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工代賑

字數:7139   加入書籤

A+A-


    “太子散糧”這樣的操作,他一早就想到了。但是,同時,他也很清楚,這個辦法,隻可能是別人提出來,自己是絕對不能提的。

    哪怕郝處俊幾人想不到,他也不會主動提出。天下百姓兩成的民心啊!說實話,就是他這個太子,也不能輕易對這樣級別的功勞伸手。

    這樣的功績雖然眼饞,但是,也同時容易被皇帝忌憚。

    所以,這樣的事情,隻能是由皇帝分配下來,被動著做,而不是你主動去做。

    見幾人都是震驚不已,李治笑道“朕沒有那麽迂腐,雖然領情的是太子,但,這也對太子今後執政有利,朕為何不答應?”

    李賢拱手道“父皇,兒臣深知這件事的利害,還請父皇收回成命。這樣的功勞,兒臣承受不起。”

    “以前確實受不起,但是,現在就能受的起了。”

    說完,李治站了起來,微笑道“你以為朕隻是隨口說說?朕是分清楚了其中的利害,這才選擇答應的。太子,你應該很清楚,朕的身體很不好,而你皇兄又偏偏是個不孝的。白發人送黑發人以後,朕就一直在想,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時間裏,將你這個新太子培養起來。”

    “本來,朕是害怕的,但是,伴隨著對你的考校,朕驚訝的發現,你竟然很有天分,天分之強,甚至還要超過你的皇兄。你可知道,到目前為止,你已經完成了跟你皇兄差不多六年進度的學習?”

    “更何況,郝處俊幾個人,雖然出身寒門,但是很有眼力。他們都對你讚譽有加,尤其是剛剛,他們哪怕是為了拚著惹惱朕,也要把這天大的好事兒,塞到你的身上,你說,你是否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聽到這話,李賢驚訝的看向郝處俊幾人,卻見他們都是那種

    怎麽說呢,有點不太好意思的笑容,就像是,想要做,結果被公之於眾的那種。

    想想也是啊,像郝處俊這樣的,怎麽可能邊說著邊發現一件事的問題。處在他們這個位置上,好多時候,一個字蹦出嘴外,都要好好琢磨琢磨,又怎麽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隻能是,他本就想好了這一切,甚至也計算到了聖人暴怒的結局。

    自己本以為什麽都沒幹,就見到了自己最想見到的結局,誰知道,竟然是人家在奉獻。

    這一刻,李賢覺得格外地臊得慌。

    看到太子表情的變化,郝處俊忍不住出言道“太子殿下不要不好意思,這份功績,您當之無愧,若不是您足夠優秀,臣等,又豈敢將這件事兒提出來?”

    轉身,鄭重地拱手行禮,李賢隻能說“諸位卿家的好意,孤記在心裏了。”

    見太子行禮了,還這麽說,張文瓘幾人趕緊還禮,同時也有些高興。

    他們這麽做,要的就是太子記在心裏。要是太子直接報答了這份人情,反而不美啊!

    李治很清楚這幾個人在想什麽,也清楚,他們這麽做沒有造反的意思,隻是想要給自己的家族,贏得下一個朝代的先機而已。

    情有可原!

    況且

    其實為了太子,李治也曾經不止一次的想過拉近他和這些朝臣的關係。

    但是,誰料想,太子憑借自己的優秀,這麽快的就獲得了戴至德等人的尊敬。

    ndan

    輕咳一聲,李治道“既然確定了這件事兒,咱們還得商量商量,怎麽運作。雖然咱們確實是鑽了契約的漏洞,但是,也得想辦法遮掩一下,讓那些世家,無計可施才行”

    看著郝處俊幾人,都麵帶怪笑的坐了下來,李賢忽然感覺,這就不是皇帝帶著一幹朝臣在商談國政,分明是一群詐騙犯,湊在一起,在商量著犯罪

    就在皇帝帶著幾人,密謀坑世家一手的時候,長安的各個糧店門口,可以說是門庭若市。

    有價無市,一般情況下都是形容一些極其稀缺的產品。但是,沒有人想過,這個詞兒,會用到糧食上。

    幾乎是在一上午的時間裏,長安糧店的糧食,價格連續漲了三次!

