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垂暮之年】
字數:2776 加入書籤
魏國公府。
外書房中,清香嫋嫋。
爐鼎中燃著的降香有安神定心之效,曆來為軍中武勳所喜,仿佛如此便能將身上那股血氣遮掩一二。當年征戰沙場時,王平章絕對不會在意這些細節,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他命人將自己常用的速香換成了降香。
書房中還有一位正值壯年的客人,他望著王平章不急不緩擺弄茶具的動作,微笑道:“若是讓那些文官老爺們瞧見這一幕,多半會譏諷國公爺附庸風雅,這些人哪裏知道您才是真名士。”
王平章神色淡然,悠悠道:“巨源何故作此小兒女姿態,莫非以為老夫承受不住那點打擊?”
客人名叫曲江,字巨源,爵封長興侯,官居京軍西營主帥。
他與對麵老者的淵源極深,當年王平章在南境戰無不勝時,曲江便是他的親兵首領。
待後來王平章步步崛起,曲江的地位亦水漲船高,最終以寒門子弟的身份坐上京營主帥的寶座,可謂極富傳奇色彩,與如今的裴越相差仿佛。
曲江對於都中近來的變動心知肚明,尤其是在得知王九玄被貶為庶民後,今日特地登門探望,言語之間頗多恭維,望能紓解老者心中煩悶。
此刻見對方麵色如常,似乎壓根沒有受到影響,曲江便誠懇地說道:“末將雖然愚魯,卻也知道國公爺胸懷錦繡,區區小事自然不會掛懷。隻是九玄畢竟年輕,我擔心他會胡思亂想。”
在最近的風波結束之後,沒人清楚王平章與開平帝做了怎樣的交易,隻知道王九玄被圈禁府中。站在裴越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懲治顯然還差了點火候,不足以將王平章逼到絕境。可是對於曲江這樣的鐵杆心腹而言,皇帝陛下的決斷未免太過冷血絕情。
無論如何,王平章為大梁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王九玄又是他最看重的長孫,極有可能成為魏國公府將來的掌舵人,絕非李炳中那種可以隨時舍棄的棋子。
更重要的是,沒有確鑿證據表明王九玄參與到那兩件事中,隻要陛下肯稍稍維護,他斷然不會落到這般境地。但是那位至尊卻順著裴越的心意,徹底毀掉王九玄的名聲和前途。
何至於此呢?
望著這位心腹憤憤不平的神色,王平章臉上浮現一抹欣慰,隨即平靜地說道:“你看著九玄長大成人,難道不清楚他的性格?”
曲江失笑道:“是我想多了。”
王平章卻搖頭道:“你能這樣想,老夫心中很熨帖。九玄被罷免後,這座國公府忽然變得門可羅雀,想來外麵那些人都在等著老夫徹底倒台。”
曲江輕哼一聲,麵色不善地說道:“那些人不過是異想天開罷了。國公爺,陛下究竟想做到哪一步?”
這話略顯直白,不太符合他京營主帥的身份,隻是他心裏明白,在這位老人麵前沒有任何必要拐彎抹角。
王平章目光幽深,花白的眉毛微微挑起,沉聲道:“開平四年,老夫曾經乞骸骨告老歸鄉,你可還記得?”
“開平四年……”曲江沉思片刻,恍然道:“我想起來了,當時是一位禦史借橫斷山匪患作亂的由頭彈劾國公爺,甚至還想牽扯出永寧元年的舊事。陛下對其深惡痛絕,沒過多久那禦史就病死在太史台閣的監牢裏。”
王平章眼中湧現淩厲之色,緩緩道:“那次老夫態度堅決,隻想遠離京都這是非之地,但是陛下更加強硬地拒絕老夫的奏請。從那個時候開始,老夫便知道陛下不會善罷甘休。”
曲江皺眉道:“陛下莫非是對當年的事情有心結?國公爺隻要還活著,無論是否身居高位,他便始終放不下。”
王平章搖頭道:“並非如此。先帝身中劇毒,此事乃是老夫與那七家替死鬼合謀,陛下雖然知情,但是並未插手其中。就算老夫抱著同歸於盡的念頭揭開蓋子,在如今那些朝臣看來,也隻是老夫信口開河而已。至於陳家滅門之案,牽扯到的武勳親貴更多,陛下知道老夫不敢說出真相,因為那樣會導致王家成為公敵,說不定祖墳都會被人刨掉。”
曲江神情凝重地問道:“那便有些說不通了。既然陛下不擔心國公爺會說出當年的隱秘,緣何不允許國公爺告老歸鄉?”
王平章幫他添茶,曲江連忙起身恭敬地接過,隨後便聽老者冷聲道:“我們這位陛下雄才大略,一心隻想鑄就比前魏更強大的盛世王朝。如今西吳元氣大傷,南周亂象已明,正是大梁平定天下四海一統的機會。隻消按部就班地整飭軍備,他肯定能在有生之年達成夙願。”
他稍稍一頓,輕歎道:“既然外部的敵人不成氣候,陛下的目光自然會轉到內部,所以他早在南境之戰爆發前,便開始著手解決大梁近百年來的頑疾。”
曲江不知不覺間坐直了身體,正色道:“陛下要對勳貴下手?”
王平章冷笑道:“對也不對。確切來說,陛下不想看到軍中還存在老夫這樣的山頭。”
不同於前魏的內部腐朽敗壞,大梁近百年來始終存在強大的外敵,所以朝中一直保持著向上的生機,軍中亦如是。但是這就會產生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軍方的地位太高,必然會形成勢力集團,當年是以裴元為首的開國公侯,現在則是王平章數十年來打造出來的人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