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招租戶

字數:4290   加入書籤

A+A-




    學校的男老師領著一些五年級的大學生,很快就把車上的木柴卸到了地麵上。

    卡車開走以後,三四五年級的學生像螞蟻搬家一樣,把這些木材全部抱進了裝木柴的偏屋裏。

    “老校長!一共五萬斤木柴,夠過一冬嗎?如果不夠我再去買。”

    “夠了夠了!”

    往常年學校一共才能買一萬多斤木柴,今年一下子多了五倍,敞開了燒也足夠用了。

    “我給學校訂了二百八十套新桌椅, 等新桌椅到了,那些老桌椅替換下來也可以當燒柴。”

    “還有新桌椅?小江!這可怎麽說,你還要給學校換門窗,這更是要感謝你了。”

    譚木匠昨天下午就來量所有門窗的尺寸了,欒峰河當然知道換門窗的事情。

    看到老校長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江宇沒好意思說給學校買教具的事兒。

    江宇在學校操場上轉了一圈, 看到了東倒西歪的球門和已經歪斜是籃球架。

    學校要收拾的地方不少啊。

    今年馬上就到年底了, 這天兒也冷了,想幹什麽也幹不成了。

    明年吧,明天等天氣轉暖,再把這學校好好收拾收拾。

    怎麽說這也是鳳窩堡村的最高學府,自然要弄的像模像樣的。

    壓力鍋廠招收來的新員工已經培訓完畢,新買的那條生產線也正好安裝,調試完畢。

    江宇算計來算計去兩條生產線怎麽都沒法完成任務,也就又追加了一條生產線。

    不過這條生產線隻是放在一座未啟用的廠房裏放著,江宇還沒下定決心要不要安裝啟用。

    壓力鍋廠重新進行了班組人員分配,這回的班組分配更加的科學合理。

    兩條生產線,六個班組三班倒,每個班組隻需要五十人。

    十一月七號,新線正式開工。

    為此,壓力鍋廠還放了鞭炮。

    壓力鍋廠開工的當天,莊港廚具廠第一批一萬套廚具送到了黃嶺村。

    這些廚具用從方便袋廠購來的方便袋進行了包裝,裝進了壓力鍋紙殼包裝箱裏。

    一萬口壓力鍋包裝完畢, 外貿局的車隊把這些貨拉去港口裝船啟運。

    壓力鍋廠門前的黑板上, 壓力鍋廠新一期的支出明細賬貼了出來。

    壓力鍋廠屬於股份製,黃嶺村全體村民都是股東,自然有什麽風吹草動都要寫出來,讓股東們了解明細。

    隻是平時這個黑板每次更新的時候,並沒有幾個人看。

    黃嶺村的這些股東本兒並沒有學會看這玩意兒有什麽用,誰也沒拿這上邊兒的信息當回事兒。

    不過今天圍著黑板看的人可不少,這不是他們對這種明細產生了什麽興趣,而是因為今天這個信息公示是江宇親手寫的。

    “老侄兒!這寫的是啥意思?”

    “二大!壓力鍋廠這不又開了一條生產線嗎?又投資進去30萬元,這當然要讓你們這些股東知道,這筆投資是幹什麽了?”

    被江宇叫二大的人一點兒也不糊塗,眨巴了幾下眼睛問出了一個出乎江宇意料的問題。

    “那是不是又要賣那什麽,什麽票了?”

    他這一問反倒提醒了江宇。

    “對對!賣股票,因為壓力鍋廠已經發行過一次了,這次再發行股票叫叫擴股。你們已經買了一次股票,再買一次叫增持,還是和上次一樣,十塊錢一股二大!你準備買多少股?”

    “啥?還買?上次買了一百股,我都後老悔了,我留那一千塊錢喝酒多好,這次我可堅決不買了,誰愛買誰買。”

    “啊!二大!你要是不買到分錢的時候,那可不是少一點兒酒,那可是少老了酒了!”

    “不買!堅決不買!”

    江宇哈哈一笑, 心裏一聲歎息。

    村民們到底是對新生事物缺乏了解。

    壓力鍋廠簽下了巨額的訂單的消息,村民們也都知道。

    但似乎這訂單和他們沒有關係一樣,竟然沒有一個人問這個訂單能給他們帶來多少收入。

    看來隻有給他們分一次紅,他們才會真正的關心這個事情,才會真正的拿自己當壓力鍋廠的老板。

    至於擴股,江宇隻是說說而已,他現在可沒準備發這次投資的股票。

    這三十萬的投資算是他借的,到時候壓力鍋廠算賬的時候,他把這筆錢收回來就行了。

    壓力鍋廠的股票就這樣了,誰一開始買了多少,基本也就是多少了,短時間內不會再有變化。

    吃虧占便宜就這些了。

    壓力鍋廠新線開工後的第五天,雙喜壓力鍋廠在這裏學習電壓力鍋製作的員工,也考核合格結業。

    江宇和他們合影後,送他們登上了回鬆陽的客車。

    這些員工回去還要對雙喜壓力國產其他的員工進行培訓。

    江宇擔心出錯,又派了四個師傅過去監督輔導。

    雙喜壓力鍋廠要正式開工,怕是要到十二月份了。

    嚴宏丘的酒店到底搶在上凍之前上梁了。

    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過後,瓦匠蓋上了最後一塊樓板。

    “老嚴!你給我蓋樓一定偷懶了,為毛你的樓這麽快就蓋完了,我們的樓就蓋了那麽長時間。”

    “小江!咱說話可得有良心,你那是三層樓,而且一層還是框架,就一層的框架,費了多少時間你心裏沒點兒數嗎?我這隻是個二層樓,而且還是磚混,蓋的當然快了。”

    “哈哈!跟你開個玩笑,可惜你這樓蓋的倉促了點兒,如果慢慢兒幹,你完全可以蓋四層樓,那樣就能解決很多住宿的問題了。”

    “蓋四層?蓋那麽高幹啥?”

    “咱鳳窩堡明年還會有大批量的工人入住,需要很多住宿的地方,明年這些人來了往哪住?”

    “那隻能發動村民了,讓他們把自己家的房子廈子收拾收拾,外租了。”

    “看來也隻能如此了。”

    村民們如果真的這麽做了,不但可以解決來鳳窩堡打工人的住房問題,還能為自己帶來一份收入,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麵。

    但是要讓他們放開手腳這樣做,這就需要一些典型。

    嶺東村有幾戶靠道邊的村民就開始這麽做了。

    江宇覺得應該支持一下這幾戶嶺東村民,希望他們能起一個好的帶頭作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