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信不信編一套曆史給你看……(求訂閱)

字數:10253   加入書籤

A+A-


    【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聞一多先生提出的新詩三美主張,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

    《再別康橋》,則是無比契合此三美。

    特別是他的音樂美與繪畫美這兩點。

    不需要怎麽解讀這一首詩。

    也不需要陳凡解釋這首詩裏麵的一些詞匯。

    陳凡知道。

    隻要大家讀上幾遍,眾人就能發現這一首詩他的節奏該有多麽的美麗。

    同樣。

    讀過幾遍之後,腦海中一係列的畫麵亦是撲麵而來。

    正如這首詩裏所寫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是不是。

    節奏來了。

    畫麵也來了。

    但。

    有的時候冥冥中自有天定。

    做為作者的徐誌摩也沒有想過,他的離別方式在他的詩中就已經預示。

    可是。

    徐誌摩所說的他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卻是讓人難於忘記。

    所以。

    他揮一揮衣袖,帶走的何止是一片雲彩。

    ……

    “陳凡老師,徐誌摩先生這首詩歌超過了此前一眾新詩。”

    陳凡講完徐誌摩,這時主持人也是感慨起來。

    連稱呼徐誌摩時,也加上了先生兩字。

    雖然剛才陳凡在講徐誌摩的時候,他內心裏也冒出渣男兩個字。

    畢竟。

    自己有妻子,而且還懷孕了,竟然還讓妻子打胎,後麵還離婚追求一位比自己年紀小7歲的女孩。

    另外。

    在與陸小曼結婚也不見得多麽光彩。

    陸小曼是自己好朋友的妻子。

    結果,好朋友讓他照顧陸小曼,最後卻是將陸小曼照顧到床上去了。

    這要是不渣,那誰還渣了?

    但。

    有的時候。

    當一個人在某一些方麵做出了傑出貢獻之後。

    他的個人感情生活,反倒是次要的了。

    “是的。”

    陳凡也是點頭。

    說到現代詩,如果不提徐誌摩的這首《再別康橋》,那就太遺憾了。

    “對了,陳凡老師,之前您提到徐誌摩在歐洲的時候碰到了才女林徽因。並且你說過,當時的林徽因還是很欣賞徐誌摩的。可是後來,為什麽林徽因並沒有嫁給徐誌摩呢,而是嫁給了梁思成。”

    “看來大家對於才女還是很感興趣的嘛。”

    陳凡笑了笑“在初見徐誌摩的幾年,林徽因確實很欣賞徐誌摩。畢竟,誰也無法抵檔一位即有才識,也有才學,更有詩情,家境還好的年輕才子。同樣,林徽因也是一位才女。甚至可以說,相對於陸小曼,或者是其他當時的一眾女子來說,林徽因實在是太出彩太出彩了。”

    “這個出彩,一個是林徽因出身的家庭原因。林徽因的父親在當時擔任高官,所以林徽因自小見識就不是一般的女子可以相比。而且,林徽因是長女,林徽因父親在培養林徽因的時候也下了不少功夫。林徽因與徐誌摩在歐洲相見,就是因為林徽因父親想讓自己女兒長長見識,所以就帶著林徽因到了歐洲。”

    “當然,另一個也是林徽因自身的天賦以及才華。通過家庭,林徽因認識到了世界,所以她的想法,她的思想都與當時國內的女子不一樣。這讓林徽因不管是站在哪裏,都是眾人的焦點。如此,徐誌摩在第一次見到林徽因的時候,就感覺這位女子和別人不一樣。”

    事實上正是如此。

    前世網上流傳出來的關於林徽因的一些照片。

    哪怕就是放到100多年之後,林徽因的形象亦是讓人歎為觀止。

    “而在徐誌摩不斷追求林徽因之後,林徽因自然也很欣賞這位才子。隻是,隨著交往當中,林徽因卻認識到,徐誌摩未必喜歡的就是自己。”

    “啊?”

    陳凡的解釋讓眾人有一些驚訝。

    這是什麽意思?

    徐誌摩未必喜歡林徽因?

    這不可能啊。

    如果不喜歡,他會與妻子離婚?

