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也許我的路未必就是正確的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讀了書,才會明白這些,才會懂得這些。”
袁守城看他慷慨激昂的樣子,不由得好笑的道:“你又怎知,他們讀了就一定會照做?!萬一讀了,還是做惡呢?!”
“許某以為,讀書為先!書可使人明事理、擔道義,也隻有讀書明事理,才能真正的脫胎換骨。”
老家夥避開了許仙的問題,隻是一味的問他怎麽想起給妖怪們教識字來的。
許仙說著興致便來了,也不管袁守城怎麽想的。
端起酒杯自斟自飲,站起來哈哈一笑。
那晚上的酒,袁守城喝的很是暢快。
上茅真君對著袁守城翻了個白眼,無奈的歎氣道:“你這老狗那張破嘴,什麽時候能收斂一點兒?!”
“哈哈哈……老道這張嘴要是能收斂的話,怕是早在天庭呆著去了!何至於在紅塵廝混?!”
上茅真君沒有抄理他的話,而是放下了魚竿問道。
“怎麽?!看你來的時候氣勢洶洶,貧道以為你這回是要來殺人的。現在怎麽就不殺了?!”
袁守城沉默了,卻見他盤腿緩緩的坐下。
望著湖麵和星空,良久之後才悠悠的歎了口氣。
“老道本想擔下這因果,沿途所知可能的亂因全給掐了!可如今見到了這許二郎……”
上茅真君笑眯眯的看著他,袁守城則是幹脆把腿撇開。
歎氣道:“亂吧!亂吧!老道也管不了了!”
“怎麽?!這許二郎就給你的刺激,那麽大麽?!以至於你道心都有所動搖了?!”
袁守城搖了搖頭:“老道的道心沒有絲毫的動搖,隻是老道在思考……”
“老道所選的這條路,是不是錯了。”
北狄,王庭中。
此時的北狄王庭已經不再是最古早的那一頂王帳了,而是和大趙一樣建立起了自己的城池。
隻不過他們的風格更偏向於草原,更加的粗曠也看著更多的野性美。
為了表明自己北狄王帳的正統,那一頂當年的王帳被多次修繕之後,依舊作為了王的寢宮。
此時的王帳裏,徐文長一副疲懶的模樣半躺在了虎皮椅子上。
在他身側主位上,卻坐著一位年紀看起來三十餘、風韻猶存身材很是高佻的藍眼珠女子。
這女子帶著一頂金冠,笑眯眯的看著徐文長歎氣道。
“怎麽?!對我這麽請你來,不滿意?!”
徐文長翻了個白眼,道:“老夫哪裏敢有不滿?!堂堂北狄女帝,能勞師動眾的請我這老東西過來是給了天大的麵子了。”
說罷,徐文長端起了麵前那矮桌上的酒碗直接一飲而盡。
卻見他眯著眼睛咧開嘴,歎氣道:“果然,還是得這北狄的水才能釀出這最好的燒刀子。”
那女子聞言,雙目有些失神。
幽幽的道:“那這麽些年以來,你怎麽就不知道回來嚐嚐這燒刀子?!”
這話說的徐文長頓時有些臉紅了,擺了擺手。
“你不是派人送去了麽,老頭子在江南也喝上了何必再千裏迢迢的跑來。”
這女子一聽,頓時一股子怒氣就升騰起來了。
卻見這女子豁然起身,對著門外怒吼一聲。
“去把布顧德這個蠢貨給我砍了!我讓他去江南,不是為了隻給人送酒的!!”
這話喊出來,卻見帳外的門簾“呼啦”掀開。
布顧德那尷尬的虯髯老臉伸了進來,很是無辜的道:“王,您讓布顧德去當時說的就是送酒啊……”
“滾!!”女子臉上頓時有些掛不住了,猛地一拍桌子吼了一句。
那門外的布顧德趕緊滾蛋,剩下一臉潮紅的女子氣喘籲籲。
此時細看,這女子竟有著一種說不出的美豔。
徐文長看著女子,不由得歎氣。
“你怪布顧德做什麽?!這些年他老老實實的聽你的話,在江南盯著老頭子……”
說著到這裏,徐文長有些感慨:“倒是難為這家夥了,畢竟錢塘的青樓他也不敢去啊!……”
這女子聽的這話,哈哈一笑:“布顧德就是個笨蛋!他去就去了,我會說什麽?!我在意的,是你有沒有去!”
小僧必定竭盡全力,助師兄成佛證道!!
當晚的酒飲至夜半,袁守城便飄然遠去。
在城外的一處小湖泊,上茅真君竟然在此釣魚。
說到這裏,許仙頓了頓歎氣道。
“至少讀了書,他們有機會明白這些事理。當下不懂,但行走世間後總會慢慢的懂,不指望著他們做什麽善事。哪怕是因為明了這些事理,少做幾分惡事便是好的。”
袁守城聽的若有所思,望向了許仙的眼神頓時複雜了起來。
法海倒是看著自己的師兄,一臉的崇敬!
不愧是小僧的師兄啊!如此胸襟,堪稱偉男子也!
“哈哈哈……哪裏敢說他們讀了就一定可以照做!天下間讀書人何其多也,其中的壞人可曾少了麽?!怕是也不少呐!”
“不讀書,哪裏知道什麽叫‘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又怎麽明白‘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袁守城緩步走到了湖泊前,看著這夜半三更在釣魚的上茅真君撇了撇嘴。
“老道倒是知道有夜釣這回事,可你這老雜毛此時偏生在此釣魚,那不是等著老道是在做什麽。”
許仙一聽這話就不樂意了,放下酒杯就道。
“夫子說的乃是‘民可,使其由之。不可,使其知之。’,若是‘不可使其知之’,那夫子還提‘有教無類’做什麽?!”
許仙倒是也坦然,直白的說了就是為了好管理。
“咦?!你家夫子不是說‘民可使其由之,不可使其知之’麽?!那怎麽你還教妖怪們識字?!”
“盡然讓他們不知便是了,何必要‘有教無類’?!”
袁守城聞言頓時語塞,許仙則是撇嘴道:“無論人、妖,但凡生出靈智,必有善惡、貴賤、智愚……之分,何以揚善抑惡、領愚成智、使賤成貴?!”
(o)