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那本書的下半卷】

字數:2961   加入書籤

A+A-




    大梁曆四代五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曆史,禮儀規製非常完善,兼之開平帝並非猝然離世,所以朝野上下皆有準備。
    喪鍾延綿不絕,在宮中發出信號之後,京都內外的寺觀皆要敲鍾三萬杵,代大行皇帝造福冥中,同時都中禁屠宰牲畜十九日。
    皇城盡皆掛白,停靈之所設在興慶殿,由吳貴妃親自帶人為開平帝小殮。
    與此同時,東府執政、禮部和翰林院官員連夜集議,向太子劉賢進《大行皇帝喪禮儀注》,經劉賢審定之後依禮施行,同時以儲君的名義昭告天下,各地需要依照朝廷規製哀悼祭奠。
    按理來說,治喪儀程乃是文官尤其是東府執政的自留地,武勳親貴和宗室子弟都插不上手,他們也沒有那個膽氣和自信在一眾飽學之士麵前引經據典。然而因為開平帝臨終前最後那句話,劉賢略顯固執地讓裴越參與進來。
    裴越沒有反對,亦未曾對洛庭和韓公端等人指手畫腳,隻是默然地坐在角落裏,大腦持續放空。
    他知道自己沒有閑暇時間放鬆,接下來要麵對的局勢將會更加複雜。雖然開平帝在去世前已經為劉賢打造出一個完整的朝堂框架,文臣武勳各司其職,但太子和皇帝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劉賢未必會全盤按照開平帝的遺詔行事。
    兼之朝中永遠不會缺少熱衷權力之人,新君登基之後的朝爭幾乎是可以預見的未來。
    對於裴越而言,如今的他遠遠不止木秀於林那麽簡單,已然是朝中一棵大樹,想要攀附他或者砍伐他的人都有。
    但他現在什麽都不願去想,腦海中不斷湧現過往和開平帝之間的點點滴滴。
    開平帝對他的打壓和忌憚是不爭的事實,連皇帝本人生前都沒有否認,然而在絕大多數時候,開平帝亦為他遮風擋雨,幫他免去了很多風浪。從今往後,身前再也沒有這樣庇護他的人,他必須要獨自麵對所有艱難。
    “陛下,一路走好。”
    紛紛擾擾之中,裴越在心中默默念道。
    ……
    小殮之後便是大殮,直白一點說便是入棺,同時棺前要設幾筵、安神帛、立銘旌,這些程序和儀製容不得絲毫差錯。
    在京都的文武官員及三品以上誥命則清早入宮,從西華門入宮致奠。葉七和穀蓁卯時初刻便離開中山侯府,在一眾家將親兵的護衛中乘馬車來到宮外,然後在內監的引領下來到思善門外,與那些身著孝衣的誥命們一同為大行皇帝哭靈。
    縱然心中頗為想念,但這幾日她們很難見到裴越。
    他們的夫君此刻正在景仁宮,平靜地應對往後數十年間大梁地位最尊貴的婦人。
    開平帝年輕時寵信過的嬪妃不少,但在德妃和陳皇後相繼過世之後,宮裏能夠上台麵的正主已經不多。除吳貴妃之外,還有養育了九皇子劉賀的寧淑妃與誕下十一皇子劉賜的戚賢妃,二人在宮中十分低調,如今愈發謹言慎行。
    吳貴妃形容悲戚,顯然還沉浸在開平帝駕崩的悲痛之中。
    望著長身肅立氣度內斂的裴越,她輕聲一歎道:“中山侯,本宮有件事想問問你的看法。”
    裴越目光微凝,對這位貴婦人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雖然她現在還隻是貴妃的尊位,畢竟劉賢還未正式登基,但是她完全可以自稱為哀家。隻因為還沒有走完最後一步,她便依舊保持著以前的習慣,由此可見其人心思之縝密。
    其實能在極度厭憎後宮爭寵的開平帝心裏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吳貴妃的心誌和手腕本就不凡。
    裴越垂首道:“娘娘但問無妨,臣定知無不言。”
    吳貴妃勉強浮現一抹溫和的笑意,緩緩道:“陛下走得倉促,尚未定下太子妃的人選,不知中山侯可有建言?”
    當初開平帝計劃得很周全,在立儲之後送走王平章,然後再為劉賢迎娶南周清河公主。他並不介意異國女子成為太子妃,因為南朝故土在他看來已在囊中。等到南北合一天下平定,一個出身於南麵的太子妃反而能夠有效地安撫人心。
    隻是他沒有料到南薰殿的爆炸,更沒想到自己會突然之間離開這個世界。
    眼下吳貴妃突然提起這件事,個中深意不言自明。
    劉賢不是他的父皇,在朝堂和民間都不具備太高的威望。一旦確立清河公主為皇後,伐周之時如何處理好內外的關係將是一件難事。
    裴越能夠理解吳貴妃的憂慮,但他隻能恭敬地答道:“娘娘,此事當由太子殿下決斷。”
    吳貴妃凝望著他的雙眼,歎道:“你難道不知劉賢的脾性?本宮前幾日便同他說過,此事需要慎重考慮,但他隻說已經答應了清河那孩子,斷不可言而無信。”
    這的確像是劉賢的性格。
    裴越沉吟道:“娘娘,其實此事不至於影響大局。清河公主品格端方為人聰慧,兼之去年那場大戰讓她跟南邊有了隔閡,將來肯定能守住自己的立場。退一步說,陛下之所以在交戰後仍然同意這樁婚事,一方麵是因為太子殿下的堅持,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天下大局。”
    吳貴妃點點頭,懇切地道:“本宮擔心的是,劉賢極為看重親情,將來若是因為清河的緣故生出遲疑之心,豈不是會辜負陛下對他的殷切期望?再者,皇後與其他嬪妃不同,身份和地位的變化必然會導致心態的轉變,而後宮不得幹政乃是大梁祖製,本宮隻是不願看到劉賢的後宮不安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