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清朝是怎麽來的?……(求訂閱)

字數:7638   加入書籤

A+A-


    “呃,被槍打死了?”

    “凡哥,這這這……”

    “這劇本怎麽感覺不對?”

    此前陳凡講國術的時候,那可是震得眾人懵逼。

    什麽武道,什麽煉筋煉骨煉骨,甚至是煉髒。

    正待大家以為,陳凡再講國術的時候,那應該是國術高手大展神威的時候。

    可沒想到。

    堂堂一代宗師的程廷華,竟然被洋槍給打死了。

    “凡哥,國術不是強國強種的術法嗎?”

    “是的。”

    “可現在程廷華死了,是不是證明,國術救不了中華?”

    “這麽說有一些片麵,但有的時候也可以這麽說。”

    陳凡長歎一口氣。

    前世一眾小說當中雖然寫得精采,但是,有的時候,國術也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他們最多隻能在局部的時候,當一回英雄。

    可是。

    英雄再厲害,他也有可能成為烈士。

    “凡哥,還有一點,剛才您說各列強指的是哪些?”

    “具體這裏麵的列強,指的是鷹國,米國,法蘭西,俄國,日國,意國……等等,這一些國家,合稱為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我草。”

    眾人內心再一震。

    甚至陳凡都不需要說什麽,一說八國聯軍,大家就知道是怎麽回事。

    還要說嗎?

    那肯定是八個國家聯合起來攻擊中華。

    一眾粉絲幾乎有一些不敢相信“凡哥,怎麽會這樣?”

    “是啊,怎麽會這樣。”

    陳凡搖搖頭。

    比之一眾粉絲,陳凡更能感受到一百多年前的悲劇。

    隻是。

    造成100多年前悲劇的,並不是當時的原因。

    這一切,還得從清朝的建立開始說起。

    ……

    想罷。

    陳凡卻是說道“此前我講過唐朝,講過宋朝,講過漢朝,講過春秋戰國,不過明朝我沒有怎麽講。至於沒講,主要是大家對於明朝比較熟悉,我講不講也無所謂。不過,在這裏,我卻想說。在我腦海裏的世界,明朝並沒有走上君主立憲製,而是在農民起義當中就此滅亡。”

    這個說法讓大家一下子議論紛紛。

    “凡哥,不對啊,明朝末期雖然實力下降了不少,但怎麽會滅亡呢?”

    “對啊,農民起義就算是有,也能鎮壓得住,按理應該與我們一樣,走向君主立憲製才對。”

    “凡哥,能繼續再講講嗎?”

    關於唐朝,宋朝,漢朝,春秋戰國可能不少人都不是特別清楚。

    可是對於明朝。

    因為時間上離現在稍稍近了,有關的一些史料也不少。

    所以眾人對於曆史最為了解的朝代,那就是明朝。

    可也正是越為的了解,眾人才對於陳凡所說的明朝滅亡感到迷惑。

    “可能我說的與現在曆史當中的明朝有一些不一樣。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一句話,如果有一隻蝴蝶在太平洋扇動了一下翅膀,它有可能會引起美洲大陸發生颶風,這說的是蝴蝶效應。我覺得,曆史的走向往往很多時候,如果某一些地方發生了一些改變,他可能就會改變。”

    研究了這麽久曆史。

    陳凡對於曆史的走向也稍稍有了自己的一點心得。

    曆史的走向絕對不是一塵不變的。

    哪怕有的時候你強大到無可匹敵,但某一件事出現了問題,他都有可能引起全盤崩潰。

    正如秦國統一六國一樣。

    雖然當時秦國已經擁有了統一六國的實力,但如果當時的秦國出現一兩個昏君,那曆史的走向可能就得改變了。甚至,不需要出現一兩個昏君,哪怕出現一些意外的事件,都有可能改變曆史的走向。

    “當然,具體的因素也有幾方麵。首先,農民起義對於明朝的打擊非常大。第二個,那就是除了內部農民起義之外,外部清軍也是巨大的威脅。”

    “陳凡老師,清軍是哪裏來的?”

    眾人自然不知道清軍是什麽。

    對此。

    陳凡解釋說道“清軍是首領努爾哈赤建立起來的後金政權,簡單一點說,就是金國女真的後代。”

    當然。

    這裏麵比較複雜。

    清朝並不完全是金國女真的後代,他隻能說是金國女真的一個分支。

    但總體來說,清朝還是與金國有很大的關係。

    “哦,原來是金國後代。”

    陳凡這一解釋,眾人這才算明白。

    “那啥,金國不是被宋朝滅了嗎,怎麽還有後代?”

