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雅言拚音吳韻

字數:4431   加入書籤

A+A-




    “公輸”
    “臣在!”
    被點到名字的魯班,立即站了出
    慶忌正色道:“工部增設一屬部,名‘工會’,掌監督大吳各個工坊之事宜,負責勞動仲裁,致力於維護工人的權”
    “如工人告狀,工會無法處理,報給你之後,仍不能處理,就轉交三司審理,再不能處理,朕親自審理,務必妥善解”
    “諾!”
    魯班當即答應下
    這芝麻綠豆大的事情,怎敢叨擾日理萬機的慶忌?
    如果真的讓工人告禦狀,把狀子送到慶忌的麵前,恐怕有很多官吏會丟了飯
    “父皇,關於興建直道使大吳本土與諸藩王國相通的工程,這是兒臣與工部諸公整理出來的預算,請父皇過”
    太子恒拿出了一道奏章,讓陛台一邊的內侍遞給慶忌閱
    慶忌想要修造以西都鹹陽為中心,延伸出去,連通大吳本土與諸藩王國的直道,難度係數是可想而知
    很多道路,還沒有興建起來,如遼國、塞國、南國這些藩王國還是偏遠之地,窮鄉僻壤,連最基本的官道都很
    不是崇山峻嶺,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
    哪怕是西邊的二十個藩王國,有著原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打下的基礎,交通網絡已經很是發達,卻也不合大吳官道的規格,要整修一
    財力和物力且不說,畢竟大吳可以就近取
    這人力方麵,要投入五百萬的民夫?
    慶忌不由得皺了皺眉
    “太子,真的需要五百萬的役夫嗎?”
    太子恒苦笑一聲道:“父皇,這已經是保守估計”
    “除了一百萬的昆侖奴之外,剩下的民夫,皆要從諸藩王國征”
    “不過這期間所消耗的糧草,兒臣以為,朝廷不必承擔,讓諸藩王國自己承擔即”
    現在的大吳,國力強盛,錢糧堆積如
    但是從大吳本土把數以千萬計糧草運出去,那是不合實際
    為今之計,就隻能讓諸藩王國自己承擔
    “”
    慶忌將奏章放在了禦桉上,倒是沒有改變太子恒等人整理出來的預算方
    兩三年時間,大吳就能興建出四通八達,綿延十幾萬公裏的官道硬麵公路,這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壯舉
    值得一提的是,慶忌為了調兵遣將的方便,已經下令在大道的兩旁種上大樹,以便為行軍的士兵遮擋炎熱的陽光……
    慶忌又環視一周,看著朝堂之上的公卿百官,緩聲道:“子,朕最近一直在想一件事情,始終未能做決”
    “所以,朕想請諸位愛卿議一”
    “我華夏有著幾千年的曆史文化,源遠流長,然,各地的風俗迥異,十裏不同音,百裏不同”
    “除了雅言之外,諸如其他地方,方言還在大行其”
    “我大吳以雅言為正音,雅言即為吳然,作為吳人卻連吳語,連自己的國語都說不清,這如何說得過去?”
    不怪慶忌會有這樣的考
    雅言是華夏最早的通用語,相當於現代的普通話,也就是大吳的“官話”、國語,官方語
    華就是衣冠之美,夏就是禮儀之
    雅言,就是夏言夏朝官方語
    雅言又被稱之為“洛陽雅言”,其音係為華夏傳統的上古音
    因為周代文字學的是商朝殷商文字,而殷人又是向夏人學習
    從上古時期開始,中原地區流行的就是雅
    慶忌在一統天下的時候,就已經規定將雅言作為大吳的“國語”
    奈何,這麽多年過去了,雅言還是沒有大行其道,成為吳人的“普通話”……
    “陛下,臣以為這樣的事情也無可厚”
    文種手持牙笏出列道:“在很久以前,人們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吳而”
    “各地的方言迥異,陌生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對於當地的語言也是認為晦澀難懂”
    “我大吳現在凡是走讀書、考試、當官之路的讀書人都懂得雅這已經是實屬不易”
    慶忌聞言,搖了搖頭道:“一個國家,其國人要是連自己的母語都說不好,甚至是不會說,如何使得?”
    “對於方言,朕也予以承認,畢竟各地的方言和雅言一般,都是我大吳文化,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
    “然,朕想要實現的,是國人在說好方言的基礎上,說好國”
    “哪怕是夾帶著口音的國語,隻要能說出來,說出來能讓人聽得懂,何不稱善?”
    這個時候,戶部尚書曾參出列道:“陛下,臣以為,若想實現讓天下人都說得清雅言,同一個音韻,還需要教化之功!”
    “可以編撰一部韻書,使其天下人心目中成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必須遵循的音讀典”
    “”
    慶忌點了點頭,表示讚
    曾參的想法,跟慶忌是不謀而合
    不過,想讀得懂韻書,那可不容易,大字不識一個的人,估計看著上邊的內容,都感覺頭皮發麻
    “曾參,左丘”
    “臣在!”
    “朕要編撰一部《吳韻,以雅言為標準,你二人以及禮部諸公,還有可以從國子監征召士子盡快完成《吳韻的編撰事”
    “諾!”
    曾參和左丘明立即答應下
    關於《吳韻,慶忌還親自參與了一下編撰事
    一開始完成的《吳韻,全書分五卷,收錄26194字,注文191692字,分206
    在《吳韻中,讀音相同的字列為小韻,每一小韻的第一字以下,均先釋字義,然後注音,標明同音字的數目,餘下各字,分別釋義,不再注
    這讓慶忌看了頗為不
    因為他們所編撰的《吳韻沒有拚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吳字注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
    反切,就是用兩個吳字來給另一個吳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
    這兩種注音方法,用起來都不方
    於是,慶忌又讓左丘明和曾參等人改動了一
    加入了“拚音”的元
    按照雅言音節的構成規律,把聲母、介母、韻母急速連續拚合並加上聲調而成為一個音
    拚音共有63
    其中聲母23個,韻母24個,整體認讀16
    製定成一個音標表,加入到《吳韻當中,這才完成了這一部著
    而慶忌也成了《吳韻的作
    《吳韻作為新的教材,被大量印刷出來,推廣到大吳本土的各個郡縣,以至於海外、域外之地的諸藩王國,大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