    原來,糧店糧食的價格,是粟米每鬥兩錢半,粳米每鬥十個銅錢。而一直到中午,這個價格,連續跳了三次,達到了粟米每鬥六錢,粳米每鬥二十七錢!

    糧店是做生意的,自然要賣東西給顧客。隻是,他們卻拒絕了送糧到家的要求,一上午的時間,隻是把糧店店內的那些糧食賣掉了。至於補糧的夥計,說是下去找米以後,就沒有再出現過。

    一直到糧價最終確定,補糧的夥計,才重新把米帶到店麵裏來。

    粟米每鬥六錢,粳米每鬥二十七錢!

    接近翻了三倍的價格,讓所有人都咋舌。有些脾氣不好的,直接就指著店內夥計的臉,開始怒罵祖宗十九代了。

    然而,平日裏卑躬屈膝的夥計,這個時候忽然變得很是蠻橫。

    “愛買買,不買滾,你不買,有的是人買,你看那位客人,全程沒有問價,哪像你,嘰嘰歪歪的。不想買趕緊走,別打攪了老子做生意。告訴你,現在不買,明天指不定怎麽漲價呢。”

    說完,夥計抬著頭,用鼻孔看著鬧事的顧客,直接去找下一位服務了。

    被罵的小吏,看了一眼不問價格隻是買的客人,隻能歎息一聲。

    看那一位的打扮,應當是高官或者勳貴的管家。人家可以隨便買,但是自己不行。

    長安的物價,本就比周遭的州府要高出不少,如今糧食也漲價的這麽厲害,自己雖然是官吏,但是這點俸祿,也換不來多少糧食。

    一大家子等著吃飯呢,誰知道糧食的價格,就漲到了這個程度!

    歎息一聲,他隻好換一家糧店碰碰運氣去。

    差不多的事情,在整個長安的糧店內,上演著。

    能夠在長安開設糧店的,怎麽也得有點背景,再不濟,也得是一方聞名的富商才行。

    糧食的價格,不是一個人能夠定下來的。雖然有牙行管理,但是,當這些糧店背後的人出現以後,就是牙行,也不敢露麵了。平準署都不能管,他們又如何敢摻和?

    平康坊的一處青樓二樓處,鄭溫憑欄遠望,看著不遠處自己的糧店門庭若市,就笑得格外地開懷。

    自己家最不缺的就是糧食,平日裏,這些糧食很難賣出去,好多都在倉庫裏堆積的腐爛了。如今遇到了旱災,再貴的價格,也不愁賣不出去。

    畢竟,民以食為天啊!

    先賺個盆滿缽滿的再說,等到榨幹了這些人的錢財,要是朝廷的賑災還是不順利的話,就以家族的名義出麵,設立三兩個施粥店,隨便施舍一點糧食出去,到時候,家族的名聲,就賺到了。

    至於現在,那些糧店不止有一個傀儡用來背負壞名聲,影響不到家族。

    端起酒杯,朝著皇宮的方向敬了一杯酒,鄭溫的嘴角,忍不住的翹了起來。

    鄭家在戶部雖然沒有官吏,但是,世家的情報,從來都是互通的。朝廷今年的支出,有點超標,就算是國庫有不為人知的、隱藏的底子,麵對這等規模的災難,肯定也抵擋不了。

    既如此,聖人想要徹底的平息這場災難,恐怕免不了要跟世家伸手。

    一想到皇帝和世家的交鋒,自己能夠勝過皇帝一頭,鄭溫就忍不住的興奮。

    隻要這次爭鋒勝利,那麽世家的地位,將會再一次被確立,今後嘿嘿嘿。

    回過頭,看到小兒子從一個歌姬的屋子裏走出來,邊走邊在整理衣衫,還一步三回頭,鄭溫就皺起了眉頭。

    等到小兒子走到近前,才說“就算是進了房間,也得整理好衣衫再出來,儀態不要了?還有,這裏的都是賤人,玩玩也就罷了,可千萬不要帶回家裏。我鄭家,容不得這樣的血脈玷汙,你可記下了?”