    “哥,這個就不要陳凡老師來回答了,我幫你回答。金國雖然被宋朝給滅了,但宋朝滅的是金國皇氏,還有很多金國的一係列女真部落存活了下來。甚至,哪怕就是金國皇氏,也不是所有都被滅了。他們總有一些後代,還有一些較強的勢力逃了出去。”

    “哦哦,我曆史小白,不要見怪。”

    評論區討論的沸沸揚揚。

    雖然不少人對於曆史沒有太多研究,但在眾人不時聊著,一時對於曆史也多少有了一些了解。

    “這上麵是兩個原因,還有第三個原因。第三個原因,那就是當時明朝出現了極大的災荒。先是水災,接著是旱災,後麵又發生鼠疫,糧食大麵積的減產,一下子整個明朝軍隊的戰鬥力空前下降。”

    當然。

    另外還有明朝內部貪官橫行……等等。

    這些陳凡就不一一做介紹了。

    但不說這一些。

    光有這三條原因,就足夠明朝滅亡了。

    “所以,明朝是被清軍打敗,最終有了清朝?”

    一番講解。

    眾人也算是大概的明白了清朝這個朝代是怎麽來的。

    不過陳凡還是搖了搖頭“不是。剛才已經說了,明朝不是被清朝打敗的,他是被農民起義軍打敗的。”

    “那清朝又是怎麽建立起來的呢?”

    “當時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派兵進攻京都,明朝皇帝崇禎下領各地方將軍上京勤王。隨即崇禎加封大將吳王桂為西平伯,命吳三桂火速入軍。隻是,吳三桂還沒有趕到京城,就聽到崇禎自溢的消息。麵對著崇禎自殺,一下子吳三桂失去了倚靠,不知道是繼續進京剿滅起義軍,還是退兵。”

    “而此時,起義軍首領李自成,與清軍攝政王多爾袞多次勸降吳三桂。原本,吳三桂是想投降李自成的。可後來卻聽到她非常寵愛的一位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下抓走了。隨即,吳三桂便與李自成議和,假裝歸順。麵對著吳三桂的歸降,李自成無比喜悅。於是派大軍前往山海關,準備接收吳三桂歸順。

    “可是,李自成卻沒想到。吳三桂一邊向自己投降,又一邊致書多爾袞。最終,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當李自成來到山海關時,才發現上了吳三桂的當。最終,李自成不敵吳三桂與清軍聯手,慘敗而歸。再後來,李自成連接被清軍打敗,一路逃跑,不小心卻是被當地民兵武裝殺死。”

    陳凡大致說了一下清兵入關的背景。

    雖然陳凡說得簡單。

    可是。

    在這其中,一位重要人物吳三桂,卻是瞬間被人記住了。

    記住不是這家夥武功蓋世。

    也不是因為他忠君愛國。

    記住的。

    則是這家夥實乃賣國求榮。

    “我去,吳三桂這個大漢奸。”

    “難怪明朝會亡,如果不是這家夥,清兵也不可能入關。”

    “是的,明朝雖然一位皇帝死了,但如果吳三桂不當漢奸,明朝還有機會。”

    “可恨……”

    ……

    自古人們對於漢奸也是無比痛恨的。

    吳三桂,可以說是曆史上有名的大漢奸了。

    當然。

    從曆史學者的角度來分析,陳凡認為,吳三桂此前是不想當漢奸的。

    他在崇禎死去之後,隻想自保。

    可是。

    麵對著李自成,他又知道。

    就算是自己歸順李自成,可能也將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

    至於聯係清軍。

    他當時也不想讓清軍入關。

    當時他隻想讓多爾袞幫助自己打敗李自成。

    可多爾袞哪是平凡之輩。

    在看到吳三桂這樣的狀態之下,雖然收到了吳三桂的信,但多爾袞卻並不第一時間出兵幫助吳三桂。

    而是等吳三桂接連被李自成打敗之後,多爾袞這才出來。

    並且。

    在後麵還用了各種後段,逼迫吳三桂向多爾袞投降。

    一方麵是李自成,另一方麵是清軍多爾袞。

    隨即。

    吳三桂完全投降了多爾袞,引清兵入關。

    當然。

    上麵說了這麽多,道理自然能說得通。

    說漂亮一點的話,那就是吳三桂為了自保,於是投降了清兵。

    可是。

    如果所有的大將都這樣想,那整個國家都沒有了。

    吳三桂身為明朝將領,不想著如何保家衛國,而想著自己,然後就將國家給賣了。

    哪怕再怎麽道理說得通,說他漢奸,他就是漢奸。

    再怎麽多人為吳三桂辯解,都不可能給他翻案。

    如果不是他引清兵入關,又哪裏有清朝什麽事?

    事實上。

    當時的清兵根本就無法對付得了明朝部隊。

    ……

    不過。

    陳凡今天不是討論吳三桂的,他繼續說道“崇禎皇帝自溢之後,一眾大臣擁護朱由崧建立南明政權。隻是,此時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仍沒有結束。除了李自成遺留下來的部隊之外,還有張獻忠等一眾農民起義將軍。當然,還有已然入關的清軍。麵對著雙麵夾擊,南明政權抵檔不住。甚至,一係列原來的明朝將領也紛紛投降。”

    “雖然在後期,南明政權與張獻忠餘部達成協議,共抗清軍。但由於各個不同派係官兵有著重重矛盾,並不能團結在一起,再加上原來投降的吳三桂一眾勢力的幫助之下,清兵最終入主中華,建立又一個政權,清朝。”

    這也是中華曆史當中最後一個朝代。

    而這個朝代。

    竟然不是漢人建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