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書同文車同軌

字數:4184   加入書籤

A+A-




    關於是否從大吳本土,向西方二十個藩王國徙民的事情上,茲事體大,慶忌很是慎
    被範蠡遊說一番,慶忌還是決定聽取一下太子恒的意
    畢竟,這天下最終還是要交付到太子恒手上
    慶忌不得不為太子恒著想,給他鋪
    於是,慶忌就在滋德殿中,召見了太子
    “吳恒,你老實告訴你對帝國向西移民之事,有何看法?”
    “回稟父皇,兒臣以為,此時不妥”
    “原因何在?”
    “各個藩王國的風土人情盡皆不同,難以馴推行吳化都難上加難,更何況是移民使之雜居?”
    太子恒搖搖頭道:“父皇,現在帝國內部,在您的治下已經趨於穩定,人心所”
    “兒臣說一句您不高興的話,在父皇您的治下,天下萬民對帝國,是又愛又恨,對皇祖父你是既愛戴又埋”
    “原因,不外乎父皇您給了子民們穩定的生活,使之豐衣足食,不再有戰亂之”
    “但,父皇您同時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成就自己的豐功偉業,窮兵黷武,使不少帝國生民飽受離亂之苦,以至於天人永”
    聽到這個,慶忌笑了笑道:“吳恒,這種話,也隻有你敢跟朕直言不諱的說”
    “兒臣冒犯,還請父皇降”
    “無”
    一些真正的心裏話,現在隻有吳恒敢跟慶忌毫不避諱的說一說
    真是的情況,的確是跟太子恒說的一
    帝國本土生活的大吳子民,豐衣足食,國泰民安,但是慶忌這些年來發動的西征戰事,的確給國內的不少黎庶帶來了深重苦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妻離子散,命都沒了,還要再多的功名利祿又有何用?
    慶忌沉吟片刻後,看著太子恒,問道:“吳恒,若是你日後繼承大統,你會當一個怎樣的皇帝,如何治國?”
    “父皇,兒臣也想立誌要成為像您一樣的皇帝,但,兒臣深知,如此一來,帝國必有傾覆之危故而,兒臣想當一個盛世之君,與民生息,這樣才能使我大吳高枕無憂,萬世一”
    慶忌微微頷首道:“難得你明白這樣的道”
    “吳恒,萬事開頭朕已經開好這個頭,權望加諸於一身,生殺予奪,一言以蔽但是你不一樣,後繼之君也不一”
    頓了一下,慶忌語重心長的道:“你們的威望不及若跟朕一般窮兵黷武,帝國覆滅之日,便不遠”
    “兒臣謹”
    慶忌的頭腦還是十分清醒
    華夏曆朝曆代的疆域,基本上都是開國之君奠定的,從建立到滅亡幾百年之間,一般都沒有太大的變
    為何?
    皇帝與士大夫們瞧不上四方的蠻夷之地是一方麵,國力有限是一方
    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後繼之君,沒有足夠的威
    一旦遠征失敗,可能會給王朝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甚至是毀滅性的結
    這可不是開玩笑
    ……
    翌日,慶忌就在奉天殿召開了大朝會,朝中凡是官秩六百石以上的大臣,都必須要到場參
    就連闊別朝堂多年的太子太師範蠡,都到奉天殿參加了這一次的大朝會,可想而知慶忌要宣布什麽事
    慶忌一如往常的穿著一襲玄色赤紋的的冕服,頭戴十二冕旒,腰間別著一把龍淵劍,坐在了氣派非凡的龍椅之
    值得一提的是,慶忌已經不跟過去一樣跪坐
    幾年前龍椅就被打造出來,成了慶忌的專屬寶座,也是後繼之君的專屬寶
    這是九五之尊的位置,獨一無二的位
    至於朝中的公卿百官,也還是跟慶忌坐而論
    不過,他們都是跪坐……
    傳統的坐法就是跪
    群臣也知道坐椅子舒服一些,但是在上大朝會的時候,誰敢跟慶忌一樣坐著椅子?
    “二三子,前些日子,朕與諸位愛卿商議,是否向西方二十個藩王國徙民之事,未有定”
    慶忌頓了一下,便朗聲道:“現在,朕決”
    “就國之藩王,一人從本土帶上一萬新銳之卒及其家卷赴”
    “凡跟隨就國之人,不論是軍中將士也好,士子黎庶也罷,及其家卷,一人皆賜黃金十兩,布十匹,受田二十畝到五十畝不等,所需之口糧、農具、房屋等等,及其一應生活用品,到地方後,由所在藩王國負責,不得延”
    “文種、曾參,由你們二人負責此”
    “諾!”
    文種和曾參當即領
    他們一個是尚書令,一個是戶部尚書,這的確是在他們管轄範圍之內的事
    慶忌這一次可真是大手筆
    一個藩王就帶著一萬士卒及其家卷就國,大概是五六萬
    二十個藩王國,那就是差不多一百二十萬的人口要被遷移出去定居,以穩固國本
    這田畝且不說,一人賞賜十兩黃金,十匹布,那就是差不多一千二百萬兩黃金,差不多一千二百萬匹布……
    好在大吳的國庫充裕,慶忌這麽幹,隻能是在物盡其用,補償這些要遠離故土,到異國他鄉生活的子民,僅此而
    一百來萬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十兩黃金,相當於後世的十萬軟妹幣……
    一家五口人的話,就是五十萬軟妹
    這算是慶忌給予這些“搬遷戶”的補貼
    “諸位,我大吳欲同化番邦外族,任重而道光是分封諸子,設立藩王國,還不夠,遠遠不”
    慶忌語重心長的道:“朕意,欲讓諸藩王國與大吳保持一致,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統一語言,統一度量”
    “這……”
    一聽這話,群臣都不由得眉頭緊
    他們認為,慶忌想做到這一點,太難
    難上加難!
    這簡直是異想天開的事情!
    尚書令文種不得不硬著頭皮出列道:“陛下,這別的且不說,統一語言,書同文之事,恐怕很難辦”
    “番邦外族在文化習俗、語言、文字、度量衡等等各個方麵,皆與大吳截然不”
    “若是陛下強製推行這種改革,恐怕最後也是收效甚”
    文種也是害怕慶忌白忙活,最後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