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算計

字數:27507   加入書籤

A+A-


    此時的李世民,確實如同淵太柞說的,不慌不忙。拿下安市城之後,李世民心中那股邪火,已經消散了不少,沒有最開始那種,迫切滅亡高句麗的心思。
    自己的領地,當然得好好治理,打下安市,以八萬軍隊,擊敗兩倍以上的敵人,已經滿足了他的成就感,所以滅亡高句麗,不再急於一時,慢慢吞並就是。
    李世民想起了嶺南,林邑,他那該死的好勝心又爆發了,想要把這裏弄得好一些,至少不遜色於嶺南。
    李世民沒有留在安市,他和長孫無忌來到了遼東城。
    “就是這裏?”李世民問道。
    “是的陛下,就在前麵山上。”一名士卒指著前方說道。
    “走!上去看看!”李世民興致勃勃的說道,他話音剛落,一大群玄甲軍,就向著山區衝去。
    因為有了答桉,所以一眼就發現,這些山石,和其它地方不同。山上樹木不大,而且稀疏;這是夏季山上野草也沒有其他山坡那麽生機勃勃,更像戈壁,山上石頭也不像其它地方顏色統一,而是色彩豐富。
    半山坡就有人在忙碌,一塊塊礦石,從地裏挖出來,裝進籮筐,民夫抬著籮筐,進入一個柵欄圍起來的院落,那裏正叮叮當當的敲打著。
    兩名裹著襆頭,穿著青衣的小吏,急匆匆跑過來,慌亂的對李世民行禮。
    “平身!不用害怕,告訴朕,這裏的鐵礦如何?”李世民微微一笑,抬手示意,溫和的問道。對於匠人,他沒有擺一點架子,還故意收斂了氣勢,讓自己顯得更隨和。
    “回陛下!這礦山,不應該說這山脈不得了!”提起礦山,兩個小吏就像喝醉了一樣,臉頰通紅,身體顫抖,神情非常激動。
    “不急,不急,慢慢說。”李世民見慣了臣子,自然明白他們的狀況,微微頜首,笑容和藹,柔聲說道。
    “陛下,這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礦區,直到今日,都沒有找到它的極限在哪裏。”另外一名小吏依舊激動的說道。
    “嗯,很好,那麽現在探查出來有多大呢?”李世民問道。
    “根據我們的探查,能確定一點,這一個礦區,長度有兩百多裏”
    “多少!”工匠還沒說完,李世民就再也保持不住從容,失聲驚呼。
    “不是說兩百裏都是礦石,礦區分布在這一大片區域,有的地方會有一些山沒有礦”工匠急忙解釋道。
    雖然工匠的解釋,有些不清不楚,李世民還是明白他的意思,壓製住激動的心情問道:“你們的意思是說,這一條山脈,長度兩百裏,都屬於礦區?”
    工匠遲疑了一下,隨後用力一點頭回答:“是的陛下!這是一處前所未有的鐵礦山,具體有多,無從估量,小的隻能說,開采幾百年,也開采不完。”
    “好!很好!盡量摸清楚,礦區的大小,朕重重有賞。”李世民拍了拍工匠的肩頭,他臉上也帶著酡紅,顯然是非常的激動。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稀缺的就是鐵礦,和糧食並列為國家最重要的物資,其它東西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一個大到無法想象的礦區,讓李世民覺得飄飄然猶如身處雲端。
    “是!”被皇帝拍肩膀,工匠激動得差點暈過去。
    “兩百裏!兩百裏啊!”工匠退下,李世民嘴裏喃喃自語,轉動脖子,看向山坡,雙眼都有些泛紅,就像看到一個絕世美女一樣。
    如果是王牧在,他就不會感到奇怪,這裏是亞洲地區,最大的鐵礦區,沒有器械的情況之下,就是一個永遠挖不完的地方。
    有利益,就有動力,以前人們心目中,遼東這塊地方,冷得要人命,一年時間有一半屬於冬季,根本不適合生存,隻有那些胡人能生活,就連發配犯人,都不會發配過去,因為這活處死沒有區別,發配嶺南還有活下來的可能。
    珍珠一向很受貴重喜愛,漢朝開始區分采珠區,將珍珠產區分為南北兩地。北地以東北的牡丹江、混同江、鏡泊湖等地的澹水珠為代表,稱北珠,也就是後來的東珠;南地以廣西合浦地區北部灣海域所產的海水珠為代表,稱南珠。
    這是以前中原貴重對遼東地區,唯一喜歡的貴重物品,至於皮毛,別逗了,這年月大山裏麵多的是,為何非要去遼東,雖然遼東皮毛比其它地方要好。但是太行山脈,秦嶺,天山,陰山一樣的有。
    北珠也就是東珠雖然不錯,但是也有缺點,一是數量稀少,畢竟要在江水之中尋找河蚌,然後一個個去開,正所謂百不存一,就是一百個河蚌,都未必有一顆,所以還是南海的更受歡迎。後世東珠之所以珍貴,還不是因為辮子認為自己租地在遼東,東珠是他們吉祥物。
    如今有這麽一大鐵礦在遼東,以後幾百年,上千年都開采不完,無論是誰做皇帝,都不可能放棄這裏,甚至會重點護著,即便貴族官員,都會支持這一決定,畢竟圍繞著這個礦區,會產生巨大的利益,都想從中弄一筆。
    除了鐵礦,還有煤礦,這對於遼東寒冷的天氣來說,有了煤炭,度過嚴冬就要容易多了。
    以後人們還會發現,遼東這地方,黑土地種植的糧食,產量更高,味道更好;再加上滋補上品人參,豐富的魚產,這一塊地方,將會是中原王朝的自留地,任何一個少數民族,都別想染指。
    可以說鐵礦的出現,高句麗就死定了,李世民就算傾盡全力,也會滅了他們,甚至新羅,百濟,也死定了,等李世民冷靜下來,絕對會想辦法收拾這個局麵,而不像以前一樣,隻設一個羈縻州。
    “這個消息,真是太驚人了!”長孫無忌倒吸一口冷氣說道。
    “高句麗必須滅掉!還有附近的契丹,奚族,靺鞨族!一定要內遷,不遷的就來挖礦。”一向斯的褚遂良,紅著眼說道。
    “陛下!不如提高賞賜,讓奚族,契丹,靺鞨族派人來,攻打高句麗,我們進攻一帆風順,他們一定願意向您獻上忠誠!”監察禦史馬周沉聲說道。
    “善!褚愛卿!傳令,兩個高句麗青壯,賞橫刀一把,十個賞鐵甲一副;府兵則按土地計算。”李世民摸摸胡須說道。
    “喏!”
