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會試
字數:3824 加入書籤
李雲睿邊走邊聽,時不時往秦淮河上看。秦淮河上有許多畫舫在飄蕩,很多士子會邀一批好友,請上一名名妓,登上畫舫,泛舟遊船,吟詩作對。
“明天就要進考場了,這群人還在這風花雪月,真是人心不古啊……”旁邊傳來一個聲音。
這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我去,明天就要開始考狀元了,李雲睿聽到之後,有些興奮。
穿越前,他參加過號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那滋味要多酸爽有多酸爽,高考前的多少個日日夜夜,都是處在挑燈夜戰,廢寢忘食,不眠不休。
穿越之後,連一個月都不到,就碰上大明版的高考,看著有士子居然還在遊花船,李雲睿有些心理不平衡,這些人莫非都是胸有成竹?
難不成考試前一天,發泄一下,能夠猶如神助?
人比人氣死人啊!當年自己高考前,怎麽就不知道找個洗頭房……
唉,應試教育害死人啊……
不管這些了,會試大比,要是不親眼看看,對不起自己啊。
“雲睿,你在發什麽楞?”徐景昌看著李雲睿走神,碰了他一下胳膊。
“啊,沒事,沒事,我在想買哪家青樓比較合適……”李雲睿從走神中清醒了過來。
秋香在身後聽到之後,有些納悶,怎麽李雲睿就跟青樓耗上了,收了一個蒔花閣不過癮,還想再收,這莫不是要一統南京城的青樓?
“群芳樓和萬花樓,我覺得這兩家最好,裏麵的姑娘個頂個的漂亮……”徐景昌說道。
李雲睿笑了笑,淡淡地說了一句,“等紅顏會上了正軌再說,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我們有的是時間。”
徐景昌聽了之後,點了點頭。
話雖如此說,但李雲睿真心怕時間不多了。魂穿來到大明,滿打滿算有二十天了,李雲睿覺得自己這二十天過得還真充實。
短短一個月不到,愣是培養了一個文豪,李景隆的名聲隨著《少年大明說》,已經享譽南京城了,成了無數士子敬仰的人。另外,“救濟斯民”的標簽,也貼到了李景隆身上,隻不過很多人還不認同。
跟徐家結成了聯盟,重新搭上了長公主朱雲薇這條線,小弟也認了幾個,還認識了皇孫朱瞻基、安慶長公主,都是意外之喜。
最大的成果就是建立了紅顏會,雖然有些倉促,手法也有些下作,但事在人為,為了幫曹國公府擺脫被圈禁的困境,李雲睿必須尋找更多的援手。
老天爺就是在耍自己,哪怕魂穿到一個普通人家,也比曹國公府強;就算生在曹國公府,李雲睿也希望是早幾年。如果早幾年的話,李雲睿一定想辦法搞點烈性炸藥出來,把朱棣送上天,這樣就沒有削爵圈禁的危險了。
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老天爺偏偏把自己安排在這麽個尷尬的時間點……
人生果然到處都是坑,大坑套小坑,不是坑你,就是坑我。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雲睿看著秦淮河畔的燈火,唱起了後世流行了《知否知否》。
“少爺,是有什麽心事嗎?”秋香聽著李雲睿的曲調,忽然間心裏有種悲涼的感覺。
“雲睿,這首《如夢令》被你唱活了……”沒心沒肺地徐景昌,曾未聽過這種曲調,眼中頓時一亮,說道,“教教我唄……”
“想學啊?來,我教你們一起唱!”李雲睿轉了個身,開始倒退走路,說道,“昨夜雨疏風驟,起音要低,不要太高,來試一下,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
……
“知否知否……”
伴隨著略帶傷感的音調,天上飄落下了小雨。
望著淅淅瀝瀝的雨滴,李雲睿抬頭看了看天,喃喃低語,“春雨貴如油呐,是個好年景!”
第二天一早,卯時剛到,李雲睿就從被窩裏爬了起來,看著被窩旁邊,呼呼大睡的冬雪,一臉黑線,這小妞,太貪睡了……
小心翼翼起身,在秋香的服侍下,洗漱穿戴好,天還沒亮,李雲睿帶著李桑海出了門,朝著貢院的方向走去。
路上,時不時看到一些趕考的士子,背著一個考籃,急匆匆地往貢院趕。
李雲睿不趕考,純粹想看熱鬧,所以不急,看到路邊有好吃的,就停下來吃點,墊吧墊吧肚子。
等李雲睿到貢院時,天已經蒙蒙亮了,此時貢院門前已經是黑壓壓的一片,李雲睿找了個高處站了上去,看了一下,估摸著得有兩三千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太史公之言,果然誠不我欺!”
曆朝曆代的讀書人,最想幹的一件事,都是當官……
後世的公務員考試,可比這個熱門多了……
隨著一聲鑼響,貢院大門緩緩推開,裏麵出來許多士兵,有士兵手裏拿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某某布政司”,等士兵一一站定之後,士子們開始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接下去的事情,讓李雲睿大跌眼鏡。
“衣服脫掉……”
“打開考籃……”
“這是什麽?”
“這不是作弊是什麽?”
……
我去你大爺的,大庭廣眾之下,這些士子被扒光了,從頭發一直到搜到腳丫,身上穿得、考籃裏帶得,倒了大黴,那些差役一點點、一寸寸的搜,生怕裏麵有夾帶。
這還有人權嗎?好吧,這年頭,人權還不流行。
這還有王法嗎?好吧,這年頭,王法就是這麽規定的。
真是活久見。
搜身是科舉考試的傳統,比後世可嚴格多了,李雲睿在電視裏看的那些科舉考試,都是劇情而已,眼前地才是真真實實地考試要求:為了防止考生作弊,考生帶著的每一件物品,都要仔細檢查。
考官們也是沒有辦法,為了考個好功名,考生想盡辦法帶小抄進考場,史書中有記載,“募善書者,蠅頭書金箔紙上,每千篇厚不及寸;或藏筆管,或置硯底。更有半空水注、夾底草鞋之類;又或用藥汁書於青布衣衿,壁泥摻之,拂拭則字立見,名曰文場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