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潘山之死
字數:4975 加入書籤
A+A-
裴靈薇點頭解釋道“我雖為武者,抓鬼擒妖方麵不及佛門道教以及儒家,但我畢竟是七品境,而他隻是九品境。”
玄淨沒有懷疑,主要是潘山身上的陰氣波動太明顯了。
“不好!”
陡然間,玄淨想到了什麽,臉色一變,趕緊衝出白崖寺往山下而去。
裴靈薇不明所以,但還是跟了上去。
當二人來到半山腰時,發現了一具幹癟的屍體,身上穿著的是捕快衣裳,如今看來足足大了幾號。
“潘捕快?!”
裴靈薇這下也明白過來。
那附身潘山身上的陰鬼,殺人滅口,吸食幹淨了他的陽氣。
不想二人從潘山身上尋找突破口。
玄淨眉頭微蹙,想起初識潘山的那晚,這個怕老婆的‘老四’捕快,為了百姓安危豁出去的雄心壯語。
裴靈薇上前查看了一番,發現潘山身上的屍體已經涼透且有些發黑,便道“潘捕快昨日就已死!”
“裴施主,我要去趟衙門,你若要上香拜佛,佛殿角落便有香燭。”
玄淨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無悲無喜,他背起潘山的屍體,快步而去。
裴靈薇自是也無心情上香拜佛,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沒了,她心中也有一份怒氣。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衙門,見到了普安縣目前唯一的趙武捕快。
當趙武認出那具幹癟屍體是同僚之時,憤然大怒,一邊痛哭流涕一邊嘶吼。
“趙施主,潘施主昨日的都去了哪?”玄淨安撫了下趙武後,問道。
“老四昨天就在衙門之中,以及去了福陵山一趟。”
“去福陵山是一個人去的嗎?”
趙武想了下,道“對,是得婁知縣命令,再次去福陵山查探陰氣重地。”
玄淨心思微微一動,得婁知縣命令?
婁知縣在普安縣雖然隻上任三年,但名聲極好,是一個真心想要替百姓做事的好官。
“除了這兩個地方就沒有再去哪裏了嗎?”玄淨再次確認道。
“沒有了對了,老四昨夜一直在衙門中處理事情,不曾回家。”
趙武想起早上來衙門報到的時候,老四的婆娘也來了,一副來勢洶洶,在衙門裏叉腰質問老四為何徹夜不歸。
老四的反應很強硬,直呼男人辦事女人閉嘴,惹得弟妹哭著跑回了家。
趙武當時還驚呼老四站起來了,是個爺們,如今想來,那是不正常的反應!
當聽到玄淨說老四是死於昨天,趙武就更加肯定了。
“老四可憐,他婆娘剛懷上幾個月,就”趙武說著說著就哽咽了,一個大男人眼淚止不住地流。
玄淨聞言,心裏也不甚好受。
一旁的裴靈薇眼眶更是泛紅起來。
玄淨開口道“趙施主,陰氣重地之事你暫不要再查。”
趙武會錯意,“不查?難道老四就白死了嗎?”
玄淨沒有再說什麽,總不能說此事關乎甚大,非比尋常,你這點實力去查,不僅查不出個所以然,還會把命搭進去。
裴靈薇倒是聽出了玄淨弦外之音,“要無聲無息地吸食潘捕快的陽氣,還借屍還魂,五品嗜魂境的陰鬼方能辦到。”
趙武聞言頓感複仇希望渺茫,但他不會就此放棄,“陰氣重地出現,鎮魂殿肯定會重視,我這就書信一封,讓人快馬加鞭送到邢捕頭跟李哥手上!”
玄淨沒有阻止,他起身離開衙門,前往福陵山查看一番,看有沒有線索。
裴靈薇得知後,也選擇了陪同而去。
“潘捕快一心為了百姓,卻慘遭陰鬼殺害,我無法做到坐視不理。”裴靈薇如是說道。
二人在福陵山兜了兩圈,沒有任何收獲,便折返白崖寺。
裴靈薇擔心玄淨的心態,一路上總是沒話找話。
玄淨也從一開始的悲憤心情恢複了些許,回到白崖寺後,他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多謝裴施主。”
裴靈薇雙手合十回禮道“玄淨小師父,任何事情,總有答案,與其煩惱,不如隨緣。”
玄淨感激地看了一眼身材火爆的‘女魔頭’,知曉其是在安慰自己。
“裴施主,你覺得何為隨緣?”
“隨緣,自是順其自然。”
玄淨點了點頭,沒有否認,“不過小僧還有另外一種看法。”
裴靈薇正色道“願聞其詳。”
“小僧認為,真正的隨緣,並非什麽都不做,一味地等著老天安排,而是需要全心全力地付出,對結果如何卻不會太在意。所以,隨緣是一種洞徹萬法的智慧,而非一種消極逃避的心態!”