    “陛下英明!”長孫無忌也為李世民的大手筆感到驚訝,要知道武器盔甲,可是違禁品,不允許販賣的,賞賜也隻有很少幾個誠心投靠的胡將,他們的部下才有。可以預想,那些部落聽到這個消息,會多麽瘋狂的衝進高句麗領地。
    高句麗東北方向多山區,攻打不容易,但是對於這些土生土長的部落來說,那是如魚得水,有他們去攪局,即便不攻打城池,外麵也會被一掃而空,高句麗人定然嚇得不敢出城。
    至於為何李世民沒有說女人的事情,隻要青壯,那是因為,女人在現在,本身就是戰利品,有條件的情況之下,部落不會殺她們,而是帶回去,給部落增添人口做貢獻。
    有賞賜,還能隨意掠奪,還有大唐擋在前麵,這才是引誘那些部落動心的原因。
    對於李世民來說,消耗部落和高句麗的實力,一箭雙凋的好事,隻需要付出一些武器盔甲,完全沒有問題,坐擁這麽大的鐵礦,以後還會缺少武器盔甲嗎?一點也不,缺少的是苦力,需要的是安穩的環境。
    這幾年,根據房玄齡等人的建議,學著王牧,一直在雇傭部落做事,消耗部落實力,雖然付出的物資不少,不過李世民讓人算過,比起自己動手,還賺了很多。
    出動自己人馬,不說會不會死人,就那糧草消耗,就是不小開支,更何況府兵不出征,就能安心種地,國內糧食也就更多了,而且雇傭部落做事,還能得到苦力,這種好事,李世民是樂此不疲。
    李世民目光內斂,心裏不斷思索,如何把這一片土地,牢牢掌控,他已經在思考,要安排誰來治理這一片土地。
    作為一個胸懷大誌的皇帝,他不想給子孫留下麻煩,也沒有想過故意給子孫留事情,他要親自消滅所有潛在威脅,打造一個萬年王朝。
    “百濟!新羅!”回去之後,李世民嘴裏還在念叨。
    “陛下!新羅女王剛剛繼位,地位未必穩固。”長孫無忌壓低聲音說道。
    “輔機你的意思?”李世民問道。
    “陛下,我們先說高句麗吧!猛火油的厲害,臣已經見過了,有這種利器相助,破城會很容易,所以臣覺得,可以不急著進軍,等猛火油多了,隨時可以攻打。”長孫無忌分析道。
    “嗯,有理。”李世民讚同的點點頭,猛火油的厲害,以前實驗的時候他就見過,但是真的運用之後,才發現還有更多使用方式,尤其是親眼目睹油桶爆炸,讓他覺得,那才是最厲害的。
    “所以臣覺得把高句麗人,趕到江南就行了,經過這次戰敗,高句麗人根本無力反攻。”
    “留下他們,有什麽用呢?”李世民問道。
    “新羅,百濟!如果打下鴨綠江以北,我們就撤兵,沒了外在威脅,他們想要強大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吞並另外兩國,還有島上剩下那些人,也可以放鬆對他們的戒備。
    陛下可以昭告幾國,我們出兵隻是因為高建武拒絕朝廷為二十多年前士卒收屍骨,所以才出兵教訓,如今教訓過了,也就收兵了。倭島那邊,也告訴他們,隻要日後不惹我們,朝廷也不會針對他們。”長孫無忌提議道。
    李世民微微頜首,出兵要有大義,他確實也是以這個理由出兵的,如果拿下江北就收兵,也更符合這個理由,可以讓其它小國看見,你看!我說隻是教訓,就隻是教訓,對高句麗本來可以滅國的,都放棄了。
    李世民沒有詢問,以後想要攻打高句麗怎麽辦?找借口還不容易。
    “那麽對新羅,百濟,有什麽好辦法?我們要是撤兵,他們很可能顧慮大唐的實力,不敢妄動。”李世民問道。
    “他們不動,可以讓他們動起來!如今在陛下的治理下,大唐可以說如日中天,想要拉攏一些人,還不容易,想必不少人,都想投靠陛下,讓他們挑動戰爭就是。”長孫無忌分析道。
    李世民嘴角上揚,心裏很是得意,如今大唐實力強大,周邊小國臣服,每年都有幾十個部落,小國,前來長安朝拜。
    不過以後這些小國會逐漸變少,李世民想到南洋被滅的那幾個小國。
    李世民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想到離開長安的時候,他去見李淵,李淵那複雜的眼神,他心裏就很高興。他很肯定,如果換成李淵繼續在位,都不可能發展成如今的模樣,更不用說李建成。和世家關係很好的李建成,更大可能是被世家架空一些權力。
    “新羅一向與朝廷交好,如果在她們走投無路的時候,陛下伸出援手,不但能收攏新羅百姓的民心,也是一個很好的借口,到時候就能把另外的人,一網打盡。”長孫無忌繼續說道。
    兩人相識多年,配合默契,李世民也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這是要收買人挑動戰爭,然後借刀殺人,把新羅高層弄死,大唐再出麵收拾爛攤子,這樣一來,整個半島的貴族,就被一網打盡了。
    李世民突然又想到了王牧,根據他得到的消息,王牧打下一個部落,就把當官的,有威望的,有錢的全部抓走,隻留下貧民,治理起來,從沒有聽說出過亂子。
    “新羅王一個女人,支撐一個國家,確實太辛苦了,朕於心不忍,到時候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吧。”李世民笑眯眯的說道。
    “如果陛下能納新羅王為妃,想必新羅百姓,會很高興。”長孫無忌眼珠都快不見了,堆滿笑容的臉上顯得有些色咪咪的。
    “咳咳!這事可不能勉強別人。”李世民拳頭虛握,放在嘴邊幹咳了兩聲。
    “陛下!不如提高賞賜,讓奚族,契丹,靺鞨族派人來,攻打高句麗,我們進攻一帆風順,他們一定願意向您獻上忠誠!”監察禦史馬周沉聲說道。
    “善!褚愛卿!傳令,兩個高句麗青壯,賞橫刀一把,十個賞鐵甲一副;府兵則按土地計算。”李世民摸摸胡須說道。
    “喏!”
