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出兵十萬

字數:3976   加入書籤

A+A-




    說到獨守安西的歸義軍,虞允文既感覺忠肝義膽,又蒼涼豪邁,向眾人介紹道:“安西軍隊被抽調一萬五千人往中原後,留守當地的唐軍便隻剩下九千人。”

    “要守護這片數萬裏疆土,安西軍不得不堅守在各處石堡之中。”

    “往往幾十人,甚至十幾人要困守一座孤堡,經年累月,既要麵對缺衣斷糧,又要麵對數百數千胡虜的圍攻。”

    “我聖朝絕不能使將士重蹈此覆轍!”

    “臣以為應當派大軍十萬進入河中。”

    出兵十萬,也就是兩個精銳野戰軍。

    這絕對算得上是一場規模宏大的遠征了。

    大英帝國當年為了征服帝國墳場也就出兵四萬而已。

    如果出動十萬大軍,再征調當地的仆從軍西遼、東遼以及可能的黑汗國和蒙古鐵騎,這次大宋的軍隊可能就高達十七八萬了。

    接近二十萬大軍勞師遠征,以大宋曠古爍今的財富雖然不是供應不起。

    但趙桓隻是有些難以接受,問道:“有必要如此興師動眾嗎?畢竟前唐隻是出動了一萬精銳步騎,就成功鎮服當地,大規模設置行政區劃。。”

    虞允文堅定的說道:“正是因為前唐隻出動了一萬餘人,所以才無法有效掌控當地,不得不設置大量都督府,各部胡虜皆隻受羈縻,而不受管轄。致使一旦發生霍亂,唐軍就不得不龜縮在石堡中,被胡虜所圍困。”

    趙桓點了點頭,倒也是這個道理。

    這一次大宋重返河中之後,就不打算再走了。

    所以當地的最高官員不可能是河中諸國聯盟總理,兼大宋河中都護府都督。

    而是再一次在當地大規模的設置中原行政區劃,將河中諸國全部變成大宋州縣。

    一舉把阿拉伯語、突厥語、遊牧文化、清教文化全部清理出這一片區域,使中原文化徹底在這裏紮根發芽。

    把西域跟河中地區變成大宋的精華之地。

    要達成這個目標,必須要有非常強大的軍力,無需跟其他民族、部落和國家做任何妥協,能夠直接鎮壓一切叛亂和抵抗。

    那一萬軍隊跟二十萬軍隊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

    這也是為什麽虞允文說,出兵多少並不是勝負的關鍵,而是長治久安的關鍵。

    虞允文借著說道:“而且出兵越多,傷亡也就越少,戰事就越能迅速結束,以免陷入焦灼。”

    “王師十萬,加上胡騎數萬,能夠展開陣線,全麵進攻,以最快速度結束戰事。同時給到當地所有部族以直接鮮明的交戰體驗,留下恐怖震懾。”

    “如此一來,至少三十年內河中之民,將畏王師天威,不敢存叛亂之念。”

    三十年,這就是一代人啊。

    別說這個時代,就算是後世,有圖書館,有互聯網,有檔案館,三十年後的百姓,對三十年前也幾乎沒有印象。

    二零後的新生代,隻知道有大毛,完全不知什麽是超級帝國毛熊。

    大宋如果統治了當地三十年,按照如今的人均壽命來看,老一代人死去,新一代人可能都不清楚這裏當年都有哪些國家。

    最後虞允文說道:“而且十萬大軍駐紮在當地,可以反過來相助中原。滅西夏之戰可以從四麵進軍,以雷霆之勢一舉覆滅此強敵。”

    由於上一次衝突的爆發,大宋在與西夏的對峙中寸步不讓,最終西夏在膽小鬼遊戲中退縮了。

    所以最近一兩年,西夏都比較低調本分,幾乎消失在了大宋朝廷的視野裏。

    兩國交鋒,動輒是以數年計量。

    即便是李世民滅突厥,中間還間隔了四年。

    一兩年前,大宋跟西夏還聯軍對敵,轉眼間就互相敵對,進行滅國之戰,在輿論上不太合適。

    民眾很難適應這種倉促的劇烈轉變。

    即便西夏習慣於朝秦暮楚,曾經在宋遼之間投機,也沒法這麽順滑的轉變,更何況大宋這種天朝上國。

    不過虞允文說的大軍再從西麵調轉矛頭,圍攻西夏。

    趙桓覺得大可不必,按如今的國家形勢來看,西夏作為藩國,將很有可能重蹈曆史上的覆轍。

    中原派一隊使臣過去,他們國內勢力就會砍下國王的首級,然後接受被中原設為州縣。

    思考了一會兒,趙桓說道:“那就按樞密院的規劃執行吧。兩位相公,給十萬大軍提供糧草後勤,可有困難?”

    計相楊時率先說道:“高昌之戰,迅速結束。當地糧草並沒有消耗多少,至少可以供應一支野戰軍。剩下不足的部分,可以給財政撥款,讓當地就近采購糧食。然後再從隴右都護府往其運糧即可。”

    隴右都護府也是有著大量存糧的。

    這一點大宋還真的是不同於漢唐,得益於農業發展,大宋各州郡都有極多的糧食儲存。

    比如當初方臘之亂,西軍南下平叛,就是就地接受補給。

    徽宗朝戰事不斷,將存糧消耗殆盡,官府又開始在市場上采買糧食,導致糧價紛紛上漲。

    但即便糧價上漲,也不像是漢朝那會兒,民間糧盡,不得不人相食。

    “時逢我大宋盛世,糧食不成問題,樞密院輸送可有問題?”

    張叔夜堅定的回複道:“臣會認真統籌,調集諸州縣車馬配給治粟司將士,為此次出征配備齊最充裕的騾馬。”

    大宋精銳野戰軍跟各路衛軍最大的區別就是騾馬化程度,而這一次張叔夜更是極力加強了兩支軍隊的後勤補給車輛。

    就是要用最大的財富,保證全軍的騾馬化行軍,打的就是富裕仗。絕不允許出現坎坷。

    最後張叔夜問道:“軍隊部署,臣等敢擔保無憂。隻是不知官家打算派哪兩支部隊過去?”

    其實張叔夜問的就是打算用哪位將領。

    趙桓想了想,說道:“讓神武右軍親自去一趟吧,這是樹立我朝軍威之戰。讓張憲統軍。”

    “另一支讓龍驤左軍過去,讓王伯龍統軍。”

    “臣等領命,這便為官家傳達調令。”

    如今是夏季,等準備好糧草,軍隊開拔過去,差不多也就是冬季了,正適合分而擊破。

    也是巧合,每次中原向河中進軍,都是在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