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五路將軍
字數:3120 加入書籤
不論是鐵竹道人還是濟善禪師都沒有可以徹底解決五通神怨念的辦法,或者說,沒有吳王可以接受的辦法。
甚至這其中不存在欺瞞,因為吳王問的是如何解決邪神的怨念殘魂,而不是襲擊他的到底是不是五通神的怨念殘魂,所以鐵竹道人和濟善禪師並沒有撒謊。
求助這等正道高人沒有用,吳王不得不再次召見了馬慶吉,尋求偏方治病。
隨著馬慶吉一起來的是臨川王,作為為數不多的知情者,他擁有建言獻策的權利。
馬慶吉看過吳王的臉色,便知道他已經毫無辦法了,所以吳王問起的時候,也並不推諉,道:
吳王既顧不得其他,也求天天不應,問道:
馬慶吉道:
吳王道:
馬慶吉不但要直言,還要教他們怎麽做。
他越說吳王眼睛越亮,最後道:
馬慶吉直接推拒了,道:
他拒而不受,吳王也不能勉強,臨川王還想方設法要降服他,也不願意他變成眾矢之的,便也上前勸道:
吳王想了想,道:
馬慶吉這才應下:
當夜,馬慶吉再守吳王寢宮,入夜之後,果然還有五通入夢來逼迫吳王。
吳王夢中汗流浹背,卻在迷蒙之間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還是馬慶吉飛來一劍,擋住了五通神去路,道:
事關安危,半夢半醒間,吳王終於回應道:
五通神還殘光和鬼影閃爍著,消失在吳王夢中,隻有威脅的言語還在他夢中回道:
如此,又安穩過了一夜。
馬慶吉暗授機宜,將祭祀大小之事盡數交給臨川王去辦。臨川王也正想在吳王麵前露臉,因此求之不得。
姑蘇上下官員盡數為了此次祭祀動作起來,對外這場祭祀乃是禱告天地,祈福安康,以安民心——城隍廟倒塌之後,城中本也時常發生怪事。
雖然這其中有一多半都是鴟鴞館的惡客在作祟,但鬼魅確實是一日多過一日。
沒有了神明庇佑的壞處就在於那些原本有神明收拾的妖魔鬼怪,乃至邪道妖人,如今都沒了轄製,以至於凡人都感受到了其中的危機,陷入了未知的恐懼。
這場祭祀來的正是時候。
馬慶吉根本沒有插手祭祀的任何環節,祭祀天地,禮官早有了成熟了儀式。而其中的封敕環節,臨川王也已經接過手去。
因此他得以忙裏偷閑,默默觀察著整個吳王府,也觀察著姑蘇城。
如今姑蘇城缺少鎮守神明,但這種局麵不會持續很久。大乾皇帝的封敕過不來,但天下都城隍的委任卻不會受到幹擾。
甚至於大城隍長期空懸,為了應對越演越烈的怪事,吳王甚至有可能親自封敕大城隍以保姑蘇無憂,而這件事,天下都城隍又絕對不可能接
受。
如今城隍之位空懸,是因為其中還有很多顧慮沒有解決,但整個姑蘇城祭祀天地,驚動了上下兩方,天下都城隍也會被逼著不得不做出決策。
這於宮夢弼而言其實並沒有好壞可言,但對姑蘇百姓來說,卻是一件好事。
祭祀於閶門外舉行。
祭台早已搭建了好了,吳王自王府出發,百官跟隨,百姓相迎,一並湧出閶門外,跟隨著盛大的禮樂開始了祭祀。
吳王在禮官的指引上登上祭台,上表檄文,上敬上蒼、下敬後土,以表牧民之心,祈求福澤綿延,祈求鬼神庇佑。
而後將禮敬五嶽,祈求萬物興盛,萬類安詳。
再次敕封鬼神,將五通神的名號擺在五嶽之下。
禮官高呼道:
祭祀之人眼中看不見,但躲在人群之中的馬慶吉分明看得清嶽府靈應顯現,落在五路將軍的名號之上,將其納入其中。
這代表著祭祀成功了。
吳王以諸侯之禮祭祀,嶽府也坦然受之。而吳王和五通神的因果糾纏、因緣前定,果然在此刻一一應驗。
馬慶吉哈哈大笑,轉身消失在人群之中。
那五通神,金庭大仙的五個好哥哥,無法磨滅的鬼神之位,從此就要與嶽府打上不可拆解的烙印。
五通神自然還是五通神,但五通神卻也不止是五通神,還是泰山府的鬼門關的五個守路將軍。
實在是妙不可言。
所謂求仁得仁,苦求正神之果,如今得償所願,想必那幕後之人一定心中比馬慶吉還要快意吧!
越想到此處,馬慶吉就越是開心,與姑蘇百姓一同滿懷著喜悅,祈福安寧。
祭祀結束,臨川王按照馬慶吉的指示,將姑蘇城中的五通神廟牌匾摘了下來,換成了五路將軍廟。
不僅如此,吳王治下的江南各地,凡是有五通神廟的地方,都會被摘下牌匾換成五路將軍廟。
民間對於五通神的祭祀當然不會斷絕,但對五通神和五路將軍從此為一體。
神職之變,名實之變,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