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完美的計劃

字數:7835   加入書籤

A+A-


    數月後。
    洛陽城東北,邙山。
    王世充的大營中。
    王世充哈哈大笑,來到帳內,一把抓住陸恒的手:“魏徵先生真乃大才!如先生所言,果然大破李密!
    “等天下平定之後,必以先生為宰相,請先生萬勿推辭!”
    陸恒微微一笑,仍舊保持著世外高人的神秘:“眼下隻不過應驗了第一策而已,鄭公是要平天下的人,莫要如此沉不住氣。”
    王世充這才稍稍收斂笑容,但喜悅之情仍舊溢於言表:“是,先生指教得是!”
    這段時間對他來說,簡直如夢幻一般。
    其實在策略執行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意外,但魏徵就像是神機妙算一樣,先一步就把這些問題全都解決了。
    首先是招安李密的策略。
    這個策略原本很順利,朝中其他的重臣,例如元文都、盧楚等人,都完全讚同這個提議,沒有受到任何阻力。
    這很正常,畢竟曆史上這個計策就是元文都等人想出來的。
    但讓王世充沒想到的是,這些人竟然想要假戲真做!
    元文都等人,竟然要加封李密太尉、尚書令等官職。
    王世充很不高興,因為這些官職太高了,萬一李密真的無壓力地滅了宇文化及,然後回到洛陽,他的權勢甚至要被李密給蓋過去了。
    他跟李密連番交戰,手下的將士們都有血海深仇,如果李密借助權勢、拉攏其他的重臣一起算計自己,那豈不是要死無葬身之地了嗎?
    按照王世充原本的想法,招安李密不過是一個幌子,隨便給個什麽官職湖弄湖弄就行了,隻要讓他跟宇文化及打起來,自己就能坐收漁翁之利。
    但元文都等人要假戲真做,這就讓他有些無所適從了。
    在這個時候,又是陸恒扮演的魏徵站出來,為他出謀劃策。
    首先,陸恒告訴他這一切其實都在計劃之內。李密不傻,光靠空頭支票肯定是拉攏不動的,想要驅虎吞狼、讓他去打宇文化及,就一定要用實實在在的利益。
    太尉、尚書令等官職,是必須要給的。
    那麽,萬一李密真的打敗了宇文化及,在洛陽城中諸多重臣的支持下回到洛陽怎麽辦呢?
    很簡單,在李密回來之前,先一步把這些人全都幹掉不就行了嗎?
    王世充頓時恍然大悟。
    其實在曆史上,他確實是這麽幹的。
    在曆史上,這個計策是由元文都提出的,而且給李密的封賞很多。王世充因此很不滿意,他不想跟自己的仇敵同朝為官,於是就對手下人說,一旦李密來到洛陽、我們成為他的下屬,你們就全都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番話是為了激勵將士們,但也造成他和元文都、盧楚等人的矛盾激化。
    於是,元文都、盧楚等人準備趁王世充上朝的時候設下伏兵幹掉他。但這個事情卻被王世充得知,於是王世充直接帶兵攻打,最終將整個洛陽給整合起來。
    等到李密好不容易幹掉宇文化及、回到洛陽的時候,王世充已經完成了對內部的整頓,雙反這才展開大戰。
    所以,此時對王世充也是一個珍貴的戰略窗口期。
    陸恒早就知道劇本,所以直接為王世充謀劃:趁此機會幹掉元文都等人,獨攬大權!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基本上跟曆史上的劇本一致了。
    王世充幹掉了洛陽城中的其他重臣,實際上獨攬朝政大權。
    借助鬼神征兆激勵士氣,迎戰剛剛討伐宇文化及歸來的李密。
    而在真實的曆史中,這一戰,李密原本是很有勝算的。
    當時李密雖然在跟宇文化及的戰鬥中,內府精銳損失慘重,而且損失了很多戰馬,但王世充也有劣勢,就是軍糧不足。
    李密原本打算先據守不出,等耗到王世充糧草用盡之後再決戰。而裴仁基、魏徵等人也都讚同這個看法。
    如果他能堅持不出戰,那麽繼續拖下去,王世充能贏的機會微乎其微。
    但他手下的將領陳智略、樊文超、單雄信卻說:王世充的士兵本來就少,而且屢戰屢敗,都被我們打得聞風喪膽了。我們人多,還不直接打過去等什麽呢?更何況江、淮這些新依附的將士,也都在等著這個機會建功立業,正該趁著我軍士氣正盛,奮勇破敵!