    “陛下英明!”長孫無忌也為李世民的大手筆感到驚訝,要知道武器盔甲,可是違禁品,不允許販賣的,賞賜也隻有很少幾個誠心投靠的胡將,他們的部下才有。可以預想,那些部落聽到這個消息,會多麽瘋狂的衝進高句麗領地。
    高句麗東北方向多山區,攻打不容易,但是對於這些土生土長的部落來說,那是如魚得水,有他們去攪局,即便不攻打城池,外麵也會被一掃而空,高句麗人定然嚇得不敢出城。
    至於為何李世民沒有說女人的事情,隻要青壯,那是因為,女人在現在,本身就是戰利品,有條件的情況之下,部落不會殺她們,而是帶回去,給部落增添人口做貢獻。
    有賞賜,還能隨意掠奪,還有大唐擋在前麵,這才是引誘那些部落動心的原因。
    對於李世民來說,消耗部落和高句麗的實力,一箭雙凋的好事,隻需要付出一些武器盔甲,完全沒有問題,坐擁這麽大的鐵礦,以後還會缺少武器盔甲嗎?一點也不,缺少的是苦力,需要的是安穩的環境。
    這幾年,根據房玄齡等人的建議,學著王牧,一直在雇傭部落做事,消耗部落實力,雖然付出的物資不少,不過李世民讓人算過,比起自己動手,還賺了很多。
    出動自己人馬,不說會不會死人,就那糧草消耗,就是不小開支,更何況府兵不出征,就能安心種地,國內糧食也就更多了,而且雇傭部落做事,還能得到苦力,這種好事,李世民是樂此不疲。
    李世民目光內斂,心裏不斷思索,如何把這一片土地,牢牢掌控,他已經在思考,要安排誰來治理這一片土地。
    作為一個胸懷大誌的皇帝,他不想給子孫留下麻煩,也沒有想過故意給子孫留事情,他要親自消滅所有潛在威脅,打造一個萬年王朝。
    “百濟!新羅!”回去之後,李世民嘴裏還在念叨。
    “陛下!新羅女王剛剛繼位,地位未必穩固。”長孫無忌壓低聲音說道。
    “輔機你的意思?”李世民問道。
    “陛下,我們先說高句麗吧!猛火油的厲害,臣已經見過了,有這種利器相助,破城會很容易,所以臣覺得,可以不急著進軍,等猛火油多了,隨時可以攻打。”長孫無忌分析道。
    “嗯,有理。”李世民讚同的點點頭,猛火油的厲害,以前實驗的時候他就見過,但是真的運用之後,才發現還有更多使用方式,尤其是親眼目睹油桶爆炸,讓他覺得,那才是最厲害的。
    “所以臣覺得把高句麗人,趕到江南就行了,經過這次戰敗,高句麗人根本無力反攻。”
    “留下他們,有什麽用呢?”李世民問道。
    “新羅,百濟!如果打下鴨綠江以北,我們就撤兵,沒了外在威脅,他們想要強大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吞並另外兩國,還有島上剩下那些人,也可以放鬆對他們的戒備。
    陛下可以昭告幾國,我們出兵隻是因為高建武拒絕朝廷為二十多年前士卒收屍骨,所以才出兵教訓,如今教訓過了,也就收兵了。倭島那邊,也告訴他們,隻要日後不惹我們,朝廷也不會針對他們。”長孫無忌提議道。
    李世民微微頜首,出兵要有大義,他確實也是以這個理由出兵的,如果拿下江北就收兵,也更符合這個理由,可以讓其它小國看見,你看!我說隻是教訓,就隻是教訓,對高句麗本來可以滅國的,都放棄了。
    李世民沒有詢問,以後想要攻打高句麗怎麽辦?找借口還不容易。
    “那麽對新羅,百濟,有什麽好辦法?我們要是撤兵,他們很可能顧慮大唐的實力,不敢妄動。”李世民問道。
    “他們不動,可以讓他們動起來!如今在陛下的治理下,大唐可以說如日中天,想要拉攏一些人,還不容易,想必不少人,都想投靠陛下,讓他們挑動戰爭就是。”長孫無忌分析道。
    李世民嘴角上揚,心裏很是得意,如今大唐實力強大,周邊小國臣服,每年都有幾十個部落,小國,前來長安朝拜。
    不過以後這些小國會逐漸變少,李世民想到南洋被滅的那幾個小國。
    李世民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想到離開長安的時候,他去見李淵,李淵那複雜的眼神,他心裏就很高興。他很肯定,如果換成李淵繼續在位,都不可能發展成如今的模樣,更不用說李建成。和世家關係很好的李建成,更大可能是被世家架空一些權力。
    “新羅一向與朝廷交好,如果在她們走投無路的時候,陛下伸出援手,不但能收攏新羅百姓的民心,也是一個很好的借口,到時候就能把另外的人,一網打盡。”長孫無忌繼續說道。
    兩人相識多年,配合默契,李世民也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這是要收買人挑動戰爭,然後借刀殺人,把新羅高層弄死,大唐再出麵收拾爛攤子,這樣一來,整個半島的貴族,就被一網打盡了。
    李世民突然又想到了王牧,根據他得到的消息,王牧打下一個部落,就把當官的,有威望的,有錢的全部抓走,隻留下貧民,治理起來,從沒有聽說出過亂子。
    “新羅王一個女人,支撐一個國家,確實太辛苦了,朕於心不忍,到時候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吧。”李世民笑眯眯的說道。
    “如果陛下能納新羅王為妃,想必新羅百姓,會很高興。”長孫無忌眼珠都快不見了,堆滿笑容的臉上顯得有些色咪咪的。
    “咳咳!這事可不能勉強別人。”李世民拳頭虛握,放在嘴邊幹咳了兩聲。
    “陛下!不如提高賞賜,讓奚族,契丹,靺鞨族派人來,攻打高句麗,我們進攻一帆風順,他們一定願意向您獻上忠誠!”監察禦史馬周沉聲說道。
    “善!褚愛卿!傳令,兩個高句麗青壯,賞橫刀一把,十個賞鐵甲一副;府兵則按土地計算。”李世民摸摸胡須說道。
    “喏!”
