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交談
字數:6921 加入書籤
“雖然十洲記不可信,不過前朝有記載,朱吾以南有文狼,野人居無室宅,依樹止宿,食生肉,采香為業, 與人交市,說的就是林邑,而林邑貢品,也是上佳。”笑過之後,杜如晦講解道。
“林邑一直有上貢嗎?”王牧好奇的問道。
“那是隋煬帝之時的事情,隋煬帝繼位之後, 曾讓羽騎尉朱寬, 前往海外尋異,攻打林邑之後, 才有上供一事。”杜如晦微微搖頭說道。
王牧聽到杜如晦的解說,不由眉頭一挑,他早就知道楊廣心胸不凡,弄出不少大手筆,他還第一次聽到尋異這件事。尋異!尋異!不就是尋找異常,異地,異族嗎?一統中原,根本無法滿足他的野心。
“可惜了!”王牧暗自感歎一聲,楊廣所做的事情,很合他的胃口,尤其是對外擴張的那種野心,對於未知探索的目光和胸懷。可惜的是對內沒有處理好,尤其是利益這一塊,不然還真可能,把他所知,未知的地方,都占領下來。
“他在海外找到那些地方?”王牧好奇的問道。
“流虯, 張寬上書,江南之外,有眾多島嶼,島上土族,穿麻布,以捕魚為生。”杜如晦講解道。
“沒有向更遠的地方探索嗎?”王牧好奇的問道。
“沒有,你知道其他地方?”杜如晦問道。
“崖州之外,還有眾多島嶼,那裏也有不少人口,聽聞盛產金銀珠寶,香料水果,不計其數。”王牧說道。
“哦,這我到是不清楚。”杜如晦眉頭一動,語氣之中,帶著一絲好奇。
“我也隻是聽說,明年新船出來,就派人前去探尋。”麵對杜如晦好奇的目光,王牧解釋道。
“一直呆在北方, 到時候跟著你去見識一下。”杜如晦說道。
“估計等不到那個時候,陛下就要催促你回京了。”王牧笑著說道。
陸德明和杜如晦病愈的消息, 已經傳回了長安, 不過回信還沒有到,估計李世民不會催促,但是也不會讓杜如晦在外麵呆太久,畢竟是他左膀右臂。
“最近兩年,朝廷不會有大的戰事,我正好偷一下懶。”杜如晦說道。
“你想偷懶,陛下則未必允許。”陸德明摸著胡須說道。
“生死邊緣走一朝,我想了很多,覺得有些對不起家人,對兒子也疏於管教,正好彌補一下。”杜如晦微微搖搖頭說道。
“陸老,十洲記,山海經上麵記載的可是真的?山海經又是誰著的您知道不?”王牧問道。
“山海經是誰著的,沒人清楚,不過是漢武帝之時,整理成冊,至於真假,說不上來,隻能說有些誇大。
文人之間有個共識,就是這其中一些東西,屬於家與方士臆造,誇大。”陸德明解釋道。
“臆造?為什麽?”王牧不解的問道。
“這就要說到漢武帝晚年時期,他尋求長生不老,不說上行下效,還有一些投機之人,想要說服皇帝,自然得拿出證據,這其中就有了十洲記等。”杜如晦說道。
“原來是這樣啊!”
