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祭灶神
字數:4205 加入書籤
時間匆匆,轉眼便來到年末。
臘月二十三,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小年,這一日是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
蘇家村也變得熱鬧起來,在外做官、經商或者讀書者,都在這天之前趕了回來,村子裏多了些秦亦不熟悉的人。
清晨,蘇婉兒坐在院子裏剪著窗花,一位書生模樣的青年,路過院子時被她的容貌吸引住停下了腳步。
青年名為張自成,今年考上了舉人,回到蘇家村想要接母親離開,明年準備進京趕考參加會試,如今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沒想到這小小村子竟有如此佳人!可否認識一下?”張自成露出一副自以為不錯的笑容,對蘇婉兒打招呼道。
蘇婉兒沒有理會他,仍然低著頭認真的剪著窗花。
有的時候沉默便是拒絕,但是張自成不以為意,依舊自顧自的介紹道“某是張自成,為今年新科舉人……”
“不必了!”蘇婉兒毫不猶豫的打斷了他的自我吹噓,毅然決然的表示拒絕,對其不自覺的行為略感厭煩,就差直接讓其滾了。
區區一個舉人在她眼中算不得什麽,倒也不是說瞧不起舉人。
遙想當年在京都,她認識的人都要比舉人強上不少,因此這點成就在她眼中並不算什麽。
而眼前的青年卻以此自傲,也不知究竟傲在何處!
她的態度令張自成的笑容僵在了臉上,在張自成心中,讀書人本就高人一等,而自己又是舉人,往後絕對前途無量,不曾想竟然如此不給麵子。
“吾看上你是給你麵子,希望不要不識抬舉!”
蘇婉兒翻了翻白眼不再理會他,但是麵對如此打臉的的機會秦亦又怎會放過!
“閣下何不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秦亦懶洋洋的聲音從房間內傳來,下一刻,他整理著衣服走了出來。
“你是何人?”張自成眉頭微皺,望著眼前的少年冷喝道。
“哈~在下秦亦秦明誠,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打了個哈欠秦亦坐在了她的身邊,將手搭在蘇婉兒肩上,宣誓著自己的主權。
揉了揉睡眼惺忪的雙眼,秦亦反問道“你可讀過四書?”
“自是讀過!”張自成疑惑,不知道他是何意。
秦亦輕笑一聲,臉上盡是嘲諷之色。
“如此不懂禮教,你的四書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你安感如此羞辱於我!”
這話令張自成漲紅了臉,在考中舉人後,哪位同鄉好友見了他不是恭恭敬敬的。
“羞辱?何來羞辱一說?既然你能說出剛剛那樣的話,那麽四書上的禮義廉恥被你丟去了哪裏?”
秦亦十分了解這種人,得到了些小成就,變得不識天高地厚,放眼處皆自負才高八鬥,自命風流,卻不知啥也不是。
張自成眼神中閃過一抹陰翳,卻是被懟的啞口無言。
“我本南山鳳,豈同凡鳥語!”讀書人的傲氣令他不想再多說什麽,扔下一句話,就要準備離開。
“何不以溺自照?”秦亦嗤笑一聲,他最瞧不起這種人,像這種人,問以經濟策,那就茫如墜煙霧。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張自成一甩衣袖,滿臉氣憤的轉身離開。
秦亦衝其離開的方向大喊道“常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慢走,四叔不送!”
“何必與他置氣?”蘇婉兒水靈靈的眼睛中充滿著好奇,實在是秦亦很少如此正經的懟人,今日可以說是火力全開啦。
“也不撒泡尿照照鏡子!什麽阿貓阿狗都能配的上我師父嗎?”秦亦伸了伸懶腰,坐回到蘇婉兒的身旁。
“哦?那你覺得某人配得上嗎?”蘇婉兒抵在他的身上,嗅著少年身上的氣息問道。
“玉樹臨風美少年,攬鏡自顧夜不眠!我要不配,這世間何人配?”秦亦輕笑一聲,環住了蘇婉兒的腰,下巴抵在了她的肩膀上。
“吳胖呢?”秦亦疑惑的掃了眼空蕩蕩的院子問道。
“還未醒來吧!”蘇婉兒一邊剪著窗花,一邊說道。
“豈有此理,玉樹立風前,驢騾正酣眠,某去叫醒他!”
說罷,秦亦起身走到房間門口,一腳踹門而入,氣勢洶洶的把吳德拽了起來。
在滿臉的不情願下,吳德倉促的洗漱一番,三人便乘著車前往臨陽城,準備置辦些年貨,迎接過段時間到來的新年。
似乎是因為臨近春節,大清早的臨陽城就熱鬧非凡。
這天街上多了一種柑子大小,形狀是扁的,像一個厚厚小烙餅的東西,這種東西叫做糖瓜,是由飴糖和麵做成的。
許多人家做的多了,就會拿出去賣給那些不會做的人。
糖瓜是祭灶糖果的一種,吃祭灶糖果的寓意是以求灶神祝福、來年全家平安。
民謠有“二十三,糖瓜粘”的說法,本意是請灶神吃了,黏住他的牙,使他不能向天帝告狀。
秦亦買了些瓜子、花生、堅果、糖果等等,以備家裏來人串門的時候使用。
“你挑著擔,我牽著手,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街道上,秦亦嘴裏哼哼著小曲和蘇婉兒手拉著手走在前麵,吳德跟在後麵背著大包小包,心裏暗罵,早知如此就不應該來啊!
“今日的乞丐異常活躍啊!”秦亦感慨一聲,這也算是一種習俗吧。
城內的乞丐分為數名,進行喬裝打扮,挨家挨戶唱“送灶神歌”,跳“送灶君舞”,借此換取各家食物!
吳德甚至在他們之間見到了曾經打過自己的阿水眾乞丐,眼珠子轉了轉,他決定小小的報複一下。
從秦亦那裏借了點錢,買了兩隻熟雞,吳德邁著浪蕩不羈的步子,擼了擼衣袖,晃晃悠悠的朝著他們走去。
不一會兒,吳德回來了,整個人變得神清氣爽,花了兩隻雞,讓一群乞丐在他麵前唱歌跳舞,也算是大仇得報了。
送灶多在黃昏之時進行,冬天天短,落日的餘暉灑滿院子,秦亦學著老瞎子在院子內擺上桌子,供上祭品,向灶神敬香,將糖塗在灶神的嘴邊,還邊塗邊念叨“好話多說,壞話莫談!”
做完這些後,焚燒掉灶神的舊像,送灶王爺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