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四郡在手,威震東漢

字數:3936   加入書籤

A+A-


    “哎呀,公子快快請起,過譽了,實在是過譽了,老夫愧不敢當,實在是愧不敢當啊!”

    陸紆慌忙起身,手忙腳亂的扶起陳放,口中連連說道。

    隻是他口中雖是說著愧不敢當,臉上卻還是止不住的露出了開心的神色。

    對陳放的態度中,也多了幾分真誠。

    方才陳放親手為陸紆鬆綁,陸紆感激道謝,隻是公式化的套路。

    此時才是真心啊!

    陳放從容起身,笑道:“叔盤公就莫要謙虛了,這有過就得罰,有獎就該賞。

    叔盤公也是領兵之人,當知賞罰分明的道理。

    而我更是個很實際的人,從來不會幹那種靠雞血給獎勵的事情。

    所以,鑒於叔盤公在此事中的表現,我願意將陸家子弟的待遇,在原有的基礎上,整體提高一個級別,叔盤公以為如何?”

    “公子此言當真?”陸紆眼睛一亮,連忙問道。

    不論陳放,還是陸紆,都是聰明人。

    他們都很清楚,既然陸紆選擇了投降,那就表示他代表陸家,決定接受陳放的要求了。

    在吳郡西部六縣落到陳放手中以後,陳放便開始在這六縣中推行改革了。

    具體改革措施,還是當初在豫州搞的那一套。

    一方麵以武力強迫世家豪強交出仆役土地,另一方麵以榮譽子弟身份,拉攏世家豪強。

    打一棒給個棗的手段,玩的是越來越熟練了。

    吳郡西部六縣,尤其是烏程、由拳、海鹽這三縣的世家豪強,不是看不出陳家的險惡用心,但看出了又有什麽用?

    形勢比人強啊。

    生活就像,既然不能反抗,那就隻能享受了。

    所以他們隻能默默的接受這套規則。

    而在他們接受規則的同時,江東其他各地的世家豪強們,也在研究這套陳家規則。

    畢竟以陳家表現出來的強勢,不知什麽時候,就該輪到他們選擇是否接受規則了。

    不管這規則究竟是好是壞,先了解清楚,總是不會吃虧的。

    陸家作為江東四大世家之一,自然也早就開始研究了解這套規則了。

    所以陸紆很清楚,陳放口中的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一個等級,代表著多麽龐大的利益。

    說句不客氣的話,若是陳放在攻打吳縣城之前,給出這個條件,那這吳縣城其實根本救沒必要打的,陸家直接就投降了!

    陳放輕笑道:“自是真的,難道我還會戲弄叔盤公不成?”

    他願意給出這麽優厚的條件,其實有兩個原因。

    一方麵,確實是因為佩服叔盤公的氣節,作為藍星兔國人,生平最恨的就是漢奸了。

    而最佩服的就是那些在生死關頭,依然能夠堅持底線,不失大義的人。

    陸紆完美符合標準,他自然要給與相應的獎勵。

    另一方麵,這也算是他給與陸家的一點補償。

    從根本上講,這場吳縣之戰,其實是沒必要打的。

    陳放當初在壽春時,就從陳溫口中,得知以江東四大世家為首的江東世家豪強們,正在排斥敵對陳家。

    但後來陳放做了具體分析,他發現在江東四大世家中,虞魏顧三家是鐵了心的要跟陳家鬥到底的。

    而陸家態度卻有些曖昧,屬於是可拉攏的世家。

    所以在攻打吳縣之前,如果陳放跟陸家取得聯係,許以重利,是完全可以直接收買陸家的。

    但他並沒有這麽做。

    原因很簡單,就像他同樣沒有發動吳縣守軍中隱藏的太平道揚州分舵弟子,為他打開城門一樣。

    他需要在吳縣打一場不摻雜任何水分的攻城戰,以此來震懾江東各郡的世家豪強。

    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所以有些時候,明明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卻偏偏要選擇最困難的方式。

    隻是這樣一來,陸家就有點苦逼了。

    他們成了這場戰爭的犧牲品,付出了本來不必付出的代價……

    當然,這個理由隻占了非常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畢竟這場戰爭的犧牲品並不隻是陸家,還有攻守雙方的士兵,和吳縣的百姓。

    相比陸家,其實他們才是最無辜的人。

    但是沒辦法。

    這就是戰爭,這就是大業,這就是人性。

    別說這個世界上,用如此多的國家,即便是這個世界上,隻剩下一個國家了,這要這個國家內部,還存在一個以上的人類。

    那戰爭就永遠不會停止!

    陳放唯一能做的,便是對他們說聲抱歉,並送上力所能及的補償罷了。

    ……

    就陳放的江東之行來說,吳縣之戰算是一個轉折點。

    在吳縣之戰結束後,吳郡其他縣城很快便表示接受陳家的領導了。

    同時,因為陸家選擇了投靠陳家,所以身為廬江太守陸家子弟陸康,攜廬江郡向陳家投誠。

    九江郡的壽春城,是揚州治所。

    陳溫這位揚州刺史就住在這裏。

    他雖然掌控不了揚州,但背靠豫州,控製一座九江郡還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在廬江郡投誠陳家以後,九江郡也跟著宣布接受陳家領導了。

    周瑜親自給兩位叔父去了一封信,信中沒有他的主觀意見,隻是詳細介紹了他在吳縣之戰中的見聞。

    在他將信件送出去的第三天,他收到了兩位叔父的回信。

    然後他就跑過來告訴陳放,周家和周尚,決定攜丹陽郡投效陳家!

    至此,江東六郡,已有四郡被陳家拿到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