    “陛下英明!”長孫無忌也為李世民的大手筆感到驚訝,要知道武器盔甲,可是違禁品,不允許販賣的,賞賜也隻有很少幾個誠心投靠的胡將,他們的部下才有。可以預想,那些部落聽到這個消息,會多麽瘋狂的衝進高句麗領地。
    高句麗東北方向多山區,攻打不容易,但是對於這些土生土長的部落來說,那是如魚得水,有他們去攪局,即便不攻打城池,外麵也會被一掃而空,高句麗人定然嚇得不敢出城。
    至於為何李世民沒有說女人的事情,隻要青壯,那是因為,女人在現在,本身就是戰利品,有條件的情況之下,部落不會殺她們,而是帶回去,給部落增添人口做貢獻。
    有賞賜,還能隨意掠奪,還有大唐擋在前麵,這才是引誘那些部落動心的原因。
    對於李世民來說,消耗部落和高句麗的實力,一箭雙凋的好事,隻需要付出一些武器盔甲,完全沒有問題,坐擁這麽大的鐵礦,以後還會缺少武器盔甲嗎?一點也不,缺少的是苦力,需要的是安穩的環境。
    這幾年,根據房玄齡等人的建議,學著王牧,一直在雇傭部落做事,消耗部落實力,雖然付出的物資不少,不過李世民讓人算過,比起自己動手,還賺了很多。
    出動自己人馬,不說會不會死人,就那糧草消耗,就是不小開支,更何況府兵不出征,就能安心種地,國內糧食也就更多了,而且雇傭部落做事,還能得到苦力,這種好事,李世民是樂此不疲。
    李世民目光內斂,心裏不斷思索,如何把這一片土地,牢牢掌控,他已經在思考,要安排誰來治理這一片土地。
    作為一個胸懷大誌的皇帝,他不想給子孫留下麻煩,也沒有想過故意給子孫留事情,他要親自消滅所有潛在威脅,打造一個萬年王朝。
    “百濟!新羅!”回去之後,李世民嘴裏還在念叨。
    “陛下!新羅女王剛剛繼位,地位未必穩固。”長孫無忌壓低聲音說道。
    “輔機你的意思?”李世民問道。
    “陛下,我們先說高句麗吧!猛火油的厲害,臣已經見過了,有這種利器相助,破城會很容易,所以臣覺得,可以不急著進軍,等猛火油多了,隨時可以攻打。”長孫無忌分析道。
    “嗯,有理。”李世民讚同的點點頭,猛火油的厲害,以前實驗的時候他就見過,但是真的運用之後,才發現還有更多使用方式,尤其是親眼目睹油桶爆炸,讓他覺得,那才是最厲害的。
    “所以臣覺得把高句麗人,趕到江南就行了,經過這次戰敗,高句麗人根本無力反攻。”
    “留下他們,有什麽用呢?”李世民問道。
    “新羅,百濟!如果打下鴨綠江以北,我們就撤兵,沒了外在威脅,他們想要強大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吞並另外兩國,還有島上剩下那些人,也可以放鬆對他們的戒備。
    陛下可以昭告幾國,我們出兵隻是因為高建武拒絕朝廷為二十多年前士卒收屍骨,所以才出兵教訓,如今教訓過了,也就收兵了。倭島那邊,也告訴他們,隻要日後不惹我們,朝廷也不會針對他們。”長孫無忌提議道。
    李世民微微頜首,出兵要有大義,他確實也是以這個理由出兵的,如果拿下江北就收兵,也更符合這個理由,可以讓其它小國看見,你看!我說隻是教訓,就隻是教訓,對高句麗本來可以滅國的,都放棄了。
    李世民沒有詢問,以後想要攻打高句麗怎麽辦?找借口還不容易。
    “那麽對新羅,百濟,有什麽好辦法?我們要是撤兵,他們很可能顧慮大唐的實力,不敢妄動。”李世民問道。
    “他們不動,可以讓他們動起來!如今在陛下的治理下,大唐可以說如日中天,想要拉攏一些人,還不容易,想必不少人,都想投靠陛下,讓他們挑動戰爭就是。”長孫無忌分析道。
    李世民嘴角上揚,心裏很是得意,如今大唐實力強大,周邊小國臣服,每年都有幾十個部落,小國,前來長安朝拜。
    不過以後這些小國會逐漸變少,李世民想到南洋被滅的那幾個小國。
    李世民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想到離開長安的時候,他去見李淵,李淵那複雜的眼神,他心裏就很高興。他很肯定,如果換成李淵繼續在位,都不可能發展成如今的模樣,更不用說李建成。和世家關係很好的李建成,更大可能是被世家架空一些權力。
    “新羅一向與朝廷交好,如果在她們走投無路的時候,陛下伸出援手,不但能收攏新羅百姓的民心,也是一個很好的借口,到時候就能把另外的人,一網打盡。”長孫無忌繼續說道。
    兩人相識多年,配合默契,李世民也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這是要收買人挑動戰爭,然後借刀殺人,把新羅高層弄死,大唐再出麵收拾爛攤子,這樣一來,整個半島的貴族,就被一網打盡了。
    李世民突然又想到了王牧,根據他得到的消息,王牧打下一個部落,就把當官的,有威望的,有錢的全部抓走,隻留下貧民,治理起來,從沒有聽說出過亂子。
    “新羅王一個女人,支撐一個國家,確實太辛苦了,朕於心不忍,到時候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吧。”李世民笑眯眯的說道。
    “如果陛下能納新羅王為妃,想必新羅百姓,會很高興。”長孫無忌眼珠都快不見了,堆滿笑容的臉上顯得有些色咪咪的。
    “咳咳!這事可不能勉強別人。”李世民拳頭虛握,放在嘴邊幹咳了兩聲。
    “陛下!不如提高賞賜,讓奚族,契丹,靺鞨族派人來,攻打高句麗,我們進攻一帆風順,他們一定願意向您獻上忠誠!”監察禦史馬周沉聲說道。
    “善!褚愛卿!傳令,兩個高句麗青壯,賞橫刀一把,十個賞鐵甲一副;府兵則按土地計算。”李世民摸摸胡須說道。
    “喏!”
    “陛下英明!”長孫無忌也為李世民的大手筆感到驚訝,要知道武器盔甲,可是違禁品,不允許販賣的,賞賜也隻有很少幾個誠心投靠的胡將,他們的部下才有。可以預想,那些部落聽到這個消息,會多麽瘋狂的衝進高句麗領地。
    高句麗東北方向多山區,攻打不容易,但是對於這些土生土長的部落來說,那是如魚得水,有他們去攪局,即便不攻打城池,外麵也會被一掃而空,高句麗人定然嚇得不敢出城。
    至於為何李世民沒有說女人的事情,隻要青壯,那是因為,女人在現在,本身就是戰利品,有條件的情況之下,部落不會殺她們,而是帶回去,給部落增添人口做貢獻。
    有賞賜,還能隨意掠奪,還有大唐擋在前麵,這才是引誘那些部落動心的原因。
    對於李世民來說,消耗部落和高句麗的實力,一箭雙凋的好事,隻需要付出一些武器盔甲,完全沒有問題,坐擁這麽大的鐵礦,以後還會缺少武器盔甲嗎?一點也不,缺少的是苦力,需要的是安穩的環境。
    這幾年,根據房玄齡等人的建議,學著王牧,一直在雇傭部落做事,消耗部落實力,雖然付出的物資不少,不過李世民讓人算過,比起自己動手,還賺了很多。
    出動自己人馬,不說會不會死人,就那糧草消耗,就是不小開支,更何況府兵不出征,就能安心種地,國內糧食也就更多了,而且雇傭部落做事,還能得到苦力,這種好事,李世民是樂此不疲。
    李世民目光內斂,心裏不斷思索,如何把這一片土地,牢牢掌控,他已經在思考,要安排誰來治理這一片土地。
    作為一個胸懷大誌的皇帝,他不想給子孫留下麻煩,也沒有想過故意給子孫留事情,他要親自消滅所有潛在威脅,打造一個萬年王朝。
    “百濟!新羅!”回去之後,李世民嘴裏還在念叨。
    “陛下!新羅女王剛剛繼位,地位未必穩固。”長孫無忌壓低聲音說道。
    “輔機你的意思?”李世民問道。
