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徒】
字數:3061 加入書籤
眾人落座後,王平章開口問道:“陛下,穀梁調往南境之後,龍驤大營由何人接手?”
開平帝淡淡道:“眾卿家可有人選建議?”
京軍三大營主帥曆來都是極重要的位置,比西府知院和東府參政都重要許多,因為這是直接拱衛京都的防備軍隊,同時也是大梁境內唯一的機動力量。從大局上來看,大梁的軍隊主要分為三部分,其一是西麵邊軍,其二是南麵邊軍,然後便是京軍三大營。
內陸各州僅有數量較少的廂軍,從戰力上來說僅僅能夠應付各地匪患,如果碰上那種規模很大的流匪恐怕隻能據城而守。當然大梁境內承平百年,目前還未出現那種民不聊生以至於匪患叢生的局麵。
至於京都內的守備師和禁軍,不可能出京半步,除非皇帝外巡。
所以京軍三大營的任務很重,除了拱衛京都之外,還要肩負隨時馳援各地的重擔。
無論是廣平侯穀梁、長興侯曲江還是北營主帥誠毅侯郭開山,都是軍功累累且極為忠心的虎將。
如今穀梁調任,誰能接他的位置?
殿內眾人都有自己的世交親友,誰都想自己親近的人坐上這個位置,但沒有人敢輕易開口。因為想要坐穩這個位置,光有皇帝的任命可不行,必須在軍中具備一定的威望,同時在能力上經過證明,否則隻能是自取其辱。
其實在幾個條件的限製下,可以選擇的人不多,基本會從邊境諸營主帥中產生。
一如當年的穀梁、曲江和郭開山。
李柄中深知這個機會是多麽難得,軍中這些主帥位置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而且輕易不會變動,如今隻要自己能把握住,將西營一位熟稔的主帥提上來,對於以後在軍中的布局無疑是非常大的助力。
他輕咳一聲,正要開口說話,卻聽沈默雲忽然說道:“陛下,臣有一個人選。”
開平帝似乎並不意外,淡然道:“沈愛卿且說。”
沈默雲說道:“臣認為李大人足以勝任龍驤大營一職。”
滿堂寂靜。
李柄中有些惱怒於沈默雲的橫插一腳,雖然太史台閣在軍情刺探方麵功勳卓著,比軍方內部的探子還要強大,但關於軍務上的問題沈默雲以往極少開口,尤其是和太史台閣無關的情況下。但他是皇帝最信任的臣子,這麽多年更是成為孤臣,所以沒人會質疑他開口的權利。
李柄中還在腦海中思索邊軍哪個主帥姓李,卻忽然間感覺到旁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
他抬頭便看見沈默雲望著自己。
在這個瞬間,李柄中隻覺得無比荒唐。
雖然這些年他在五軍都督府做得不是那麽舒服,這樣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也確實要承擔許多窩囊氣,然而以他的資曆,這是進入西府最有效且唯一的路徑。
眼看著隻有一步之遙,沈默雲竟然要讓他去坐鎮京軍南大營?
很快一股恐慌從他心底泛起,因為誰都知道沈默雲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既然開口,就算不是皇帝的授意,那也說明皇帝讚成這個想法。
他無比艱難地轉過目光,很大膽地看了一眼開平帝。
皇帝的目光很平靜,平靜得有些淡漠。
這讓李柄中的心瞬間跌進冰窟裏。
對於皇帝的心意他雖然沒有王平章和沈默雲那樣了解,可畢竟做了很多年的天子近臣,當開平帝沒有任何猶豫的時候,他的命運便已經不可逆轉。
誰讓他沒有穀梁那樣的軍功,沒有路敏那樣盤根錯節的勳貴支持?
滿心苦澀無法言說,李柄中隻得躬身說道:“臣願為陛下分憂!”
開平帝淡淡道:“李卿果然是國之幹城,朕心甚慰。京軍十分重要,李卿不可輕忽,要為朕守好南邊的大門。”
“臣,領旨謝恩!”
十月末的天氣有些寒冷,偏殿中自然很溫暖,然而這種溫暖對於李柄中來說宛如火爐,他的後背已經被冷汗浸透。
從五軍都督府到京軍南大營,對於有些人來說是明降暗升,尤其是這些年局勢越來越明朗的前提下。可對於文官出身且沒有軍功的李柄中來說,這無疑是非常明顯的降職。更令他恐懼的是,這或許隻是皇帝的一步緩棋,等他赴任南營之後,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尋個由頭繼續收拾他。
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
李柄中百思不得其解。
自己和六皇子的接觸並不頻繁,而且也沒有任何越界的舉動,這次請劉質幫忙照顧李子均,說破天也隻是自己不願長孫出事,跟太子那個位置沒有任何關係。自己以前和劉質的接觸並未隱瞞,皇帝應該早就知道,為何眼下會突然發作?
這時有一個小太監入內稟報,隨即有一名麵白無須的中年內監踩著小碎步進來,在禦案前跪下說道:“稟陛下,奴才奉旨前往刑部觀察,現在特來複命。”
開平帝道:“詳細說來。”
內監便從裴越和李子均上堂開始說起,從頭到尾,連裴越和劉質的對話都沒有任何遺漏,一直說到最後,裴越的護衛葉七帶著證據上堂,與她一同出現的還有太史台閣的烏鴉。證據則是兩個刀客,根據太史台閣的核驗,這兩人是西吳東山王氏的旁支子弟,他們受豐城侯府管家所請,於京都東麵官道上伏擊裴越。
根據李府管家供認,此事由李子均獨自策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