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故人重逢
字數:7142 加入書籤
“臣王牧,參見陛下!”
“愛卿平身,賜坐!”
“謝陛下!”
一番常規禮節之後,李世民笑著說道:“你這老家夥,說是回家述職,居然三四個月才到,朕都以為你失蹤了。”
跟隨王牧一起離開倭島的財物,三個月前就送到了。
“嘿嘿!臣這是去幫陛下尋訪人才,這不!剛一到長安,連親孫子都沒看一眼,就來陛下這報道了。”王牧笑了一下回答道。
李世民覺得這話哪裏有點不對,不過他更關心人才,眉頭一挑,好奇的問道:“你幫朕尋訪人才,找到了沒?在哪?”
“在臣家裏,等臣帶他去倭島曆練,以後好向陛下效力。”王牧回答道。
這話他真沒有撒謊,唐朝有一個耳熟能詳的人物,他可是聞名已久,以前沒有想起,也沒有時間,這次回長安之前,突然想起,就讓護衛去尋找,還別說,真找到了,如今就在他家裏。
“真的?”李世民還以為王牧是找個理由湖弄他,見王牧不像撒謊,不由興致更高。
“千真萬確,雖然年齡不大,不過確實是個人才,武藝高強,懂軍事!磨練一番,很是不錯。”王牧點點頭說道。
“好吧!你帶去倭島曆練吧!希望以後能給朕一個驚喜。”李世民說道,他並沒有急著召見,隻因為是武將,王牧說得有道理,武將自然要弄到戰場磨練,才知道到底如何。
“臣保證會給陛下一個驚喜。”
“既然來了,就給朕好好說說倭島的事情,其他人肯定沒有你知道那麽清楚。”
“臣遵旨!”
“算了,晚點再說吧!你剛到長安,去沐浴休息一會,晚上陪朕用膳。”沒登王牧說話,李世民抬了抬手說道。
“臣這就回家沐浴。”
“嗯!帶上你家人吧!朕也有段時間,沒有見到汝南了。”李世民說道。
就這樣,剛剛見李世民不久,王牧又出了宮,花了一個時辰,大部分時候都是在等待和走路中度過。
“見過父親!”王平,王快帶著老婆孩子給王牧行禮。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人,別弄得那麽生份。”王牧笑著擺擺手,隨後走到王平兄弟兩麵前,拍了拍兩人肩膀,誇獎了一句:“不錯!”
說完王牧就看向兒媳婦,點點頭溫和的說道:“辛苦你們了。”
“公爹言重了,這都是兒媳該做的。”陸敏敏和汝南公主異口同聲的說道,兩女雖然隻是見過王牧一兩麵,不過對這個公爹的印象非常好,畢竟王牧送了她們非常多的禮物,從南方每個月都有各種水果香料送來。
陸敏敏雖然不像汝南公主一樣,得到坊市和大量名聲,不過王家在京城的生意,可都交給她在掌管。
“這是我的乖孫吧!真是可愛!嗬嗬!”王牧看著兩個小家夥,高興不已,笑得合不攏嘴,這麽多年過去,在他心裏,再也沒有那種做便宜父親的別扭心裏。
挨個抱了一會孫子,兩個小家夥就被奶媽接到一邊喂奶去了。
“我去洗個澡,晚上我們一家人,去宮裏蹭飯。”王牧起身說道。
“公爹真是一點架子都沒有。”王牧走後,汝南公主笑著說道。
“不早就告訴你了嗎?父親對我們都很好,除了在鍛煉的時候,很少凶我們。”王快眉頭一挑,很是得意的說道。
她們都是見過很多大人物的,自然知道,很多人都是一臉嚴肅,即便對外人笑眯眯,在家裏,也是威嚴十足,就像她們的父親一樣。
“你父親很少擺架子,老人小孩都能和他玩到一起。”解語花笑著說道。
這話可不假,就像杜荷,李德獎那些少年,雖然被操練得欲仙欲死,還是像跟屁蟲一樣,隨時想跟在王牧身邊。
王家喜氣洋洋,其他幾家,卻是悲喜交加。
“老爺!你看孩子被曬得這麽黑!以後就別讓他離開長安了吧。”尉遲恭的老婆,淚眼婆娑的拉著兒子說道。
“哼!我看好得很,壯實了不少,這才像他老子。”尉遲恭哼了一聲,滿意的說道。
聽到尉遲恭沒有答應他娘,讓他不離開長安,尉遲寶慶頓時鬆一口氣,眉開眼笑的說道:“爹你不知道,我可是長進了很多,過兩年大哥都打不過我。”
“是不錯!要是能打得過老子,那就最好不過了。”尉遲恭在兒子身上捏了捏,很是滿意的說道。
“一定可以的。”尉遲寶慶很是自信的說道。
“嗬嗬!那可困難了,王牧都不敢說能打得過你老子。”尉遲恭咧嘴一笑道。
………
“說說吧!都學了什麽?倭島上是個什麽樣的?”李靖放下手中的毛筆,語氣平澹的問道。
一向比較跳脫,話多的李德獎,老老實實的坐著,沉穩的回答:“是父親!”