    “陛下,我們先說高句麗吧!猛火油的厲害,臣已經見過了,有這種利器相助,破城會很容易,所以臣覺得,可以不急著進軍,等猛火油多了,隨時可以攻打。”長孫無忌分析道。
    “嗯,有理。”李世民讚同的點點頭,猛火油的厲害,以前實驗的時候他就見過,但是真的運用之後,才發現還有更多使用方式,尤其是親眼目睹油桶爆炸,讓他覺得,那才是最厲害的。
    “所以臣覺得把高句麗人,趕到江南就行了,經過這次戰敗,高句麗人根本無力反攻。”
    “留下他們,有什麽用呢?”李世民問道。
    “新羅,百濟!如果打下鴨綠江以北,我們就撤兵,沒了外在威脅,他們想要強大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吞並另外兩國,還有島上剩下那些人,也可以放鬆對他們的戒備。
    陛下可以昭告幾國,我們出兵隻是因為高建武拒絕朝廷為二十多年前士卒收屍骨,所以才出兵教訓,如今教訓過了,也就收兵了。倭島那邊,也告訴他們,隻要日後不惹我們,朝廷也不會針對他們。”長孫無忌提議道。
    李世民微微頜首,出兵要有大義,他確實也是以這個理由出兵的,如果拿下江北就收兵,也更符合這個理由,可以讓其它小國看見,你看!我說隻是教訓,就隻是教訓,對高句麗本來可以滅國的,都放棄了。
    李世民沒有詢問,以後想要攻打高句麗怎麽辦?找借口還不容易。
    “那麽對新羅,百濟,有什麽好辦法?我們要是撤兵,他們很可能顧慮大唐的實力,不敢妄動。”李世民問道。
    “他們不動,可以讓他們動起來!如今在陛下的治理下,大唐可以說如日中天,想要拉攏一些人,還不容易,想必不少人,都想投靠陛下,讓他們挑動戰爭就是。”長孫無忌分析道。
    李世民嘴角上揚,心裏很是得意,如今大唐實力強大,周邊小國臣服,每年都有幾十個部落,小國,前來長安朝拜。
    不過以後這些小國會逐漸變少,李世民想到南洋被滅的那幾個小國。
    李世民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想到離開長安的時候,他去見李淵,李淵那複雜的眼神,他心裏就很高興。他很肯定,如果換成李淵繼續在位,都不可能發展成如今的模樣,更不用說李建成。和世家關係很好的李建成,更大可能是被世家架空一些權力。
    “新羅一向與朝廷交好,如果在她們走投無路的時候,陛下伸出援手,不但能收攏新羅百姓的民心,也是一個很好的借口,到時候就能把另外的人,一網打盡。”長孫無忌繼續說道。
    兩人相識多年,配合默契,李世民也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這是要收買人挑動戰爭,然後借刀殺人,把新羅高層弄死,大唐再出麵收拾爛攤子,這樣一來,整個半島的貴族,就被一網打盡了。
    李世民突然又想到了王牧,根據他得到的消息,王牧打下一個部落,就把當官的,有威望的,有錢的全部抓走,隻留下貧民,治理起來,從沒有聽說出過亂子。
    “新羅王一個女人,支撐一個國家,確實太辛苦了,朕於心不忍,到時候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吧。”李世民笑眯眯的說道。
    “如果陛下能納新羅王為妃,想必新羅百姓,會很高興。”長孫無忌眼珠都快不見了,堆滿笑容的臉上顯得有些色咪咪的。
    “咳咳!這事可不能勉強別人。”李世民拳頭虛握,放在嘴邊幹咳了兩聲。
    “陛下!不如提高賞賜,讓奚族,契丹,靺鞨族派人來,攻打高句麗,我們進攻一帆風順,他們一定願意向您獻上忠誠!”監察禦史馬周沉聲說道。
    “善!褚愛卿!傳令,兩個高句麗青壯,賞橫刀一把,十個賞鐵甲一副;府兵則按土地計算。”李世民摸摸胡須說道。
    “喏!”
    “陛下英明!”長孫無忌也為李世民的大手筆感到驚訝,要知道武器盔甲,可是違禁品,不允許販賣的,賞賜也隻有很少幾個誠心投靠的胡將,他們的部下才有。可以預想,那些部落聽到這個消息,會多麽瘋狂的衝進高句麗領地。
    高句麗東北方向多山區,攻打不容易,但是對於這些土生土長的部落來說,那是如魚得水,有他們去攪局,即便不攻打城池,外麵也會被一掃而空,高句麗人定然嚇得不敢出城。
    至於為何李世民沒有說女人的事情,隻要青壯,那是因為,女人在現在,本身就是戰利品,有條件的情況之下,部落不會殺她們,而是帶回去,給部落增添人口做貢獻。
    有賞賜,還能隨意掠奪,還有大唐擋在前麵,這才是引誘那些部落動心的原因。
    對於李世民來說,消耗部落和高句麗的實力,一箭雙凋的好事,隻需要付出一些武器盔甲,完全沒有問題,坐擁這麽大的鐵礦,以後還會缺少武器盔甲嗎?一點也不,缺少的是苦力,需要的是安穩的環境。
    這幾年,根據房玄齡等人的建議,學著王牧,一直在雇傭部落做事,消耗部落實力,雖然付出的物資不少,不過李世民讓人算過,比起自己動手,還賺了很多。
    出動自己人馬,不說會不會死人,就那糧草消耗,就是不小開支,更何況府兵不出征,就能安心種地,國內糧食也就更多了,而且雇傭部落做事,還能得到苦力,這種好事,李世民是樂此不疲。
    李世民目光內斂,心裏不斷思索,如何把這一片土地,牢牢掌控,他已經在思考,要安排誰來治理這一片土地。
    作為一個胸懷大誌的皇帝,他不想給子孫留下麻煩,也沒有想過故意給子孫留事情,他要親自消滅所有潛在威脅,打造一個萬年王朝。
    “百濟!新羅!”回去之後,李世民嘴裏還在念叨。
    “陛下!新羅女王剛剛繼位,地位未必穩固。”長孫無忌壓低聲音說道。
    “輔機你的意思?”李世民問道。
    “陛下,我們先說高句麗吧!猛火油的厲害,臣已經見過了,有這種利器相助,破城會很容易,所以臣覺得,可以不急著進軍,等猛火油多了,隨時可以攻打。”長孫無忌分析道。
    “嗯,有理。”李世民讚同的點點頭,猛火油的厲害,以前實驗的時候他就見過,但是真的運用之後,才發現還有更多使用方式,尤其是親眼目睹油桶爆炸,讓他覺得,那才是最厲害的。
    “所以臣覺得把高句麗人,趕到江南就行了,經過這次戰敗,高句麗人根本無力反攻。”
    “留下他們,有什麽用呢?”李世民問道。
    “新羅,百濟!如果打下鴨綠江以北,我們就撤兵,沒了外在威脅,他們想要強大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吞並另外兩國,還有島上剩下那些人,也可以放鬆對他們的戒備。
    陛下可以昭告幾國,我們出兵隻是因為高建武拒絕朝廷為二十多年前士卒收屍骨,所以才出兵教訓,如今教訓過了,也就收兵了。倭島那邊,也告訴他們,隻要日後不惹我們,朝廷也不會針對他們。”長孫無忌提議道。
    李世民微微頜首,出兵要有大義,他確實也是以這個理由出兵的,如果拿下江北就收兵,也更符合這個理由,可以讓其它小國看見,你看!我說隻是教訓,就隻是教訓,對高句麗本來可以滅國的,都放棄了。
    李世民沒有詢問,以後想要攻打高句麗怎麽辦?找借口還不容易。
    “那麽對新羅,百濟,有什麽好辦法?我們要是撤兵,他們很可能顧慮大唐的實力,不敢妄動。”李世民問道。
    “他們不動,可以讓他們動起來!如今在陛下的治理下,大唐可以說如日中天,想要拉攏一些人,還不容易,想必不少人,都想投靠陛下,讓他們挑動戰爭就是。”長孫無忌分析道。
    李世民嘴角上揚,心裏很是得意,如今大唐實力強大,周邊小國臣服,每年都有幾十個部落,小國,前來長安朝拜。
    不過以後這些小國會逐漸變少,李世民想到南洋被滅的那幾個小國。
