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上街抗議遊行

字數:3941   加入書籤

A+A-




    現在李雲睿把這麽大的功勞,放在了趙羾麵前,趙羾再不抓住機會,他就是傻子。
    隻要他能說服朱棣,把這個項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麽憑借這個功勞,趙羾就能穩住禮部右侍郎的位置。如果再能把這個項目做好了,搞不好還能再進一步,禮部尚書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趙大人,如果有人問起來,記得告訴他們,今天是你遊說我,讓我出錢資助大明教育事業,而不是我主動邀請你……”李雲睿給趙羾一個你懂得眼神。
    趙羾瞬間會意!
    這是在給趙羾填功勞,一個主動遊說,一個被動接受,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勞也是天差地別,趕緊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兩人又低聲商量了一會兒之後,然後開席,吃飽喝足,才分開。
    這包間內的一切,也被監視李雲睿的錦衣衛探子記錄了下來,至於兩人談了什麽,錦衣衛的探子卻沒有探聽到。
    以李雲睿耳朵的聽力,十米之內,有風吹草動,他就能聽得清楚,做出防備,怎麽可能給錦衣衛留下把柄。
    紀綱拿到這個消息後,將其寫在奏折中,遞進了宮。
    第二天,禮部右侍郎趙羾遞折子請求覲見朱棣,有要事啟奏。
    朱棣早就拿到了紀綱的奏折,知道趙羾和李雲睿見過,就想看看趙羾是不是李雲睿有什麽py交易,於是就將趙羾宣進武英殿。
    趙羾是什麽人?能專対!
    什麽是專対?出任使節時,能夠獨自靈活、隨機應答對方問題,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對多,就像諸葛亮舌戰群儒,華姐姐力懟記者一樣……
    巧舌如簧的趙羾編了一個自己苦口婆心勸李雲睿,為大明教育事業添磚加瓦的故事,說的那叫一個感天動地,蕩氣回腸,愣是把朱棣唬得一愣一愣的。
    當聽說李雲睿願意每年那兩百萬貫,還是連續拿十年時,頓時心裏大喜。
    兩千萬貫多嗎?在朱棣眼裏,真心是不多,但對於禮部來說,妥妥是一比巨款,一年能修幾百、上千所學校,這是文治盛事。
    尤其當聽趙羾說,如果項目執行的好,李雲睿旗下的其他商號,也會加入捐款行列式,金額高達一億貫,心中更是震驚無比。
    最後,趙羾提出,為了吸引更多的商號捐資助學,請朱棣給紅顏會會員寫一副字,以鼓勵這種行為。
    朱棣連想都沒有想,立即安排人研墨,寫下了“樂施善捨,造福萬代”八個字,交給了趙羾,並對趙羾大加誇讚了一番,說他公忠體國、實心用事,這讓趙羾心中歡喜不已。
    趙羾拿著朱棣的題字,到紅顏會換了兩百萬貫的支票,喜滋滋的走了。
    李雲睿立即安排人手,開始在南京城中造輿論,同時將朱棣的字,以最快的速度做成牌匾,分發了下去,被抓的紅顏會會員成了第一批受益人。
    南京城中,很快流傳著紅顏會會員有仁有義有擔當,以天下興亡為己任,視民族複興為己責等讚譽之詞。還有不少的文人雅士,跑到那些會員的商號麵前題詩作詞,為商號加油呐喊的。
    嗯,都是某人私下花錢雇人幹的……
    也就在這時,一個非常不和諧的聲音,傳了出來,錦衣衛的某位高官,看中了紅顏會某些會員的家產,用下三濫的手段,將人打入昭獄,準備栽贓陷害他們,然後霸占他們的家產。
    紀綱也有些懵逼,從來遇到過這種事。
    一開始聽說紅顏會向禮部捐款的事時,紀綱隻是一臉羨慕,哀歎自己怎麽沒有這麽好的命,別人在家躺著就能每年拿到兩百萬貫,自己要想撈點錢還得使一些下三濫的手段。
