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一統天下,商鞅變法……(求訂閱)

字數:13255   加入書籤

A+A-


    “凡哥,這一趟您要去哪?”

    “如大家所說,鹹陽。”

    “要講秦國一統天下了嗎?”

    “是。”

    陳凡點頭。

    在太原大學講完魏趙韓之後,陳凡也順帶講了一下楚國與齊國的變化。

    楚國的變法,來自於吳起。

    魏國的吳起被魏武侯猜忌,最後來到了楚國,於是在楚悼王的支持下,楚國開始變法。

    隻是可惜。

    吳起變法得罪了楚國一係列的貴族勢力。

    最終。

    吳起被一眾貴族給射死。

    不過臨死之前,吳起將一眾貴族射往自己身上的箭插到了楚悼王屍體的身上。

    這也讓後來的繼位者楚肅王將射殺到楚掉王屍體的一眾貴族全部殺死。

    這也給楚國減輕了一眾貴族的壓力。

    相對來說。

    吳起變法雖然成功了一半,但太不徹底了。

    所以楚國隻是在吳起變法之後稍稍變強了一些,根子並沒有解決。

    齊國的變法比之楚國的變法還要輕。

    他不但沒有解決根子上的問題,隻不過是由齊威王與大臣之間相互提出來的一個更為有效的管理模式。

    這樣模式隻是稍稍改變了一下齊國的狀態,真要說變法都有一些勉強。

    至於後麵的燕國變法。

    燕國在戰國七雄裏麵,實力並不怎麽樣。

    加之燕國第一任國君是周武王的哥哥,因此燕國與周王氏血緣非常近。

    這也造成了燕國非常保守,在整個戰國爭雄當中,燕國表現非常一般。

    也隻有在燕國大將樂毅之時,連攻齊國七十餘城,這才是燕國的最高峰。

    至於燕文公賞識蘇秦,盡而讓蘇秦佩六國之相印,稍稍讓燕國得到了一些好處。

    但這種好處並不大,隻是改善了一下燕國與各國關係。

    整體實力上,燕國的實力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雖然他是戰國七雄之一,但基本上,他沒有任何一統天下的可能。

    所以。

    講完戰國六雄之後,那就還有最後一雄,也就是秦國了。

    “咦,凡哥,你這是準備去參觀驪山嗎?”

    看到陳凡前往驪山風景區,一眾粉絲問道。

    “不是。”

    陳凡搖頭。

    “那您來驪山做什麽?”

    “這個啊,我主要是來驪山尋找一個大墓。”

    “大墓……我去,凡哥,您這是想準備重操舊業啊。”

    “呃……”

    陳凡一愣,然後噗呲一笑“什麽叫重操舊業。不過,這個大墓要是能找到,我估計得震動全世界。”

    不過可惜。

    一翻在驪山尋找,陳凡並沒有發現甚麽蹤跡。

    雖然陳凡通過前世知道,在驪山這裏,絕對有一個大墓。

    但大墓的位置在哪,陳凡就有一些頭痛了。

    “凡哥,找到了沒?”

    “沒。”

    “凡哥,您沒裝備啊,趕緊將您的洛陽鏟給拿出來。”

    一邊看著陳凡直播,眾人一邊與陳凡互動。

    當然。

    其他粉絲聽到洛陽鏟,一時之間卻是說道“笑話,我們家凡哥什麽時候要用洛陽鏟?”

    “人家可是天師,天師知道吧。”

    “觀日月之星鬥,完全就可以確定穴位。洛陽鏟這種東西,都是一些小弟弟用的。”

    眾人不時的議論。

    “對了,凡哥,您還沒我跟我們說,您想找哪個人的大墓呢。”

    “你們不知道?”

    “不知道。”

    “那就跟你們說吧,我要找的是秦始皇的陵墓。”

    “秦始皇?”

    眾人一愣。

    然後眨了眨眼,然後無比激動的說道“凡哥,您說的秦始皇的陵墓,是不是那個在墓裏建造了江河湖海的大墓。”

    “是。”

    陳凡點了點頭。

    因為此前,陳凡就簡單的向大家介紹了秦始皇陵。

    雖然當時隻是簡單了介紹了一下。

    但哪怕就是如此的簡單介紹,秦始皇陵的規模,仍是將無數的人給震得斯巴達。

    並且。

    在當時很多人也不相信。

    可是現在。

    好像陳凡真來找這個大墓了。

    “我的天……”

    “凡哥,真有秦始皇陵?”

