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班師回朝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A+A-




    ,重生之吳霸春秋
    重生之吳霸春秋第732章班師回朝
    趙伯魯嗎?
    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慶忌心裏知道對方在曆史上,是怎樣的角
    趙伯魯,可謂是趙鞅的嫡長
    按照宗法製,理應是趙伯魯繼承宗主之位
    但,趙簡子趙鞅感覺伯魯資質平庸,不足以擔當重任,便讓庶子趙母恤承襲自己的官職、爵位並繼任趙氏家族領
    而趙襄子認為自己不是趙氏嫡子,應該還位於嫡係,便以兄長趙伯魯的兒子趙周為嗣,封為代成
    由於趙周死得早,趙母恤又立趙周的兒子趙浣為繼承人……
    此時,對於趙伯魯的出現,慶忌還是頗為遲疑
    “伯魯,汝父何在?”
    “回稟吳王,家父……”
    趙伯魯的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傷心欲絕的回答道:“家父自知罪孽深重,無顏麵對吳王,也無顏麵對趙氏的軍民,故而於昨夜引火自焚”
    “家父有感於吳王仁德,期望能以一死,以獻上晉陽城之遺澤,讓吳王放過一家老小,切勿再添殺”
    趙鞅,死了?
    得知這個事情的慶忌,心裏還是不願意相信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慶忌不便於戳穿,隻好拍了拍趙伯魯的肩膀,和顏悅色的說道:“伯魯,請節”
    “寡人一向是以德服寡人認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汝父既然已經作古,前塵往事,便應該一了百”
    “伯魯你日後在趙國,當不失上卿之”
    一聽這話,趙伯魯頓時一臉感激涕零的神色,朝著慶忌躬身行禮道:“多謝吳王!”
    慶忌仔細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趙伯魯,心中就有了答
    趙伯魯畢竟是太嫩了,無法做到情緒的把控自
    怎樣成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
    一句話――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一個合格的政治家,總是少不了高超的演
    而趙伯魯的演技,就跟後世的小鮮肉明星一樣,隻能做“無病呻吟”,分外的差
    隻是看了幾眼,慶忌就基本上能確定,趙伯魯在演戲,趙鞅並沒有
    隨著趙鞅之死,晉陽城的淪陷,這場戰事似乎是能畫上句
    此時,在晉陽城的一座偏堂中,慶忌正在跟大司馬伍子胥、禦史大夫範蠡、禦史中丞伯三人坐在一起,商議大
    “子,寡人懷疑,趙鞅還活著,他是詐”
    此言一出,伍子胥、範蠡和伯都不由得麵麵相
    伯很是詫異的問道:“大王何以篤定趙鞅未死?眼看著敗局已定,趙鞅知道自己無法被寬恕,也不願意苟且偷生,會引火自焚,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聞言,慶忌輕笑一聲,說道:“伯,你還是小覷了趙”
    “趙鞅是何許人也?一代梟雄!這樣的人,是不會輕言放棄”
    “隻要他一息尚存,便不可能自我了斷……”
    正所謂最了解自己的人,莫過於自己的敵
    同理,慶忌還是頗為了解趙鞅
    換做慶忌,哪怕是到了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時候,都不會選擇自
    因為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
    好比西楚霸王項羽在烏江自刎一樣,李清照的一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成了項羽之死的真實寫
    萬一項羽過了烏江,到江東東山再起的話,能不能重整旗鼓,繼續跟劉邦爭霸天下,並取得最後的勝利,
    還猶未可知!
    當然,希望還是比較渺茫
    這個時候,伍子胥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道:“大王,臣以為趙鞅若是未死,一定要在晉陽城掘地三尺,將他找出來!”
    “此人有雄才大略,若還活著,是為我吳國的一大勁”
    “趙鞅萬一是假死,待我軍撤退,他必定在趙國卷土重來,依靠趙稷的能力,怕是擋不住趙鞅的進”
    “而且,趙鞅跟韓君、魏君還是天然的盟友,與智君並無嫌”
    “趙鞅要是取代趙稷,成了趙國的國君,恐怕會對大王不利……”
    話音一落,還不等慶忌說話,坐在一邊的範蠡便緩聲道:“大王,臣以為不”
    “而今的六晉,形勢錯綜複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國土呈現犬牙交錯之勢,可謂是一團”
    “六晉混戰,不可避即便是趙鞅能力很強,憑借他的一己之力,怕也是無力回天!”
    “大王,我們的目的已然達uu看書而今的晉國分崩離析,蕩然無存”
    “我吳軍若是長久的留在六晉之地,恐為六晉諸侯所忌憚,最終對我軍群起而攻”
    “再者說,齊國那邊已經在厲兵秣馬,隨時都有南下進犯我吳國都城金陵的架勢,不可不防!”
    “”
    這一回慶忌沒有固執己
    對於範蠡所言,慶忌認為是不無道理
    慶忌豈能因小失大?
    之前,慶忌之所以率領六晉的諸侯聯軍進攻趙鞅,除了想一舉鏟除掉趙鞅這個大敵外,也存著趁此機會削弱六晉的心
    但,齊國那邊的動向,不可不
    慶忌知道有孫武坐鎮金陵,再有數萬守軍,金陵城一定是固若金湯,齊軍無法攻
    隻不過被敵國的軍隊兵臨城下,打到了家門口,這對於吳國而言,或多或少是一種恥辱,而且會進一步影響到吳國的民
    這不是慶忌願意看到
    在這一次的中原混戰裏,占到最大便宜的,莫過於吳
    吳國不止是得到了桃林塞、陰地,占據了中原的橋頭堡,將周天子所在的洛邑王畿,暴露在了自己的兵鋒之下,而且吳國已經取代晉國,成為天下列國公認的霸主!
    名副其實的霸主大國!
    到了這種地步,慶忌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非要跟趙鞅、齊國拚個魚死網破的話,對於吳國沒有任何的好
    換言之,趙鞅詐死,還是給了彼此一個台階
    “寡人決意,三日後,班師回朝!”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慶忌終於做出了這樣的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