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小民從來不可輕

字數:4141   加入書籤

A+A-




    趙桓回到皇宮時,已經是深夜。

    東京的夜色如水,繁華又寧靜。

    宮中大部分寺監都已經熄燈,昭示著如今的天下無事。

    隻是趙桓走到了文德殿,才發現樞密依舊燈火通明,甚至裏麵有大量守闕書令史在燈火下整理地圖。

    這個時間,負責一事的樞密院,卻忙碌不停,怎麽看都不正常!

    趙桓向一旁的吳革問道:“樞密院怎麽回事?誰在坐堂?”

    吳革側頭向身邊的親從官詳細詢問了一番,然後立即身心輕鬆下來,從容的向趙桓說道:“官家,是嶽使相在坐堂。”

    “嶽相公啊?”趙桓也輕鬆下來,說道:“嶽相公真是夙興夜寐,鞠躬盡醉。即便古之諸葛武侯亦不過如此。嶽相公在忙什麽?封賞的事情,還是新軍的訓練?讓他早些回府休息,這些都不急於一時。”

    “算了。那也是一位拗相公,朕親自過去跟他說吧。”

    趙桓身心輕鬆的朝樞密院走了過去,可是隨著走近,很快他就發現,情況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

    樞密院裏麵正激烈爭吵,火藥味十足。

    這根本不像是在談論美好事物的模樣。

    親從官大隊人馬的腳步聲打斷了屋內激烈的爭執。

    所有人看向屋外,見到趙桓親自走了過來,連忙躬身行禮。

    嶽飛也從閉目養神中站起,率先向趙桓行禮:“拜見官家,聖躬萬福。”

    “免禮。卿等在爭吵什麽?朕遠遠就聽到了樞密院的喧囂之聲。”

    嶽飛猶豫了一下,還是如實說道:“本不願打擾官家雅興,是西夏方向出現了爭端。”

    “西夏?”趙桓大感意外,怎麽也沒想到會是這個方向:“黨項人如今的形勢還敢妄生事端?”

    “正是因為黨項人處境艱難,所以才引起的爭端。金、夏之戰,黃河以西被金國荼毒,上千裏之內一片鬼蜮,無複雞犬行人。而黃河以東的州縣卻被神武右軍所庇護,幸免於難。”

    “黨項人如果想維持統治,必須重新恢複對這片土地的統治。”

    趙桓瞬間了然,西夏的精華腹地都在大宋邊境上,被宋軍十幾萬大軍所占領。

    如今戰事結束,這片土地如今卻沒有個明確歸屬。

    兩軍必然產生齟齬。

    嶽飛說道:“黨項人數次嚐試派人跨過黃河,統治州縣,與我朝駐軍已經爆發過幾次衝突。今夜又傳來消息,前線兩軍發生械鬥,我朝被打死官員兩人,胥吏十人,受傷士兵三十餘人。”

    趙桓語氣凜冽的說道:“打回去啊!卿在等什麽?”

    嶽飛猶豫說道:“如果立即還擊,臣恐會引起兩國交戰。”

    趙桓徹底爆發,怒喝:“這都是什麽儒家遺毒!就我們中原擔憂引起兩國交戰?敵國沒有這種不擔憂?”

    嶽飛詫異的看著官家,完全沒想到,官家會為這麽小的事情,爆發如此大的雷霆之怒。

    趙桓憤怒的不是大宋死了幾名官員。

    甚至也不是西夏的挑釁。

    而是大宋這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

    這全天下就大宋百姓想過好日子?

    就大宋百姓怕苦、怕累、怕民生凋敝?

    其他國家都是鋼心鐵膽嗎?同樣是大國戰爭,強強對抗。

    對方就能因為大宋的一次反擊,瞬間不惜一切,破釜沉舟,舉國同心,拚著全部命喪黃泉,過來跟大宋血戰到底?

    對方就沒有畏懼,沒有遲疑,沒有顧慮,都是嗜戰如命的莽夫?

    這種思想簡直成了束縛在整個民族肩上最堅固的鎖鏈。

    這讓趙桓不由得想起後世一本名著。

    “人類不是從程心放棄按下按鈕那一刻才輸的。而是在三體人相信她不會按下按鈕的那一刻就已經輸了!”

    趙桓親自下令道:“傳朕命令給所有前線部隊。任何他隊擅自踏足我朝疆域,無需等候軍令,立即將其覆滅!坐視不理者,以畏敵脫逃之罪,嚴懲不赦!”

    “樞密院這種思想以後要改一改了!你們越是不想打仗,對方就越是得寸進尺,最後免不了大戰一場,興師動眾。反之,你果斷出手,斬斷一切敵國蠢蠢欲動的幻想,反而可能不會爆發大戰。”

    “朕倒是要看看西夏到底敢不敢把械鬥變成兩國大戰!”

    嶽飛立即領命,鄭重地作出批複,向前線將士傳達出最堅決地中樞命令。

    趙桓則深深地歎了口氣,心中略顯惆悵。

    一旁地虞允文主動開口,問道:“按官家詔令,西夏極有可能屈服,我朝不戰而屈人之兵。官家為何反而悶悶不樂?”

    趙桓看了一眼這位年輕人,認真地說道:“卿可曾想過,那些死去地官員,那些受傷地士兵,以及我大宋億億萬萬地百姓,是如何看待西夏地挑釁?”

    虞允文思考了一下,說道:“臣相信所有軍民皆堅信官家終能為萬民做主。”

    趙桓深深地看了一眼虞允文,又仰望明月重重的歎了口氣:“卿可能無法相信,朕最怕的就是這種情況。”

    虞允文內心極為震撼,中原曆代君王都夢寐以求的民心所向,竟然是官家最畏懼的?

    那官家究竟想的是什麽?

    趙桓手指天上皓月,說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朕就怕朕故去了,後人,甚至千載之後的後人,望著這一輪圓月,還是想著有一位英君明主能為他們做主。”

    “卿是選試上來的學子,應該知道我朝是以製度治國。民心向逆決定了我朝製度是否穩固。”

    “朕希望卿等能擔負起天下之民意,順天應時。讓百姓、讓市民知道朝廷可以急其之所急,想其之所想。”

    “讓所有百姓都知曉,小民從來不可輕。整個大宋,是天下萬民意誌的集合。他們的訴求,他們的意誌,就是朝廷政令整改的方向。”

    “而不是千年如一日,隻能企盼一位英君明主。”

    這才是防止腐朽,調整朝政,天命維新的最有效途徑!

    小民從來不可輕!

    虞允文內心震撼之後,忽然有所明悟。

    若皇室一直順應的是民心,反饋的是百姓訴求。

    那趙氏絕對可能突破中原王朝兩三百年輪回的宿命!

    那學子是否也會如皇室一般?避免成為被天下厭惡、淘汰的腐朽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