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後世大佬
字數:4388 加入書籤
威來這款單缸汽油發動機達到要求標準的消息,吳德林第一時就向江宇進行匯報。
有了發動機,也有了發電機,那麽就可以組裝曙光增成器了。
有了增程器,曙光的續航就能從現在的九十公路提高到二百公裏。
如果用十二升的油箱,續航更是能達到270公裏。
有這個續航力,隻要不是跑遠道,在一定的圈子裏轉悠,上個班走了附近的親戚,根本就不用擔心有電沒電的問題,哪怕冬天也不用擔心。
這款發動機的研製成功,除了做曙光車的增程器外,江宇沒有再做它想。
雖然它他也動過做汽油三輪車的念頭,但一想威來既有柴油三輪車,又有電動三輪車。
再做一款汽油機的三輪車,這就有點兒吃飽了撐的。
也就把這個念頭放下了。
原計劃秋天要上市的威來皮卡,因為中間出了一點問題,被推遲到了年後發售。
九四年對於造車企業來說,算是一個多事之秋。
汽車工業產業政策的發布,將促進汽車工業投資的機種和產業的重組,重點解決生產長點兒多,投資分散,審批項目亂重複引進低水平產品等問題。
這一條政策為很多想上馬汽車項目的中小企業設置了巨大的障礙。
同時對汽車產品實施國際上通行的認證製度,我已經認證合格的產品,不得銷售,進口和使用。
這條政策從根本上破除了各種改裝車拚裝車的無錫發展,也做了很多以此為生的小企業的後路。
威來的曙光就在這個範疇之內。
它倒不是改裝車,是屬於未經認證合格的產品,自然不得銷售和使用。
這個問題江宇也頭疼。
本來賣的好好的,這個政策一出,這車是賣還是不賣?
他還準備上增程呢!
不但曙光要危險,電摩也有不讓銷售的可能。
電摩也屬於未認證的產品。
看來暫時要避避風頭了,想起來就讓人頭疼。
他這發動機剛研究出來,一點效益產出不了,這不是浪費嗎!
江宇遇到了頭疼的事情,這一年幾位在幾十年後在車界叱吒風雲的人也在頭疼。
汪傳富迎來了人生第一個十字路口。
由於國企體製牽絆,他感覺無法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是回京城繼續搞科研,還是跳槽到其他企業繼續當高管,還是下海搞自己的企業,他陷入了猶豫之中。
當時,他在有色金屬研究院,並且是所內的副主任。
一個副處長的崗位卻有處長的實權。
去年,研究院和包鋼合作一個項目,要在深圳成立一家鎳氫電池製造公司,他被選中派往深圳負責籌建公司。
這時,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本子國出於環保考慮,將放棄傳統的鎳鎘電池產業。
汪傳富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機遇,如果能承接這個產業,就能賺到大錢。….於是,他向上級打報告,但是他的請示石沉大海。
於是,他陷入了苦悶之中。
他覺得再在體製裏待著,他的抱負將無法施展。
他要離開體製,但又猶豫不決。
同樣是九四年,長城引入液壓機和模具,建立了批量化生產流水線,其改裝轎車生產線直線上升,每月產量突破了100輛。
看到沒有,九四年的長城年產改裝轎車僅僅隻有一千多輛。
雖然威來不生產改裝轎車,但是威來出的任何一款車,年產量都是以萬輛來計算的。
但是國家這個政策發布,長城也遇到了難關。
長城並沒有轎車生產資質,它該何去何從也是一個考驗。
這一年,一個叫黎書富的人不做裝飾材料,想造摩托車了,但是沒有資格。
即是進京找機械工業部的領導,結果吃了閉門羹。
最後不得不和省郵政摩托車廠搞聯營。..
這些人現在和威來還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江宇知道對方甚至知道對方的未來,但對方現在知不知道他不好說。
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
但就算知道,估計也僅僅是知道個皮毛。
江宇認為短時間內他不可能和這些人有什麽瓜葛。
但是現實很快就打臉了。
十月的某一天,一個自稱來自南方叫黎書富的人要見江宇。
聽到這個名字江宇楞了有三秒鍾。
下一刻,江宇非常熱情的把對方請進了他的辦公室。
“黎老板您好!我對您可以非常敬仰的,今日一見,真是三生有幸。”
黎書富非常意外:“你認識我?”
“你可是個能人,二十多歲就創建電冰箱廠,你們當年生產的北極牌電冰箱可是非常有名的。”
“別提了,那不都交給集體了嗎,我就賺個白忙活。”
這話江宇就不信了,你把企業和廠房交給政府這個他信,但要說他把掙的錢也交上去了,那他可就根本不信了。
“你前兩年弄的裝飾材料也不錯嘛,市場上仿冒者眾多,甚至還做到了出口,了不起!”
“江老板!你就別給我戴高帽了,與你相比,我其實什麽也不算。”
“黎老板!您就別謙虛了,不知您到我們這裏來有和貴幹?”
“裝修材料不做後,我琢磨了老長時間,我看中了你們的電動車,想來和你們探討一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您要生產電動車?”
他不是做摩托車嗎,上一世他做的吉利摩托也是賣遍大江南北的。
怎麽這一時變成坐電動車了?
難道自己把電動車弄出來的太早了?
“我覺得電動車會是未來的主流,這玩意兒不燒油是個好東西。”
這人到底是有眼光之人。
“黎老板!電動車這個東西也是沒有國家目錄的,你會冒這個險嗎?”
“我研究過國家最新發布的機動車產業政策,裏麵對電動車的定義非常模糊,國內的這類政策出台,一般很多年不會改變,我覺得這裏麵是有非常大的機會的。”
想不到這人竟然把政策研究的這麽透徹。
“這麽說黎老板是下定決心要做電動車了?”
“可以這麽說吧!”
“那你想怎麽合作?”
“不知道你們的專利和技術轉不轉讓?”
這個問題要考慮一下。
.
金01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