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女官與官妓
字數:4032 加入書籤
在安撫了士卒之後,趙桓在南京城設宴款待了這次叛亂中撥亂反正的幾位功臣。
排在首位的是韓世忠,他是占了妾氏梁紅玉的光。他自己率主力出城投降,妾氏梁紅玉奪城有功,功勳都堆到了他身上。
其次是楊存中,他也參與奪城,且抓住了範訥。
第三位則是趙桓的老熟人了,&nbp;&nbp;王德。他就是劉光世麾下撥亂反正的那支軍隊的主將。
這可是一位猛人,作戰悍勇,殺人如麻,曆史上為劉光世麾下第一猛將,官至清遠軍節度使,封隴西郡開國公。
但如今他歸屬劉光世的時間並不長,到南京後才被調到劉光世麾下,上下級關係尚不足一個月。
而他與趙桓,&nbp;&nbp;那關係就非常親近了。
他王德的外號“王夜叉”就是趙桓前身賜給他的,&nbp;&nbp;距今時間不足一年。
當時金人入侵,王德率十六命騎兵直入隆德府治,活捉金軍委任的太守姚太師。敵軍前往攔截,王德手殺數十人,敵軍驚恐,無人敢再上前。
宋軍獻俘虜姚太師於東京,趙桓前身聞王德夜叉之名,自適時起,天下遂呼王德為“王夜叉”。
有這層關係,倒退回魏晉時代,趙桓就是王德的舉主。
當然,在大宋沒有了“主公”、“明公”一類的關係,門閥世家被統統掃進曆史塵埃。
王德能效忠的隻有大宋皇室,&nbp;&nbp;要麽趙桓、要麽趙構,王德用腳投票也知道該怎麽選。
第四位卻不是一位武將,而是一位文臣,&nbp;&nbp;為江淮發運判官,向子諲(y)。
他不僅僅是一位曆史名臣,&nbp;&nbp;被譽為“宏才偉績,精忠大節”,更重要的是他是神宗欽聖憲肅皇後的再從子。
也不知道趙宋皇室是有什麽毒性,凡是跟趙桓沾親帶故的,哪怕沒有血緣關係,骨氣都不怎麽樣。
雖然這位江淮發運判官,才能還可以,品德也算清正廉潔,像是士大夫中的一股清流。但膽氣著實一般,見到王師圍城,嚇得腿都軟了。城中響起“誅凶討逆”喊殺聲的那一刻,他就果斷投降。
大宋以文製武,他雖然是江淮發運判官,但手下部隊著實不少,而且他的部下將官王儀等人頗為機敏。他們不敢走上街頭廝殺,但數萬人占據城西,幾乎站滿半個城池,&nbp;&nbp;扯著嗓子大喊“朝廷王師,誅凶討逆!”
那恢弘的氣勢、雷鳴般的吼聲,讓混亂的叛軍徹底對局勢失去判斷,大部分人跟著亂喊,最終叛逆局麵土崩瓦解。
對這位親戚,趙桓頗有興趣。隻要不把他扔到前線,別讓他直麵刀兵,他基本上算是一位完美大臣。
就愛好點詩詞歌賦,還有那麽點剛正不阿。關鍵是他才能出眾,還不貪腐。
正適合整頓江淮沿線的漕運,為東京、南京輸送糧草。隻要給他本職再升一級,就能完美解決朝廷如今正麵臨的棘手問題。
所以其他人的封賞還沒下來,政事堂便先傳來命令“向子諲平叛有功,升江淮轉運使”。
政事堂在這場戰事中豪取了大量權柄,沒辦法,有官家拉偏架,尚書省是真的爭不過他們。
比如官職的封賞、人員的調動、物資的轉運,趙桓都直接交待給李綱。下麵的六部又不敢違逆政事堂的命令,隻能遵令行事。穀戽
尚書省所有的消息都比政事堂慢兩到三天,左相、右相隻能幹瞪眼。三省官員們雖然憤怒,卻無可奈何。因為這個時間差還真不是趙桓故意拖的,隻是朝廷機構冗餘,一切照章辦事,他效率就這是這般低下。
而趙桓給政事堂的命令,都是私下直達,這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這幾乎是按著三省官員的腦袋,強逼他們看自己機構有多冗餘,流程有多繁瑣,效率有多低下。
東京城內,已經有官員將政事堂與樞密院稱為新政的“東西二府”。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大宋官員們混跡官場多年,都是老油條,逐漸已經看清所謂的政事堂,無非也就是政事方麵的樞密院。
要知道樞密院當初也是這種形勢創立的,由天子親信充任,高效直接的執行天子意誌。
這所謂的東西二府,隻不過是樞密院管軍事,政事堂管政事。
有識之士都已看清,政事堂取代三省隻剩下時間問題了。
不過這些糙老爺們的事跡,趙桓興致缺缺,都交給宰相處理了。有個宰相,有個首輔,趙桓的確能省下很多精力。
他還是對絕代傾城的美女比較感興趣,比如這會兒在堂內坐在韓世忠身邊的梁紅玉。
受皇家審美影響,梁紅玉穿著也比較素雅,是一件素白長裙。她的容貌雖然秀麗,但較之皇後還差些許,算不得傾國傾城。
但是她的氣質就非常讓人深刻,身高比之男子也隻差一點,所以一雙長腿非常逆天。就屬於後世最受歡迎的那種類型,腰細腿長,又美又颯。
趙桓對她說道“朕聽聞韓夫人為女中豪傑,甚至能領兵打仗。可願為朝廷效力,安置城中數以萬計的受災女子?”
女官在大宋不算什麽特別罕見的職位。比如皇城司,在趙桓改製之前,十位統領皇城司的官員中就一直有女官的存在,持續了近兩百年。
宮中女官更是司空見慣,她們學習宮廷禮、各種規章製度,讀書寫字、批閱章疏。不僅為皇帝服務,也為尚書省服務。而且有規範的升遷製度、品階,還有俸祿可拿。
這也意味著,趙桓如果想在大宋推行女子為官,並沒有多少阻力。
大宋在內政、文治方麵的文明開放,的確對得起“諸夏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曆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的評價。
梁紅玉神情一動,對官家的提議非常感興趣,她本就不是一個相夫教子的性格,能在朝廷為官,負責一方政務,極為符合她的意願。
隻是梁紅玉還是謹慎的問道“官家打算如何安置這些女子?”
趙桓問道“按慣例會如何?”
“按慣例,這些女子被軍隊所俘虜,大部分會充為官妓。”
趙桓堅定的拒絕道“那自即日起,我大宋軍隊再無此慣例。同時,凡聖朝治下,再不複允許有任何官妓存在。”
“我大宋軍隊無需妓女激勵士氣!我大宋官員更不能養官妓以自娛!此乃鐵律,犯之立即罷黜。”
青樓歌館,民間營運也就罷了,官府卻絕不允許再蓄官妓。
7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