    眾人按耐住自己的激動。

    “當然。”

    陳凡點頭“要不然,秦始皇死了難道還不埋啊。”

    這讓眾人笑得吐血。

    人死了早要埋。

    埋了不就有墓嗎?

    更不用說,人家還是一代帝皇。

    “不是,不是……我們是說,凡哥,秦始皇陵真有您說的這麽牛逼?”

    “我隻能說,真正的秦始皇陵比之我之前介紹的秦始皇陵,那可是牛逼的多。”

    “凡哥,您別嚇我。”

    “嚇你們做什麽。”

    一翻尋找。

    可惜。

    陳凡並沒有找到具體的位置。

    雖然陳凡在晚上的時候,想通過星鬥定穴的法門找到位置。

    但可惜。

    連續幾天,夜空當中一顆星都沒有。

    無奈。

    陳凡隻好將周教授請了過來。

    “陳凡老師,你這邊什麽情況?”

    “周教授,正準備找你幫忙呢。那個啥,有沒空幫我找個墓?”

    “我去,你想挖大墓?”

    “挖什麽挖,這個墓,我還真沒這個膽子挖。”

    陳凡搖頭。

    要說其他一些墓,陳凡偷偷的挖一下,還真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覺。

    可這樣的一個大墓。

    就是動一動洛陽鏟,那也得萬分的小心。

    “陳凡老師,那您這是?”

    “周教授,別急,我猜測,秦王贏政的墓可能就在這裏。”

    “你確定?”

    “確定。”

    “那具體在哪呢?”

    “我要是知道具體在哪,我找你幹什麽。”

    “要不晚上我們看看?”

    “別看了,連續幾天,這裏晚上一顆星都沒有。”

    “那還真是有一些麻煩。”

    “所以說,你將你的那個團隊帶過來,我能確定的就是,整個驪山都有可能是贏政的墓穴。”

    “整個驪山,陳凡老師,你知道驪山有多大?”

    “我知道。”

    陳凡點頭“我能跟你說的就是,驪山有多大,贏政的墓就有多大。”

    ……

    “陳凡老師,歡迎您來到我們鹹陽。”

    “謝謝。”

    “陳凡老師,其實我們早就期待您來我們鹹陽,但苦於一直沒有機會。”

    “這不是有機會了嘛。戰國七雄裏麵我已經講了其他六雄,還剩下最後一個,我怎麽會不來鹹陽呢。”

    “是啊,秦國打敗了六國,至此一統天下,這確實是一個無比輝煌的曆程。不過,這一個曆程,還得陳凡老師您跟我們講解。”

    “那我就打擾各位了。”

    鹹陽。

    陳凡來到了秦國都城所在的鹹陽。

    相比之西安。

    鹹陽並沒有西安出名。

    但在這裏,他卻孕育了中華第一位皇帝,簡稱始皇帝。

    隻是可惜。

    大家對於始皇帝了解的太少太少了。

    對於贏政之前的秦國,也並不是特別了解。

    甚至。

    很多時候,不少人還將贏政當成是一個暴君。

    這是一個很讓人無語的一件事。

    不過對此,陳凡也覺得正常。

    不說這個世界。

    在前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不少影視劇以及各類媒體,都將秦始皇當成是暴君。

    好像沒有幾個影視劇將秦始皇拍成是正麵形象的。

    好像人們的印像當中,秦始皇就該是如此。

    正如太史公所寫的史記一樣,天下苦秦已久矣。

    想來。

    大眾對於秦國或者是秦朝都沒有太好的印像。

    加之秦二世比較昏庸無能。

    不少人更是對秦朝無感。

    但真要說。

    如果沒有秦始皇,中華文明恐怕得分裂成幾十個。

    至於秦始皇是不是暴君?

    如果你真正的了解秦始皇。

    那麽。

    別說是暴君了。

    麵對著秦始皇。

    你得喊一聲,千古一帝。

    ……

    “兄弟們,大家收看央視頻道。”

    “幹嘛了?”

