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建立宗門秉承天命,受太昊氣數遺澤;出世入世

字數:7115   加入書籤

A+A-




    在元嬰真君當中,昌玉真君絕對是一個窮鬼,隻有一件六階中品的毒龍杖,六階乾坤袋,就連身上的法衣都還是五階的,強撐一個場麵而已。
    但是在金丹真人中,昌玉真君的家底已經不少了,雖然他乾坤袋中的許多東西,張烈暫時不敢出手,但是靈石使用起來還是沒有問題的,雜七雜八靈物藥草算下來也已經是一筆大錢。
    在整理財物的過程中,張烈也順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法器,現在還趁手可用的法器有:
    太陰幡,三焰分光劍,青冥玄鍾,以及一枚移山印!
    這枚移山印,是當年從月魔弟子手中,奪來的一件古寶,據說來頭頗大。
    張烈將之翻出來後,略一祭煉。
    離開洞府後,找到僻靜處略試了一下其威力。
    隨著神識法力注入,這隻青色法印隨之浮空大放豪光,整個區域範圍內的山嶽都似乎產生呼應一般,千山一呼,隱隱之間連成一片。
    張烈在其一旁不斷的控印轉訣供予法力,以神識感應著其中蘊涵的威能。
    古寶,即是指上古時代遺留下來的法寶,這些法寶的威力已經不是現在的普通法器可以比擬的了,而這件青色小印,威力卻猶勝普通古寶三分,至少自己手中的青冥玄鍾遠遠沒有它可以調動的力量強大。
    “可惜,雖然攻防極強,但是就算是以我的法力輸出,也難以做到控禦自如,駕馭由心。”
    “我長於劍術,呼風喚雨之法也可算是精擅,但並沒有修煉配合這種單屬性土行法寶的道法。難道,必要的時候抄起此印往對手的頭上硬砸?”
    張烈在心中計算著自己的煉體強度,隱隱覺得這也算是一個變通的用法。隻是,打法過於暴力,有失真修風度。
    年輕道人帶著鬼修雲夢瑤,在這座荒山洞府當中居住了四年,不時打探情報觀察南荒各宗形勢。
    隨著時間的推移,覺得事情已經漸漸淡化下去了,軒轅三清教雖然強橫,但是跨洲投送力量來南荒做事,還是消耗太過。
    查他們當然還是要查的,但是軒轅三清教家大業大,宗門的重心,不可能一直都放在南荒。
    正午時分,深山當中,諸氣雜流,瘴氣紫霧薄煙氤氳,此等惡地非清淨有道之士的修行之所。
    然而深山洞府內,卻是九氣歸流,靈氳升騰,幾乎凝聚為實質化的靈氣飄動流淌。
    這是布置靈石,並且施以高明陣法才能做到的自成小天地。
    要達到這個效果,每年的靈石損耗就要至少近十萬靈石之巨,但是張烈並不在意,因為他並不想節省這些許的靈石消耗,就拖慢了自身的神識法力修為精進的速度。
    修仙四要,財法侶地。
    很多時候財放在最前麵,以張烈來舉例,他繼承太昊道統氣數遺澤,一身道法之精深,至少在同等境界,此界少有人及。
    但是,就算如此強大道統也需要足夠強大的靈脈乃至資源來配合修行,雖然九息服氣當中,也有吞納雜氣,煉化提純之術,但那毫無疑問是要消耗很多心力以及時間的。
    不過有利於磨礪道心,增長道行。
    但這並不適合張烈現在這般,道法境界遠遠高於真實法力境界的時候。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重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法台之上,張烈不斷吐納行氣,心中默誦著九息服氣中的道訣,在四周強靈氣濃度環境下,選擇修煉的這一篇道訣,其特點是積累節約,一絲一毫也不浪費,修煉此訣,修煉時間越長,積累節約越多,修為越強!
    若是在低靈氣濃度環境下,張烈就要改變選修九息服氣中的另一篇道訣了。
    那篇道訣的特點就是提純煉化,提升法力修為的同時磨礪心性道行,但在法力的積累上就會慢很多。
    張烈金丹初期可以斬殺人道元嬰初期,他現在最有利的選擇便是迅速提升自身法力境界。
    法力再高而無道行,是為取禍尋死之道。
    道行再高而無法力,也無抵禦應劫之力。
    氣行百脈諸竅,腳下湧泉、肛門會陰、下腹丹田、體前氣海穴、脊椎神闕、心口紫宮、頸部咽喉、頭部太陽、頭頂百匯!