裴靈薇有所感悟,正欲說話,身後傳來了一道聲音。
“好!好一句‘隨緣是一種洞徹萬法的智慧,而非一種消極逃避的心態’!玄淨小師父如此年紀,有如此佛法感悟,老衲自愧不如!”
說話之人正是慈眉善眼,身穿藏青色僧袍的法昌寺和尚——弘慧。
弘慧身後還跟著有‘天生佛子’之稱的普廣,他也被玄淨的這句佛理給驚住。
世人皆說隨緣,順其自然,以為這是心境的大成,殊不知有時候卻是逃避的心態。
一語洞破世間人性。
好深慧的佛理!
普廣不禁對玄淨刮目相看。
裴靈薇看清來人,驚呼道“弘慧大師?普廣小師父?你們怎麽會在這?”
“阿彌陀佛,裴施主。”弘慧也有些意外在這裏見到裴靈薇,但臉上並沒有太過驚訝。
普廣見到裴靈薇,神情一亮,眉宇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喜意,“裴施主你也在這?!小僧與師傅是來尋創造‘應天佛經’的高僧而來。''''”
裴靈薇點頭道“我跟隨父親來幽州巡視,也是知曉‘應天佛經’出世而來。”
“阿彌陀佛,如此真是有緣!”普廣欣喜道。
弘慧看了一眼自己的徒兒,有些劫難需要自己去度,外人幫不上什麽忙。
他回過頭來,望向玄淨,被這個白崖寺的小和尚方才所言激起了興趣。
玄淨雙手合十道“弘慧大師謬讚,小僧沒讀過什麽書,但也知此佛理儒家聖人曾講過盡人事聽天命。”
弘慧微笑點頭,有些明白這小和尚,為什麽會得佛門異象的照拂更多,年紀輕輕有此心性,實屬難得。
方才,他與徒弟普廣去了普安縣,一方麵是找那三名百姓驗證。
另一方麵,再打聽一下這個小和尚的過往。
這才知曉玄淨自小患有怪病,多苦難者常有大智慧,這就類比‘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的道理。
“阿彌陀佛,小師父過謙了,有此感悟,比之普廣更勝一籌。”弘慧如是說道。
玄淨自是認為這是客套話。
一旁的普廣聽聞卻微皺起眉頭,他知曉師傅為人,是不會假客氣這般說。
普廣在法昌寺被稱為‘天生佛子’,雖說佛性清淨心思單純,但不代表沒有傲氣,其師的一句話激起了他的不服。
再加上玄淨出自連四百八十寺都不是的無名寺廟,如此想著,他走向玄淨,雙手合十道
“玄淨師兄,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玄淨沒有懷疑,主要是潘山身上的陰氣波動太明顯了。
“不好!”
陡然間,玄淨想到了什麽,臉色一變,趕緊衝出白崖寺往山下而去。
裴靈薇不明所以,但還是跟了上去。
當二人來到半山腰時,發現了一具幹癟的屍體,身上穿著的是捕快衣裳,如今看來足足大了幾號。
“潘捕快?!”
裴靈薇這下也明白過來。
那附身潘山身上的陰鬼,殺人滅口,吸食幹淨了他的陽氣。
不想二人從潘山身上尋找突破口。
玄淨眉頭微蹙,想起初識潘山的那晚,這個怕老婆的‘老四’捕快,為了百姓安危豁出去的雄心壯語。
裴靈薇上前查看了一番,發現潘山身上的屍體已經涼透且有些發黑,便道“潘捕快昨日就已死!”
“裴施主,我要去趟衙門,你若要上香拜佛,佛殿角落便有香燭。”
玄淨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無悲無喜,他背起潘山的屍體,快步而去。
裴靈薇自是也無心情上香拜佛,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沒了,她心中也有一份怒氣。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衙門,見到了普安縣目前唯一的趙武捕快。
當趙武認出那具幹癟屍體是同僚之時,憤然大怒,一邊痛哭流涕一邊嘶吼。
“趙施主,潘施主昨日的都去了哪?”玄淨安撫了下趙武後,問道。
“老四昨天就在衙門之中,以及去了福陵山一趟。”
“去福陵山是一個人去的嗎?”
趙武想了下,道“對,是得婁知縣命令,再次去福陵山查探陰氣重地。”
玄淨心思微微一動,得婁知縣命令?
婁知縣在普安縣雖然隻上任三年,但名聲極好,是一個真心想要替百姓做事的好官。
“除了這兩個地方就沒有再去哪裏了嗎?”玄淨再次確認道。
“沒有了對了,老四昨夜一直在衙門中處理事情,不曾回家。”
趙武想起早上來衙門報到的時候,老四的婆娘也來了,一副來勢洶洶,在衙門裏叉腰質問老四為何徹夜不歸。
老四的反應很強硬,直呼男人辦事女人閉嘴,惹得弟妹哭著跑回了家。
趙武當時還驚呼老四站起來了,是個爺們,如今想來,那是不正常的反應!
