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倒黴的泰戈爾
字數:6613 加入書籤
無論是在林邑還是在姑複,甚至帕拉瓦國的時候,王牧都會組織士卒對山林進行清繳,飛禽走獸,蛇蟲鼠蟻,必須搞得幹幹淨淨。
別說啥保護動物,就現在這點人口,想要滅絕一個物種,相當困難,那些連綿不絕的大山,他可是沒有辦法的。
王牧記得一件事,在他小時候,山裏還有不少的猛獸,要知道他小時候的家鄉,不過是很平常的丘陵地帶而已,山不高,也沒有多少樹林。
他聽老人說過,有一段時間,國家組織全國人民,消滅猛獸,殺了老虎就是英雄,在全民行動之下,拿著熱武器,用了三十多年時間,殺了猛虎好幾百頭,同為四害的熊,狼,豹,也被殺了許多,這才殺成了保護動物。
以如今的人口,就算所有人都去獵殺,也不可能殺掉多少,反而可能喪命。
要知道每年死於猛獸嘴裏的人可不少,所以組織一場清繳行動,不但能收攏民心,還能清除危險,增加一些肉食。
蕭德言等人隻是在果山下麵轉了一會,因為在山底,基本上就一目了然。
養殖場的規模則是讓他們目瞪口呆,畢竟那數不過來的家禽,沒有親眼目睹,實在無法形容那種感受,雖然味道不怎麽好,即便每天都在清理,也用了水衝洗,石灰消毒,很遠就能嗅到家禽的味道。
“真是…真是不可思議!”蕭德言驚訝的感歎道。
在他們麵前,是一條小溪,溪水裏麵和岸邊,成群結隊的鴨子和大鵝,連綿不絕,直到目光盡頭,都沒有見到結尾。
“這條溪水是養殖場後山流下來的,下遊有兩個魚塘,也是蓄水池,有一部分鴨子,大鵝就養在這裏。”高二講解道。
“一部分?這隻是一部分嗎?”顧胤吃驚問道。
“當然,這一部分產的蛋是要做種,孵化幼崽的,更多的關著的,聽說那樣肯長一些。”高二回答道。
“這些家夥很能吃,也幸好有它們,我們才能吃到精糧。”陳老三點點頭說道。
“我們這裏一共有三個大養殖場,每個城池有一座,不過聽說明年就要發幼崽給百姓,大家自己養自家的。”
領著幾人,進入養殖場,見識到一個個關在籠子裏的家禽,猶如蜂窩一樣,讓幾人大開眼界。
走了一上午,幾人也累了,高二就帶他們去了最近的村子吃飯。
“不用那麽麻煩,隨便吃一點就是。”蕭德言叮囑道。
“好,就弄點家常便飯。”高二答應一聲,就去告訴主家。
村子裏的管事,都是熟人,自然也不存在客氣與否。
幾個才會走路的小孩,在一邊看著他們,很快又被兩個皮膚黝黑的女人抱走。
看著和平常小孩,沒有多大區別的孩子,蕭德言感歎道:“再過一二十年,林邑的人口,恐怕比一些大的郡城還多。”
“多才好啊,隻要兩三代人,這裏就再也沒人能奪走,秦皇漢武沒有做到的事情,如今即將實現。”顧胤有些興奮的說道。
顧胤是吳縣人,江南顧家,他知道祖輩曾經打過交趾,打過山越,所以知道想要完全征服一個地方,有多麽的不容易。
“嘿嘿!諸位想多了,村裏並不是所有人家,小孩都這麽多,隻有我們這些跟著都督久的,家裏多幾個,就是因為孩子多了,婆娘沒空種地,都督體桖,這才讓我們每天有雞蛋吃。”高二笑著解釋道。
“也不少了,你們部落出來的,就有好幾百個,我們那裏的更多,一家最少也生了四五個,算下來不得好幾萬個娃,再過十多年,就能跟著小公爺他們打仗了!”陳老三咂咂嘴說道。