李靖是一個很嚴肅穩重的人,他也是如此要求兒子,隻不過這個老二,他有些不滿意,在他麵前雖然裝著沉穩,但是李靖的眼光何等犀利,看人看事,非常通透,隻看兒子的眼神,就知道他性格如何。
“哼!舞刀弄槍你興致勃勃,讀書識字,就有氣無力,我李靖怎麽會有你這樣的兒子。”聽了兒子的講述,李靖分辨出那些是他高興的事情,那些又是他厭惡的,不由冷哼一聲訓斥道。
正是叛逆期的李德獎,立馬頂撞道:“你也練武,為何我就不能。”
“老夫可以說文武雙全!你呢?文不成武不就!”李靖瞪大眼睛喝道。
“好了!你們父子,不要一見麵就吵架。”一個女人,推門進來,笑著勸說道。
“娘!我有跟著王叔學習兵法的,是他一直瞧不起我!我以後一定比他做得好。”李德獎起身,眼中含著淚水,委屈的指著李靖說道。
“你這孩子,你爹還不是為了你好。”
“我不需要!”李德獎說完,轉身就走。
“逆子!”李靖氣得不輕,猛一拍桌子。
“好了夫君!孩子還小,大點就懂事了。”
………
房玄齡看著眼前的兒子,很是無語,又黑又壯,比自己都高出一頭,這個樣子,你總不能說不好吧?但是自己是一個文臣,兒子別說聰明過人,隻能說不笨,如今看來,比起一般的武將還要壯碩,不用說以後也隻能走武將的路子。
知道房遺愛話很少,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一時間父子二人,相對無言,氣氛相當沉悶。
好在很快一個貴婦,帶著侍女匆匆而來,打破了略顯尷尬的場麵。
“兒子,快讓娘看看,瘦了沒有!”剛一進屋,貴婦就激動的說道。
“好!好!長壯了。”走到兒子麵前,拉著房遺愛的手臂,貴婦抬起頭,眼中帶著淚花,不斷打量著說道。
作為一個母親,兒子能成才固然可喜,最重要的還是健康,隻要兒子健健康康,她就滿意。
“娘!”房遺愛憨厚一笑,抓了抓頭發說道。
“出去這麽久,都學到了什麽?”等他們母子寒暄完,房玄齡才找到一個話題。
“王叔說我是天生的武將,他親自訓練我們!規定了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房遺愛回答道。
“兒子,是不是很辛苦?辛苦的話,以後就別去了。”
“娘!一點都不辛苦!”房遺愛搖搖頭回答。
一聽練武,房玄齡頓時沒了話說,他也找不到理由來反對,畢竟兒子這個樣子,說他是文人,也沒人相信,所以他隻是張了張嘴,隨後轉過頭對侍女吩咐道:“準備飯菜!”