當聽到玄淨說老四是死於昨天,趙武就更加肯定了。
“老四可憐,他婆娘剛懷上幾個月,就”趙武說著說著就哽咽了,一個大男人眼淚止不住地流。
玄淨聞言,心裏也不甚好受。
一旁的裴靈薇眼眶更是泛紅起來。
玄淨開口道“趙施主,陰氣重地之事你暫不要再查。”
趙武會錯意,“不查?難道老四就白死了嗎?”
玄淨沒有再說什麽,總不能說此事關乎甚大,非比尋常,你這點實力去查,不僅查不出個所以然,還會把命搭進去。
裴靈薇倒是聽出了玄淨弦外之音,“要無聲無息地吸食潘捕快的陽氣,還借屍還魂,五品嗜魂境的陰鬼方能辦到。”
趙武聞言頓感複仇希望渺茫,但他不會就此放棄,“陰氣重地出現,鎮魂殿肯定會重視,我這就書信一封,讓人快馬加鞭送到邢捕頭跟李哥手上!”
玄淨沒有阻止,他起身離開衙門,前往福陵山查看一番,看有沒有線索。
裴靈薇得知後,也選擇了陪同而去。
“潘捕快一心為了百姓,卻慘遭陰鬼殺害,我無法做到坐視不理。”裴靈薇如是說道。
二人在福陵山兜了兩圈,沒有任何收獲,便折返白崖寺。
裴靈薇擔心玄淨的心態,一路上總是沒話找話。
玄淨也從一開始的悲憤心情恢複了些許,回到白崖寺後,他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多謝裴施主。”
裴靈薇雙手合十回禮道“玄淨小師父,任何事情,總有答案,與其煩惱,不如隨緣。”
玄淨感激地看了一眼身材火爆的‘女魔頭’,知曉其是在安慰自己。
“裴施主,你覺得何為隨緣?”
“隨緣,自是順其自然。”
玄淨點了點頭,沒有否認,“不過小僧還有另外一種看法。”
裴靈薇正色道“願聞其詳。”
“小僧認為,真正的隨緣,並非什麽都不做,一味地等著老天安排,而是需要全心全力地付出,對結果如何卻不會太在意。所以,隨緣是一種洞徹萬法的智慧,而非一種消極逃避的心態!”
裴靈薇有所感悟,正欲說話,身後傳來了一道聲音。
“好!好一句‘隨緣是一種洞徹萬法的智慧,而非一種消極逃避的心態’!玄淨小師父如此年紀,有如此佛法感悟,老衲自愧不如!”
說話之人正是慈眉善眼,身穿藏青色僧袍的法昌寺和尚——弘慧。
弘慧身後還跟著有‘天生佛子’之稱的普廣,他也被玄淨的這句佛理給驚住。
世人皆說隨緣,順其自然,以為這是心境的大成,殊不知有時候卻是逃避的心態。
一語洞破世間人性。
好深慧的佛理!
普廣不禁對玄淨刮目相看。
裴靈薇看清來人,驚呼道“弘慧大師?普廣小師父?你們怎麽會在這?”
“阿彌陀佛,裴施主。”弘慧也有些意外在這裏見到裴靈薇,但臉上並沒有太過驚訝。
普廣見到裴靈薇,神情一亮,眉宇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喜意,“裴施主你也在這?!小僧與師傅是來尋創造‘應天佛經’的高僧而來。''''”
裴靈薇點頭道“我跟隨父親來幽州巡視,也是知曉‘應天佛經’出世而來。”
“阿彌陀佛,如此真是有緣!”普廣欣喜道。
弘慧看了一眼自己的徒兒,有些劫難需要自己去度,外人幫不上什麽忙。
他回過頭來,望向玄淨,被這個白崖寺的小和尚方才所言激起了興趣。
玄淨雙手合十道“弘慧大師謬讚,小僧沒讀過什麽書,但也知此佛理儒家聖人曾講過盡人事聽天命。”
弘慧微笑點頭,有些明白這小和尚,為什麽會得佛門異象的照拂更多,年紀輕輕有此心性,實屬難得。
方才,他與徒弟普廣去了普安縣,一方麵是找那三名百姓驗證。
另一方麵,再打聽一下這個小和尚的過往。
這才知曉玄淨自小患有怪病,多苦難者常有大智慧,這就類比‘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的道理。
“阿彌陀佛,小師父過謙了,有此感悟,比之普廣更勝一籌。”弘慧如是說道。
玄淨自是認為這是客套話。
一旁的普廣聽聞卻微皺起眉頭,他知曉師傅為人,是不會假客氣這般說。
普廣在法昌寺被稱為‘天生佛子’,雖說佛性清淨心思單純,但不代表沒有傲氣,其師的一句話激起了他的不服。
再加上玄淨出自連四百八十寺都不是的無名寺廟,如此想著,他走向玄淨,雙手合十道
“玄淨師兄,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