見王牧很是失望,杜如晦笑著說道:“當然!這都是後人猜測,畢竟誰也沒有經曆過那段時期。”
“嗯,林邑那邊,我安排使者過去,要一些香料,讓他們去長安朝貢,如果不聽,再出兵教訓。保證把香料給你們弄來。”王牧岔開話題說道。
“老夫隻是說笑而已,沒必要為此動刀兵,不然用著也不安心。”陸德明急忙擺手說道。
“這和您無關,林邑盛產水稻,我們本來就要和他打交道,具體如何行事,就要看他們態度如何。”王牧解釋道。
陸德明這才神情一鬆,王牧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林邑聽話,就是交易,不聽話就先打一頓再說。
杜如晦就更加清楚了,這打一棒在給個甜棗的手段,本身就是他們最常用的。
“驃國與南詔雖然表現恭順,但是不可不防。”
“多謝提醒。”
“嗬嗬,其實我也是說廢話,你肯定早有準備。”杜如晦笑著說道。
王牧也沒有否認,畢竟這是很明顯的事情,否認就太虛偽了。
“我雇傭了一部分南詔人和驃國人,讓他們去真臘搶人口。”王牧簡單介紹了一下,這種事情,沒有必要隱瞞,因為也隱瞞不住,大大方方說出來更好,隻不過他沒有說得很具體,例如雇傭了多少,效果如何,南詔與驃國的反應又如何,這些都沒有說。
“這辦法好,不落人口實,那些俘虜,即便記恨,也多半記恨到南詔驃國身上。。”杜如晦讚歎道。
“主要是沒有那麽多兵力,就像你剛才說的,南詔與驃國,不得不防。”王牧笑著解釋道。
“這裏真是一個好地方,沒有來之前,怎麽也想不到,物產會如此豐富。”陸德明感歎道。
這段時間,他和杜如晦沒有少出去閑逛,自然知道整個姑複,都在忙碌水果的事情。
“陸老你沒有說出來,這其中他可是功不可沒。”杜如晦伸出手掌,指向王牧,笑著說道。
陸德明畢竟年齡大了,沒有杜如晦那麽好的精力和體力,對於姑複了解不多,杜如晦閑來無事,可是把克欽城內外走了個遍。
驚人的養殖場,杜如晦估算過,姑複郡幾個城池的養殖場,加起來比皇家的規模大了幾倍。水果豐收,那也是王牧幾年前就在有計劃的移栽。
嫁接,插杆,這種方式,以前杜如晦根本沒有聽說,沒辦法,他出身杜氏,對於農業,了解有限。
雖然具體不是很清楚,不過杜如晦知道,這與其他地方不同,包括京城他們學習,也隻學了一部分而已。
“這到也是,就像山藥葛根,這麽多年,就沒人發現,可以種植,產量還驚人的高,就憑此事,天下百姓,往後無數年,都該念你的好。”陸德明感歎道。
“念不念好無所謂,少一些背後罵我的就好了。”王牧笑著擺擺手說道。
在青史上留下一筆,應該是肯定的,不過那並不重要,最重要是會讓皇帝在某些時候有所顧忌,當有皇帝,要對他後人出手的時候,有正直的人,幫著阻攔。
就像孔家,朝代更替,對他們影響不大,隻要不造反,就沒人能對付他們。
王牧想到一個非常適合自己學習的對象,雲南沐王府,殺功臣的朱元璋沒有滅沐王府,而且還傳到了清初。
自己比沐王府更有優勢,為何不能長據姑複,即便後代逐步退讓,有克耶族存在,也能掌控罕林城。
當然!日後可以考慮開辟一處海外基地,作為王家另外一處傳承,至於地方,海島最好,安全一些。
王牧把思緒壓下去,不急著考慮,對杜如晦拱手說道:“克明兄,你看姑複可有需要改變的地方?”