    李世民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想到離開長安的時候,他去見李淵,李淵那複雜的眼神,他心裏就很高興。他很肯定,如果換成李淵繼續在位,都不可能發展成如今的模樣,更不用說李建成。和世家關係很好的李建成,更大可能是被世家架空一些權力。
    “新羅一向與朝廷交好,如果在她們走投無路的時候,陛下伸出援手,不但能收攏新羅百姓的民心,也是一個很好的借口,到時候就能把另外的人,一網打盡。”長孫無忌繼續說道。
    兩人相識多年,配合默契,李世民也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這是要收買人挑動戰爭,然後借刀殺人,把新羅高層弄死,大唐再出麵收拾爛攤子,這樣一來,整個半島的貴族,就被一網打盡了。
    李世民突然又想到了王牧,根據他得到的消息,王牧打下一個部落,就把當官的,有威望的,有錢的全部抓走,隻留下貧民,治理起來,從沒有聽說出過亂子。
    “新羅王一個女人,支撐一個國家,確實太辛苦了,朕於心不忍,到時候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吧。”李世民笑眯眯的說道。
    “如果陛下能納新羅王為妃,想必新羅百姓,會很高興。”長孫無忌眼珠都快不見了,堆滿笑容的臉上顯得有些色咪咪的。
    “咳咳!這事可不能勉強別人。”李世民拳頭虛握,放在嘴邊幹咳了兩聲。
    “陛下!不如提高賞賜,讓奚族,契丹,靺鞨族派人來,攻打高句麗,我們進攻一帆風順,他們一定願意向您獻上忠誠!”監察禦史馬周沉聲說道。
    “善!褚愛卿!傳令,兩個高句麗青壯,賞橫刀一把,十個賞鐵甲一副;府兵則按土地計算。”李世民摸摸胡須說道。
    “喏!”
    “陛下英明!”長孫無忌也為李世民的大手筆感到驚訝,要知道武器盔甲,可是違禁品,不允許販賣的,賞賜也隻有很少幾個誠心投靠的胡將,他們的部下才有。可以預想,那些部落聽到這個消息,會多麽瘋狂的衝進高句麗領地。
    高句麗東北方向多山區,攻打不容易,但是對於這些土生土長的部落來說,那是如魚得水,有他們去攪局,即便不攻打城池,外麵也會被一掃而空,高句麗人定然嚇得不敢出城。
    至於為何李世民沒有說女人的事情,隻要青壯,那是因為,女人在現在,本身就是戰利品,有條件的情況之下,部落不會殺她們,而是帶回去,給部落增添人口做貢獻。
    有賞賜,還能隨意掠奪,還有大唐擋在前麵,這才是引誘那些部落動心的原因。
    對於李世民來說,消耗部落和高句麗的實力,一箭雙凋的好事,隻需要付出一些武器盔甲,完全沒有問題,坐擁這麽大的鐵礦,以後還會缺少武器盔甲嗎?一點也不,缺少的是苦力,需要的是安穩的環境。
    這幾年,根據房玄齡等人的建議,學著王牧,一直在雇傭部落做事,消耗部落實力,雖然付出的物資不少,不過李世民讓人算過,比起自己動手,還賺了很多。
    出動自己人馬,不說會不會死人,就那糧草消耗,就是不小開支,更何況府兵不出征,就能安心種地,國內糧食也就更多了,而且雇傭部落做事,還能得到苦力,這種好事,李世民是樂此不疲。
    李世民目光內斂,心裏不斷思索,如何把這一片土地,牢牢掌控,他已經在思考,要安排誰來治理這一片土地。
    作為一個胸懷大誌的皇帝,他不想給子孫留下麻煩,也沒有想過故意給子孫留事情,他要親自消滅所有潛在威脅,打造一個萬年王朝。
    “百濟!新羅!”回去之後,李世民嘴裏還在念叨。
    “陛下!新羅女王剛剛繼位,地位未必穩固。”長孫無忌壓低聲音說道。
    “輔機你的意思?”李世民問道。
    “陛下,我們先說高句麗吧!猛火油的厲害,臣已經見過了,有這種利器相助,破城會很容易,所以臣覺得,可以不急著進軍,等猛火油多了,隨時可以攻打。”長孫無忌分析道。
    “嗯,有理。”李世民讚同的點點頭,猛火油的厲害,以前實驗的時候他就見過,但是真的運用之後,才發現還有更多使用方式,尤其是親眼目睹油桶爆炸,讓他覺得,那才是最厲害的。
    “所以臣覺得把高句麗人,趕到江南就行了,經過這次戰敗,高句麗人根本無力反攻。”
    “留下他們,有什麽用呢?”李世民問道。
    “新羅,百濟!如果打下鴨綠江以北,我們就撤兵,沒了外在威脅,他們想要強大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吞並另外兩國,還有島上剩下那些人,也可以放鬆對他們的戒備。
    陛下可以昭告幾國,我們出兵隻是因為高建武拒絕朝廷為二十多年前士卒收屍骨,所以才出兵教訓,如今教訓過了,也就收兵了。倭島那邊,也告訴他們,隻要日後不惹我們,朝廷也不會針對他們。”長孫無忌提議道。
    李世民微微頜首,出兵要有大義,他確實也是以這個理由出兵的,如果拿下江北就收兵,也更符合這個理由,可以讓其它小國看見,你看!我說隻是教訓,就隻是教訓,對高句麗本來可以滅國的,都放棄了。
    李世民沒有詢問,以後想要攻打高句麗怎麽辦?找借口還不容易。
    “那麽對新羅,百濟,有什麽好辦法?我們要是撤兵,他們很可能顧慮大唐的實力,不敢妄動。”李世民問道。
    “他們不動,可以讓他們動起來!如今在陛下的治理下,大唐可以說如日中天,想要拉攏一些人,還不容易,想必不少人,都想投靠陛下,讓他們挑動戰爭就是。”長孫無忌分析道。
    李世民嘴角上揚,心裏很是得意,如今大唐實力強大,周邊小國臣服,每年都有幾十個部落,小國,前來長安朝拜。
    不過以後這些小國會逐漸變少,李世民想到南洋被滅的那幾個小國。
    李世民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想到離開長安的時候,他去見李淵,李淵那複雜的眼神,他心裏就很高興。他很肯定,如果換成李淵繼續在位,都不可能發展成如今的模樣,更不用說李建成。和世家關係很好的李建成,更大可能是被世家架空一些權力。
    “新羅一向與朝廷交好,如果在她們走投無路的時候,陛下伸出援手,不但能收攏新羅百姓的民心,也是一個很好的借口,到時候就能把另外的人,一網打盡。”長孫無忌繼續說道。
    兩人相識多年,配合默契,李世民也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這是要收買人挑動戰爭,然後借刀殺人,把新羅高層弄死,大唐再出麵收拾爛攤子,這樣一來,整個半島的貴族,就被一網打盡了。
    李世民突然又想到了王牧,根據他得到的消息,王牧打下一個部落,就把當官的,有威望的,有錢的全部抓走,隻留下貧民,治理起來,從沒有聽說出過亂子。
    “新羅王一個女人,支撐一個國家,確實太辛苦了,朕於心不忍,到時候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吧。”李世民笑眯眯的說道。
    “如果陛下能納新羅王為妃,想必新羅百姓,會很高興。”長孫無忌眼珠都快不見了,堆滿笑容的臉上顯得有些色咪咪的。
    “咳咳!這事可不能勉強別人。”李世民拳頭虛握,放在嘴邊幹咳了兩聲。
    “陛下!不如提高賞賜,讓奚族,契丹,靺鞨族派人來,攻打高句麗,我們進攻一帆風順,他們一定願意向您獻上忠誠!”監察禦史馬周沉聲說道。
    “善!褚愛卿!傳令,兩個高句麗青壯,賞橫刀一把,十個賞鐵甲一副;府兵則按土地計算。”李世民摸摸胡須說道。
    “喏!”