“老爺!夫人剛才已經叫人準備了,很快就送來。”侍女恭敬的回答道。
很快,幾個家丁侍女,就端著食盒進來,打開盒子,取出一份份飯菜。
房遺愛也沒有客氣,直接大口吃了起來。
“這孩子,是吃了多少苦啊!”看著兒子狼吞虎咽,埋頭狂幹,就像很久沒有吃肉一樣,房夫人眼中淚光,又出現了。
“娘!我沒吃苦,隻是因為活動量大,所以胃口也變大,吃飯快!是要養成習慣,畢竟戰場上可能沒有太多時間吃飯。”喝了一口湯,房遺愛解釋道。
“來兒子,多吃點,在倭島一定吃得不好吧?聽說那裏就是一個小島。”房夫人一邊給兒子挑肉,一邊問道。
“還好吧!每頓都有魚有肉,就是那羊奶太難喝了。”房遺愛回答道。
並不是羊奶難喝,主要是他們每頓,都需要喝一大碗,這是規定!每天喝三次,難免有些膩。
“和突厥人一樣嗎?也是了,倭島上去了那麽多突厥人,他們能做啥好吃的。”房夫人絮絮叨叨的說道。
“王叔說羊奶營養,每天堅持喝,對身體有好處。”
“倭島雖然突厥人多,不過有王牧在,生活怎麽會和草原上一樣,你忘了炒菜這些,都是他們家裏弄出來的。”房玄齡在一邊插話道,回到家裏,他這個朝堂之上的頂級大臣,就像一個可有可無的隱形人,存在感不高。
“嗯嗯!味道挺不錯的!聽說我們吃的那種饃!居然是樹上弄出來的麵粉做的,又香又糯。”房遺愛咽下嘴裏的肉,點點頭說道。
“那叫米樹,因為那粉,可以像米粒一樣,凝成一顆一顆的,味道確實不錯。”房玄齡說道。
米樹產出的澱粉,除了給長安送了一些貢品,其他就送到倭島,所以房玄齡都沒吃過幾次。
沒有多久,宮裏來人,請房玄齡夫妻進宮參加晚宴,房玄齡頓時明白,這是為王牧舉行的,同時也是讓他們去了解倭島的詳情。
能夠參加李世民晚宴的人不多,都是他的心腹,其他人想參加,都沒有那個機會,聽到下人匯報,隻能流露出羨慕的神色。
今天來的人也不算少,有二十多人,加上家卷,還是很熱鬧,隻不過女卷被迎到後麵花園,和長孫皇後一起。
“哈哈!好久不見王兄弟!”程咬金的大嗓門,在人群中有些刺耳,眾人紛紛看了過來。
程咬金見到王牧,顯得很高興,隻不過王牧不習慣和他麵對麵,不止是口氣有些難聞,關鍵這家夥喜歡笑,還是肆無忌憚的笑,嘴張得很大,扁桃體一顫一顫的。
“好久不見!程大哥風采依舊,可喜可賀。”
“和你一比!老了啊!”程咬金摸著胡須感歎道。
“我隻是不習慣留胡須而已。”王牧忍不住摸摸下巴說道。
不留胡須,這一點讓王牧顯得很是與眾不同,尤其是在一群中老年人之中,他們這一群人,每個人嘴邊都有胡須,而且打理得很好。
“你說你怎麽就曬不黑呢?如果不是你有那麽多兒女,我真懷疑你是宮裏的內侍!”程咬金咂咂嘴說道。
“口嘴吐不出象牙!”王牧氣得咬牙切齒的說道,如果不是看在這裏是皇宮,一定好好和程咬金切磋一下拳腳。
ddxs.com
“嘿嘿!別生氣!走!走!我們喝一杯。”程咬金攬著王牧肩膀笑著說道。
“你這家夥,除了喝酒就不能找點其他事情嗎?大家難得相聚,不好好聊一下。”房玄齡笑著說道。
“沒錯!某還想和王兄弟交流一下,倭島的事情呢。”李靖的聲音也傳了過來。
“藥師!”
“代國公!”
“國公!”李靖的出現,讓人略感意外,紛紛打著招呼。
“代國公!許久未見!”王牧也笑著上前行禮。
“王兄弟,好久不見。”李靖微笑著回了一禮。
“上次一別,已經兩年多沒見了,能再見國公,真是讓人高興,我昨天還在感歎,以為這輩子都沒機會回長安,見不到諸位老朋友了呢。”王牧高興的說道。
沒有電話,沒有汽車,其實也有好處,熟人之間,可能幾年見不到一麵,再見之時,分外親切,即便收到一封信,都要翻來覆去的看上幾遍。交通發達,通信便捷,人與人的感情,反而澹泊了許多,即便幾年不見,也沒有多少激動。
聽到王牧的話,不少人都心有感觸的點點頭,到他們這個年齡,在如今這個時代,其實都算老年人,說不定哪天就沒了,尤其是近兩年,一些熟人,逐漸死去,不得不讓人感觸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