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重陽,思雁的之夜!

字數:4082   加入書籤

A+A-


    10月11日,重陽節。

    在央視錄完一檔音樂節目,曹軍便約了霍思雁,來家裏吃晚飯。

    興許是為了吊曹軍胃口,霍思雁明知道曹軍饞她身子,卻故意穿了黑褲白襯衫,和曹軍見麵。

    霍思雁穿的是一件很保守白襯衫, 有很多紐扣的那種,曹軍要解開兩三個紐扣,才能看到她胸前的那一顆痣。

    曹軍也不心急,他心中有很強烈的預感,今晚將會是霍思雁的卸甲之夜。

    為此,曹軍還特意開了一瓶法國紅酒, 和霍思雁邊吃邊聊。

    廚師和保潔阿姨離開曹府後,曹軍和霍思雁便從飯廳, 轉移到客廳接著喝。

    一瓶紅酒喝完,曹軍看氣氛剛剛好,決定帶霍思雁去外麵走走。

    夜幕降臨,霍思雁挽著曹軍的胳膊,默默地走在湖邊的小路上。

    和往常一樣,夜晚的紫玉山莊很安靜,在路上幾乎看不到什麽路人。

    很多有錢的大佬,在紫玉山莊買房,更多是為了投資,或者是買個身份,也不怎麽來住。

    饒是如此,紫玉山莊的安保工作,也做的相當到位,一般的八卦記者,根本進不來紫玉山莊的大門。

    所以, 曹軍才敢和霍思雁,漫步在夜色之中。

    看著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麵,曹軍笑著問霍思雁:“你除了喜歡喝酒,喜歡玩,還有其他什麽興趣愛好嗎?”

    霍思雁想了想,笑道:“說了你可能不信,其實我小時候很乖的,特別安靜,也不愛出門,每天跟著我爺爺練書法,學國畫,再有就是喜歡跳皮筋,我跳皮筋可厲害了。”

    “雲淡風清的日子,我常會坐在爺爺大“二八”車的後架上,跟爺爺去皇城根遛鳥……”

    而且,父母對霍思雁的教育非常寬鬆,幾乎不怎麽去管女兒,任由她向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

    而聽話的霍思雁也總是成績優秀,從來不用人多操心。

    從沒做過演員夢的霍思雁,所學的專業是國際金融。

    她所在的學校,經常舉辦活動,而她則是班裏的文藝骨幹。

    在一個藝術節上,一位導演發現了這個伶俐乖巧的女孩子。

    幾天後, 霍思雁接到一個電話,通知她去參加“水晶之戀”的廣告麵試。

    於是,就有了《泰坦尼克》電影隨片廣告裏,那個迎風飛翔的清純女孩。

    與此同時,娛樂圈也多了一位叫霍思雁的女演員。

    霍思雁看著天上的月亮,感慨道:“現在的話,我的興趣愛好也不止是吃喝玩樂,這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其實我也想拍多點戲,演好我的每一個角色。”

    話說,曹軍和霍思雁,認識也有兩個月了,可這還是曹軍和霍思雁第一次這麽走心的聊天。

    之前每一次,曹軍和霍思雁見麵,不是在酒吧,就是在ktv,很難得像現在這樣深入的交流。

    這期間,曹軍也跟霍思雁,訴說了自己的童年趣事。

    聊得差不多了,曹軍和霍思雁便在湖邊,擁吻在了一起。

    穀鑧

    霍思燕問曹軍:“你上次喝醉,跟我說的那些話,是不是真的?”

    曹軍明知故問:“你是指哪些話?”

    霍思雁俏皮道:“就是你說我又純又欲的那些話,是不是真的?”

    曹軍當時已經喝斷片了,一點印象都沒有。

    不過,喝醉酒這件事,曹軍後來也跟許錚求證過。

    許錚告訴曹軍,他當時不僅抱著霍思雁,說了一大堆肉麻的話,還嚷著要看她的痣。

    想到此處,曹軍坦然道:“是真的,我真這麽認為。”

    霍思燕很滿意曹軍的回答,一幅得意的表情,問道:“那你現在抱著我,是什麽感覺?”

    曹軍實話實說:“感覺特別好。”

    霍思燕笑著說:“那你抱緊點。”

    曹軍“嗯”了一聲,便緊緊的抱住了霍思雁。

    就這樣抱了幾分鍾後,曹軍說明:“走吧,我們回去了。”

    霍思雁很享受這種的時光,這樣的月色,仿佛找到了戀愛的感覺,隨即說:“我還不想回去。”

    曹軍正色道:“回去吧,我想看你!”

    霍思雁沒想到曹軍說話這麽直接,嗔道:“你好不要臉!什麽話都得出來。”

    曹軍得了便宜還賣乖,笑道:“你想什麽呢,。”

    雖然霍思雁心裏很清楚曹軍的想法,但她還是乖乖的跟曹軍回去了。

    ……

    10月17日,晚上。

    由寧昊執導,曹軍、邯三平、劉德華擔任出品人的電影《瘋狂的石頭》,正式突破3000萬票房。

    到這一天為止,《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已經上映了將近一個月。

    不出意外的話,《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將會和程龍的《神話》一樣,延長上映檔期,最少延遲一個月。

    雖然《石頭》的票房,遠不及《神話》,但它對國產電影的影響力,是現象級的,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瘋狂的石頭》單純地隻要觀眾笑,影評人顧小白欣賞的就是“它的純粹娛樂與放肆惡搞,以及與其相匹配的絕妙編排和絕技運用。”

    在它的黑色幽默裏,你會看到蓋·裏奇、庫斯圖裏卡、昆汀等名導的影子,連香江導演程可辛也猜測,導演一定看過很多電影。

    而寧昊卻笑說,自己的觀影量不足400部,或許有些影子,但都不是具體受哪位導演的影響,《瘋狂的石頭》隻是一次成功的試驗。

    其實在2005年,華國電影產量高達250部,其中90%是《瘋狂的石頭》這種投資在500萬以內的小成本電影。

    可它們中的大多數,就這樣籍籍無名地消失在數字中。

    真正考慮國內票房的電影,除了程凱歌、章藝謀和封小剛外,別人幾乎沒有能力染指,但這三位導演的電影,又不是純粹的商業電影。

    而《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的成功,也向國內影迷宣布,華國的電影市場,不再是大導演們嘴裏的肥肉,像寧昊這樣的小導演,也能從中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