    這就很有意思了。
    陳誌略、樊文超是宇文化及那邊的降將,他們求戰是合情合理的。因為他們剛剛依附,還沒有立下任何戰功,都迫切地想要有一個露臉的機會。
    否則作為降將如何在軍中立足呢?
    但單雄信卻也支持出戰,這個事情細品起來就有點不對勁了。
    而且在之後的戰鬥中,單雄信鎮守偃師,先是抵擋不住王世充的進攻,後來又在李密第一次失敗、王世充渡過渭水攻擊李密的時候按兵不動,導致李密失去了最後一個翻盤的機會。
    所以,後世也有很多人認為,單雄信是個二五仔。
    隻不過他並非王世充的二五仔,而是他想要報複李密。畢竟當初李密是殺了翟讓上位的,而翟讓是單雄信的舊主。
    安裝最新版。】
    但單雄信到底是能力不足,還是真的懷有異心,也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總之,在曆史上,這場大戰是因為陳誌略、樊文超、單雄信等人再三鼓動而失敗的。
    在這個位麵中,雖然陸恒扮演的魏徵什麽都不做也能複現這個場麵,但他還是做出了一些安排。
    既是為了確保李密的戰敗,也是為了進一步強化王世充對自己的信任。
    為了能持續影響王世充,此時陸恒扮演的魏徵已經留在了王世充身邊,沒有再回去找李密。
    但仍舊和霍雲英、李鴻運保持聯係。
    他讓扮演秦叔寶的霍雲英和扮演程知節的李鴻運也極力忽悠李密出戰。李密何曾見過這種架勢,當即決定a上去。
    而後,陸恒扮演的魏徵又接連獻了幾個小計策,比如出兵之前找個巫師跳大神鼓舞士氣、暗中挑選數百騎兵潛入邙山作為奇兵等等。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讓王世充提前找了一個神似李密的人,在攻入營寨的時候當眾將他斬殺,並讓所有士兵一起大喊:“抓到李密了!”
    果然,王世充最終打贏了這一仗,李密的大軍瞬間崩潰,大量將領走投無路,都投降了王世充。
    其實這些計策,都是記載於史書上的。
    可能是王世充自己想出來的,也有可能是他帳內的其他謀士想出來的。
    但無所謂,現在都是魏徵想出來的了。
    陸恒照著標準答桉一頓抄,立刻就贏得了王世充全部的信任。
    王世充震驚地發現,這魏徵簡直就是料事如神啊!難道這就是上天賜給我平定天下的嗎?
    從洛陽政變,再到大破李密,王世充在聽到魏徵的謀略時隻有兩種反應。
    第一種是:對啊,我之前怎麽沒想到?
    第二種是:對啊,我也是這麽想的!
    所以,在大破李密之後,陸恒扮演的魏徵徹底贏得了王世充的信任,甚至可以影響他的絕大多數行為。
    而與此同時,梁國那邊也已經打響了淺水原之戰。
    在曆史上,淺水原之戰差點讓梁國崩盤,最後還是靠秦王力挽狂瀾。
    但對於玩家們來說,這都已經是做過無數次的題目了,有什麽難度?
    趁著薛舉病死,直接一波a了。
    但消息傳到王世充這裏,王世充卻也沒有太當回事。
    因為經過陸恒的一番洗腦,此時的梁國在王世充眼中,就跟南方的蕭銑一樣,是個地盤挺大卻不怎麽能打的肥羊。
    贏了薛舉又如何?薛舉也是個菜雞啊!
