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踏青

字數:4000   加入書籤

A+A-


    

    三月初五,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近些日子景王白日抵抗軍隊的進攻,夜晚則偷襲營寨,城內士氣高漲。

    相反賊軍屢攻不克,前鋒主帥戰死,軍隊士氣低落,陳舉無計可施,萌生出暫且退兵的念頭。

    期間錢海試過各種辦法破城,卻被秦亦一一化解,成功的破壞掉他們的計劃。

    院內,秦亦拿木勺淺嚐一下蛇湯,同時弄起一塊肉塞進嘴裏,一口咬下鮮嫩q彈。

    此蛇就是錢海用來搞事的家夥,被秦亦發現逮住然後做湯,還別說,味道真是不錯。

    端上桌後,秦亦三人吃的歡快,而三女卻是沒有動筷的想法,實在是下不去口。

    不過倒是有其他的吃食,柳如月坐在那裏打了個嗝,懷孕的原因,導致她胖了不少。

    春日的暖陽照在人的身上,讓人產生一種倦意。

    春天到了,動物到了交友的季節,但魏延最近很忙,往往是她獨守空房,很不好受。

    按照北魏的習俗,今天是出門踏青的日子,這也是今日聚集的原因,打算一會兒去遊玩。

    在蘇家村的二十裏外,有一處牡丹亭,那裏便是今日前往的地方。

    氣溫舒適怡人,蘇婉兒換上長裙,傲人的身姿被凸顯出來,一走一停間,腰間的輕紗飄逸靈動,宛若花叢中跳動的精靈,給人一種極強的少女感。

    前往的路上所看到的景象都是比較別致的,不僅能夠看到黃鶯啼叫,還能夠看到柳樹吐出了新芽。甚至不遠處的梨花也在靜悄悄的開放著,然而受到戰亂的影響,道路的兩旁本該有的,賣些賣糖葫蘆,又或者是賣各種各樣的小擺件兒的商販全都消失不見。

    僅有些孩童在比較廣闊的路上踢著蹴鞠,銀鈴般的笑聲,就蕩漾在耳邊。玩累了之後,索性隨地一坐,不受城外的任何影響。

    伴著一路歡聲笑語,一行人抵達牡丹亭,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競相綻放,惹得秦亦直呼“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人心”。

    如若是平常的話,這裏應該來滿了男女玩耍,如今卻是空無一人。

    一路上遇見的都是些祭祖掃墓,然後匆匆往家趕的百姓,似乎都處於害怕的情緒中。

    想想也能夠理解,畢竟是特殊的時期。

    秦亦搖了搖頭,將腦海中的想法一掃而空,最近兩個月夠忙碌的了,今天就是遊玩,不想那些有的沒的。

    來到亭子間,眺望過去,不遠處是條小溪,上麵架著座小橋,溪水清澈見底,能夠看到遊動的魚兒。

    秦亦三人將褲子挽起下入溪中玩耍,而蘇婉兒三人聚在一起賞花。

    在賞花的過程中女子往往會去挑選幾株比較好的牡丹,然後把剛剛摘的花拿出來比一比,看看誰的花瓣最多,顏色最豔。

    玩了一會兒後,在蘇婉兒的招呼下,秦亦上了岸,腦袋上了一朵花,有點妖豔娘娘腔的感覺,惹得眾女一陣歡樂。

    蘇婉兒玩著秋千,那飄搖的衣帶,似乎就像那掩蓋不住的歡樂。

    秦亦滿頭黑線,蘇婉兒側著頭滿臉笑容的看著他,眼睛都完成了月牙狀,又甜美又可愛。

    他的心都化了,緩緩地推動著秋千,整個人不時傻樂一聲。

    玩累了之後,侍女就會把一些瓜果拿出來,因為這是在郊外,想吃到熱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所帶的食物大多數都是瓜果。

    吃著瓜果,魏延俯下身子貼在柳如月的肚子上,想要聽聽動靜,然而時間還是太短,沒有什麽異常。

    就這樣嘻嘻鬧鬧,不知不覺間,日頭都已經偏向了西邊。暢遊的人也逐漸的踏上了歸途。

    夕陽西下,臨陽城愈發的寂靜,大批的軍隊整裝待發,一眼望不到邊。

    陳舉想要撤軍,景王自是不能如其所願。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贏。如今陳軍氣勢萎靡乃是乘勝追擊的最佳時刻。

    夜晚,秦亦窩在被子裏,蘇婉兒蜷縮在一旁玩弄著他的發絲。

    此時他已經神遊天外,如若不出意外,今夜陳軍將會戰敗。

    最初留在揚州的百姓中有許多是士兵隱藏的,現在應該得到消息準備給陳軍來個突襲。

    處理得當的話,陳軍也許會大敗,但是有陳舉的領導,以及錢海二人的幫助,倒不至於潰不成軍。

    也不知道吳德那邊如何了,想必應該快要攻下鄞州了吧!

    隻要鄞州被拿下,那麽陳舉就等著活活被圍吧!

    北方進入暫時休戰,原因是草原與十萬大山都有動靜傳來,似乎在準備進攻北魏。

    麵對偌大的兩個族群,若是沒有統一的北魏,估計用不了就會被擊破。

    但讓魏文與魏啟握手言談也不現實,不禁讓人頭疼。

    此時大多數的讀書人憂國憂民,每天無痛呻吟,卻是起不到什麽作用,被人戲稱百無一用是書生。

    失神之際,蘇婉兒在他的喉結處吸了個紅印,將秦亦拉了回來,輕輕的摸了摸她的頭。

    得到回應後的蘇婉兒來了興致,起身壓在秦亦的身上,褪去白日少女的青澀,換作了一種嫵媚的成熟,潤的很。

    “好弟弟,要親親!”

    蘇婉兒手指在他的胸口畫著圈圈嬌滴滴的說了一句,聽到秦亦渾身都酥了。

    從今別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畫麵一轉,梁州的某座城內,允國公跟在魏啟身邊,伴著夜風走在花園中。

    “都怪老夫大意害得殿下丟了…”

    允國公說到一半卻被魏啟打斷,隻聽他溫聲道“國公救朕心切,不必這麽說!”

    “唉!”允國公歎息一聲,無奈的垂下了手。

    魏啟似是想到什麽,停下腳步轉身問道“你覺得景王究竟是何心思?”

    “老夫覺得景王應該是迫不得已,江南傳來流言說魏景王,北魏興,而景王的性格並非喜好權勢,此流言就是將其架在火上烤,臣覺得他應該是怕您誤會,為了保全家人,才…”

    魏啟抬眸望著夜空,不知道心中再想什麽,允國公在一旁從他的臉上發現竟然有些猶豫之色,不過眨眼便消失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