    “陛下英明!”長孫無忌也為李世民的大手筆感到驚訝,要知道武器盔甲,可是違禁品,不允許販賣的,賞賜也隻有很少幾個誠心投靠的胡將,他們的部下才有。可以預想,那些部落聽到這個消息,會多麽瘋狂的衝進高句麗領地。
    高句麗東北方向多山區,攻打不容易,但是對於這些土生土長的部落來說,那是如魚得水,有他們去攪局,即便不攻打城池,外麵也會被一掃而空,高句麗人定然嚇得不敢出城。
    至於為何李世民沒有說女人的事情,隻要青壯,那是因為,女人在現在,本身就是戰利品,有條件的情況之下,部落不會殺她們,而是帶回去,給部落增添人口做貢獻。
    有賞賜,還能隨意掠奪,還有大唐擋在前麵,這才是引誘那些部落動心的原因。
    對於李世民來說,消耗部落和高句麗的實力,一箭雙凋的好事,隻需要付出一些武器盔甲,完全沒有問題,坐擁這麽大的鐵礦,以後還會缺少武器盔甲嗎?一點也不,缺少的是苦力,需要的是安穩的環境。
    這幾年,根據房玄齡等人的建議,學著王牧,一直在雇傭部落做事,消耗部落實力,雖然付出的物資不少,不過李世民讓人算過,比起自己動手,還賺了很多。
    出動自己人馬,不說會不會死人,就那糧草消耗,就是不小開支,更何況府兵不出征,就能安心種地,國內糧食也就更多了,而且雇傭部落做事,還能得到苦力,這種好事,李世民是樂此不疲。
    李世民目光內斂,心裏不斷思索,如何把這一片土地,牢牢掌控,他已經在思考,要安排誰來治理這一片土地。
    作為一個胸懷大誌的皇帝,他不想給子孫留下麻煩,也沒有想過故意給子孫留事情,他要親自消滅所有潛在威脅,打造一個萬年王朝。
    “百濟!新羅!”回去之後,李世民嘴裏還在念叨。
    “陛下!新羅女王剛剛繼位,地位未必穩固。”長孫無忌壓低聲音說道。
    “輔機你的意思?”李世民問道。
    “陛下,我們先說高句麗吧!猛火油的厲害,臣已經見過了,有這種利器相助,破城會很容易,所以臣覺得,可以不急著進軍,等猛火油多了,隨時可以攻打。”長孫無忌分析道。
    “嗯,有理。”李世民讚同的點點頭,猛火油的厲害,以前實驗的時候他就見過,但是真的運用之後,才發現還有更多使用方式,尤其是親眼目睹油桶爆炸,讓他覺得,那才是最厲害的。
    “所以臣覺得把高句麗人,趕到江南就行了,經過這次戰敗,高句麗人根本無力反攻。”
    “留下他們,有什麽用呢?”李世民問道。
    “新羅,百濟!如果打下鴨綠江以北,我們就撤兵,沒了外在威脅,他們想要強大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吞並另外兩國,還有島上剩下那些人,也可以放鬆對他們的戒備。
    陛下可以昭告幾國,我們出兵隻是因為高建武拒絕朝廷為二十多年前士卒收屍骨,所以才出兵教訓,如今教訓過了,也就收兵了。倭島那邊,也告訴他們,隻要日後不惹我們,朝廷也不會針對他們。”長孫無忌提議道。
    李世民微微頜首,出兵要有大義,他確實也是以這個理由出兵的,如果拿下江北就收兵,也更符合這個理由,可以讓其它小國看見,你看!我說隻是教訓,就隻是教訓,對高句麗本來可以滅國的,都放棄了。
    李世民沒有詢問,以後想要攻打高句麗怎麽辦?找借口還不容易。
    “那麽對新羅,百濟,有什麽好辦法?我們要是撤兵,他們很可能顧慮大唐的實力,不敢妄動。”李世民問道。
    “他們不動,可以讓他們動起來!如今在陛下的治理下,大唐可以說如日中天,想要拉攏一些人,還不容易,想必不少人,都想投靠陛下,讓他們挑動戰爭就是。”長孫無忌分析道。
    李世民嘴角上揚,心裏很是得意,如今大唐實力強大,周邊小國臣服,每年都有幾十個部落,小國,前來長安朝拜。
    不過以後這些小國會逐漸變少,李世民想到南洋被滅的那幾個小國。
    李世民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想到離開長安的時候,他去見李淵,李淵那複雜的眼神,他心裏就很高興。他很肯定,如果換成李淵繼續在位,都不可能發展成如今的模樣,更不用說李建成。和世家關係很好的李建成,更大可能是被世家架空一些權力。
    “新羅一向與朝廷交好,如果在她們走投無路的時候,陛下伸出援手,不但能收攏新羅百姓的民心,也是一個很好的借口,到時候就能把另外的人,一網打盡。”長孫無忌繼續說道。
    兩人相識多年,配合默契,李世民也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這是要收買人挑動戰爭,然後借刀殺人,把新羅高層弄死,大唐再出麵收拾爛攤子,這樣一來,整個半島的貴族,就被一網打盡了。
    李世民突然又想到了王牧,根據他得到的消息,王牧打下一個部落,就把當官的,有威望的,有錢的全部抓走,隻留下貧民,治理起來,從沒有聽說出過亂子。
    “新羅王一個女人,支撐一個國家,確實太辛苦了,朕於心不忍,到時候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吧。”李世民笑眯眯的說道。
    “如果陛下能納新羅王為妃,想必新羅百姓,會很高興。”長孫無忌眼珠都快不見了,堆滿笑容的臉上顯得有些色咪咪的。
    “咳咳!這事可不能勉強別人。”李世民拳頭虛握,放在嘴邊幹咳了兩聲。
    “陛下!不如提高賞賜,讓奚族,契丹,靺鞨族派人來,攻打高句麗,我們進攻一帆風順,他們一定願意向您獻上忠誠!”監察禦史馬周沉聲說道。
    “善!褚愛卿!傳令,兩個高句麗青壯,賞橫刀一把,十個賞鐵甲一副;府兵則按土地計算。”李世民摸摸胡須說道。
    “喏!”
