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所謂賊寇
字數:4652 加入書籤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汝南。
此詩一語道盡對汝南的喜愛。
汝南冬暖夏涼,是在江南一帶屬於比較富饒的地區,人文風景美不勝收。
北魏的有錢人家都喜歡來此買個庭院,冬天來汝南過冬,夏天來汝南避暑。
秦亦三人在汝南下了船,再往前走便要進入豫州。
豫州屬於北方,汝南屬於揚州的邊緣,是與豫州接壤的一座城市,漢江抵達此處便開始回流入海,想要繼續乘船,需要去延河。
但是往年大旱,導致今年水淺,乘船不太現實,於是一行人改乘馬車。
秦亦帶著二人來到汝南城的天然居,進行好好休整。
包間內,吳德嘴裏叼著雞腿,大快朵頤的吃著,時不時哼唧一聲,看得出吃的頗為滿意。
“馬上就要離開汝南,現在有一個問題擺在我們麵前,進入豫州,境內比較亂,需要雇些人手保護!”
秦亦將輿圖拍在桌子上,古代輿圖便是地圖。
吳德給自己倒了杯酒,一口悶下,然後抬頭,一隻腳踩在座位上,拍著胸脯道“不需要雇人,貧僧一人足矣!”
“你確定?”秦亦對他的話表示懷疑,吳德的麵相怎麽看都像是個虛胖的和尚。
不做過多解釋,吳德決定用事實說話!
隻見他的腳從座位上悠悠落下,猶如落葉般輕飄飄的落在地上。
下一秒,青石地板傳來一聲脆響,在令人驚駭的目光下,地板從中間裂開一條縫隙,顯然是碎了。
秦亦麵無波瀾,語氣平淡,順便給蘇婉兒夾了些菜“正好省了一筆錢財…”
吳德不理解,你不應該很是驚訝嘛?如此淡定是怎麽回事?
秦亦表示,你連個雞都不敢殺,身手大多數是用來跑路,有什麽值得驕傲的嘛?
我要是會你那兩下子,早就仗劍走天涯去了。
“你會駕車嗎?”秦亦問。
吳德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太好了,連車夫都不用請了!”
秦亦心裏美滋滋,吳德心裏卻是問候他八輩祖宗。
我拿你當朋友,你拿我當牲口,貧僧不幹了。
察覺到吳德的怨氣,秦亦衝門外的小廝喊道“一會兒多取些肉,我要帶著,給我兄弟路上吃!”
霎時間,吳德的怨念煙消雲散,我也想不幹啊,可是他叫我兄弟唉,況且吃好喝好,架個車很難嘛?
想當年,他可是寺廟裏的車神,經常被師父大嘴巴子抽的那種。
休息了一夜,第二日繼續出發。
越往北走,環境變得愈發的荒涼。人煙逐漸稀少,路過村落卻並未見到村民,反倒是見到了幾具白骨,顯然是逃荒餓死在半路的可憐人。
吳德駕著車,突然感覺猛烈的震動起來。
餘光瞥了眼身後的馬車,不是車子震動,而是地麵震動。
遠方視線的盡頭,掀起一陣煙塵,視線所見一隊騎兵急速奔馳而來。
很快,騎兵停在了距離馬車幾米遠外,領頭的將領翻身下馬,來到車前。
“打擾一下,可曾見到賊寇出沒?”
秦亦將頭探出車窗,低頭望著此人,疑惑道“賊寇?”
“一些窮凶極惡的流民,專門劫持路過的行人!”
秦亦搖了搖頭,示意並未看見。
“多謝告知!”
將領抱拳行了一禮,然後翻身上馬,大手一揮,帶著騎兵迅速遠去。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為了加快行進速度,秦亦白天駕車,吳德夜晚趕路。
然而不曾想第二天夜晚,便遇到了所謂的賊寇。
秦亦在他們臉上掃過,一個個麵黃肌瘦,顯然長時間都處於饑餓的狀態。
至於手裏拿的武器,大多數是些鋤頭之類的農具。
領頭的百姓糙著沙啞的嗓子,大喝道“交出你們手裏的糧食,就放你們離開!”
吳德看了看那群所謂的賊寇,又看了看秦亦,低著頭喃喃道“阿彌陀佛!貧僧…下不去手啊!”
“把東西給他們吧!”秦亦搖了搖頭,將能吃的全部送給了這群流民。
如今距離下一座城不遠了,抓緊點時間,用不了多久就能抵達。
在拿到吃的後,流民紛紛讓出了一條道路,突然聽見流民中的一人痛哭起來。
“俺們的娃有救了!”
聽聞此言,秦亦終究是於心不忍。
“慢點!”
對吳德招呼了一聲,秦亦粗略的估計一下,在場的流民足足有七八十人。
“短短半年,竟然變成如今這幅模樣!”
蘇婉兒眉宇間多了些憂愁。
“別多想了,抓緊趕路吧!”秦亦揉了揉蘇婉兒的臉,軟軟的,巴適的很。
莊稼顆粒無收,百姓沒有收入,如今這世道不知道餓死了多少人呐!
來到沂水城的天然居,秦亦給王忠明寫了封信,大致意思就是這一年天災不斷,將他九成的收入用來安置那些流離失所的流民,不過不是白白救濟,需要他們為自己做事。
第二日,昨天打劫秦亦的那群流民被天然居的掌櫃找上了門,同時帶了許多的糧食。
“這是昨日我們東家回去以後,讓某送來的!”
“吃的不一定會多好,但是能讓你們餓不死!”
“不過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些需要你們做事來償還!”
“可否願意?”
聞言,眾流民涕流滿麵,紛紛跪地叩首,表示願意。
接下來的日子,秦亦每到一座城,便會如此吩咐一番。
短短幾日下來,天然居東家秦亦秦明誠的名聲傳遍了大半個豫州,眾流民紛紛為其立功德碑,歌頌其功德,似乎是感動了上天,連著下了三日的瓢潑大雨。
在日夜兼程的趕路下,下一站便是京都,今晚三人決定繼續休息一下,然後再前往北魏的都城。
秦亦並沒有選擇前往天然居,如今被救的流民們,見到他便要跪拜,實在是不喜被人跪拜的感覺。
一行人隨意走進了家酒肆,點了幾壺清淡的酒,吃了一盤還算不錯的醬牛肉。
吳德默然跪在胡凳上,耳邊聆聽著酒肆中酒客們的暢談聲,聽著那些歌姬的的唱腔,眼望著酒肆敞開的大門外那悠閑而來又悠閑而去的行人。
雖然城外頗為荒涼,但是城內倒是十分熱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