“姑複發展良好,遠勝其他地方,即便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也看不出來。”杜如晦搖搖頭說道。
“你別隻是誇獎,我是真心求教。”王牧誠懇的說道。
“我沒有騙你,是真的看不出來,姑複郡有伱,還有岑文本做長史,淩敬做主簿,許敬宗做參軍,說實在的,如果不是你這發展如此好,我都覺得浪費人才,以你們的能力,任何一人,擔任一郡太守都足夠了。”杜如晦苦笑著說道。
王牧一聽,愣了一下,隨後露出了笑臉,他和淩敬等人呆久了,感覺不大,如今被提起,才想明白,岑文本作為蕭銑的重臣,淩敬也是竇建德的軍師祭酒,許敬宗在另外一個曆史上,也是擔任丞相的人,他們即便比不上杜如晦,在智商上麵,也差不了多少,最多也就是某些地方不擅長。
“是啊!政務上麵,多虧他們幫忙,幸好當年陛下讓他們前來,不然姑複也發展不到今天這樣。”王牧點頭讚同。
“所以說嘛,姑複郡發展很好,沒有人會覺得不滿意的。”杜如晦感歎道。
王牧當然不好說自己不滿意,作為郡守,你想怎麽樣?勢力太大,讓皇帝怎麽想。
不過王牧覺得還是問題不大,畢竟朝廷已經冊封了幾個都護府,再多一個也不是不行。
如今想來,以前還是操之過急,南詔六部與驃國,歸順太快,讓李世民覺得這邊安全,不然可以想辦法弄個都護府。
不過隻是有可能而已,自己沒法和馮盎相比,馮家在嶺南根深蒂固,自己隻是草根崛起,沒有可比性。
“我想上書陛下,請求謀劃天竺,你說陛下會同意嗎?”王牧問道。
“天竺,漢書記載,又名身毒,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裏,得蜀賈人市。說來天竺和蜀中一直有商人往來,不知道他們如今是一個什麽情況?”杜如晦思索片刻問道。
“天竺所在之地,不比大唐小,據說如今分裂成了南北兩地,北方叫做戒日王朝,南方則是諸多小國。”王牧介紹道。
這還真不是他記憶之中的信息,他根本不記得印度以前發展如何,隻知道唐僧取經,去的地方就是天竺,佛教傳承,也來至於那裏。
蜀中,驃國和天竺都有人往來,所以能打聽到一些。
“這麽說來,和南北朝差不多,隻不過我們要是插手,會不會招惹到強大的敵人,恐怕陛下不會同意。”陸德明分析道。
“陛下不會懼怕敵人強大,也正是因為天竺那麽大,不能讓他們統一起來,不然多年以後,誰知道他們會不會來攻打大唐呢。”王牧很認真的猜測道。
天竺沒有能力攻打太遠的地方,一來是因為他們宗教信仰問題,二來則是地域限製,他們四周不是高大的山脈,就是沙漠大海,以如今交通條件,很難出動大軍到外界。
杜如晦讚同的點點頭,如今兩國地界已經算連到了一起,中間這些小國,隻能算緩衝地帶,所以提前謀劃,很有必要,而且王牧也說得對,李世民的性格,不會懼怕敵人強大,越是強大的敵人,他反而會更認真對待。
“陛下多半會同意。”杜如晦說道。
“天竺如果要攻打大唐,會從哪裏來?”陸德明好奇的問道。
“有三條路,一是從西域殺過來,不過沿途需要麵對眾多西域小國,路途也是最遠的:第二條路是從吐蕃殺過來;第三條路則是大海,以水師前來。”王牧講解道。
他特意把天竺說得強大一些,就是想引起朝廷重視,重視水師,重視吐蕃,因為誰都能夠想明白,從西域殺過來,有些不現實,路途太遠了,還要把路上西域小國征服才行。
雖然這樣一來,也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不過更大可能,是李世民放任自己去操作,他好根據以後事情發展,來決定朝廷如何行動。
陸德明和杜如晦,對於大唐和周邊大致地形,還是很熟悉的,所以兩人同時點了點頭,認同王牧的分析。
“你想如何謀劃?”杜如晦問道。
“隻是一個粗略的想法而已,以商船前去,扶持一兩個小國,從中看能否獲得利益。”王牧解釋道。
“嗯,讓他們無法一統,這是對朝廷最好的,陛下絕對會同意這個要求,不過出兵一定要謹慎,要是引起天竺同仇敵愾,反而會促使他們一統。”杜如晦點點頭說道。
“嗬嗬,我這就這點人馬,過去給別人塞牙縫還差不多。”王牧笑著說道。
杜如晦也笑了起來,輕輕一拍額頭,暗道自己想多了,姑複隻有這點人馬,還得防備驃國,南詔,即便有雇傭人馬,又怎麽可能對一個國家,造成多大威脅呢,畢竟這不是本土作戰。
當然!杜如晦不知道,有人借了幾千兵馬,就把天竺的國家滅了一個,那裏的戰鬥力確實不怎麽樣。
天竺說來多災多難,而且還和中原有關,他們其中一個強大的外地,就是匈奴人一支,被大漢驅趕,離開草原的匈奴人,不但禍害了西方,同樣禍害了天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