    “孩兒記住了。”

    見小兒子乖乖認錯,鄭溫才笑著揉了揉他的腦袋,指指宴席說“去吧,那些旁支,還不夠資格被老夫或者你大哥招待,隻能交給你應付了。”

    “孩兒明白。”

    見小兒子整理好了衣衫,換上一副淩然的表情,走進了宴席,鄭溫頓時對那個剛剛關上門的小房間,產生了興趣

    像這樣的一幕,如今大唐境內,不止一處在上演

    皇宮內,君臣的談話,一直持續到了下午,就連午膳,也是在延英殿後殿解決的。

    使得眾人如此大費周章的,是李賢的一個提議——“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是後世正文府常用的一種手段。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給百姓直接撥錢,還不如幫助百姓建設基礎設施,改善勞務環境,從而讓這個地方,誕生出工作崗位,讓百姓自食其力,並且持之以恒。

    這樣的政治方法,顯然是用不到大唐的。所以,李賢提出來的以工代賑,就變了味道。

    他的建議是,重修一下長安到洛陽的官路,並盡可能的取直。

    “取直”這一點,在大唐,以往都是行不通的。

    遇山開山、遇水架橋,說起來輕巧,但是在這個時代的建設能力麵前,卻是極其困難的。正因如此,蜀道,才能聞名遐邇。

    以工代賑並不是沒有先例,曆史上的實例最早出現在《晏子春秋》中,齊景公之時,饑,晏子請為民發粟,公不許,當為路寢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賃,遠其兆,徐其日,而不趣。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悅乎遊,民足乎食

    雖然出現的早,但是,這個政策,卻一直沒有被重視,唐朝也是一樣。一直到了宋朝,以工代賑的記載,才開始大量的出現。

    毫無疑問,這一次受災的規模是巨大的,但是,同樣的,也會出現足夠量的勞動力。如今田間的莊稼,已經沒有了拯救的希望,空閑出來的這麽多勞動力,白白的浪費掉,實在是可惜啊!

    “人與人的交往中,從來都是互相提防的。這無關乎兩個人的身份如何,隻要是人,就有被害的心思。兒臣若是平白無故地散糧,恐怕會被百姓認為別有用心。就算是有些人相信兒臣,恐怕也覺得對兒臣產生了虧欠,甚至,有可能會覺得,這是朝廷加重來年賦稅的手段。”

    “因此,若是給他們找到事情做,讓他們在賺得口糧之餘,還能給家裏其他人賺一些糧食,尤其是,到時候兒臣會增加所謂的‘工錢’,這樣一來,該兒臣獲得的民心,一樣不會失去”

    延英殿的後殿內,君臣幾人,都聽著太子的講解,從一開始的迷茫,到後來有了一點眉目,一直到現在的認可,幾個人可以說是震驚無比。

    太子的這個想法,可行!至於在長安和洛陽之間,修建一條優良的官路,怎麽說呢,雖然有些鋪張浪費,但是,卻也有必要性。

    洛陽作為東京,地位比起長安來,也隻是稍遜一籌而已。一條貫穿兩京的優良官路,修建好了以後,能起到很多的作用,還是很有必要的。

    閉目想象了一下這個工程的浩大,再睜開眼,李治毫不猶豫道“既然你心中有計較,那麽,朕就交給你主持這件事了,所需人員,朕任由你調動,如何?”

    這樣浩大的一個工程,說實話,兩世加起來,李賢都沒有掌控過。

    雖然心有怯意,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父皇放心,兒臣一定能辦好!”

    眼看著太子從心有憂慮,一瞬間就變成了自信滿滿的樣子,李治不由得笑了。

    至於郝處俊等人,也是笑而不語。

    很顯然,這是聖人給太子的又一個考驗。

    太子雖然處理奏折很是得體,但是,這不代表他已經完全合格了。

    不謀大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這等規模的事情,用來考驗太子,還是很合適的。

    見太子答應了,李治就擺擺手說“往後一段時間,有你忙的了,所以,朕再準你幾天的休息,好好休息一下吧。”

    見皇帝已經攆人了,李賢就知道接下來君臣的對話,顯然自己不能聽,所以他也就答應一聲,轉身離開了後殿。

    本站最新域名1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