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物理學+方沂

字數:3959   加入書籤

A+A-


    演播廳的大熒幕上,是薑維騎著馬,不減速的衝向林子,那裏麵是密密麻麻的灌木群,而他後麵的追兵,已經嚇得忍不住放慢速度。

    隻是憑借著機械記憶,搭箭往這邊射。

    那把道具箭,並沒有真的射過來,而是軟趴趴的竄出去幾米遠,就掉地上;可是,前麵的薑維卻忽然回過頭,在兩匹馬存在速度差的情況下,像是預見了這一幕,淩空抓住了。

    他手裏並沒有箭,隻有一把弓。

    然而薑維在奔跑的馬上,拉滿三十磅的弓,把不存在的箭搭在上麵,“biu!”弓弦發出了破空聲,像是射出去的箭。

    後邊兒的追兵呢,也應聲下馬——他的馬現在速度已經很慢。

    這就是當時的完整鏡頭。

    主持人說,“我們請來了我們徽省的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教授,他在分析我們提到的這一片段後,覺得不可思議,認為這一段鏡頭可能在現實中發生,我們有請他上台。”

    一地中海襯衫眼鏡的中年人上來了。

    他直入主題,“我雖然學物理,但很喜歡研究曆史;眾所周知,曆史上經常要誇大化描述戰爭過程,《三國》原著本身又是演義小說,有很多超出科學的情節,這不奇怪,隻是不要當真……原先呢,我以為這一段隻有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才能發生,隻存在理論可能性;但是徽省衛視把片段寄給我,讓我鑒定,我發現這一段是真的發生了,假如那個演員不要怕事,成功射出箭的話……”

    台下的氣氛組觀眾起哄,引得整個演播廳都跟著做效果。

    物理學教授重複說,“假如當時真的有一把箭,射出去了……”

    演播廳現場拉出來一黑板,讓他發揮。

    “其實這就是一個簡單的物理問題,兩匹馬同一個速度的話,那麽薑維和追兵就處於相對靜止中,如果薑維騎得更快,快得多……比如像電視劇裏麵拍的這樣,減去箭射出去的速度,他和箭就幾近於靜止了,或者說,箭在他那裏是很慢的,可以被感知……於是演員就能抓住它。”

    “我覺得有趣,就是當我把箭按照常規的速度,大概是50米每秒往上計算的時候,我發現這個演員伸手的時候,當真會碰到一隻箭,這可能是一個美麗的偶然,但在過去的戰爭片中我很少看到,所以我才要上節目。我想說《新三國》至少這個鏡頭征服了我,我會願意看電視劇。”

    “這個演員也解答了我一個長久的疑惑。就是古代寫的那些現在看來不可能的事情,隻要物理上存在可能,就未必沒有真的發生。”

    說罷。這教授拿著方沂的《新三國》宣傳海報,讓他在上麵簽名。

    主持人說,“我們請其他的主創也在上麵留名。”

    經過一番演示,又是教授,又是科學分析的他們,全都蒙了,看方沂跟看怪物一樣。

    當時雖然覺得他這段演的好,但大家都不是文化高的,不知道能有多厲害,隻能從演技的角度分析他。

    這誰能想到,演員有一天還能跟物理學有關係啊。

    蒙的吧?

    主創們暈乎乎的在上麵簽名。

    教授拿著海報也下去了。

    按照台本,主創們接下來要講拍戲時候的趣事兒。然而,誰的趣事能和剛才發生的奇事相比呢。

    《新三國》當時拍攝的時候,分成了兩個組,一個是在橫店,一個是在卓州;橫店這邊的娛樂活動是打台球——何潤西帶了台球和簡易台球桌,一下了戲就把攤子支開來,吆喝人和他比賽。

    而方沂這邊,竟然是他天天跑去看馬,連帶著諸葛丞相,張飛這些也跟著去看馬,三人偶爾還要騎馬比賽。

    這又增添了一份可信度。

    薑維明顯是天天都在練習馬術。

    主持人並沒有看完電視劇的全片,隻拿到了做節目的一部分,這時候忍不住問,“薑維的馬戲很多吧,畢竟是要衝鋒的將軍,我才想起來,薑維是很有魅力的角色,一方麵是將軍,一方麵也能做謀臣和能臣。挺完美的一個形象。隻是以前其他人太閃亮了,以至於我們沒有注意到他。”

    盧毅自豪的插話,“伯約是我的傳人。”

    主持人大笑,“盧毅老師好入戲啊。”

    接著呢,就是些做遊戲,互相八卦的環節,眾人前後拍了近十個月,腦中有很多能拿來講的素材,盧毅探討了“赤壁”戲份的時候,當時沒有風,劇組是如何借了幾十個風扇來人工造風的。

    劉皇叔不愧是皇叔,他探討的是《新三國》這種男人戲,劇組成員都很少見到女人,最極端的半年也見不到——所以萬人迷入場的時候,劇組的都覺得貂蟬也就長這樣。

    也許,這正是《新三國》女性角色的顏值集體拉胯,而劇組都不以為然的原因,無他,憋的太狠了。

    結束掉綜藝的錄製。正好新一輪收視率出來。

    主創們顧不上聯絡感情,都在看數據,和隨之而來的媒體評價。

    眾多藝人,以及為他們服務的經紀團隊們把電視台門口擠得隻留下一道縫兒。

    陳建彬查閱的最快,他字正腔圓的報道說,“蘇省衛視的1.52,徽省衛視的1.33……另兩個也有增長。仍然保持在前十範圍內。”

    高木扣了扣腦袋,想到頭發不多了,又放下手,“數據比第一天好,但又好不到很多……我剛才看到評論,現在罵我們的更多了。台詞也罵,服化道也罵,演員也罵……為什麽會有這種怪事,他們一邊看我們的戲,一邊罵我們。”

    陳建彬說,“但是在網媒上,我們的評價很高,收視也特別好。”

    “我們的電視劇賣給網媒,隻賣了嗖狐一個,他們也隻有我們一個電視劇,現在那邊說《新三國》就是網絡上最火的電視劇沒有之一,他們四百萬買來網播權,賺大了,還說……”

    高木問,“還說什麽?”

    陳建彬遲疑道,“還說驗證了方沂的運氣,說太牛了,我不知道他在說什麽。什麽運氣。”

    高木於是通知人去查嗖狐老總,張超陽的生平,等助理把資料拿來看之後,高木不以為然,“哦,又是個物理學博士,他們這些搞物理的,不知道為什麽要來誇我們,弄不懂無所謂,反正是好事。”

    又問方沂,“那個,方沂啊!”

    “嗯?”

    “我們的收視率還沒有到能衝淡差評的程度啊,我現在對你有很大期望,要是播到你薑維上場了,還沒有改觀,我們這電視劇在口碑上恐怕就這樣了……不過能賺到錢,也夠了。隻是對不起你,可能要拖你後腿。我知道,你對拍的戲要求很高。”

    “隻是……”高木再次忍不住摳腦袋,“你那一箭到底怎麽回事啊?他那麽一解釋,我也覺得你運氣好的不可思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