    如果不喜歡,他會詩情高漲,寫出了這麽多的情詩?

    如果不喜歡,當時整個社會怎麽可能對於兩人的戀情議論的沸沸揚揚?

    對於此,陳凡則再次說道“或許林徽因確實在當時很欣賞徐誌摩,也確實徐誌摩也是很多人的白馬王子。可是,林徽因畢竟不是一般的女子,她的家世,她的眼見,她的才華卻是讓她明白。如果她與徐誌摩在一塊的話,未必是一個多麽好的結局。而且,從徐誌摩給林徽因寫了大量的情詩之中,林徽因雖然很受感動,但她卻非常理智的明白。徐誌摩喜歡的並不是林徽因自己,而是徐誌摩在內心腦海裏想象出來的那個林徽因。”

    這句話看起來很矛盾。

    但其實一點兒也不矛盾。

    有過感情經曆的就明白。

    剛開始戀愛的時候愛得死去活來,對方身上的任何缺點,在當時熱戀中的雙方來看都不算什麽。

    可真正生活之後,未來就算是雞毛蒜皮的事情,都可能成為吵架的來源。

    這放在林徽因身上也是。

    林徽因清楚的知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以及後麵的相愛,相陪伴一身靠的不是激情,靠的也不僅僅隻是喜歡,靠的更不是情詩。徐誌摩眼裏的林徽因實在是太美好太美好了,美好到,林徽因發現,徐誌摩眼裏的林徽因根本就不是自己,而是徐誌摩想象中的那個美好的林徽因。

    最終。

    林徽因選擇了老實本份的梁思成。

    所以四年之後,當徐誌摩再見到林徽因後,卻發現林徽因已經嫁給了梁思成。

    “不過,說梁思成更為老實本份,並不代表梁思成不如徐誌摩。隻不過梁思成的才華並不是表現在詩歌上,梁思成更大的成就則是在建築這一塊。而林徽英同樣喜歡建築,所以,剛開始兩人或許並沒有發生太多的交結。可是,當兩人有了一個共同的愛好,慢慢的,林徽因知道,最為適合自己的正是梁思成。”

    甚至。

    如果從某些成就上來說,徐誌摩最多就是寫出了一些還不錯的詩。

    但是。

    在國家建築文化上,梁思成才是真正的大師。

    如果不是梁思成,恐怕中國建築都有可能斷代。

    而正是梁思成的回來,才在中國開創了第一個建築體係。

    而為了保留與完善中國建築體係,梁思成與妻子林徽因走遍了整個中國。

    當時沒有電腦,所有的圖紙都是用人工手繪。

    而在前世流傳出來的梁思成建築圖紙,就是比之電腦製作還要更為精細。

    “隻是,雖然林徽因最終選擇了梁思成而不是徐誌摩。不過,在徐誌摩誌世之後,林徽因也寫了一首新詩。”

    【你是天真,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

    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

    柔嫩喜悅,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沒錯。

    這首詩,正是林徽因的代表作。

    如果全文你不記得,那沒事。

    你隻要記住【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就可以。

    事實上。

    不需要特別的記住。

    隻要你聽了這句話,腦海裏麵你就會自然而然的記住。

    正如海子的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樣的句子實在是太美好太美好了,哪怕是想忘都忘不了。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了個去,果然是才女。”

    “啊啊啊……難怪徐誌摩過林徽因愛得死去活來。”

    不需要其他再證明了。

    光是這一句“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便已經足夠。

    ……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句詩就像海子的麵朝大海,春暖花開一樣。”

    “是啊。”

    陳凡點頭“不過,海子的麵朝大海,春暖花開往深處去想,其實還是有一些陰鬱。但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則是無比的明媚。”

    “這首詩是紀念徐誌摩的嗎?”