“那到也是,我家幾個小崽子,過兩年就教他們騎馬射箭。”高二咧嘴一笑,點點頭說道。
“二位的祖籍是?”顧胤好奇的問道。
“我老家和都督老家是鄰居,沒有多遠的一個部落,說來諸位可能也沒有聽過;陳老三是克倫族人,也就是現在的姑複郡。”高二介紹道。
“諸位不要以為,都督是任用親信,跟著都督打仗的,誰不是娶了兩三個,就那些南洋的土族,都督都給他們分了的。”陳老三急忙解釋道。
見陳老三維護王牧,蕭德言笑了笑擺擺手道:“當然不會。”
“這是好事,你們加油生,生得越多,以後這裏才越安穩。”顧胤也笑了起來。
“都督也是這麽說的,讓我們隨便生,養不起的他出錢出糧。”陳老三咧著嘴,露出一口黃牙笑道。
這年月,普通百姓才沒有用鹽淨口的習慣,主要是消費不起,最多吃過飯,用清水漱一下,所以上點年齡的,基本上一口黃牙,而且因為食物粗糙,三四十歲缺牙的大有人在。
飯菜上桌,蕭德言不由微微一愣,隨後拱手說道:“主家弄得如此豐富,實在讓我等過意不去。”
上桌的菜其實並不多,一盤豆芽,一盤豆幹,一盤煙熏魚肉,一罐雞肉燉山藥,一份葛根粉餅子,蔬菜湯,還有一份涼拌的折耳根,米飯則是雪白的大米飯。
“平時我們也吃這些啊!隻不過沒有這麽幹,這個野菜你們可能吃不慣,名叫魚腥草,我們老家移栽過來的。”高二笑著說道。
“諸位說的是雞肉吧?沒關係,這是養殖場做工發的,每個月可以用工換一隻,如果有剛生孩子的家庭,還能免費拿兩隻大雞公。”陳老三笑著說道。
“是勒!家裏來了幾位貴人,我家也沾沾貴氣,一隻雞不算啥,這些魚是村裏一起抓的。”主家也是一個瘸子,一條腿是被戰馬踏斷的,幸好命保住了。
“有勞主家了!”蕭德言等人聽了,也不再推辭,拱手道謝。
“現在這日子,真是不敢相信勒!當年是過不下去,這才跟著部落出來,哪裏能想到,現在婆娘找了三個,還能吃到白米飯。”主家感歎道。
“嘿嘿!誰能想得到呢!”高二美滋滋的說道。他當然不會說,部落裏麵,一點地位都沒有,出來才知道男人原來可以過這樣好的日子。
蕭德言等人對視一眼,眼中透漏出驚訝,不敢置信等複雜的神色,這種生活,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官員吃得如此精細,並不奇怪,普通百姓,怎麽可能有精糧吃,哪怕是來了客人,夾雜著野菜,麥麩的餅子,不才是正常的嗎?即便是南方,那也是高粱米飯,怎麽可能全是大米的,還全是幹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這幾年多了葛根山藥,那也是和小麥混合著吃,麥麩同樣也夾雜在其中。
這種吃法,整個中原,估摸著也隻有他們這裏吧?蕭德言等人心裏想著。
…………
蕭德言等人震驚於林邑各種變化,不止是農業養殖,還有手工業,燒製瓷器的作坊,就有十家,三十多個窯口。
王牧並不知道蕭德言等人假期在做啥,過了兩天就把不是王府屬官的人,帶了一部分,再次上船,前往帕拉瓦國。
雖然說科佛裏郡交給雅奇金在治理,王牧卻並沒有說過不去管,尤其是零號城,那是登陸的支點,如何能放到別人手裏。
“見過都督!”
聽到雅奇金別扭至極的口音,王牧擺擺手問道:“斥候可探查到敵人行蹤?”
