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金雞獎(二)

字數:3738   加入書籤

A+A-


    11年的金雞獎各項提名相當冷門,有一些此前和此後都聞所未聞的片子。
    比如《額吉》和《愛在廊橋》,對於絕大多是觀眾來說幾乎完全陌生,沒有上院線;上了院線的也上的不久,比如《歲歲清明》,“三日遊”後總票房低到無法統計,因為是一部西湖市地方方言作品。
    其他地區的觀眾看這得先戴上痛苦麵具,變成狼人模樣。
    這一大堆風格迥異,成本相差極大,完全不該在一個匹配對局的片子,偏偏同時出現在多個獎項角逐中,令媒體以為金雞獎是想要有大幅度的改革,先整點爆冷門的給外界暗示暗示。
    此前,金雞獎一直因為過於偏向於“主旋律”電影飽受詬病,受政治教條主義影響過濃,港地電影人文雋批評金雞獎“所有的獎都是有交易,有條件的”……
    這種情況導致大陸影圈崛起後,金雞一直隻是“名義上”的華語電影圈最高獎,實際上業界更認可的還是寶島舉辦的“金馬”獎——雖然那摻和的私貨也不少。
    但凡事就怕比爛。
    近十年來,金雞獎眾多最佳影片沒一部能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我們來看看這些最佳影片有人知道嗎?
    《生死抉擇》、《驚濤駭浪》、《暖》、《太行山上》、《美麗的大腳》……
    實際上這些片子很不錯,但不至於到了代表兩年一度的中國電影最高水平的地步,拔他們出來實在是捧殺,自毀長城。
    本屆組委會主席是方沂的老師兄,也是個對媒體實話實說的人才,此前媒體問他這一屆是否會再出現“雙黃蛋”?
    雙黃蛋意思是一個有絕對性定語的獎卻頒發給多方。像是“最佳”影片給了兩三部片子,影“帝”給了兩三個人……結果是損害獎項的公信力,獎項失去了意義。
    康師兄太老實了,“在現行體製下,並不能保證不再誕生雙黃蛋。”
    給媒體猛潑一盆冷水。
    以至於方沂竟然也沒有把金雞獎太當一回事。他入圍了“最佳影片”、“影帝”和“最佳劇本”,和《大地震》、《鋼的琴》有直接利益衝突。
    但他入場碰到馮導和《鋼的琴》導演張蒙時,他還能笑著揮手,另兩個導演也和他狀態差不多,大家比較放鬆。
    搞不好大家都有獎可以拿,都是最佳。
    金雞獎不但搞過雙黃蛋,三黃蛋都搞過,那不正好眼下的一人一個嗎?
    落座後不久,上麵出現一男演員吳鋼,宣稱擔任這次頒獎禮的主持人,接著開始講單口相聲了:
    “電影記錄著樸素的人生,也書寫曆史的畫卷,我的母親《暖》有一雙《美麗的大腳》,我的父親《駱駝祥子》陪他走過《太行山上》……”
    原來是把曆屆的最佳影片名字串聯起來了。
    這活兒整得有點尬,方沂如坐針氈,不過其他人很欣賞,紛紛流露出憧憬的目光。
    “誒!”
    劉天仙捏方沂的肉,小聲說,“我們的電影今後能上這名單嗎?”
    方沂:“我不知道啊。”
    她不滿意,“說的也是你的電影呢~怎麽沒什麽熱情呢?”
    “我做夢,夢到有個姓韓的人,告訴我至少能拿一個獎,隻是不知道哪一個——現在自然失去了驚喜,而且如果我那唯一的一個獎,還得和其他人其他人分……叫我怎麽高興的起來呢?還不如不要,起碼還有人會為我可惜。”
    “你不要我要!方沂,你是超有信心,今後拍的電影越來越好……我不知道這輩子有沒有機會拿演技類獎項啊,每一個榮譽我都好珍惜的。”
    “行吧行吧,”方沂表示投降,聲音越壓越低,“一個小時就見分曉,別讓大家失望。”
    方沂宅子裏有一大堆獎項,許多都是他沒空領的垃圾,什麽澳門金蓮花影帝,亞洲新風尚最佳導演、嗖狐娛樂盛典年度影片……被主辦方硬送過來,方沂於是通通塞在儲存箱底下。
    他甚至是2010和2011休斯頓國際電影節的蟬聯影帝!這個影節的背後讚助商是一家國內的公關公司,一年發兩百多個獎。
    真姐早年買榜上癮,刷業績的時候,和該公司達成了交易。使得方沂有段時間在野雞獎上稱王稱霸,單年度拿了十七個影帝。真姐於是喜發通稿,“十七影帝的方沂再創佳績”……
    “他的影帝數已然超過了記錄”……
    “十七影帝是什麽含金量,方沂告訴你,天賦加上努力就可以……”
    尼瑪的,別埋汰了,我都想發律師通知函了。
    我警告你不許再給我發獎!
    不久,大概是想到了方沂幾個箱子的野雞獎,劉天仙好奇道:
    “我看媒體說金雞今年要爆冷門啊,可能就是從此不再有雙黃三黃蛋了吧,說不定你就是參加了正常化的第一屆。”
    方沂道:“這也是大家願意來的原因,雖然連著整了十年活,但每年都覺得,這次真的信你最後一次……”
    劉天仙覺得方沂今天異常的毒舌,忍不住發笑,她還不知道,以後她也會有一堆野雞獎拿。
    整個頒獎禮,按照獎項的重要度,把最重磅的放到後麵。期間方沂上台客串了下頒獎嘉賓,負責為本次頒獎禮新增加的獎項“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發獎。
    屏幕上放的一係列圖片組成的幻燈片,內容是方沂為了“中小成本片”奔走呼號的過程:在中影韓三坪的辦公室、在院線的點映采訪上、在組織的導演座談會上……如果沒有他,不會有這個獎。
    由於金雞獎一開幕的時候,紀念了一個為配音事業奮鬥了四十年的老前輩,給她發了個終生成就獎,眾人一起懷念……這會兒頒獎禮進入到一半,卻突然開始放方沂的幻燈片。
    方沂自己在上麵念稿子、講暖場段子還沒意識到,底下人感覺很明顯:這好像是在暗示接班了,方沂是下一個要奮鬥四十年的。
    得獎的是導演陸陽,演員是周易圍,一劇組人嘩啦啦上來了,就對著方沂拜謝。
    方沂下台還沒落座,聽到32歲的導演陸陽道:“方沂一直是我很想合作的演員,也是我最敬佩的導演之一……”
    忽的,話鋒一轉,“《盲人電影院》絕不是我唯一一部電影,在以後的電影中,希望我有條件能夠在片子中對方導致敬——我是指,模彷他曾拍過的某一段場景。”
    陸陽真是格外激動,三句話離不開方沂。
    下台之後,又特地走到他這邊,方沂隻好起來和他擁抱,恭喜他奪獎。稱他片子不錯,技法也用的妙。
    等他的背影也走遠了,方沂小聲問周邊人:“陸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