    “陳凡老師講秦國了。”

    “我草……這個必需看。”

    雖說大家對於秦國並不是很了解。

    但這個世界的曆史進程還是一樣的。

    他們還是知道。

    是秦國結束了戰國紛亂,天下這才統一。

    隻是。

    他們越是對秦國不了解,他們也越是對秦國好奇。

    因為按他們所了解的。

    秦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並不是一個很發達的國家。

    同時各方麵資源也不怎麽樣。

    相比之齊國,楚國,晉國……這一些國家來說,秦國並沒有太多的優勢。

    那麽秦國又靠什麽一統天下呢?

    “兄弟們,我已經去了鹹陽。”

    “去鹹陽做什麽?”

    “現場聽陳凡老師講課啊。”

    “為啥要現場,直播不是可以看嗎?”

    “你們不懂,現場與直播完全是兩種感覺。”

    陳凡的講課,向來是國內最具有人氣的課程。

    雖然陳凡講的是曆史課。

    雖然看起來,這種曆史課比之其他顯得有一些枯燥無味。

    但是。

    在陳凡這裏,每一次的講課,陳凡都能帶給別人震撼。

    ……

    幾天之後。

    鹹陽博物館。

    之所以選擇鹹陽。

    那就是秦國的都城,正是在鹹陽。

    講課的,自然是陳凡。

    “看,陳凡老師出來了。”

    “陳凡老師,太喜歡您的課了,我專門從江浙來到這裏。”

    “陳凡老師,我就知道您一定會再次來鹹陽的。”

    擁有著無比人氣的陳凡隻是一出場,現場一眾觀眾便一陣歡呼。

    短暫與大家互動了一會,陳凡正式開講。

    “很高興能夠再次來到鹹陽,為什麽說再次,可能有不少觀眾知道,此前我就來過鹹陽。”

    “對,上官婉兒墓。”

    “嗬嗬,看來大家對於我很了解嘛。不過,今天不講上官婉兒墓,也不講唐朝,我們講秦國。”

    有的時候陳凡對於陝省很感興趣。

    大家可以看到。

    周,秦,漢,唐……他們都是在陝省,也就是在關中地區附近建立了新朝。

    這放在其他地方,是很難出現的現象。

    所以又有稱,得關中者得天下。

    此時關中所在的地區,正是鹹陽,西安,寶雞……等一帶。

    秦國所在的位置,也是在關中地區。

    “與之很多的諸侯國不一樣,秦國立國的時間非常晚。同時,秦國與周天子也沒有特別的關係。在商朝之時,秦人的先祖負責鎮守西戎這一帶。直到周天子分封諸侯,這也沒有秦人的份。直到周孝王六年,秦非子因為養馬有功,於是就被周天子分封為附庸國。”

    “大家注意,這個附庸國並不是諸侯國,他並沒有自己的主權,他相當於一個小領主一樣的地位。所以當時的秦人是不被周天子重視,同樣也不被中原各個諸侯國重視。他們認為秦人就不是中原人,就像楚人一樣,他們隻認為他們是蠻夷。”

    “事實上,秦人的祖源也是來源於中原。他們是商朝贏姓東夷的西遷。隻是因為他們的地盤與西戎太近,所以就像楚國一樣,他們又接受了西戎文化。加之秦人在周朝成立很久之後都沒有建國,一眾諸侯國對其也不重視。所以,不少中原諸侯國也就認為秦人並不是中原人,或者說他不是純粹的中原人。”

    “但這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雖然中原各個諸侯國對其不重視,但中原各個諸侯國也不怎麽會想到他們。所以,這也給了秦人一個更為好的發展空間。經過長達百年的經營,秦國實力漸漸變強。直到秦襄公時期,周天子遷都洛陽,秦襄公帶兵護送,因擁護周天子有功,周平王封秦襄公為諸侯,至此,秦人這才建國。”

