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聚首

字數:3892   加入書籤

A+A-


    第401章 聚首
    九月,京城還是相當炎熱的夏天,柳蜜回來參加《重返十七歲》的映前宣傳。
    因為事情緊急,加上她自己想看片子線下宣傳效果,選擇乘坐地鐵——走廊有電影的廣告牌,一些車廂裏麵的把手上,夾帶有不同人物角色圖,最激烈的宣傳決鬥已經開始。
    通勤上班族是《重返十七歲》的核心目標觀影人群:餘歡水本就是個失意的中產精英。
    柳蜜之前在走廊上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畫報,心情不錯。
    今年她的人氣極佳,真真正正翻身了。有媒體把她評為暑期網絡熱度第二,排在一眾明星之前,本來也是排在方沂之前的,八月末,因為方沂合作方勞力士舍得砸錢,在五小時內把她擠下來了。
    曾佳那段時間悟到了方沂經紀人真姐的操作精髓,轉而幫柳蜜狂做數據。
    前一天晚上看到勞力士宣傳照,一邊擦亮眼睛,反複確認是“代言人”而不是“形象大使”、“名人客戶”之類的虛名頭;一邊堅持安慰柳蜜,“已經到了這個月末,蜜蜜,就算是勞力士出手也翻不了天。”
    結果早上醒過來,看到第一名變成方沂。
    這名字是她的夢魘,說起來根本忘不掉,隻是不再提,可能方沂根本不會在乎這種野雞榜單第一,搞不好《福布斯》名人榜第一他也不是很在乎。
    他不是和那個記者郝冰說,他“不在乎”嗎?
    郝冰那稿子出來多少引發了些爭議,你誰啊你,你就敢說你不在乎?
    哦,你是方沂啊,那沒什麽了。
    這話挺狂的,結果大眾沒什麽人罵方沂?
    為什麽呢?
    或者是因為他手底下馬仔郭凡,郭導說了些更具爭議的話,承擔了罵名?
    或者是,大眾本來就是區別對待?
    總之,柳蜜覺得並不太公平,人們怎麽對越弱的人,越具有攻擊性。
    登上地鐵,找了個角落。柳蜜扶好自己帽子,用墨鏡遮住大半張臉,從這節車廂的起點到盡頭全部把手都有《重返十七歲》的演員圖,她把這當做方沂不知道的比賽,她要在這比賽裏麵贏過他。
    就算是野雞比賽,贏了也是贏。
    走到盡頭,柳蜜發現沒有自己,心情極壞。
    這比賽不作數,因為方沂不知道。
    出地鐵的那條走廊上,柳蜜又看到了《重返十七歲》的畫報,這上麵竟然是有她的劇情照,而且是單人照。
    簡直是不可思議。
    曾佳在地鐵口接她,柳蜜一見到就問:“配角也有單人照?這不是喧賓奪主嗎?”
    “方沂不在乎。”
    柳蜜變好的心情倒過來加倍變糟:為什麽會不在乎,憑什麽會不在乎呢。
    路上有粉絲來找柳蜜簽名,一結巴沒叫她名,叫的是她角色名“晴川”,可能是柳蜜真人的名字並不好記。
    不過,因為這粉絲叫錯了,她當時又是可簽可不簽,所以她選擇不簽,歉意一笑,往保姆車裏麵鑽。
    曾佳隨口扯話,把那人打發走了,也沒當一回事。
    這次要去的是“可凡傾聽”欄目,欄目組遠赴京城,為《重返十七歲》製作專題采訪片。
    方沂、劉一菲都在,俞非虹導演也在。
    靳冬這些有戲拍,擠不出空;但是曾佳認為,這種齊名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該一起來。
    “蜜蜜,你的名氣現在還是虛的,雖然都有名氣了,但大眾不把你和方沂這些有作品的,放到一起來。人的印象很重要啊,印象中把你們劃分成兩個檔次,結果也變成兩個檔次。”
    曾佳還說:“所以,正好抓住電影上映的機會,潛移默化的,讓人感覺到你們是差不多對等的。”
    柳蜜覺得這個理論有意思,要在采訪中好好發揮,問:“劉一菲他們什麽時候到?”
    曾佳奇怪的看她一眼:“方導他們已經到了。”
    ————
    待機室裏麵,方沂粗略看了一下台本,扔給劉一菲。
    劉正在化妝,懶得看:“你給俞導。”
    中年大蘿莉也是無所畏懼:“我不看台本,不怕講話,隻怕他們不敢放。”
    得!
    都是些牛逼症啊。
    劉天仙善於用質樸而有衝擊力的短句,達到控場的效果。
    中年大蘿莉是另一種牛逼症,她會把演播廳當自家客廳,而且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姿態極其放鬆,一會兒撩發,一會兒伸懶腰,主持人三兩下就招架不住,隻有在那重複“嗯?嗯,嗯……”。
    當初《愛有來生》上映,不是方沂阻攔住了,俞非虹也打算開個人心聲分享會——就是那種“電影我拍完了,你愛看不看,跟你沒關係”的分享會。
    方沂隨即和俞非虹聊起了國慶檔期,他倆分析的結論是“天下英雄,唯方沂與俞非虹耳”。
    在韓三坪的精心微操下,從九月二十五號到十月九號之間,沒有任何一部好萊塢片子上映,原本是為方大導的片子保駕護航,現在卻成了國產片競爭最激烈的一個檔期,以至於賬麵上看起來局麵詭譎。
    大家都有這個心思在:
    老子治不了洋人,還治不了你嗎?
    渣片就不拿出來說了,值得一提的是9月28號上映的《白蛇》,和9月29號上映的《畫壁》。前者是巨立總裁楊子砸錢捧老婆的作品,順便賺點娛樂圈快錢,寄望於特效能吸引到部分觀眾;後者是孫麗鄧朝夫妻檔,和已成功作品《畫皮》是兩碼事,但是處處宣傳上都碰瓷《畫皮》。
    《畫壁》出品方是光鮮傳媒,本身就是做娛樂八卦節目起家的,營銷能手。旗下的綜藝《影視風雲榜》方沂還參加過,劉天仙和該綜藝主持人柳言小有交情。
    製片方為夫妻二人做了不少炒作,如片場情侶、片場激情之類……但一切炒作方式因為孫麗的懷孕而告終。
    在懷孕麵前,演激情戲就不屬於新聞了。
    於是製片方光鮮傳媒另辟蹊徑,把配角柳言的球拿出來宣傳,打擦邊球,媒體也樂得配合。當時媒體就這麽報道的:
    “柳言一對巨球到底為票房貢獻幾成?”
    “以後還能得到其他電影的青睞,擔當賣球宣傳大使,柳言從主播轉戰電影圈已經錢途無量。”
    《重返十七歲》這邊既沒有“是的,我們有一個孩子”,也沒有巨球——好吧,似乎是有的。
    她確實是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