    氣行九轉,完成一息之周天煉化。收納歸入於丹田,一身混元五行法力因此增厚一分。
    一階先天境界,煉化靈氣轉化法力有強身健體之效,修士會比尋常人更加強壯一些。
    二階練氣境界,可以使用低階靈符,吞服靈丹,駕馭法器。當煉化靈氣轉化法力可以運轉全身之時,就是練氣後期境界,那時就能百病不生,固本養元,壽元也會比普通人增長一個甲子。
    三階築基境界,修士法力雄渾凝稠,幾近液化,煉入經脈體竅當中,壽元增加兩個甲子,再加上之前兩個甲子,共計二百四十載陽壽。
    張烈今年二百一十二歲,若非修道有成此刻便應該已然兩鬢斑白化作一老朽。
    四階紫府境界,修仙者有人以下丹田開辟紫府,有人以中丹田開辟紫府,有人以心口紫宮處開辟紫府,有人以上丹田開辟紫府,這是所修功法傾向不同,本身並無高低上下之分,張烈以下丹田開辟紫府,這決定著他凝聚金丹,乃至凝聚元嬰,最初時也都是安於下丹田處。
    不過修煉到中後期後,金丹、元嬰甚至可以脫體而出,因此使其遊移周身也是可以的,修煉到這個境界,金丹元嬰才是真靈所居,而再非肉身。
    紫府修士增壽三個甲子一百八十年,正常的壽元足有四百多歲。
    張烈六歲入道練氣,二十八歲修成築基,七十六歲開辟紫府,一百四十八歲修煉到紫府九層境頂峰,一百九十四歲方才晉升金丹境界修成太昊天子法身。
    幾十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修五行,曉陰陽,苦修,遊曆,頓悟,死戰,曆劫,一身神識法力終於千錘百煉再無雜質,由液轉固,結成金丹。
    至此增壽五個甲子三百年,再加上固本培元修身養性,金丹修士隻要沒有受過重傷,損耗元氣,壽元往往能超過八百歲。
    張烈今年方才二百一十二歲,往後還有近六百年的歲月,完全稱得上是:元嬰可期。
    “可是元嬰大道,亦有虛嬰實嬰,弱嬰強嬰之分,以我之性情經曆,修成人道、地道元嬰都是必死無疑。尋常元嬰也根本不足以承接太昊道統的氣數重壓。我當努力精進法力,遊曆天下,增長道行,為虛養命胎進而胎化元嬰做充足的準備。”
    若是尋常修道之士,窮盡平生之力能夠修煉到金丹大道境界,就已然足慰平生,金丹二層就開始琢磨元嬰大道,選擇元嬰,更是好高騖遠之舉。
    但張烈並非尋常修道之士,事實上,那些大宗大族的一代天驕,也必然有這樣的心氣,這樣的眼界與驕傲,絕大多數人做不到不該做的事,並不是正確的,總有極少數人可以做得到。
    大多數很多時候僅僅隻是穩妥,而並非最優甚至較優選擇。
    混元五行氣,修煉到張烈現在這個境界,擁有尋常金丹二層修士的二十五倍法力,修煉到金丹九層,隻要功法參悟修煉無錯,最高極限可以獲得尋常金丹九層修士的五十倍法力。
    結成元嬰,隻要道基強橫,結成的是天道元嬰,將會有對比同境人道元嬰一層修士極大的神識法力優勢。
    但是如此神識法力差距,並不是單純靠苦練就可以獲得的,還需要修士鑽研丹道,吞服外丹增強法力,不然單純憑自身練功的話,神識法力積累實在太慢了。
    根本無法完成太昊道統那宏大的構建,體係。
    避居四年後的一日,張烈召來正在洞府當中修煉的弟子雲夢瑤。
    “弟子拜見師尊。”
    雲夢瑤來到法台之前,恭恭敬敬地跪拜行禮言道。
    她本是太陰器靈所化,雖然繼承了前身雲夢以及一名妖鬼的記憶,但是她並不認可那兩者是自己。
    在雲夢瑤的認知概念中,自身的生命是師尊賜予的,再加上張烈的修為以及法力神通,雲夢瑤敬自己師尊猶如敬神,發自心底毫無保留。
    “夢瑤,起來吧。”
    “我們在這山中修煉也有一段時日了,今日你便下山,去附近的玄光山紅楓坊看一看,打探一下那裏是不是還有一個解家,查一查解景良是否已經坐化,解五娘現在怎樣。”
    話語至此,張烈略微停頓了一下,然後接著直接言道:
    “當年,我曾經在這裏也收下過一個徒弟,算起來還是你的大師姐,隻是轉眼之間,已有百年未見了。”
    言說到這裏時,法台之上的青年道人眼中,也閃過一抹回憶之色,當年他才剛剛修成紫府境界,奉師命探索穢雲天,在玄光山紅楓坊意外收下一名性情執拗的女弟子。
    當時雖然教了她一些東西,但是之後就再也沒有管過她。說起來,也是自己這個當師尊的,甩手而去,頗不負責。
    “師尊,我們在這山中修煉的好好的,法力道行日見增長,好好的找什麽大師姐啊?”