    “這個啊,林徽因沒有說,我也不知道。”

    陳凡搖了搖頭。

    關於這一首詩到底是寫給誰的,有兩種說法。

    一個是說,這是寫給林徽因兒子的。

    提供這個說法的是林徽因兒子梁從誡。

    梁從誡在他的書裏寫過,說是梁思成告訴梁從誡,是林徽因在梁從誡出生之後,內心喜悅而作的。隻是,梁從誡又說,但母親從來沒有跟他說過這首詩是寫給他的。

    所以呢。

    這首詩到底是寫給徐誌摩還是寫給兒子梁從誡的,那就讓讀者去評價了。

    但不管是寫給誰的。

    這一句“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卻是讓許多人感受到了林徽因的才情。

    隻是。

    關於林徽因,她卻不是一句“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可以說得完的。

    “陳凡老師,林徽因還有其他的一些詩嗎?”

    眾人這會兒對於林徽因已然越來越感興趣。

    主持人自然知道眾人的意思,順著眾人的意,再次向陳凡問道。

    陳凡說道“我其實並不是特別想聊林徽因的詩,雖然林徽因寫的詩也非常好。但相對於林徽因寫的詩,在她身上發生的一係列故事,我更為願意與大家分享。或者,我想跟大家說說林徽因的家族。”

    說到這裏,陳凡突然問了一句“各位,你們知道有一個叫做清朝的朝代嗎?”

    “清朝?”

    “是的。”

    “陳凡老師,有這個朝代嗎?”

    “這個世界是沒有的。”

    陳凡點點頭“可是,在我的記憶當中,有這麽一個朝代。”

    “這個……”

    主持人一愣。

    但到底是主持人,他很快明白了陳凡的意思。

    也許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清朝。

    但是。

    可能陳凡老師筆下,就誕生了這麽一個朝代。

    這有一些像架空曆史。

    也就是作者在寫故事的時候,虛構了一個未知的朝代。

    “能跟我們說說清朝嗎?”

    主持人再次問道。

    “清朝自然是要說的,不過,要講清朝的話可能不是一兩個小時講得完的,我們還是回到林徽因吧。要講林徽因,我想先講講與林徽因有關的一些人。比如,林徽因的幾個叔叔。”

    “林徽因的祖父叫做林孝恂,林孝恂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林長民,林尹民,和林覺民。不過林覺民小的時候卻是過繼給了族中一位長輩。

    這裏我單獨講林覺民,林覺民出生在清廷末期,這個時候,整個國家都被一眾外族勢力刮分的四分五裂,國家危在旦夕。中華許多有誌之士便聯合起來,想要建立一個新的家園。”

    “林覺民自天資聰慧,還善詩文。後來參加科舉考試,林覺民在考場卻是一字不答,離開考場的時候才在考卷上寫上【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大字。看到林覺民如此,繼父並沒有怪罪林覺民,反而覺得他的兒子正氣浩然,有衝天之誌,很可能是承上啟下的一代。”

    陳凡講故事的能力自然是一流的。

    不過哪怕如此。

    此時,一眾遊客這會兒對於陳凡所講的故事也是暗自佩服。

    佩服不是說故事講得怎麽樣。

    因為故事還沒有開始。

    他們並不知道具體這個故事怎麽樣。

    但故事不知道沒關係,可他們卻知道,這個故事寫得太過於真實了。

    真實到,比如講一個人物,他不單單講一個人物,而是把這個人物的一係列關係全部例子出來。

    比如講林覺民。

    現在你知道的不僅僅是林覺民。

    你會知道,林覺民有個哥哥叫林長民,林長民有個女兒叫林徽因。

    林徽因的老公叫梁思成。

    曾經追求林徽因的叫做徐誌摩。

    而與徐誌摩結婚的卻並不是林徽因,是陸小曼。

    最後徐誌摩是坐飛機去世了。

    你能想象,這個故事的人物設定該有多麽的詳細嗎?

    更何況。

    這還是人物設定。

    後麵的世界觀設定,那就……

    “兄弟們,陳凡老師這是在講故事,還是在講曆史?”

    “應該講的是曆史。”

    “可好像曆史當中沒有林徽因,也沒有徐誌摩,更沒有林覺民。當然,這還隻是其次。最為主要的是,我們曆史當中沒有清朝。”

    “那就將他當成是一個故事吧。”

    “可這故事寫得也太詳細了吧。”

    “別說了,再說,信不信陳凡老師編一套曆史給你看。”

    得。

    別人自然是沒有這個實力。

    但陳凡,絕對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