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舍我其誰

字數:6499   加入書籤

A+A-


    六種突破。
    各有千秋。
    每一種都是不凡。
    不過突破難度卻不一樣。
    有的易如反掌。
    有的難如登天。
    離塵伸手取下腰間葫蘆。
    看著血池中不斷升騰的紅蓮業火。
    雙眼逐漸迷離。
    自穿越以來,離塵一直都是得過且過,並沒有什麽壓力。
    雖然因為資質不凡,修行也沒有落下。
    但若論修道之心,卻仍有很多不足。
    寂寞禪師說他缺少一份求證之心。
    其實就是說他少了幾分求索的動力。
    沒有動力的原因是因為沒有目標。
    須臾葫蘆倒傾,仙猴兒酒入喉。
    醇香蕩開,掀起心中遐想。
    過去,    他穿越至此,心中仍有幾分僥幸。
    偏居一隅,有門派庇護。
    上有師傅教導,師兄關懷,下有師弟調教,其樂無窮。
    資質不壞,身懷異寶。
    歲月靜好,悠閑度日。
    飲飲酒,練練功,    能上天入地,能欣賞原生態的風光。
    一切都是自然祥和,溫柔以待。
    本以為這大概就是穿越修仙世界的福利了吧。
    但……這次湘妃穀一行,所聞、所見、所感,給了他當頭棒喝。
    百果山,被大玃搶上山的青春少女。
    向陽村,被幽靈蟻折磨至死的全村老少。
    湘妃穀,被紛爭恩怨殺死的眾多修士。
    被遺棄的槐生。
    被分食的鱉孫。
    ……
    原來,每個世界的殘酷都是一樣的。
    前世為了金錢、為了名譽,為了女人。
    現在為了求仙、為了證道,為了長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就有紛爭。
    就有利益。
    要麽進,要麽退。
    要麽生,要麽死。
    沒有被動接受,也沒有予取予得。
    世上本沒有罪,    弱小就是原罪。
    人生在世,    其實僅僅是活著,    就已經很難了。
    這花花世界如此美好,    沒有人舍得這麽快就撒手。
    想活得長久一些,並沒有什麽錯。
    但要具備活下去的優秀品質。
    可以是無欲無求,學會舍棄,領悟超脫。
    可以是如履薄冰,學會遷就,懂得隱忍。
    可以是運籌帷幄,學會利用,善於思索。
    離塵。
    一沒有超脫物外之平靜。
    二沒有忍氣吞聲之隱忍。
    三沒有決勝千裏之智慧。
    屬於他的,隻有一條能上天的康莊大道。
    離塵的目光逐漸堅毅。
    好像終於有了焦距。
    短暫的沉思,勝過之前的一切修行。
    他沒有選擇無欲無求,也沒有選擇瞻前顧後,更不會選擇忍氣吞聲。
    他要痛痛快快的活這一世。
    除了頭頂著天,腳踏著地。
    不要讓黑遮了眼。
    不要讓狗擋了路。
    本是順天而生,逆天而為。
    飛升物外,與天道相爭。
    爭他個無漏無缺。
    爭他個無拘無束。
    爭他個無法無天。
    這一刻,他終於放下從前,準備在這個世界生根發芽。
    他要登上九重天。
    他要成就無上仙。
    他要悄悄拔尖,然後驚豔所有人。
    大道爭鋒,    物競天擇。
    從此這方世界又要精彩三分!
    此時,    離塵目光灼灼,再看向解語鏡中的六種突破。
    再無任何迷茫。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歸一罡氣,舍我其誰?!
    他就是要抓住最無上的機緣!
    走上天道都不容的無上正途。
    想到此時,舉起葫蘆,狂飲一觴烈酒。
    隻覺得胸中豪氣頓生。
    竟是前所未有的暢快淋漓。
    【突破條件:
    1、主修《酒神篇》,以酒為載體,蘊成酒形,土精木華,金石醞之,水形火態,五行歸元。
    2、十醞十釀,得陰陽相濟,成大道之形。
    3、大徹大悟,道心通明。
    4、至尊無上,不存人間,隱藏天機,方可頓悟。】
    歸一罡氣相當於十醞罡氣的升級版。
    二者都是以《酒神篇》為根基。
    第一條,真氣蘊成酒形,含五行變化。
    之前在百果山時,酒癡曲歡伯就曾經點評過。
    離塵的真氣,比癡人穀的《醞釀真氣》酒性更濃。
    天生就是修煉酒道的料子。
    所謂酒道,土精木華,金石醞之,水形火態。
    既是五行之道。
    亦是自然之道。
    以五行入酒,可體會諸般變化。
    離塵以《酒神篇》為根基,更是覺醒了‘醉翁’命格。
    品酒入道,早已得其中三昧。
    離塵早已經能夠達到。
    第二條,十醞十釀,得陰陽相濟。
    《酒神篇》本為五行之道,後得曲歡伯傳授《醞釀》之法,被離塵推演到九醞九釀。
    直到女兒寨時,與三女雙修《混元》,終於調和陰陽。
    醉翁將《混元篇》入酒,領悟個性‘調和’。
    九醞九釀,推演至十醞十釀。
    終於由五行,再出陰陽。
    陰陽化生,真氣生生不息。
    正是十醞十釀,陰陽相濟。
    可是第三條,大徹大悟,道心通明。
    離塵是實在沒有頭緒。
    若說頓悟,離塵幾乎天天都經曆。
    喝酒後,《酒神篇》能得到悟道金光,酒後吐真言。
    接龍後,《龍象般若經》能得到悟道金光,領悟龍象之力。
    科普後,《因果轉業訣》能得到悟道金光,領悟因果轉化。
    另外,佛祖絕學《百八煩惱拜》,能以殺意煉心。
    《大觀經》能觀想煉心。
    甚至自己進入小黑屋中,亦能入定自悟。
    但這些都隻能算是日常頓悟,有解語鏡相助,實在不值一提。
    可若說到大徹大悟,離塵也有過兩次。
    第一次是,血海秘境中的四大煩惱路。
    離塵當時乘坐苦行核舟,積累心中怨氣。
    分別渡過‘地、火、水、風’四大煩惱路。
    克服重重難關,最終都在小黑屋中,頓悟出四大皆空。
    最終更是以《百八煩惱拜》的合十皈依之術,將所有煩惱化盡虛無。
    從而大徹大悟,覺醒了‘須陀洹身’。
    第二次是,登上彼岸,又在十方塔中,參悟‘靜’之境界。
    成功登頂後,大徹大悟《諦聽妙術》。
    但這兩次都沒有讓他達到道心通明的境界。
    何為道心通明,就是不會被任何外物迷惑,以‘道’貫徹心意。
    所見即所得,所思即所用。
    不彷徨,不迷茫。
    忠於道,誠於心。
    洞破虛妄,照見光明。
    故雲,道心通明。
    道心通明的先決條件就是對‘道’的領悟。
    隻是何為道?
    一言一行,一思一念,一心一意。
    都是道。
    而對於離塵來說,當然還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比如說《無間印法》化生出來的‘十方道場’!
    ps:求推薦票、月票、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