    “陛下英明!”長孫無忌也為李世民的大手筆感到驚訝,要知道武器盔甲,可是違禁品,不允許販賣的,賞賜也隻有很少幾個誠心投靠的胡將,他們的部下才有。可以預想,那些部落聽到這個消息,會多麽瘋狂的衝進高句麗領地。
    高句麗東北方向多山區,攻打不容易,但是對於這些土生土長的部落來說,那是如魚得水,有他們去攪局,即便不攻打城池,外麵也會被一掃而空,高句麗人定然嚇得不敢出城。
    至於為何李世民沒有說女人的事情,隻要青壯,那是因為,女人在現在,本身就是戰利品,有條件的情況之下,部落不會殺她們,而是帶回去,給部落增添人口做貢獻。
    有賞賜,還能隨意掠奪,還有大唐擋在前麵,這才是引誘那些部落動心的原因。
    對於李世民來說,消耗部落和高句麗的實力,一箭雙凋的好事,隻需要付出一些武器盔甲,完全沒有問題,坐擁這麽大的鐵礦,以後還會缺少武器盔甲嗎?一點也不,缺少的是苦力,需要的是安穩的環境。
    這幾年,根據房玄齡等人的建議,學著王牧,一直在雇傭部落做事,消耗部落實力,雖然付出的物資不少,不過李世民讓人算過,比起自己動手,還賺了很多。
    出動自己人馬,不說會不會死人,就那糧草消耗,就是不小開支,更何況府兵不出征,就能安心種地,國內糧食也就更多了,而且雇傭部落做事,還能得到苦力,這種好事,李世民是樂此不疲。
    李世民目光內斂,心裏不斷思索,如何把這一片土地,牢牢掌控,他已經在思考,要安排誰來治理這一片土地。
    作為一個胸懷大誌的皇帝,他不想給子孫留下麻煩,也沒有想過故意給子孫留事情,他要親自消滅所有潛在威脅,打造一個萬年王朝。
    “百濟!新羅!”回去之後,李世民嘴裏還在念叨。
    “陛下!新羅女王剛剛繼位,地位未必穩固。”長孫無忌壓低聲音說道。
    “輔機你的意思?”李世民問道。
    “陛下,我們先說高句麗吧!猛火油的厲害,臣已經見過了,有這種利器相助,破城會很容易,所以臣覺得,可以不急著進軍,等猛火油多了,隨時可以攻打。”長孫無忌分析道。
    “嗯,有理。”李世民讚同的點點頭,猛火油的厲害,以前實驗的時候他就見過,但是真的運用之後,才發現還有更多使用方式,尤其是親眼目睹油桶爆炸,讓他覺得,那才是最厲害的。
    “所以臣覺得把高句麗人,趕到江南就行了,經過這次戰敗,高句麗人根本無力反攻。”
    “留下他們,有什麽用呢?”李世民問道。
    “新羅,百濟!如果打下鴨綠江以北,我們就撤兵,沒了外在威脅,他們想要強大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吞並另外兩國,還有島上剩下那些人,也可以放鬆對他們的戒備。
    陛下可以昭告幾國,我們出兵隻是因為高建武拒絕朝廷為二十多年前士卒收屍骨,所以才出兵教訓,如今教訓過了,也就收兵了。倭島那邊,也告訴他們,隻要日後不惹我們,朝廷也不會針對他們。”長孫無忌提議道。
    李世民微微頜首,出兵要有大義,他確實也是以這個理由出兵的,如果拿下江北就收兵,也更符合這個理由,可以讓其它小國看見,你看!我說隻是教訓,就隻是教訓,對高句麗本來可以滅國的,都放棄了。
    李世民沒有詢問,以後想要攻打高句麗怎麽辦?找借口還不容易。
    “那麽對新羅,百濟,有什麽好辦法?我們要是撤兵,他們很可能顧慮大唐的實力,不敢妄動。”李世民問道。
    “他們不動,可以讓他們動起來!如今在陛下的治理下,大唐可以說如日中天,想要拉攏一些人,還不容易,想必不少人,都想投靠陛下,讓他們挑動戰爭就是。”長孫無忌分析道。
    李世民嘴角上揚,心裏很是得意,如今大唐實力強大,周邊小國臣服,每年都有幾十個部落,小國,前來長安朝拜。
    不過以後這些小國會逐漸變少,李世民想到南洋被滅的那幾個小國。
    李世民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想到離開長安的時候,他去見李淵,李淵那複雜的眼神,他心裏就很高興。他很肯定,如果換成李淵繼續在位,都不可能發展成如今的模樣,更不用說李建成。和世家關係很好的李建成,更大可能是被世家架空一些權力。
    “新羅一向與朝廷交好,如果在她們走投無路的時候,陛下伸出援手,不但能收攏新羅百姓的民心,也是一個很好的借口,到時候就能把另外的人,一網打盡。”長孫無忌繼續說道。
    兩人相識多年,配合默契,李世民也明白長孫無忌的意思,這是要收買人挑動戰爭,然後借刀殺人,把新羅高層弄死,大唐再出麵收拾爛攤子,這樣一來,整個半島的貴族,就被一網打盡了。
    李世民突然又想到了王牧,根據他得到的消息,王牧打下一個部落,就把當官的,有威望的,有錢的全部抓走,隻留下貧民,治理起來,從沒有聽說出過亂子。
    “新羅王一個女人,支撐一個國家,確實太辛苦了,朕於心不忍,到時候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吧。”李世民笑眯眯的說道。
    “如果陛下能納新羅王為妃,想必新羅百姓,會很高興。”長孫無忌眼珠都快不見了,堆滿笑容的臉上顯得有些色咪咪的。
    “咳咳!這事可不能勉強別人。”李世民拳頭虛握,放在嘴邊幹咳了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