雅奇金有些茫然的搖搖頭回答道:“沒有,斥候一直沒有發現國…敵人。”
高侃也對王牧搖了搖頭。
王牧眉頭一挑,他也覺得奇怪,畢竟按照時間來算,帕拉瓦國的軍隊,怎麽也該到了。
“莫非還有其它道路?”王牧轉頭看向雅奇金問道。
“沒有,沒有,即便有小路,也不可能通過大軍。”雅奇金急忙搖頭說道。
“末將也派人打聽過,確實沒有其它道路,獵人走的地方,根本不算道路。”高侃很肯定的說道。
“這就奇怪了!”王牧摸摸下巴說道。
隻有天天做賊,沒有天天防賊的,帕拉瓦國一直不出現,反而讓王牧有些無奈,這一直囤積兵馬守在這裏,總有些不劃算。
“遮婁其國那邊怎麽樣?有沒有消息傳來?”想了片刻,王牧問道。
“沒有!”高侃搖了搖頭。
去年戒日王朝南下,遮婁其國集中兵力抵抗,雙方雖然打得熱鬧,不過因為遮婁其國占據地利,有江水阻隔,水師要厲害一些,戒日王朝並沒有占到任何優勢,估摸著今年還得繼續打。
不過今年繼續打的話,應該出動的兵力不多,因為雙方都有自己的顧慮。
“高侃!你帶人繼續守著,我去高原上看看,把礦區奪下來。”王牧吩咐道。
西高止山脈無法行軍,東高止山脈同樣很難,唯有中間的德幹高原,所以王牧幹脆領兵堵上去,順便去把礦區占領下來,那是科佛裏區的鐵礦來源,掌控在科佛裏總督手裏,這也是泰戈爾一家能夠統治這一區域的原因之一,因為武器掌握在他手裏,其他人想不通過他獲得武器盔甲,非常困難。
“國公!讓末將去吧!”高侃抱拳說道。
“也好!小心一些,帕拉瓦國的援兵一到,你就先撤回來。”王牧叮囑道。
“末將明白!”高侃冷酷的臉上,露出一個柔和的笑容,重重點頭道。高家不受其他世家待見,所以家族迫切希望做出震驚天下的事跡,對於家族的年輕人,要求都很嚴格,高侃天賦好,受到的要求更加嚴格,很難有人對他關心。
跟著王牧之後,他能感受到,都是王牧對於子侄輩的關心,無論是生活還是戰爭,都沒有區別對待過,所以高侃對王牧很感激,也很佩服。
有沙必有礦,這句話是探礦師總結出來的經驗,也就是說,如果河道裏麵,有河沙的話,那麽在河道上遊某些地方,定然有礦石。當然,具體是什麽礦,礦藏蘊含數量如何?品質如何,隻有發現之後才能知道。
一條河流,最少也是幾十公裏,想要在那麽長的距離,尋找到礦藏,除了運氣之外,就隻有淺層礦藏,帶露天那種,才可能被發現。
好在科佛裏這裏,不需要王牧他們去尋找,西高止山脈的金礦,東高止山脈的寶石礦,都在開采之中。
鐵礦自己要掌握,金礦和寶石礦,王牧直接給了雅奇金等人,他隻需要收稅就行,老規矩,產出的三成。
雅奇金等人可以說是欣喜若狂,完全沒想到王牧會如此大方,他們不由慶幸,選擇投降是選擇對了。
帶來的文人,全部安排在零號城,其他三個城池,任由雅奇金等人去折騰,反正王牧隻需要稅收。
科佛裏近四十萬人口,其中十萬,如今就在零號城,這才是他留著做根基的。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其中還涉及到血仇,強行融合,以後問題不少,所以核心還是在女人身上,把外族女子,大量女子,可以為中原百姓,增添人口,那才是保持強大的基礎。
以現在大唐的強大,無數外族女人,想要嫁入中原,能過上好日子,誰也不願意過苦日子。
感謝如今的社會思想,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這種觀念,絕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如此,所以這些女子對於遠嫁他鄉,並不抵觸。
當然,王牧也會酌情安排她們的家人,能遷移的,全部遷移。
“都督!帕拉瓦國的使者來了,還有以前科佛裏的那個總督,高將軍也抓回來了。”
半個月之後,高侃派了一隊士卒,回到科佛裏城。
“哦!讓那使者等著,先給我說說怎麽回事?”王牧好奇的問道。
“回稟都督,高將軍帶領我們,前去礦區,本來想直接拿下就是,誰知道他們戒備還挺嚴的,所以就趁著黃昏之時突襲,結果抓住了那個總督。”
“問過沒有,為何泰戈爾會在礦區。”王牧問道。
“問過了,他想等援兵,所以就留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