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福全的底牌

字數:3524   加入書籤

A+A-


    餘暨大營。

    就在陳放召開戰前布置會議的時候,這裏其實也在召開會議。

    與會者不多,僅有四人。

    便是有虞魏顧三家的族長,虞翻、魏騰、顧雍。

    以及盛清國遼東水師提督,福全。

    “聽聞昨日陳放就已經到了錢塘境內,今日當是已經到了錢塘大營之中,看來他們是要發動總攻了!”虞翻看著帳外的茫茫江麵,用略帶惆悵的語氣說道。

    魏騰哈哈一笑,說道:“仲翔先生無需憂慮,我們有大江天險作為依憑,陳家沒有戰船,便是想要攻擊我們,又怎麽打的過來!”

    “不錯,江東六郡的戰船,都是掌控在各郡世家豪強的手中,在他們退往會稽的時候,已經將這些船隻都給帶過來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然陳放麾下這支鷹威軍頗有戰力,但沒有戰船,也是如之奈何。”顧雍同樣笑道。

    虞翻道:“可江東之地,多有造船的工匠,世家豪強們退往會稽的時候,可沒能將這些工匠們帶過來。

    那陳放有這些工匠在手,自然就能造出戰船了。”

    “嗬嗬,重新造船?這的確是個法子,但這需要多久?半年?一年?還是兩年?這陳家撐得了那麽久嗎?

    十萬大軍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人吃馬嚼,每天消耗的糧草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江東六郡的糧草都在世家豪強手中,在世家豪強們離開的時候,同樣是把大量的糧草運來了會稽郡。

    陳放手中的糧草,遠不及我們手中的糧草充沛,他們是耗不過我們的!”魏騰笑道。

    虞翻目光繼續看著帳外,淡淡說道:“陳家真的耗不過我們嗎?

    就算我們的糧草要比他們充沛,但若正論起消耗時間來,恐怕咱們是遠遠比不上他們的。

    如今會稽郡的情況,大家心裏都有數,若不能盡快擊退陳軍,隻怕根本不需要陳放攻過來,會稽郡自己就要崩潰了!”

    此言一出,全場默然,便是方才努力打圓場的魏騰和顧雍,也是維持不住臉上的笑容了。

    這會稽郡的情況,他們心裏可真是太清楚了。

    隨著時間推移,外來世家豪強和本地世家豪強的矛盾,是越來越尖銳了。

    為了爭奪那有限的利益,雙方已經多次發生激烈衝突。

    也就是他們三家以畫大餅的方式,才能勉力讓各方保持克製,將衝突限製在一定範圍內。

    但這絕對不是長久之計。

    如今的會稽郡就好似一個火藥桶,撚子已經燒到了根部,若不能盡快擊退陳放,天知道什麽時候就會轟然爆炸,將大家都給炸的粉身碎骨!

    魏騰和顧雍不由得同時看向福全。

    說來,其實這一切的事情,皆是因他而起。

    若非先前福全給出的承諾,他們三家絕不會跟陳家鬧到如此地步。

    世家豪強最擅長的就是趨利避害,在陳家勢大的情況下,就算他們心有不甘,又怎麽會搞出如今這幅魚死網破的局麵呢?

    畢竟陳家的新政,還是給他們留了一條活路的。

    既然所有事情都是因福全而起,那此時他們三家近乎走到絕境,當然也隻能指著福全來救他們了!

    坐在帳中首位的福全,其實隻是個年紀不大的青年人。

    畢竟如今盛清國的皇帝康熙帝,也還不到二十歲。

    而福全作為皇兄,跟盛清皇帝的年紀相仿,年紀自然也不大。

    隻是他年紀不大,從軍時間卻不短,若從他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算起,至今已有十一年了!

    多年的行伍生涯,讓他擁有了深沉的心機和城府,所以才能在江東六郡掀起這般風浪。

    不得不說,如今江東六郡能夠出現這般格局,固然有陳放暗中配合的因素,但還是以福全來發揮主要作用的。

    而能夠策反近乎整個江東六郡的世家豪強,讓他們跟著自己走。

    這絕不是僅靠盛清國遼東水師,就能做到的!

    福全掃了眼帳中三人整齊投射過來的目光,臉上毫無退縮之色,反而是充滿了自信。

    他哈哈一笑,說道:“三位族長勿憂,我知道你們心中的想法,但其實你們真的不用擔心。

    因為一切皆在本王的掌握之中!

    實話告訴你們吧,你們以為陳放到錢塘大營來,是一件壞事嗎?

    不,恰恰相反,這其實是一件大好事!

    本王早就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一直就在等他過來!

    因為隻要陳放來了,他就死定了!”

    “萬全準備?那不知王爺到底做了什麽準備?可否對我等透漏一二?”

    “不錯,陳放大軍壓境,我等心急如焚,還望王爺體諒我等心情啊。”

    “還請王爺告知,到底是何等準備?”

    雖然福全說的是自信滿滿,信誓旦旦,但虞翻三人也都不是小孩子了,不會被人家隨便幾句話,就給糊弄過去,於是紛紛詢問道。

    福全瞥了他們一眼,輕笑道:“也罷,既然三位這般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其中詳情,那本王就為三位引薦一個人!”

    “多隆統領,請進來吧!”福全拍了拍手掌,然後高聲叫道。

    而隨著他的聲音,一個虎背熊腰,身穿黃馬褂,腰佩長刀,雙目炯炯有神的大漢從帳外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