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無條件投降

字數:4451   加入書籤

A+A-




    離開韓宮的韓庚,親率自己的一支衛隊,搗毀了陽翟城西郊的一處私人武器作坊。
    “拆了!全拆了!”
    在韓庚的命令下,宿衛們紛紛將冶煉武器所用的煉爐全部拆毀,就連帳篷、茅草屋都不放過,全部拆掉,然後付之一炬。
    麵對韓庚這種喪心病狂的做法,所有的黎庶都急眼了,握著武器把韓庚以及一眾宿衛圍了起來。
    “你們要造反嗎?”
    韓庚怒道。
    “太子,這是你逼我們的!”
    一個赤著上身,膀大腰圓的漢子咬牙切齒的道:“國君跟吳人作戰,吃了敗仗,落得割地賠款的結果,還把債務轉嫁到我們這些窮苦人的身上!”
    “官府巧立名目,征收各種各樣的苛捐雜稅,這賦稅都收到後年了!”
    “你讓我們怎麽活?”
    “就是!太子,你也要體諒我們的不容易!”
    聞言,韓庚瞪著眼睛,憤憤不平的道:“我何時沒有體諒過你們?”
    “二三子,請你們各歸本業,切勿再做這種工匠之業!”
    “商人到我們韓國大肆收購武器,那是吳蠻子的陰謀!”
    “背後的始作俑者就是吳人!他們是想以此迫使我們韓人耽誤農耕,沒了收成,然後再發兵滅我韓國!”
    “難道說,你們已經放棄抵抗,甘願淪為亡國奴嗎?”
    “你們自稱是沒了生計,就不能跟國家一起同甘共苦幾年嗎?”
    “爾等的良心何在?”
    一聽這話,那漢子更是怒不可遏,道:“良心?”
    “太子,你怎麽還敢說出這種大言不慚的話?我們的良心,跟你們這些肉食者一樣,都喂了狗!”
    “耕地為生?我們已經活不下去了!”
    “明知道是吳人的陰謀,但我們一定要這麽做!”
    “太子你說得輕巧,根本不曉得人間疾苦!”
    “什麽亡國奴?我聽說在吳國治下很好!吳地之人家境殷實,哪裏跟咱們韓人一般盡皆窮困潦倒!”
    被這些黎庶指責的韓庚,不由得沉默了。
    他根本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話語,來反駁這些黎庶。
    自知理虧的韓庚,搗毀了武器作坊之後,就帶著宿衛們匆匆離去。
    適才到郊外,韓庚又碰見一隊商賈正在大肆收購武器。
    這惹惱了韓庚,於是上前阻止。
    不料,居然碰上了兩三個軍營中的士卒。
    他們把自己的武器盔甲都拿了出來,賣給商人!
    “你們……真是大逆不道!死罪!死有餘辜!”
    韓庚一時間氣炸了,語無倫次的嘶吼道,宛如一頭暴怒的獅子。
    “爾等竟敢將自己的武器盔甲還有弓弩都拿出來賣給商人,不知道這是死罪嗎?”
    知道自己罪責難逃的士卒,還鼓起勇氣哼了一聲,振振有詞的道:“太子,你殺了我吧!”
    “反正,在韓國也沒了活路!這樣的國家,遲早會滅亡!”
    “對!這都是你們逼我的!”
    “軍營中幹這種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今天你能阻止我們,處死我們,但是你能阻止多少將士?難道你要把所有韓國的將士,全部斬盡殺絕嗎?”
    “……”
    韓庚被問住了。
    精神恍忽之間,韓庚不禁一屁股坐到了土地上,悵然若失的喃喃自語道:“韓國完了。”
    “韓人連自己的武器盔甲都不愛護,韓國的將士連自己武器盔甲都不愛護,這樣的國家……這樣的軍隊,還有希望嗎?”
    “沒希望了,一切都完了。”
    ……
    魏國的情況,與韓國基本上如出一轍。
    韓魏兩國的黎庶們為了鍛造武器掙錢,想方設法,甚至於不惜砸鍋賣鐵,把自己的鋤頭、鐮刀、菜刀等等東西都融化之後,再冶煉成武器,賣給商人。
    誠然,韓魏兩國也想過一些方法阻止,卻都起不到任何的效果。
    當人們被逼到走投無路的時候,什麽事情都幹得出來。
    韓魏兩國的“肉食者”們,應該慶幸國人沒有揭竿而起。
    而這,恰恰是慶忌想要看見的事情。
    時間進入吳王慶忌三十一年,即公元前483年,農曆七月。
    經過半年的籌劃工作,慶忌認為,滅亡韓魏兩國的時機已經成熟。
    於是,慶忌下達了吳軍東出的命令。
    慶忌拜孫武為大將,率領步騎十萬人,浩浩蕩蕩的出崤函,經由河東郡發動滅韓之戰。
    又拜伍子胥為大將,率領步騎十萬人,從潁川郡發動滅魏之戰。
    吳國二十萬大軍,要一口氣蕩滅韓魏兩國並不是難事。
    吳國的滅韓大軍一路所向披靡,基本上沒有遭到像樣的抵抗。
    畢竟,時至今日,韓人的民心已經淪喪,他們不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了。
    再加上連最基本的軍糧都籌措不到,韓軍將士如何作戰?
    當孫武率軍進抵野王的時候,倒是遭到了韓軍的抵抗。
    駐守在野王城的,正是韓國太子庚,以及韓軍區區的五千人。
    這仗還怎麽打?
    有鑒於此,孫武認為,為了減免將士的損傷,可派人到城裏跟太子庚和談。
    但,太子庚卻是斷然拒絕了孫武的好意。
    孫武正準備對野王城發起進攻的時候,一個來自陽翟的消息,打亂了他的部署——
    “韓君……降了?”
    孫武愣了一下。
    還沒有兵臨城下,韓不信居然就已經打算歸降?
    為了一探究竟,孫武留下部分兵馬,跟太子庚麾下的韓軍在野王對峙後,自己則是率領數萬大軍直奔韓國的都城陽翟。
    當孫武兵臨城下的時候,聽到風聲的韓不信,就舉行了投降儀式,赤著上身,背著荊條,一手牽著羊,嘴裏叼著一塊美玉,領著韓國的公卿大夫出來迎接吳軍。
    這是典型的投降儀式了。
    孫武忙不迭的為韓不信解下其身上的荊條,並給他披上了一件外衣。
    “武安君,韓國……願降!”
    韓不信可謂是極盡可能的放低了姿態,向孫武卑躬屈膝。
    以至於,事先韓不信都沒有派人去跟吳國談條件。
    無條件投降嗎?
    不一定。
    畢竟慶忌一向是有容人之量,能善待亡國之君的。
    韓不信這樣“大義凜然”的無私行為,反而能讓慶忌高看他一眼,繼而不會虧待他。
    老謀深算的韓不信,可謂是一個聰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