    雲夢瑤有著自己的小心思,不願離去。
    這座山上除了天煞魔屍以外,就她與師尊兩人,雲夢瑤本心裏,也不希望自己突然多出一個從未見過的大師姐。
    兩人在一起相處多年,張烈瞬間就察覺到了雲夢瑤的心思,搖頭笑道:
    “之所以要你去見伱大師姐,是因為為師要看一看她,是否還記得為師當年的授業恩情,若是還記得,便算是有緣分,便將之重新歸於門下,若是已經忘記了,那便是我們師徒緣分已盡,師尊也不會強求。”
    剩下的話語,張烈並未向雲夢瑤全部說出。
    黃山赤陽穀張家是自己基本盤,自己要開宗立派,秉承天命,受太昊氣數遺澤,隻要有足夠的把握,張家肯定是會拿出死力來支持自己的。
    但是僅僅隻憑黃山赤陽穀張家的力量,還是太過薄弱了,玄光山解家也是經營多年的勢力,若是能夠把他們也拉進來,自己手上的本錢還可以更多一些。
    修煉成絕品金丹太昊天子法身,張烈之所以要建立宗門,已經不是為了修仙四要,財法侶地這些修行資源了,他所看重的,是自身已然隱隱意識到的氣數所係。
    他需要這股氣數,來強化自己未來修煉天道元嬰。
    “萬般還需事上磨,以我現在的修為,執掌撐起一個宗門實在太過淺薄了,但是建立起一個宗門也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事,現在先著手去進行準備吧。”
    入世修道長道行,出世修煉積法力。
    這四年的深山隱居,就像雲夢瑤所說的一樣,師徒兩人不僅僅修養好了內傷,也是法力日見增長。
    但是張烈現在的法力是金丹二層修士的二十五倍以上,他法力隻見增長,卻根本感覺不到境界提升,若是不修煉外丹之道的話,就算有九息服氣法輔助,張烈覺得自己修煉到金丹九層境界,也至少需要四百年時間苦修。
    修煉煮石弄丸篇,斡旋造化三門道書,掌握外丹之道,掠奪資源煉成丹藥積蓄法力,然後建立宗門,累積道行。
    這便是張烈此時的計劃,當然,任何計劃都是要以現實事態的發展為轉移的,一邊做事一邊對應性修正,這也是一種實證的法門。
    雲夢瑤奉命下山之後,張烈繼續在山中修煉。
    兩個月後,雲夢瑤帶著解五娘重新上山,再次拜入張烈的門下。
    現在已經是百年光陰過去了,當年的解家老祖解景良早就已然壽元耗盡坐化而去。
    他這一生修持,享壽四百一十四載,最後在兒孫繞膝、妻妾懷抱中安然逝去,也算善終。
    但是由於當年張烈,蕭山等人橫掃玄光山附近的各大凶地邪宗,這也直接導致了許多的形勢變化。
    白骨淵,亡人鄉,無回崖被掃滅了,可是南荒第一凶域穢雲天還在,這裏依然是眾多邪修魔修躲避仇殺追索的首選之地,甚至因為三大凶地的消亡,導致玄光山一域更加秩序混亂。
    生存環境最為惡劣的一段時間,玄光山上很多修仙家族被外來邪修魔修所攻破,家財掠盡,族人死傷。
    亂世風雲起,英傑輩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本就有築基期修為的解五娘,憑借張烈所傳授的一身五毒邪劍,幡劍並用合擊之術,縱橫一時,硬生生殺出名聲。
    她本就有解家作為基本盤,因為自幼被毒物毀容,因此一生都在解家不娶不嫁,以黑紗遮麵。
    再加上玄光山附近的中小型家族都被這些外來的邪修魔修殺怕了,解五娘順勢而起建立起五毒教。
    現在與邪日門、寒霧山這兩個勢力,並稱玄光山三大邪宗。
    廢物作者背對讀者老爺們,使用裝死技能,並且試圖萌混過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