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返回

字數:3917   加入書籤

A+A-


    把握好一個度,對於即將接權的太子而言,是很重要的事情。

    因為什麽都不做的話,顯得很廢物,但要是真的什麽都做的話,反而會引起老爹的警覺。那個位子,隻能他想給你的時候,或者他噶了的時候,你才能坐上去,否則的話,哪怕這個東西他已經確定要給你了,你主動要,還是會被打擊。

    這樣的例子,古往今來不止一個。

    看了看外麵已經熹微的晨光,李賢想了想,拱手道“那阿耶,兒臣是不是先回長安準備一下?畢竟是大事,而且還是第一次舉辦,兒臣覺得還是親自盯著一點的比較好。”

    李治想了想,點頭說“也好,既如此,朕就準許你先回長安。”

    見李治答應了,李賢就起身,行禮告辭。

    說真的,打獵這種事情,持續一兩天解解悶就行了。如果時間太長的話,反而會覺得沒意思。或許,這是因為他箭術實在還不咋地的原因。

    人都是這樣,往往不是因為感興趣而做什麽事情,而是做什麽事情能夠得到成就感,才會越來越喜歡。

    走出營地,李賢就召集東宮所屬,準備行李,提前返回長安。

    不同於熱衷爭奪狩獵榜的將軍們,還有臨時放下政務,得以歇息的文臣們,李賢此刻隻想好好把拍賣會準備一下。

    雖說交易額都要用來交給國庫,但是,東宮進行了投資,怎麽也得賺一點。

    至於捐錢是不可能捐錢的,頂多捐幾件古董出去。東宮的庫房裏麵,也有不少這些東西。

    對於古董,李賢覺得自己實在是提不起興致,從來不覺得這玩意兒有什麽好玩的。

    但,李弘卻是一個喜歡古董的,所以東宮庫房深處的寶庫裏麵,錢財沒有多少,更多的都是破爛。

    除了下葬的時候弄出去一部分陪葬以外,剩下的,還是得處理一下。

    一堆破爛如果換成真金白銀,不就好看多了嘛。

    雖然俗,但李賢覺得自己還是更喜歡俗點。

    在跟李顯告別以後,李賢就帶著東宮的隊伍,返回長安。

    在獵場這麽多天了,天天吃肉,總是會膩的。

    尤其是,整座山裏,除了天後以外,就是一些女侍衛了。男人,在食髓知味以後,想要輕易的戒色,還是很難的,僅僅幾天的時間,他就已經想念自己的幾個老婆了

    。尤其是大老婆還有孕在身,就更擔心了。

    經曆了一天多的時間,隊伍離開了小路,上了大路。一直到抵達長安城門前,都無事發生。

    車隊停在長安門前,李賢走出馬車,回頭看了一眼獵場的方向,皺了皺眉頭,並開始等待。

    沒多久,幾騎就帶著滾滾煙塵趕來,正是杜淳義。

    來到近前下馬行禮,杜淳義道“啟稟太子殿下,這一路上,千牛衛都沒有發現刺客的蹤跡。”

    “知道了。”

    揮揮手讓杜淳義回去,李賢說不上自己現在是什麽樣的心情。

    沒有再遇到刺殺,確實是好事兒,但是,這也證明自己將真正隻能既希望於千牛衛的身上,來捉到幕後黑手了。

    雖然有懷疑的對象,但是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也隻能爛在嘴裏。

    因為一旦說了,後果真的難以想象。

    至於現在,既然他們沒有後續,那麽至少短期內,不會再有所動作了。

    畢竟,像這一次動用的這麽多力量,也不是誰都能舍得放棄的。

    要遮掩一次行動,要付出的人命,難以計數,至於經營這些人,就更困難了。

    想到這裏,李賢微微一笑,這才回到車廂,命馬車返回長安。

    因為旱災的原因,長安比起以往,人流量要更大一些,不管什麽城市,隻要成為國都,就會快速的發展,成為交通要道。除了自然的地理位置因素以外,國都就是造就一座城市快速發展的第一要素了。

    穿過朱雀大街,馬車一路行駛回到了東宮。

    時間這種東西,不好好珍惜的話,將來再後悔也沒用。

    正因如此,不管做什麽事情,李賢都喜歡提前安排好。所以,早在昨晚在半途歇息的時候,他就已經吩咐一匹快馬出發,傳見張有財和上官氏。

    馬車才抵達東宮門口,就見張有財站在門口處,一副恭敬的樣子。

    對於這個外部的掌櫃,李賢還是比較滿意的。可以肯定的是,這家夥也是一個有野心的家夥,隻不過,野心這種東西,也是分等級的。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商人,他成功搭上了東宮的船,如今兢兢業業之下,所求不過就是提升一下自己的地位,要是能當個官,就再好不過了。

    這種程度的野心,在商人中,或許是會令所有人不可思議的,但是對李賢而言,卻實在不算什麽,甚至算不上野心。

    一路跟隨著馬車來到麗正殿,見太子殿下要下車,張有財趕緊站在車轅邊攙扶。

    按著張有財的肩膀下了馬車,李賢想了想說“這次賑災,你做的很不錯,肖德勝也跟孤說過,他基本就沒操什麽心,尤其是你用的一些手段,成功讓孤在百姓心中樹立了好的形象,很不錯,孤聽聞你的兒子中,有一個從小就被稱為神童?”

    張有財愣了一下,隨即努力的讓自己的聲音平靜,才說“回稟殿下,張耀祖這孩子,五歲開始識字,如今不過十歲,就已經讀了不少的書,作的文章,也得到了不少大儒的稱讚。隻是,因為身份,他現在已經二十多了,也隻是幫草民管理家事而已。”

    說起這件事,張有財有些驕傲,又有些悲哀。商人這個群體,隻要開始了經商,就算是絕了後代當官的路子。哪怕尋常出身隻能混一個小吏,但是隻要是當官,就是光宗耀祖了。

    所以,投身東宮,他一直夢寐以求的,不是自己能當官什麽的,而是希望給自己的孩子博一個將來。商人和官員之間看似遙不可及的天埑,在太子的眼裏什麽都不是。

    這一點,他很清楚。

    見張有財都有一點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了,李賢就笑著說“就現在而言,孤給不了你太大的承諾,但是,你想讓孩子踏入仕途,有些事情還是要做的,你可明白?”

    張有財不是蠢人,他當即表示道“殿下放心,草民回家以後,就跟他斷親。”

    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