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8 文明

字數:3694   加入書籤

A+A-


    唐軍沒有遇到絲毫抵抗,兵不血刃的進入大興。
    柱國將軍李弼給了楊秦皇室最大的禮遇,隻是解除了秦軍的兵器,換成唐軍守護城池和宮禁。
    皇帝的一切用度甚至比以往還要充足一些。
    五天之後,唐王李虎快馬敢來,跪在大秦皇帝麵前聲淚俱下,“臣家世受秦恩,絕無不忠不義之心,這江山社稷仍是大秦的!”
    唐王李虎,少倜儻有大誌,好讀書而不存章句,尤善射,輕財重義,雄武冠絕天下。
    關東的人心也是被他籠絡的。
    皇帝走下龍椅,扶起跪在地上的李虎,無比誠懇道:“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大秦氣數已盡,群凶肆逆,宇內顛覆,幸得唐王匡扶天下,唐王才德勝朕百倍,合當繼承大統,望唐王以天下蒼生為念,以華夏為念!”
    此言一出,周圍的唐軍將領的目光全都溫和起來。
    李虎以頭杵地,額上鮮血直流,“臣、臣安敢如此,陛下折煞臣也。”
    皇帝再勸,李虎固辭不受,憤然而出。
    十日之後,群臣再次勸諫,皇帝也下詔禪位,李虎還是推辭。
    如此反複三次,天下勸進的奏表如雪片一般飛來,李虎才不得不登上帝位。
    龍振三年,走過三百二十七年的大秦終於引來自己的最後時刻。
    唐王李虎登基,國號大唐,改元大業,改大興為長安,大赦天下。
    秦帝楊柘退為淮陽王,楊氏宗廟遷入鄴城,用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大秦正朔,郊祀天地禮樂製度都一如既往,上書不稱臣,受詔不下拜。
    河西、漢中、蜀中一夕之間,全部投降。
    華夏故地全部歸唐。
    但大唐麵臨的壓力卻絲毫不減。
    漠北,突厥人日益壯大,已經超過了當年的鮮卑、柔然,特別是吸收了大量秦朝遺民之後,實力越發壯大,比之當年的匈奴不遑多讓。
    西麵,大秦滅亡後,中亞的漢國續成大統,成為另一個大秦。
    這個帝國幅員遼闊,疆域、實力不在中原之下,但他們對中原早就沒了興趣,橫亙在絲綢之路上,躺著賺錢,早已讓他們血脈中的勇武漸漸衰弱。
    連曾經攻占的泰西封都無法守住,被崛起的阿拉伯人趕出兩河流域,一個更強盛的黑衣大食崛起。
    在隨後的兩百年時間裏,大秦被黑衣大食和大唐帝國聯手攻滅。
    西南,隋王楊堅一支人馬竄上高原之後,立即得到了羌人們的誓死效忠,盡管大秦已經事實上滅亡了,但羌人仍舊心係大秦。
    楊堅隻用三年時間,便攻滅垂垂老矣的象雄王朝,又花了四年時間,將整個高原整合起來,一個強盛的高原帝國應運而生。
    在接下來的三四百年時間裏,與大唐帝國打的有來有回,一度攻占河西走廊、西域,兩次攻破長安。
    直到小冰河時期再度降臨,無數河穀重新化為冰川,這個高原帝國也漸漸走向衰落。
    唯一長久存在的,隻有夏國和渤海國。
    渤海國的壽命一度超過了大唐,大唐因藩鎮滅亡了,渤海國繼續存在了四十多年,終於被遼東崛起的契丹人吞並。
    契丹人吸收渤海國後,實力暴漲,有了入主中原的實力。
    夏國占領高加索和地中海北岸之後,也逐漸走向了強盛,依托強大的華夏文明,這個帝國對整個西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羅馬帝國內部甚至出現了一種名為東教的教派,這個教派正是當年來大秦求學的卡利努斯創立的,以儒家思想為源頭,行仁、義、禮、智、信、勇、誠、恕、忠、孝等戒律,吸收大量教徒,並由此而生出騎士。
    在羅馬帝國的幾次內戰中,這些儒家騎士們在戰場上大放異彩。
    盡管卡利努斯當政沒幾年,就被他的舊友戴克裏先擊敗了,但儒家精神和騎士繼續在羅馬帝國內部繁衍生息……
    不過這些藩國的發展都沒有楊深的一支走的遠。
    大秦最後一任的魏王,率兩萬精銳南下南中之後,吸收了不少對大秦死忠的將士,集合五萬人馬,從紅河順流而下,輕鬆擊敗不思進取的金蘭國,占據肥沃的紅河平原。
    然後大造海船,花費十年時間,前後六次,遷徙十萬人口進入美州新大陸。
    起初他們麵臨的隻有西海岸的高山,但走下高山之後,正如武帝給這片富饒土地起的名字一樣,美州。
    其富足、肥沃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氣候溫暖,河網密布,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於是,勤勞的秦人們花費了三代人,吸收了大量當地土人後,在這塊平原上建立了一座座的城華美的城池。
    大興、長安、洛陽、建業、許昌等等城池重新聳立。
    一個新的大秦由此誕生。
    秦人的勤勞是天生的,他們花費兩百多年的時間,從北美州耕種到南美州,讓華夏文明的種子在塊新大陸上紮下根基。
    而由於楊深的高瞻遠矚,憑借創建了大學,孕育出無數人才。
    脫離中原的傳統束縛,華夏文明在美州更加茁壯。
    技術、學術走的比中原還要深遠。
    第一把火槍,第一尊大炮,第一架水力織布機都是誕生在此地。
    沒有天敵存在,新秦帝國一直延續了一千兩百年,直到人口突破六千萬,帝國的魔咒再次降臨。
    但新崛起的帝國更有進攻性,他們率先開啟了大航海時代,橫渡東西大洋,到處尋找殖民地,西麵攻滅倭國,占領呂宋,屠滅當地土人,建造港口城市,並以此為跳板,進攻華夏……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東麵攻入歐洲,洗劫了大量不城池。
    大秦帝國雖然最終湮滅在曆史的長河中,但它的影響並未消失。
    後世曆史把大秦成為華夏文明的擴張期。
    它的開拓、勇武、進取,深深影響了華夏人的民、族性格。
    正是因為當年的外擴,讓華夏文明走向了世界,南洋、天竺、中亞,都成了華夏文明的輻射之地,並讓華夏文明在世界之林中占據絕對優勢……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