    文人士子們誇讚紅顏會會員急公好義時,紀綱也沒覺察出什麽問題來。
    當朱棣的牌匾掛到被自己抓的紅顏會會員家門口時,紀綱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了,他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陰謀味道……
    巧合?自己抓了人,剛放出話去,沒十萬貫撈人,這些會員就可能死在北鎮撫司的昭獄裏。突然間,這些會員受到了皇帝嘉獎,如果自己真出手整這些會員,這不是打皇帝的臉嗎?
    紀綱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把抓進昭獄的人放出去,那就是默認了準備陷害紅顏會會員,霸占他們財產的事;如果不放,逼迫紅顏會會員認罪,那就是打了朱棣的臉,馬上要過年了,歡天喜地的日子,這不是給皇帝添堵嗎?
    就在這時,有人給紀綱出主意,讓他用拖字訣,以拖待變,還有十多天過年了,先把正旦節拖過去,再想辦法解決。
    紀綱思來想去,也隻能這麽辦了!
    但李雲睿肯定不打算讓紀綱過個安穩年,才有了攛掇國子監監生,到錦衣衛門口鬧事的橋段。
    正當紀綱躊躇的時候,在某些人的攛掇下,國子監中的讀書人群情激奮,一起走上街頭,走到了北鎮撫司的門口,開始絕食抗議,要求錦衣衛釋放無辜的紅顏會會員,承辦錦衣衛官員。
    這一騷操作讓所有人摸不著頭腦。
    正在苦思冥想解決之道的紀綱,突然接到來報,說市麵上傳言錦衣衛高官欲陷害紅顏會會員,準備霸占他們的家產。
    紀綱終於意識到自己可能被人算計了,這一切好像都是被人安排好的,故意一步步鬧大的。
    李雲睿就是準備把事情鬧大,朱棣身在皇宮,所有的消息都是靠大臣的奏折或者錦衣衛的打探。
    可以這麽說,皇宮就是一個籠子,皇帝就是被關在籠子中的王,皇帝聽到的、看到的,都是大臣、內侍想讓他看、想讓他聽的內容,都是已經被過濾了很多遍、很多遍的信息。
    錦衣衛向上遞的消息,都是紀綱一手把控,他肯定不會傻到把自己的事,報告給朱棣;至於禦史,禦史台左都禦史陳瑛,現在和紀綱是聯盟,陳瑛負責咬人,紀綱負責出手抓人,禦史要想上折彈劾紀綱,要先過陳瑛這一關,陳瑛怎麽可能讓手下人彈劾自己的盟友?其他六部的官員,都是各管一攤,誰也不想得罪紀綱,肯定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件事雖然鬧了起來,隻要錦衣衛不向上報,禦史不彈劾紀綱,基本上拖一段時間,可能就被紀綱躲過去了。
    要想把這件事捅到朱棣麵前,唯一的可能就是把事情鬧大。
    文人,尤其是國子監中的文人,生活環境單純,年輕的心,一腔熱血,自以為自己代表正義,最容易被煽動和利用。
    李雲睿可是擁有六百年見識的人,後世的那些顏色革命,可是看了不少,大多數都是由熱血的青年學生開始,所以他就準備試試。
    通過一些不為人知的管道,許諾了幾個國子監監生一筆錢之後,監生們開始鼓動身邊的同窗好友,打出為民除害、懲辦奸人的口號,拉他們去上街抗議遊行。
    總歸,李雲睿這次鐵了心,要往紀綱身上潑髒水,也不能說是潑髒水,畢竟紀綱確實幹了髒事。李雲睿要把紀綱這種下作的手段,暴露在朱棣麵前。
    李雲睿知道,朱棣並不會罷免紀綱,殺人的刀,隻有沒用時,才會被主人丟棄。朱棣現在還要對付很多人,需要有紀綱在前麵頂著,幫自己幹髒活、黑活。
    不會罷免,但並不表示不會治罪,至少朱棣需要安撫那些國子監的監生,這些人,看似沒有啥能力,但卻能影響整個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