    而且這一戰中,玩家們利用了薛舉病死的機會,就更是讓王世充覺得,梁國那邊沒有真正會打仗的,都隻是運氣好而已。
    而且陸恒給他的預言中,也壓根沒提薛舉的事,隻是說劉武周、宋金剛會猛攻梁朝,給梁朝造成很大的麻煩。
    所以,王世充仍舊將注意力放在河北的竇建德身上。
    在與李密的決戰中,王世充徹底相信了,秦叔寶和程知節已經是真心實意地要投靠自己。
    因為在這場決戰中,秦叔寶、程知節先是力勸李密出戰,然後又在出戰後瘋狂摸魚劃水、按兵不動,加速了李密的敗亡。
    這完全符合魏徵帶來的親筆信中的說法。
    而且他們的動機也合情合理:既是為翟讓報仇,也是覺得王世充更有希望一統天下。
    於是,在這一戰後,秦叔寶和程知節帶著殘部去投靠竇建德,繼續當王世充的臥底。
    而後,在陸恒的不斷攛掇之下,王世充終於下定決心,討伐竇建德。
    ……
    讓王世充討伐竇建德,這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情。
    在真實的曆史中,王世充擊敗李密之後就開始全心全意地謀劃篡位的事情。
    從武德二年三月,一直到武德三年三月,王世充基本上都在琢磨加九錫、讓皇泰主禪位、鎮壓叛亂之類的事情。
    雖然也進行了一些軍事行動,但都是小打小鬧,而且完全沒有任何明確的作戰方針。
    有時候往西打打,占了梁國的幾塊飛地,有時候又往東打打,跟竇建德發生一些摩擦。
    專心於內政,結果治理了半天的結果是李密手下的降將紛紛看出來他這個人完全不行,轉投梁國。
    在真實的曆史上,讓王世充在這個時間點去打竇建德,基本是不可能的。
    一方麵是因為他在忙活謀朝篡位的事情,一心想廢了皇泰主、自己當皇帝,而另一方麵則是他對竇建德也沒有必勝的信心。
    拖著拖著,秦王就主動打過來了。
    但陸恒卻通過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硬是讓王世充改變了想法。
    在這一年中,劉武周、宋金剛發兵進攻晉陽。
    其實以玩家們的水平,完全可以在晉陽城外就把劉武周、宋金剛給打退了。
    畢竟還有尉遲敬德這個內鬼是自己人,是樊存扮演的。
    但玩家們卻死守不出,擺出一副要不敢打、要長期對戰的架勢。
    時間就這麽一直拖下去了。
    而另一方麵,程知節、秦叔寶投靠竇建德之後果然受到重用。他們仍舊不斷地寫信過來,由陸恒扮演的魏徵交給王世充。
    原本王世充不想打竇建德,是因為他覺得沒什麽勝算。
    而竇建德自己也有其他的事情,北邊、南邊都有敵人,打王世充的優先級也沒那麽高。
    但現在,既然有了秦叔寶、程知節作為內應,那王世充打竇建德的贏麵就會很大!
    至於梁國那邊,既然已經擺出了跟劉武周、宋金剛長期對峙的態勢,那麽短時間內王世充也不擔心梁國來打自己。
    陸恒又一番忽悠,跟王世充說,鄭公你現在加九錫實在太冒險了,眼光不夠長遠。如果能一戰擊敗竇建德,那麽不論是從大義上、從名分上還是從勢力上,再考慮禪位的事情都會更順利。
    或許是陸恒拿的天賦起了作用,或許因為之前陸恒已經用魏徵的身份在王世充心中留下了一個算無遺策的光輝形象,又或許是因為秦叔寶和程知節做內應給了王世充巨大的信心……
    總之,王世充決定先不幹加九錫的事情,還是先發兵討伐竇建德。
    爭取在一年內打下竇建德,然後再揮師西進滅掉梁國、南下平蕭銑,一統天下。
    計劃很完美。
    但在王世充下定決心與竇建德決戰的時候,梁國這邊也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
    表麵上,梁國根本不打算向東攻打王世充,要先解決北方的劉武周、宋金剛。
    但實際上,玩家中隻留下了夏若淩一人鎮守晉陽。
    孟原和楚歌在長安負責後勤保障,扮演齊王的趙海平、扮演衛王的羅英、扮演閻立德的李唯易秘密率領大軍集結,準備東出。
    晉陽這邊,梁國的兵力本就處於優勢地位,而且劉武周那邊還有扮演尉遲敬德的樊存作為內應。
    這一戰不可能輸。
    而趙海平、羅英等人的目標也很明確。
    趁著王世充跟竇建德打起來的時候,突然向東,猛攻王世充的屁股!
    即便短時間內打不下洛陽,也能將王世充的根據地攪個天翻地覆。
    到時候竇建德肯定會追擊王世充,而王世充且戰且退、腹背受敵,必然快速崩潰。
    到時候玩家們就繼續去打竇建德。
    竇建德或許信心滿滿,但關鍵時刻秦叔寶和程知節的反水,會讓他的大軍瞬間崩潰。
    這樣一來,玩家們就輕易地達成了在武德三年就基本統一的偉業!
    這比曆史上,還要整整早了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