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私心

字數:4756   加入書籤

A+A-


    在這件事上,丁墨村藏了私心。

    他想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將來戰事若是出現反轉,這也算是戴罪立功的表現。

    作為特工總部代表,他多次參加駐屯軍司令部聯席會議,通過和日軍高級軍官接觸,他這才得知,前線戰況並非想象中的順風順水。

    日軍攻陷徐州, 打通了隴海線。

    但預定計劃並未實現,

    按照日軍大本營的構想,此一戰至少殲滅國軍50萬人。

    然而事與願違,在李忠仁的指揮下,國軍主力跳出了包圍圈。

    日軍占領地域越多,兵力不敷分配的情況就越嚴重。

    就好比是一條蛇,冒冒失失吞進了一頭大象,胃口根本消化不了。

    國軍炸開花園口大堤。

    日軍死於洪水的士兵人數總計7000千多人。

    其中, 第2軍第14師團800餘人,第16師團1100餘人,這兩支部隊都是日軍的甲種師團,精銳中的精銳。

    戰損還是次要的,主要是打亂了日軍大本營的戰略部署。

    日軍無法按照計劃繼續西進。

    這件事更深層的意義上在於,表明了中國人對待抗戰的態度。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丁墨村的心思。

    李世群多少猜到了一點。

    不過,他也沒辦法。

    不管怎麽說,丁墨村終歸是自己的上司。

    更何況,沒有丁墨村的幫村,就沒有自己今天的地位,兩人是一條線上的螞蚱,誰都離不開對方,但凡能過得去,也不會互相拆台。

    隻是有一點,相比較處事圓滑的丁墨村,李世群從未想過妥協。

    剛剛也隻是敷衍意丁墨村。

    實際上,他已經暗下決心, 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必須斃了詹銘森!

    這是一個臉麵的問題。

    口口聲聲是季雲青的得意門生。

    現在好了,殺害師尊的凶手抓到了,回頭又給放了。

    這要是傳揚出去,好說不好聽。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對李世群而言,季雲青和父親並無區別。

    李世群心裏千頭萬緒。

    表麵還不能讓丁墨村看出來。

    說服了這個固執的夥伴,來自方方麵麵的人情都有了交待。

    丁墨村興致也來了,說道:“小魚小蝦就隨他去吧,我感興趣的是,陳易彬何時落網,這可是條大魚啊!”

    李世群微微一笑:“三天之內,這條大魚就會擺上餐桌。”

    丁墨村驚訝打量著李世群:“三天?世群,你是在和我開玩笑嗎?”

    李世群說道:“據郭末儒講,按照事先約定,這一兩天之內,陳易彬會主動找他接頭。到時候,我們事先埋伏人手,隻等陳易彬一到, 當場將其拿下!隻是有一個問題, 我正準備和你商量。”

    丁墨村說道:“什麽問題?”

    “接頭地點在租界的春來茶館。我們在租界抓人, 實在太不方便了,每次帶槍進去,搞得像是做賊一樣。就說抓詹銘森這次,吳寺寶開了一槍,當即被巡捕帶了回去,幸虧有赤木彥之出麵作保,否則的話,至少得關押十天半月。問題是,也不能總是依賴赤木彥之,我估計,次數多了,他也覺得厭煩。特工總部也是執法部門,辦案總是受人掣肘……”

    李世群無奈的搖了搖頭。

    丁墨村說道:“這個問題,很快就能解決。”

    李世群眼睛一亮:“怎麽解決?”

    丁墨村說道:“赤木彥之提議,英租界工部局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是否同意特工總部在租界合法持槍的議案。放心,有赤木彥之從中斡旋,這件事基本已經定了,隻差最後投票環節,不會出現意外情況,走形式罷了。”

    “那、法租界呢?”

    “法國人向來以英美為馬首是瞻,英租界怎麽做,法租界很快會跟上。”

    “這個問題能解決,藏在租界的反抗分子末日也就到了!”

    李世群眼中閃現著異樣的光彩。

    他已經在盤算下一步計劃。

    “那個郭末儒,聽說是什麽新派詩人,怎麽成了中統的特派員呢?”

    丁墨村對這件事非常好奇。

    李世群負責76號日常工作。

    很多事情,丁墨村隻知道一個大概。

    一般情況下,他並不具體過問。

    他曾擔任國黨政府各種要職,包括專管郵電檢查的第三處少將處長。

    多年的仕途生涯,讓他深諳為官之道,選一個副手衝鋒陷陣,對自己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得罪人的事,有人替自己頂雷。

    功勞卻是一件也少不了,讚美歌頌時,都是在丁主任的英明領導下。

    即便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起碼還會有一線回旋餘地。

    比如,隨便按一個罪名,查辦那個頂雷的副手。

    頂雷的副手,李世群是最適合人選。

    而事實上,李世群也並非不明白這個道理。

    高智商人群,最善於舉一反三。

    之所以甘願替丁墨村頂雷,是因為這是他唯一出人頭地的機會。

    寧可罵名千載,也不要庸碌一生!

    這句話是李世群的座右銘。

    聽丁墨村問起來,李世群解釋著說道:“郭末儒是文化界名人,把這樣的人拉進來,徐恩增臉上也有光彩。中統派郭末儒來上海,主要是利用他的影響力,拉攏上海的知名人士。可徐恩增沒想到的是,郭末儒早有投靠新政府之心,隻是沒找到合適的機機會……”

    丁墨村笑道:“徐恩增也是昏了頭,罵過老蔣的人,他也敢用?”

    “正是因為有這段經曆,徐恩增才派人勸說郭末儒加入中統。”

    “哦,這是什麽邏輯?”

    “這表明,國黨政府的開明程度。”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越缺少什麽就越炫耀什麽。”

    李世群也笑了:“這句話完全正確!”

    丁墨村站起身,邁步走到窗前,朝樓下看了一會,說道:“世群,像郭末儒這種人,你可要小心一點。”

    李世群問道:“小心什麽?”

    丁墨村說道:“他今天能背叛中統,明天就能背叛我們!”

    李世群不以為然:“一介書生而已,他還能翻了天不成?”

    丁墨村沉默了一會:“不要小看了書生,他們執筆為刀,殺人誅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