡哥還沒有娶老婆呢,怎麽能出家。”

    “清揚長老,雖然我也關注了你,但……我怎麽感覺這一次您是想來拉皮條的。”

    雖然陳凡沒有說話。

    但知道清揚道人身份的一眾粉絲,他們已經紛紛在公頻上與清揚道人聊起來了。

    不管怎麽說,這裏才是陳凡的主場。

    見這麽多人發話。

    清揚道人也趕緊解釋說道:“誤會,誤會,我對於陳凡道友……陳凡老師是極為尊敬的。不過,想必大家也明白。陳凡老師真的與我們道門有極大的緣份。而且,陳凡老師對於道家,道門想必也有很深的研究。我們正是想請陳凡老師上山,希望能當麵向陳凡老師請教。”

    “那到底是不是讓我們凡哥出家?”

    “出家是個人的事情,我們從不歡迎,也不勸戒。”

    “哦,這樣啊……那應該沒事。”

    一翻被一眾粉絲問了一大堆問題。

    陳凡點了點頭。

    看情況,問題不大。

    隨即。

    陳凡便說道:“清揚道長,感謝您的邀請。過幾天我便上武當山。請教不敢當,大家一起交流。”

    “太好了,陳凡老師,那我在武當山等您。”

    與陳凡連麥結束,清揚道人退下了麥。

    ……

    這時。

    另一位網友選擇了連麥。

    “凡哥,我有個問題。”

    “什麽問題?”

    “那個啥,您說道德經是李耳寫的?”

    “是的。”

    “李耳既然能寫出道德經,那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先賢大哲了?”

    “沒錯。”

    “既然如此,那李耳應該也與其他諸子一樣,被稱呼為子吧。那麽,李耳的尊號,又是什麽子,李子嗎?”

    “不是。”

    陳凡搖頭:“並不是李子。”

    “難道是耳子?”

    “也不對。”

    “那是什麽子?”

    “這個啊……”

    說到李耳的尊稱,陳凡卻是笑了起來。

    看著大家這麽感興趣,陳凡也是有些惡趣味的說道:“李耳的尊稱即不是李子,也不是耳子,而是,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