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不和工會打交道

字數:4178   加入書籤

A+A-




    如果說這兩年的春節和以前的春節有什麽變化,江宇還真說不出個一二三四。
    但有一點他知道的非常清楚,就是過年的時候,踩高蹺扭秧歌的比往常年多了,而且扭的時間也提早了。
    從大年初一鑼鼓就是開始光光光地敲起來了。
    這期間踩高蹺扭秧歌的可不是外地來的,全是本地的。
    鳳窩堡村人整天顯得蛋疼,就開始想歪門邪道,這兩年過年的時候就組織高蹺秧歌隊。
    最早就是從黃嶺村開始的。
    帶頭人就是楊萬。
    三年前,他把村裏的老娘們都組織了起來扭秧歌,自然不圖賺錢圖過癮。
    大年初一這些人塗脂抹粉,走街串巷。
    他們這麽一折騰,其他隊的家庭婦女們眼熱了,也紛紛揭竿而起,組織起了秧歌隊。
    組織一個秧歌隊也花不了幾個錢。
    鳳窩堡村鬧騰起來了,碰頭店村,杏樹溝村,以及尖山區其他村子也跟著隨大流。
    竟然成立了二三十支秧歌隊,幾乎每個小隊都有一支或者兩支,最多三支秧歌隊。
    這股潮流就這麽的誕生了。
    於是乎,從去年開始,過年這幾天鳳窩堡工業區這裏簡直就是雞飛狗跳。
    一支秧歌隊剛走,下一支就來到了,接著奏樂接著舞。
    這種事情自然少不了白鳳的參與。
    江夢媛也大了,不是奶奶領著就是姥姥領著,已經用不著她操心了,趕緊抓緊時間展示自己快要凋謝的美麗。
    白鳳馬上也是四十歲的人,再不嘚瑟就人老珠黃了。
    多年以後的廣場舞熱已經提前十年出現在鳳窩堡村的大街小巷。
    江宇閑著也是閑著,在大街上跟著湊熱鬧。
    當年那些光著屁股的小夥伴,張山波,李慶顯,馬國光,呂長河等也難得地聚在一起。
    現在他們也都是大老板了,都有了億萬身家,但是架秧子起哄之心依然沒變。
    呂長河這貨竟然還記得怎麽吹口哨,就不怕他老婆從廠子裏衝下來給他個五指扇紅?
    有這些秧歌隊的好處是年味兒還能濃鬱一些。
    否則年味兒確實是變淡了,哪怕鞭炮響的震天,還是趕緊年味兒在逐漸變淡。
    物質生活富足了,文化生活跟不上,人就會變得空虛無聊,無所事事。
    最終有可能引發抑鬱症。
    現在有這些秧歌隊一攪合,感覺年味兒又回來了不少。
    起碼不少人都出來看秧歌,賭錢的人自然也就少了,這也算是一件好事兒。
    鳳窩堡村各隊的秧歌隊一直忙活到正月初五,然後就退隱江湖了。
    接下來從初六開始,就該倒給來鳳窩堡村拜年的外地秧歌隊了。
    人家是為了賺點辛苦錢,本地人自然要退避三舍,給人家賺錢的機會。
    現在給拜年的這些秧歌隊的錢已經上升到了一次不低於五百元的程度。
    這也不算一筆小錢了,因為一個企業開業畢竟一上午要接待十多支秧歌隊,這也是近萬元的支出。
    當然,對於鳳窩堡工業區的大多數企業來說,萬把千塊錢也算不得什麽。
    盡管初六這天,開業企業的大門前都是門庭若市,但最熱鬧的地方永遠隻是威來集團大門前。
    初六這天,威來集團總部大門前,從早晨八點到十一點,秧歌隊基本不停歇。
    他們準備排練了半個臘月,能不能賺錢主要就是看初六這天鳳窩堡工業區各企業年後開工這一天。
    這一天如果一切順利,他們能賺五
    六千塊錢,分到每個隊員名下,一人能分二百多塊,
    雖然初七初八,鳳窩堡村還有其他企業開工營業,畢竟數量比初六少太多。
    這裏的企業大多數都是給威來做配套的,威來初幾開工,這些配套企業也基本都在一天開工,因此初六是開業企業最多的一天。
    其他時間開業的企業就少了。
    每年的這個時候,江宇總是站在大門口迎接這些拜年的秧歌隊。
    發錢自然不用他親手發放,也不是為了聽幾句拜年磕,主要是人家大老遠來威來拜年,他作為集團老總,自然要對人家保持足夠的尊敬。
    每一個勞動者都是值得尊敬的。
    威來集團給每一支前來拜年發秧歌隊的錢,和其他企業是一樣的。
    其實這個數目對威來集團來說有些太少。
    但也隻能給這麽多,不是給不起,是不能壞了平衡關係。
    這世界很多事情都是講究平衡的,唯有平衡世界才能穩定發展。
    尤其是人際關係。
    但是在生意上,作為一個商人有事就不能墨守成規,就隻能打破常規。
    像產品的每次創新都是在打破常規。
    去年威來隻能手機的出現,就是打破了手機市場的常規。
    經過半年多的發展,智能手機已經得到了世界大多數發達國家的認可。
    因此威來智能手機的訂單量在以一個恐怖的速度增長。
    哪怕去年威來在南方投資了一個年產一千萬部手機的分廠,也無法釋放幾千萬部手機帶來的訂單壓力。
    這些訂單大部分還來自歐美。
    不過江宇依然沒有到國外投資辦廠的計劃。
    國外員工的工作效率比國內工人可是差的太多,而且工薪還高。
    最主要的還是那些搗亂的工會。
    江宇對歐美這些已經開始呈現公司化的工會可沒什麽好感。
    雖然上一次他也沒和這些國外工會打過交道,但是沒吃過豬肉還是看見過豬跑。
    這些工會是有事兒鬧事,沒事兒找事兒鬧,因為隻有有事兒鬧了,它們才能獲得利益。
    要不怎麽說這些工會已經公司化了。
    作為資本家,怕是最痛恨的就是這些工會了。
    江宇也不會例外,這輩子他都不準備和國外的這些資本家打交道。
    就是在國內生產手機,然後船運到歐美出售,雖然時間跨度上大一點,但在經濟效益方麵,一點都不比在歐美建廠差,反而還少了很多煩惱。
    當然麵對訂單壓力,還是要擴充產能的。
    今年最低還要在遼省建產能不低於五千萬部的分廠。
    渤海是第一投資地,第二個手機生產基地要落戶哪裏,現在還沒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