    “秦人建國成為諸侯國之後,也因為遠在西垂,一眾中原各國並沒有怎麽太關心秦國。所以,秦國也就將自己的重心放在討伐西戎當中。在經過一次又一次戰爭當中,秦國占領了關中大部分領土,漸漸成為了西方大國。後來更在秦穆公的治理之下,秦國稱霸西戎。而也就在此時,秦國在稱霸西戎之後,漸漸想染指中原。但可惜,他們卻碰到了實力強大的晉國,以及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數次交手當中,秦國連吃敗仗。”

    相對來說。

    秦國雖然在秦穆公時代稱霸西戎,有人將其歸為春秋五霸之一。

    但說真的。

    在春秋時期的秦國,秦國的實力並不是很強。

    打打西戎這一些少數名族或許還可以。

    但碰到中原一眾實力雄厚的諸侯國,秦國就力不從心了。

    在秦穆公的時期還算好,還可以和晉國拚一拚。

    可秦穆公一死。

    基本上,不管是晉國還是楚國,秦國都拚不過。

    “就這樣,在春秋時期,秦國一直想圖謀中原,但奈何一方麵實力不行,另一方麵碰到了實力強大的晉國與楚國,秦國的霸業一直沒有實現。不但沒有實現,反而被強大的晉國擊敗了好幾次。沒辦法,秦國隻好與晉通婚結盟,這也稱之為秦晉之好。”

    “當時間來到戰國,晉國一分為三。此時魏國變法成功,首先崛起。魏國重用吳起為將,吳起帶領5萬魏武卒大敗50萬秦軍。這一戰不但使秦國的霸業覆滅,而且還讓秦人一度想放棄關中,退回西戎,與西戎雜居。但好在這時魏國四麵樹敵,連同為一體的趙國與韓國都得罪了,秦國的壓力這才算是稍稍解除。”

    這裏不得不再一次說一說魏國的魏武卒。

    魏國的魏武卒為什麽這麽牛逼。

    就在於他們的機製。

    魏武卒是吳起訓練的一支重裝部隊。

    這一支部隊不比普通士兵,每一位武卒都是經過精挑細選。

    用現在的話來說,每一位武卒都是特種兵。

    並且。

    為了讓這一些特種兵發揮絕對的實力,魏國還給這一些特種兵裝備了最為精銳的裝備。

    每一位武卒必需披三層重甲,手執長戟,腰懸鐵利劍,後負犀麵大櫓,50弩矢和強弩。

    與之同時。

    一眾武卒的待遇也非常好。

    一但成為武卒,那麽,國家就會給武卒分配百畝土地,並免除武卒全戶所有的徭役以及各種賦稅。

    武卒一但獲得軍攻,就能獲取更高的爵位。

    所以這一些魏武卒不隻身強體壯,因為有種種待遇,一到戰場之上便如猛虎。

    也因此。

    吳起帶領他的魏武卒南征北戰之間,共打了七十二場大戰,勝六十四場。餘下的,都是不分勝負。

    也正是因為魏武卒的強悍,所以魏國便能以5萬魏武卒,打敗秦國50萬大軍。

    “也正因為如此,搞得秦國對於魏國一度有心理陰景。與之同時,因為魏國的強大,同時魏國變法成功。以當時的地理位置,所有人都認為,秦與魏之間,要麽就是秦死,要麽就是魏亡。而此時,魏國實力強大,他們不但打敗了秦國,而且還奪走了秦國的河西之地。”

    “好在這個時候,秦獻公是一位猛人,雖然他知道魏國實力很強,但一直采取對魏國強硬的態度。秦獻公在位期間,他們與魏國僵持下來,互有勝負。隻是終究秦國的實力被魏國消耗的太大,直到秦孝公即位。他認識到了秦國的缺陷,於是向魏國割地求和。與之同時,秦孝公準備學習魏國,發動變法。”

    戰國時期,變法有很多。

    最先變法的是魏國。

    接著是楚國。

    後麵則是韓國。

    以及後麵的趙國,齊國。

    但這一些變法都不是很徹底。

    也正是因為不是很徹底,所以這也給這一些國家的實力提升帶來了極大的製約。

    而在這其中。

    變法最為徹底的,那就是秦國。

    陳凡接著說道“幾乎在韓國啟用申不害變法的同一時間,秦國也開始變法。而說到秦國變法,在這裏,我不得不提一位法家傑出的代表,公孫鞅,也就是商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